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动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努力打造一个互动的语文课堂。当然,要达到这种师唱生随、师呼生应的境界,决非一日之功。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展示:
  一.亮出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你的兴趣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让学生热爱这门课,自己首先要喜欢这门课。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教者都要时时展示出教师的素质及教师对这门课的热爱。比如:笔者喜爱朗诵,那么,语文课就是笔者展示朗诵的最好舞台。散文语言的优美,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曲折生动,戏剧语言的传神,配上笔者或抑扬或幽默或铺陈的语言力量,整个课堂上学生都能感受到笔者对朗诵的兴趣,同时,在朗诵过程中,笔者的独特感受与特殊的朗诵方法吸引了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古诗词特别讲究韵味,那么笔者在诵读时尽可能将这种韵味表达出来。虽不能做到有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之感,但学生们屡屡回味都能有一种美的享受。
  如诵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时,笔者注意到了诗歌前后情绪的转折。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辽阔的景象,表明旅途艰辛,人生坎坷,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表达时应有一定的沧桑感;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由关切转为安抚,诵读时眼前要出现友人形象以加强对象感,语气相对平和;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眼前的离别转为别后的相思,不过,这种相思没有悲伤的色彩,却显出一种豪迈的气势,因此具有奇峰突起之势,富于浪漫色彩,诵读时气息比较充沛,音色要相对明亮;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勉励友人不要在分手时作儿女情态,而是要超脱世俗,勇敢上路,诵读时要承接上一联的色彩,情绪乐观,用气发声富于力度。
  二.亮出学科特色,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响事业、家庭的重工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我们就能展示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体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既调动学生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提高了学生认知语文的能力。
  三.亮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能力,展示出教师的知识面
  学高才能为师,对业务的精通永远是教师的立业之本。以教材为基准,对一些知识点适当地拓展与提高,既能解开他们心中疑惑,又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如在讲《多一些宽容》时,笔者首先在幻灯片上播出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受干扰的图片,然后向学生简要讲述温总理的机智应答“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接着,笔者重点讲明温总理受干扰后对此事的态度,即“对青年学生还是以教育为主,希望校方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该学生正视错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个导入让学生不由得啧啧称赞温总理的宽容大度,又很自然地引出了要学习的文章《多一些宽容》。这个拓展式的导入,因为与国家领导人有关,所以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笔者预设的问题情境中。
  在第二部分论述了怎样提倡宽容后,笔者穿插了“藏独”问题。首先展示给学生的是2008年3月14日藏独分子打抢砸烧的图片及有关报道,然后是2008年4月7日藏独分子干扰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的图片。图片加上简要的文字说明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了藏独分子企图分裂中国的丑恶行径。一位学生站起来激动地说:“像这样的分裂破坏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用法制来维护国家的统一,绝不能宽容。”学生的这种个性充分张扬的回答,不仅自然地过渡到文章的第三部分“宽容与批评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本来比较枯燥的一篇议论文,笔者用几个故事一穿插,学生们顿时显得兴趣盎然,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师人生的大舞台,要想取得骄人业绩,提高自身的素质很关键,只有不断地孜孜以求,多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在人格、在能力、在知识面等方面都能做学生的表率,在学生面前才有“亮剑”的底气和魄力。教师要善于亮剑,更要注重自身的铸剑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剑可亮,才能亮出剑的锋芒和锐气,才能打造一个互动的课堂。
  林春霞,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其他文献
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总体性和谐发展。    一、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    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主张: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认识。传说,周文王曾告诫儿子武王对大自然不要进行过度开发,要按自然规律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