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默的胖老头”,是许多人对晚年启功的印象。在他最传神的一张照片中,启功眉发皆白,十分慈祥,但憨然而笑,张开的嘴分明像一个调皮的孩子。这是他的赤子之心。正如其老友张中行先生所说,和启功所有的成就相比,他更偏爱启功看破一切、洗尽世俗气的幽默感。
这位幽默的老人,早在27年前,1978年的时候就为自己拟定了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那一年,启功66岁,刚刚脱离政治磨难,并无生命威胁。这篇墓志铭不是对死亡的预言,而是对生命的勘破,是以诙谐、达观的态度,对自己人生的概括。
启功的始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由于清代是降袭制,爵位逐代降低,至启功曾祖时,家世已没落,俸禄尚不足养家,于是自请革除爵位,考取功名。如此,祖父亦走科举路,为翰林出身。启功刚满一周岁,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跟随曾祖和祖父生活。
世人多津津乐道于启功的贵族家世,但他一直不太愿意提及。一方面,他对八旗子弟坐等食禄的积习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出生时,贵族的生活已经完结。
但是,正如画家叶恭绰评价启功说,“贵胄天潢之后常出一些聪明绝代人才”,家学对启功的影响非常重要。幼时,启功接受的是旧式启蒙教育,家教很严,每天早晨起床后,首先要给曾祖父和祖父请安,对待长辈客人要讲礼貌,对待年幼伙伴要谦让。这些教导使他一生都保持着谦逊有序的君子之风。启功去世后,有人回忆说,有一次在北师大办讲座,启功一进门就冲着四面的学生作揖。当他看到好多人站着鼓掌时,便一边作揖一边连连客气地说:“你们坐啊!”
在祖父的熏陶下,启功对书画萌生了兴趣。祖父去世后,他拜师求艺,学习绘画、古文、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底子。
1933年,对启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机。傅增湘先生将急于求职谋生的启功介绍给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陈垣独具慧眼,几经辗转后,将中学辍业的启功聘为大学教师,教授“普通国文”。
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陈垣先生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此后,启功在中文系继续任教。
1958年,启功被划为“右派”。“文革”开始后,又遭批斗。身处逆境,启功也曾痛苦、曾恐惧,但他以传统文人的淡泊、超脱,化解了这种处境。他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写过一副对联:“草屋八九间,三径陶潜,有酒有鸡真富庶;梨桃数百棵,小园庾信,何功何德滥吹嘘”,自嘲身处“臭老八”和“臭老九”之间,亦是苦中自适。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读书、写作。离开了讲台的启功潜心研究,相继完成了《古代字体论稿》等著作。他还把书写大字报当做书法练习,晚年戏称自己的字是“大字报体”。
启功的学问渊博精深,他是教育家、诗人、画家、文物鉴定专家,在各个领域皆成就非凡。但在世人眼里,启功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隽永洒脱,布局严谨,在书法理论上也有独到的建树。
“文革”结束后,启功渐达声名的巅峰,求字者纷至沓来。启功有求必应,他说:“人家要你的字,是看得起你,怎么能不给人家?”有时家中三间小屋站满了求字的人,人越来越多,启功应接不暇,身体也吃不消,于是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书“熊猫冬眠,谢绝参观,敲门推户,罚一元钱!”但这个小条没过几天就被人偷偷揭走收藏了。他又换圆珠笔写:“启功有病,无力应酬,有事留言,君子自重”,用糨糊把字条粘牢贴在门上。漫画家丁聪得知此情,画了一幅漫画,画里的启功愁眉苦脸举着一幅字:“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一时传为佳话。
求字者众,坊间赝品亦迭出不穷。不少人建议追查,启功以一贯的幽默和坦荡说:“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他学这手字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再者,他是缺钱用,才干这种事,他要是向我伸手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且人生几何,身后有人千翻摩百伪造,又将奈何!功于此事,只持自勉之志。”
启功20岁从母命娶妻,夫妻患难相守30余年,妻子于1979年去世,启功感念生前恩情,此后再未续弦。晚年启功无父无母,无儿无女,自称已无“身内之物”,于身外之物更不挂怀。
