数学活动中体现再创造过程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应用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再创造”教学思想进行数学教学,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再创造”的形式,实现由实物到数学世界的过渡,把生活世界已存在的知识以“再创造”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探索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再创造”,把“教师活动”转为“学生活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本文以案例“圆锥的体积”课堂学习为例,讲述学生经历体现数学活动“再创造”,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关键词:再创造;数学活动;圆锥体积
  数学知识已存在,对于学生来说它是新知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更高效,应用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能做到。“再创造”是学生通过做数学,将要学的知识发现或创造出来。再创造不同于创造,创造强调结果的创新,有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东西产生。而再创造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若干步骤,这些步骤的重要性在于创造的“再”,是学生们通过创造活动得出知识,对于学生自己而言是新内容,但对于现实是已知的,对于老师是已知的,老师的 角色是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中的引路人、引导者。应用“再创造”实质上是学生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创造问题情景,创造发现知识的平台,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合作商讨,自主或共同探索问题的结果,进行一系列组织的学习方式,“再创造”出各种运算法则、概念、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知识。本文以“圆锥的体积”为例,说一说如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历史发展过程的重构,体现再创造过程,获得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再创造”的数学学习过程。
  一、初探圆柱和圆锥的内在联系,为推导圆锥体积做铺垫
  活动一:
  师:以底2m,高3m直角三角形的高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猜):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体。
  生进行旋转实验,验证猜测结果。
  师:这个圆锥与这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三角形的底,圆锥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师:如果把兩个完全一样的底2m,高3m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进行拼一拼,得
  生1: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怎么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才拼成一个正方形?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出来的才是正方形。
  师:那两个完全一样的底2m,高3m直角三角形拼出来的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呢?
  生:长方形。
  师: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宽是多少米?
  生:长方形的长等于三角形的高是3m,宽等三角形的底是2 m。
  师:拿一张长3m,宽2m的长方形纸,以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生(猜):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体。
  生进行旋转实验,验证猜测结果。
  师:这个圆柱与这个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柱的底面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长。
  师: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m2?高是多少m?体积是多少m3?
  请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并请一学生板演。
  3.14×2 2=12.56(m2)
  12.56×3=37.68(m3)
  师: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与高,你有什么发现?
  生:圆锥的底等于圆柱的底 ,圆锥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生: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
  活动一中创设猜、操作的活动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亲自实践、探索,为学生经历“猜想结论—实验验证—发现规则—创造公式”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再创造出数学新知识。通过实验猜“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再进行动手操作“快速旋转实验”,学生发展圆锥和圆柱的空间观念,通过两次旋转、设问、对比,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设置的问题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产生碰撞,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产生“再创造”的动力,为探索圆锥和圆柱的内在联系做铺垫,在脑海中初步形成圆锥的空间观念。在活动一的下半部分,以“这个圆柱与这个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呢?”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出:“圆柱的底面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等于长方形的长。”“圆锥的底等于圆柱的底 ,圆锥的高等于圆柱的高。”从而探索出圆锥和圆柱的内在联系:“内在联系做铺垫是等底等高的。”由学生本人通过猜、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创造等方式方法,自己经历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去进行知识“再创造”, 而不是老师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二、探索真理,呈现“再创造”的真实体现
  活动二:
  实验操作: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桌面的圆锥和圆柱容器、沙,通过实验,探究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实验汇报 :
  生1:我先把圆柱装满沙子,然后把圆柱里的沙往空的圆锥容器里面倒,倒3次就刚好能倒完,说明了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生2:我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然后往圆柱容器里倒,倒3个圆锥的沙子就刚好能把圆柱容器装满,这说明了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生3:我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
  生4: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
  生5: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V圆锥= V圆柱=sh=πr2 h
  活动二把求圆锥体积这抽象知识提炼成形式化的数学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还原注具体的数直观或数现实,提升已形成的数学认识,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本质,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创造者。在圆锥体积公式推导中,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观察世界,分析研究具体现象,加以组织整理,发现规律,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亲身经历求圆锥体积的方法产生和应用过程,是“再创造”的真实体现。
  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再创造”的形式,实现由实物到数学世界的过渡,把生活世界已存在的知识以“再创造”的学习方式,把“教师活动”转为“学生活动”,变学数学为做数学。通过学生自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探索,深化“再创造”过程的体验,由学生本人把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运用生活实物,学生通过观察、制作、合作交流这些亲身经历,降低知识难度,加深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在“再创造”数学活动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在观察、猜测、实验、对比、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发展。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本案例的数学活动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创设数学活动情境,实现学生“再创造”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坚实、学得有趣,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陈一叶.基于“再创造”的小学数学教学新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9(10):56-59.
  [2]丁洪.回归问题的本源,驱动概念“再创造”——“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反思[J].小学数学教育,2019(Z4):118-120.
  [3]白文.让学生在“再创造”中建构数学知识——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J].江西教育,2019(03):76.
  [4]李大伟.数学教学要体现学生的再创造过程——以“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教学为例[J].中学教研(数学),2018(08):4-7.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幼儿园开始学生们就已经接触到数学,数学作为一门概念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构建良好的逻辑思维体系。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分组、分层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维意识。  关键词:分组讨论;分层教学;初中数学  引言:  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有效帮助学
期刊
摘 要:语言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一部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于初中英语学习来说,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其相关知识和应用,还要结合外国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进行深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意识到语言教学必须要和文化教学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并针对教学原则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言教学;英语文化;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学生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捕捉到实验中的各种知识和信息,提升学习效果,积累丰富的学习和实验的经验。本文就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实验教学;观察能力培养  引言:  新课改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在传授和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实验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初中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就语文教学而言,初中阅读教学对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成为初中生学习成长、获取知识的关键手段。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眼界见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关键技能,也是获取更多知识与能力的重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也逐渐注重学生的教育。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因此注重学生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数学一直以来被称为“学生智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路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文即是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探究  引言:  时间马不停蹄,科技日新月异,初中作为学生教育路程的重要阶段
期刊
摘 要:色彩是人的一种感知本能,是人体视觉元素中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情感需求与内在感知,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他们对色彩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幼儿教师要把握幼儿对于色彩感知的变化,进而把握住幼儿对于色彩的感知特性,使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孩子的良好色彩感。  关键词:幼儿教育;色彩感;方法探析  引言:  认识色彩,分辨色彩的种类、感知色彩的内在含义、培养色彩感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时代的更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方式,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如何才能学好物理?这些问题都成为大多数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可视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高中物理内容的特点以及可视化教学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思维可视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得到很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落实,“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型课堂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促进个性化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效率,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索创新教学的主要方向。本文探讨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期刊
摘 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他们喜欢投掷,对于投掷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幼儿园中,许多小朋友都喜欢随手捡起地上的东西,然后丢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喜欢投掷这一特性,所以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整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增加和改进一些游戏活动,既顺应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又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  关键词:幼儿园;投掷游戏;教学设计;探索  引言:
期刊
摘 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地域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地理课本中往往都是以文字结合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地图可以说是地理学习中的一大特色。没有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教学;地理;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如果学生只是理解了文字而读不懂图,则会使学生不能直观的认识到有关地理知识。在学习地理的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