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链接课堂】
课始,张老师出示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通过问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能知道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還能看到什么?
生:张老师是去买铅笔的。
师: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买铅笔的人是张老师,而不是其他人。
……
师:从问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事、财”,人的一生中,不外乎就这几个问题。
师:问题中哪些信息是可以确定的?猜一猜用什么算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1:我会去追问铅笔的单价,因为知道单价和数量就可以知道总价了。
师:你能推测用什么方法吗?
生1:可以用乘法,比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买了5支,一共花的钱就是2×5=10(元),一支笔的价格就是单价。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真的同意?
生2:好像他对单价的理解有点小了,单价不仅可以是一支笔的价格,也可以是一盒笔的价格,还可以是一袋笔、一箱笔,反正我觉得应该是指一个整体,而不只是单独的一个。
师:还有吗?
生3:张老师买笔是批发还是零售呀?
生4:文具超市有打折活动吗?
生5:要知道张老师是一个人去的,还是和其他人去的?
生6: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没用,这跟张老师和谁去有什么关系呢?
师:他说你的问题没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要辩解吗?还有谁要反驳?
生7:如果说张老师是和王老师一起去的,条件是王老师花了40元,张老师比他少花10元不就可以用减法解决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减法解决,那可以用除法解决吗?
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可以,少部分学生疑惑了,但短时间内又没想到该怎么办,短暂的混乱之后,有一位学生打破了僵局。
生8:其实可以的,比如知道张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去的,知道王老师花了60元,是张老师花的钱的2倍,不就是可以用除法了么。
师:看似一点关系没有,通过深思、追问,发现有关系了,你还会轻易丢掉你的问题吗?
生:原来如此!
师:在这么多追问的问题当中,你认为哪些与原来的问题高度相关,哪些次相关,哪些追问是无用的?
学生们充分自由表达之后,张老师让他们重新确定“靠谱”的问题,讨论“不靠谱”的问题。最终,学生们所有的追问都被保留了下来。课末,张老师才揭示了预设条件:张老师、李老师和王老师买的都是同一种铅笔,而且买的一样多,3位老师总共花了120元。
学生很意外,那些“不靠谱”的问题成为了关键条件。
【赏析】
全景式课堂,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学习个体都在由“一”向“多”不断发散,由片面认知走向整体思考,思维方式不断地嬗变,对问题的认识产生裂变,从而最终形成了趋于完整的、全面的认知学习过程。
一、全景式课堂突出问题导引,力求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师如何提一个好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课堂的平庸与失败,源于问题偏小,学生没有思维空间。本节课中唯一的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看似普通,实则充满玄机。在这个问题当中,学生突破了对“一共花了多少钱”的狭义理解,目光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加法(或乘法)运算,借助于人物数量的增加、购买物品品种的增加以及对“单位1”的丰富理解等,充分发挥想象,呈现了各种各样合乎情理的数学情境模型。事实证明,只要提供足够的问题背景和规模,学生便能借此寻找到各种切入口,必然在这类问题圈中受益匪浅。一个开放性的好问题,它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成学生的整体性思考。
二、全景式课堂注重问题剖析,力求形成清晰的思维线索
当下,部分教师对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视,但在“分析问题”方面却鲜有人问津。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分析问题,教师往往忽略了其在学习中的重要价值,采取简单化的方式一带而过。事实上,人们碰到问题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先要分析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分析问题”,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入剖析。在这节课当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分析问题”的深度教学。教师以完整、全面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从这个问题反推的众多条件中,哪些是高度相关的,哪些是次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更为精妙的是,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分析问题,不能只停留于了解表面信息,要善于扩展视野,善于抓住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深入地看待教学中的“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脱离现实的数学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现实,以一种超越数学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课上,我们看到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层层推进中,已渐渐从数学知识的表面上挣脱出来,开始超越数学进行思考。例如,学生开始分析:张老师是和谁一起去买的?几个人去买的?张老师只买了铅笔吗……这些都是基于教师从真实的生活层面引发学生展开的联想,是将数学与生活合理对接的分析与推理。