在外是礼,对己求自然,重义轻利,超然物外,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品格和气质。随着启功这样老一辈文人的去世,这种品格和气质已渐成绝响。
这位幽默的老人,早在27年前,1978年的时候就为自己拟定了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那一年,启功66岁,刚刚脱离政治磨难,并无生命威胁。这篇墓志铭不是对死亡的预言,而是对生命的勘破,是以诙谐、达观的态度,对自己人生的概括。
启功的始祖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由于清代是降袭制,爵位逐代降低,至启功曾祖时,家世已没落,俸禄尚不足养家,于是自请革除爵位,考取功名。如此,祖父亦走科举路,为翰林出身。启功刚满一周岁,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跟随曾祖和祖父生活。
世人多津津乐道于启功的贵族家世,但他一直不太愿意提及。一方面,他对八旗子弟坐等食禄的积习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出生时,贵族的生活已经完结。
但是,正如画家叶恭绰评价启功说,“贵胄天潢之后常出一些聪明绝代人才”,家学对启功的影响非常重要。幼时,启功接受的是旧式启蒙教育,家教很严,每天早晨起床后,首先要给曾祖父和祖父请安,对待长辈客人要讲礼貌,对待年幼伙伴要谦让。这些教导使他一生都保持着谦逊有序的君子之风。启功去世后,有人回忆说,有一次在北师大办讲座,启功一进门就冲着四面的学生作揖。当他看到好多人站着鼓掌时,便一边作揖一边连连客气地说:“你们坐啊!”
在祖父的熏陶下,启功对书画萌生了兴趣。祖父去世后,他拜师求艺,学习绘画、古文、书法,打下了深厚的底子。
1933年,对启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机。傅增湘先生将急于求职谋生的启功介绍给了辅仁大学校长陈垣。陈垣独具慧眼,几经辗转后,将中学辍业的启功聘为大学教师,教授“普通国文”。
1952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陈垣先生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此后,启功在中文系继续任教。
1958年,启功被划为“右派”。“文革”开始后,又遭批斗。身处逆境,启功也曾痛苦、曾恐惧,但他以传统文人的淡泊、超脱,化解了这种处境。他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写过一副对联:“草屋八九间,三径陶潜,有酒有鸡真富庶;梨桃数百棵,小园庾信,何功何德滥吹嘘”,自嘲身处“臭老八”和“臭老九”之间,亦是苦中自适。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读书、写作。离开了讲台的启功潜心研究,相继完成了《古代字体论稿》等著作。他还把书写大字报当做书法练习,晚年戏称自己的字是“大字报体”。
启功的学问渊博精深,他是教育家、诗人、画家、文物鉴定专家,在各个领域皆成就非凡。但在世人眼里,启功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书法艺术,他的书法隽永洒脱,布局严谨,在书法理论上也有独到的建树。
“文革”结束后,启功渐达声名的巅峰,求字者纷至沓来。启功有求必应,他说:“人家要你的字,是看得起你,怎么能不给人家?”有时家中三间小屋站满了求字的人,人越来越多,启功应接不暇,身体也吃不消,于是在门上贴了一张纸条,上书“熊猫冬眠,谢绝参观,敲门推户,罚一元钱!”但这个小条没过几天就被人偷偷揭走收藏了。他又换圆珠笔写:“启功有病,无力应酬,有事留言,君子自重”,用糨糊把字条粘牢贴在门上。漫画家丁聪得知此情,画了一幅漫画,画里的启功愁眉苦脸举着一幅字:“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一时传为佳话。
求字者众,坊间赝品亦迭出不穷。不少人建议追查,启功以一贯的幽默和坦荡说:“人家用我的名字是看得起我,他学这手字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再者,他是缺钱用,才干这种事,他要是向我伸手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且人生几何,身后有人千翻摩百伪造,又将奈何!功于此事,只持自勉之志。”
启功20岁从母命娶妻,夫妻患难相守30余年,妻子于1979年去世,启功感念生前恩情,此后再未续弦。晚年启功无父无母,无儿无女,自称已无“身内之物”,于身外之物更不挂怀。
在外是礼,对己求自然,重义轻利,超然物外,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品格和气质。随着启功这样老一辈文人的去世,这种品格和气质已渐成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