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同样,一堂能吸引学生眼球的课,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从而全情投入到学习热潮中,可见,课堂的引入重如泰山;因此,只有精心开发精彩巧妙的课堂引入,才能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18个春夏秋冬,笔者一直锲而不舍地在实践中探索着,并总结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主题揭示法
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课堂伊始,教师就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揭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迅速抓住学习的重点。在小学生所学的课文中,许多的课文题目赤裸裸或委婉地道出了文章的主题。在教学此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暴露无遗,作为课堂的总导演——教师,就要不遗余力地精心创设恰到好处的引入,直接了当地揭示学习的主旨,让学生明白重心所在。
例如,课文《穷人》的引入,莎士比亚说:“尽管贫穷却感到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非常富有。”物质上的贫穷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贫穷。贫穷会让人忍受饥寒却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被誉为文坛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穷人》,看看他笔下的穷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吧。
教师言简意赅,准确无误的导入,拨动了学生学习的心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把握学习方向保驾护航。
情境创设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在小学语文新课启动环节,情境式导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诱导学生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介入教学活动的步伐,激发其智慧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高智商想方设法地设置逼真有效的环境,创造美妙舒适的气氛,让学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以最佳的状态成为学习舞台的主角。情境创设的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一针见血、融情入境、制造疑团等。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采用猜谜、故事、多媒体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例一,笔者讲授《春笋》时,这样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希望大家认真聆听,看谁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学生很快猜出是春笋。笔者趁热打铁:“你们知道刚出生的春笋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笋的文章,名字就叫《春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春笋去看看这个神秘的伙伴吧。”这样的导入,学生既感兴趣,又保证不会远离主题,反而会紧跟课文内容。
例二,在教学《麻雀》时,伴随着深情的音乐,笔者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得了肾病,生命垂危,需要换肾才能继续活下去。孩子的妈妈不顾自己虚弱多病的身体,毅然为自己的孩子捐肾。故事讲完,笔者动情地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显然故事已经触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个无私无畏的高大的母亲形象展现在他们面前。笔者继续抛砖引玉:“是啊,人类伟大的母爱催人泪下!那么,小动物之间有没有这种浓浓的亲情呢?”学生一边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中,一边情不自禁地开启课文阅读模式。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自主学习的兴致。
游戏激趣法
利用游戏引入,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其次借助游戏,巧设悬念,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感受语文并爱上语文,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再者,老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循循善诱,无形中指引着学生牢牢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导入艺术形象生动、活泼有趣。此法,对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更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于课文学习中。例如,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一张薄纸撕成碎纸屑摆放在桌面上,再用尺子摩擦头发、衣服、书本等,最后用尺子去接触碎纸屑,看看会出现什么状况?(学生饶有兴味地玩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生:碎纸屑被吸附在尺子上。
师:这是什么缘故呢?
生:摩擦会产生静电。
师:说得妙。在生活中,人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某些物体与物体之间摩擦都會产生静电。这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生活与科学》的话题。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能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学习。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到好处的课堂引入,犹如一颗灵丹妙药,能让学生精神焕发,专心致志地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引入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征途中,笔者将竭尽全力地不断开拓进取,设计出更多精彩巧妙的引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
主题揭示法
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课堂伊始,教师就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揭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迅速抓住学习的重点。在小学生所学的课文中,许多的课文题目赤裸裸或委婉地道出了文章的主题。在教学此类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暴露无遗,作为课堂的总导演——教师,就要不遗余力地精心创设恰到好处的引入,直接了当地揭示学习的主旨,让学生明白重心所在。
例如,课文《穷人》的引入,莎士比亚说:“尽管贫穷却感到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非常富有。”物质上的贫穷并不意味着精神上的贫穷。贫穷会让人忍受饥寒却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被誉为文坛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穷人》,看看他笔下的穷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吧。
教师言简意赅,准确无误的导入,拨动了学生学习的心弦,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把握学习方向保驾护航。
情境创设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在小学语文新课启动环节,情境式导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诱导学生的真情实感,促进学生介入教学活动的步伐,激发其智慧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高智商想方设法地设置逼真有效的环境,创造美妙舒适的气氛,让学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以最佳的状态成为学习舞台的主角。情境创设的方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一针见血、融情入境、制造疑团等。教学实践中,笔者常常采用猜谜、故事、多媒体等方式来创设情境。
例一,笔者讲授《春笋》时,这样导入: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希望大家认真聆听,看谁最聪明,第一个猜出来。“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学生很快猜出是春笋。笔者趁热打铁:“你们知道刚出生的春笋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笋的文章,名字就叫《春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春笋去看看这个神秘的伙伴吧。”这样的导入,学生既感兴趣,又保证不会远离主题,反而会紧跟课文内容。
例二,在教学《麻雀》时,伴随着深情的音乐,笔者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得了肾病,生命垂危,需要换肾才能继续活下去。孩子的妈妈不顾自己虚弱多病的身体,毅然为自己的孩子捐肾。故事讲完,笔者动情地问:“孩子们,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显然故事已经触动孩子的心灵深处,一个无私无畏的高大的母亲形象展现在他们面前。笔者继续抛砖引玉:“是啊,人类伟大的母爱催人泪下!那么,小动物之间有没有这种浓浓的亲情呢?”学生一边沉浸在浓浓的母爱中,一边情不自禁地开启课文阅读模式。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自主学习的兴致。
游戏激趣法
利用游戏引入,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其次借助游戏,巧设悬念,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感受语文并爱上语文,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再者,老师在游戏过程中的循循善诱,无形中指引着学生牢牢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导入艺术形象生动、活泼有趣。此法,对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更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于课文学习中。例如,口语交际《生活与科学》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请同学们把一张薄纸撕成碎纸屑摆放在桌面上,再用尺子摩擦头发、衣服、书本等,最后用尺子去接触碎纸屑,看看会出现什么状况?(学生饶有兴味地玩起来。)
师:同学们,你们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生:碎纸屑被吸附在尺子上。
师:这是什么缘故呢?
生:摩擦会产生静电。
师:说得妙。在生活中,人体与衣服、衣服与衣服、某些物体与物体之间摩擦都會产生静电。这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生活与科学》的话题。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而且能瞬间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兴高采烈地参与学习。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到好处的课堂引入,犹如一颗灵丹妙药,能让学生精神焕发,专心致志地学习。“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引入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征途中,笔者将竭尽全力地不断开拓进取,设计出更多精彩巧妙的引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打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