三、全景式课堂追求多角度追问,力求培养强烈的思维意识
这个案例中高频词之一便是“追问”,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追问,既教给学生追问的方法,即追问要和这个问题有关,又关注追问背后的思考即哪些与原来的问题高度相关。课堂上有一次特别的追问一直留存在笔者的脑海中,当讨论“单价×数量=总价”时,一位学生举例说每支铅笔2元就是单价,教师“阻止”了全班一致性的赞同,追问:真的同意?短暂的思考之后,便有学生将单价中的“一支笔”扩充为“一盒笔”“一袋笔”“一箱笔”,指出“单价”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这个学生难能可贵,他能在大家形成的“共识”观点面前通过自我认知的反思,由原先的思考不全面转变为以整体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事实上他已经深刻理解了数学上单位“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然能够跨越局限,进入更高位的数学思考。每个人的认知可能存在局限,但追问背后的思考却可能使我们跳出原来的局限,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追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不应止步于眼前的“知道”,还应顺势进一步激活思维深处的“想不到”,这就需要借助于追问引发他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产生思考。追问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四、全景式课堂尝试大胆创新,力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是一个知识点教完了,再教另一个知识点。虽然学生们单一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路:用一个情境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整合在一起,打破了学生单一知识点的壁垒。于外,体现了知识的整合;于内,则是思维品质的优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关联性、逻辑性、批判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创新意识正在课堂上悄然生长。
不妨对比一下,形成惯性思维的课堂,学生们波澜不惊地学习着,有时候,他们甚至在课的开头便猜到了结局;也有的时候,学生们表面上配合着教师的“故弄玄虚”,内心深处却有无数个“真没意思”的想法呼啸而过。聆听思维拔节的课堂,给出的结论总是让人出乎意料,每到一处,感觉应该结束了吧,没想到重起波澜,这是因势利导下的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你永远不知道底限在哪里。单一化的思考模式会让学生们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他们更需要一种综合、全面、整体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
课始,张老师出示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通过问题,你能知道什么?
生:我能知道问题是“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還能看到什么?
生:张老师是去买铅笔的。
师:还可以看到什么?
生:买铅笔的人是张老师,而不是其他人。
……
师:从问题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事、财”,人的一生中,不外乎就这几个问题。
师:问题中哪些信息是可以确定的?猜一猜用什么算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1:我会去追问铅笔的单价,因为知道单价和数量就可以知道总价了。
师:你能推测用什么方法吗?
生1:可以用乘法,比如一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买了5支,一共花的钱就是2×5=10(元),一支笔的价格就是单价。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真的同意?
生2:好像他对单价的理解有点小了,单价不仅可以是一支笔的价格,也可以是一盒笔的价格,还可以是一袋笔、一箱笔,反正我觉得应该是指一个整体,而不只是单独的一个。
师:还有吗?
生3:张老师买笔是批发还是零售呀?
生4:文具超市有打折活动吗?
生5:要知道张老师是一个人去的,还是和其他人去的?
生6: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没用,这跟张老师和谁去有什么关系呢?
师:他说你的问题没用,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要辩解吗?还有谁要反驳?
生7:如果说张老师是和王老师一起去的,条件是王老师花了40元,张老师比他少花10元不就可以用减法解决吗?
师:看来这个问题还可以用减法解决,那可以用除法解决吗?
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可以,少部分学生疑惑了,但短时间内又没想到该怎么办,短暂的混乱之后,有一位学生打破了僵局。
生8:其实可以的,比如知道张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去的,知道王老师花了60元,是张老师花的钱的2倍,不就是可以用除法了么。
师:看似一点关系没有,通过深思、追问,发现有关系了,你还会轻易丢掉你的问题吗?
生:原来如此!
师:在这么多追问的问题当中,你认为哪些与原来的问题高度相关,哪些次相关,哪些追问是无用的?
