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毕业生觉得一些岗位有“屈才”之感。这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在教学中进行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求职者必须有清楚的认知和准确的定位。
就业“满意度”的背后
在招聘会现场,李同学仔细看每一个展台的信息,却没什么收获。“我学计算机专业,本打算考研,但计算机专业比较注重社会实践,于是放弃考研计划。可参加了五场招聘会,都还没找到工作,我很着急。”李同学透露:“其实不是找不到,只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之前有几家公司决定录用我,但这几家公司规模较小,而且对薪资也不满意。”
对多数毕业生而言,找工作并不很难,但要找到比较满意和稳定的工作则不容易。某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市场现实之间有一定差距。大学生的理想岗位和相关领域能提供的实际岗位难吻合。”调查发现,多数国有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受高校毕业生热捧。在一个招聘会上,有金融机构的HR在一小时收到200多份简历。刘同学等待近一个小时,终递出简历。刘同学说:“我非常希望能进银行,工作较稳定而且收入可观。”然而,其他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和基层的招聘单位却少人问津。黄同学说:“我找工作首先会看地域,而且不太愿意去中小公司,觉得不稳定。”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称,中小企业招聘出现人才紧缺现象,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巨大,但没多少人愿去。
毁约闪辞事件频发
据了解,11月份以来,多数毕业生是逢招聘会必去,不管之前是否找到工作,很多毕业生仍在广“撒网”。大四学生小陈说:“每次去招聘会,我都会投十多份简历,而且与几个公司签了就业协议书,但我还是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不过,经过“海投”和“海选”后,还有不少毁约和闪辞事件。调查发现,有众多学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签下一个公司“垫底”,然后再继续寻找目标,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毁约、闪辞。
重视就业指导课
张同学说,学校里有就业指导课,但内容“就是讲讲现在就业形势和制作简历等,实用效果有限”。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但是在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出勤率较低。张同学说:“我们一般晚上上课,有100多名学生,老师忙不过来,有些人感觉不很重要。因而被很多人戏称为‘太空课’。”不过,不少老师认为,他们在就业指导课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学生往往不重视,等毕业时,着急了,才会来找老师。
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们采取团队的形式模块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体意识。”江西师大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肖飞表示。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就业办主任周筠说:“我们在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和技巧性的同时,也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变,如毕业生可加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QQ群参与探讨;还可与请来的知名校友、企业老总互动,学生可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获得启发。”
心比天高不现实
多数大学生表示,不愿去基层,即便进不了事业单位或国企,也会先选择回老家城市,借助各种“关系”,找一份稳定工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周女士指出,从现实看,不挑三拣四,比“心比天高”、消极坐等理想职业强得多。周女士说:“大学毕业生应根据兴趣和特长,确立起从基层做起、逐步积累经验、谋求更大发展的就业理念。”
从目前江西省各大高校举办的招聘会看,很多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能吃苦的人才。然而,不少毕业生,除了寒暑假做兼职外,工作经验少之又少。一次,学国贸专业的大四学生小袁五点多就起来前往一个招聘会。他说:“我来了一个多小时了,找的几家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或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对相关岗位有经验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录用。而这也成了每年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
就业“满意度”的背后
在招聘会现场,李同学仔细看每一个展台的信息,却没什么收获。“我学计算机专业,本打算考研,但计算机专业比较注重社会实践,于是放弃考研计划。可参加了五场招聘会,都还没找到工作,我很着急。”李同学透露:“其实不是找不到,只是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之前有几家公司决定录用我,但这几家公司规模较小,而且对薪资也不满意。”
对多数毕业生而言,找工作并不很难,但要找到比较满意和稳定的工作则不容易。某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市场现实之间有一定差距。大学生的理想岗位和相关领域能提供的实际岗位难吻合。”调查发现,多数国有企事业单位及金融机构受高校毕业生热捧。在一个招聘会上,有金融机构的HR在一小时收到200多份简历。刘同学等待近一个小时,终递出简历。刘同学说:“我非常希望能进银行,工作较稳定而且收入可观。”然而,其他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业和基层的招聘单位却少人问津。黄同学说:“我找工作首先会看地域,而且不太愿意去中小公司,觉得不稳定。”某科技公司负责人称,中小企业招聘出现人才紧缺现象,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巨大,但没多少人愿去。
毁约闪辞事件频发
据了解,11月份以来,多数毕业生是逢招聘会必去,不管之前是否找到工作,很多毕业生仍在广“撒网”。大四学生小陈说:“每次去招聘会,我都会投十多份简历,而且与几个公司签了就业协议书,但我还是想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不过,经过“海投”和“海选”后,还有不少毁约和闪辞事件。调查发现,有众多学生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先签下一个公司“垫底”,然后再继续寻找目标,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毁约、闪辞。
重视就业指导课
张同学说,学校里有就业指导课,但内容“就是讲讲现在就业形势和制作简历等,实用效果有限”。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但是在一些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学生出勤率较低。张同学说:“我们一般晚上上课,有100多名学生,老师忙不过来,有些人感觉不很重要。因而被很多人戏称为‘太空课’。”不过,不少老师认为,他们在就业指导课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学生往往不重视,等毕业时,着急了,才会来找老师。
目前,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我们采取团队的形式模块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体意识。”江西师大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肖飞表示。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就业办主任周筠说:“我们在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和技巧性的同时,也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变,如毕业生可加入校就业指导中心的QQ群参与探讨;还可与请来的知名校友、企业老总互动,学生可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获得启发。”
心比天高不现实
多数大学生表示,不愿去基层,即便进不了事业单位或国企,也会先选择回老家城市,借助各种“关系”,找一份稳定工作。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周女士指出,从现实看,不挑三拣四,比“心比天高”、消极坐等理想职业强得多。周女士说:“大学毕业生应根据兴趣和特长,确立起从基层做起、逐步积累经验、谋求更大发展的就业理念。”
从目前江西省各大高校举办的招聘会看,很多企业更青睐有工作经验、能吃苦的人才。然而,不少毕业生,除了寒暑假做兼职外,工作经验少之又少。一次,学国贸专业的大四学生小袁五点多就起来前往一个招聘会。他说:“我来了一个多小时了,找的几家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或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招聘会上,不少用人单位对相关岗位有经验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优先录用。而这也成了每年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