学生们充分自由表达之后,张老师让他们重新确定“靠谱”的问题,讨论“不靠谱”的问题。最终,学生们所有的追问都被保留了下来。课末,张老师才揭示了预设条件:张老师、李老师和王老师买的都是同一种铅笔,而且买的一样多,3位老师总共花了120元。
学生很意外,那些“不靠谱”的问题成为了关键条件。
【赏析】
全景式课堂,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学习个体都在由“一”向“多”不断发散,由片面认知走向整体思考,思维方式不断地嬗变,对问题的认识产生裂变,从而最终形成了趋于完整的、全面的认知学习过程。
一、全景式课堂突出问题导引,力求拓展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师如何提一个好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课堂的平庸与失败,源于问题偏小,学生没有思维空间。本节课中唯一的问题“张老师买铅笔一共花了多少钱”,看似普通,实则充满玄机。在这个问题当中,学生突破了对“一共花了多少钱”的狭义理解,目光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加法(或乘法)运算,借助于人物数量的增加、购买物品品种的增加以及对“单位1”的丰富理解等,充分发挥想象,呈现了各种各样合乎情理的数学情境模型。事实证明,只要提供足够的问题背景和规模,学生便能借此寻找到各种切入口,必然在这类问题圈中受益匪浅。一个开放性的好问题,它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促成学生的整体性思考。
二、全景式课堂注重问题剖析,力求形成清晰的思维线索
当下,部分教师对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视,但在“分析问题”方面却鲜有人问津。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分析问题,教师往往忽略了其在学习中的重要价值,采取简单化的方式一带而过。事实上,人们碰到问题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先要分析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分析问题”,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入剖析。在这节课当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对“分析问题”的深度教学。教师以完整、全面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分析,从这个问题反推的众多条件中,哪些是高度相关的,哪些是次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更为精妙的是,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条件(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分析问题,不能只停留于了解表面信息,要善于扩展视野,善于抓住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整、深入地看待教学中的“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脱离现实的数学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根据现实,以一种超越数学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课上,我们看到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层层推进中,已渐渐从数学知识的表面上挣脱出来,开始超越数学进行思考。例如,学生开始分析:张老师是和谁一起去买的?几个人去买的?张老师只买了铅笔吗……这些都是基于教师从真实的生活层面引发学生展开的联想,是将数学与生活合理对接的分析与推理。
三、全景式课堂追求多角度追问,力求培养强烈的思维意识
这个案例中高频词之一便是“追问”,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追问,既教给学生追问的方法,即追问要和这个问题有关,又关注追问背后的思考即哪些与原来的问题高度相关。课堂上有一次特别的追问一直留存在笔者的脑海中,当讨论“单价×数量=总价”时,一位学生举例说每支铅笔2元就是单价,教师“阻止”了全班一致性的赞同,追问:真的同意?短暂的思考之后,便有学生将单价中的“一支笔”扩充为“一盒笔”“一袋笔”“一箱笔”,指出“单价”是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这个学生难能可贵,他能在大家形成的“共识”观点面前通过自我认知的反思,由原先的思考不全面转变为以整体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事实上他已经深刻理解了数学上单位“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然能够跨越局限,进入更高位的数学思考。每个人的认知可能存在局限,但追问背后的思考却可能使我们跳出原来的局限,达到一个新的认知高度。追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学生不应止步于眼前的“知道”,还应顺势进一步激活思维深处的“想不到”,这就需要借助于追问引发他们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产生思考。追问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
四、全景式课堂尝试大胆创新,力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我们平常的教学,往往是一个知识点教完了,再教另一个知识点。虽然学生们单一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欠缺。这个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思路:用一个情境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整合在一起,打破了学生单一知识点的壁垒。于外,体现了知识的整合;于内,则是思维品质的优化,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关联性、逻辑性、批判性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由此我们看到了一种创新意识正在课堂上悄然生长。
不妨对比一下,形成惯性思维的课堂,学生们波澜不惊地学习着,有时候,他们甚至在课的开头便猜到了结局;也有的时候,学生们表面上配合着教师的“故弄玄虚”,内心深处却有无数个“真没意思”的想法呼啸而过。聆听思维拔节的课堂,给出的结论总是让人出乎意料,每到一处,感觉应该结束了吧,没想到重起波澜,这是因势利导下的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你永远不知道底限在哪里。单一化的思考模式会让学生们无法应对现实的复杂,他们更需要一种综合、全面、整体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