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针对个人工作中遇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一些问题,在秉着如何能更好地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宗旨下,针对如何把握“适度”这一原则,提出个人的一些浅见。
一、有限的压力与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们感受强大的压力,搞“学海无涯”似乎有点不符合新时代课改精神;从兴趣入手,在操作上非常困难,且极不稳定,一旦搞不好,学生学习中会形成散漫的风气,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上就算失败了。很多教师为保险起见,从意识上就坚决否决了这个途径。怎么办呢?我认为,其实还是一个“适度”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提倡有限的压力,提倡习惯的培养。
这就是我的观点:教师不能用生硬的语气给学生定下硬性的学习指标,比如你必须考到98分;你必须进前三名;你这次考试数学应用题不能再错了……而应该用鼓励的方式来表达类似的压力性指示:你上次考了95分,很不错,这次要再加一把劲啊;我觉得你这段时间很用功,争取这次再前进一步,如果能进步,那就太让人高兴了;你不要怕把应用题做错,要发扬战士们的“胆大心细”精神,对“敌人”来个“一锅端”,可不能有“漏网之鱼”啊…… 如果说对有实力的同学可以给一些类似的压力性指示,那么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完全应以鼓励为主了:哪怕他只进步了一点点;或者背诵虽然完成了,可时间却慢了一半……也要给以鼓励。总之,我们施加压力的原则,是不能伤害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差还可以变好,但伤害了学习兴趣,那对这个学生的影响就大了,可能会让他这一生都在学业方面没有发展。这几乎可以说是无法弥补的。
总之,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与压力,不是要求学生的一个分数,而是注重学生的行为过程——目的是要转化学生的习惯。放弃了坏习惯,好习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死记硬背的效率
死记硬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还得再谈一谈。首先,不背诵是绝对不行的。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老师们最怕的就是学生背不过,学生也规规矩矩地去背,似乎双方的劲使到一块了,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可效果却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问题出在哪?可能就出在背诵效率上。
教师们要在观念上把背诵当成“中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宁可每天少背一些,也要背熟一些;宁可规定内容少一些,也要自选内容多一些。还有,宁可应付考试的背诵少一些,精华内容的背诵也要多一些;宁可一学期的背诵总量少一些,反复背诵的次数也要多一些。老师们把背诵看成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一种优良的学习习惯,一种为将来创新打下基础的工具,自然就不会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无形中就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就会慢慢体会记忆、背诵的作用,他们会乐意在求知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主动去记忆、积累、储存知识信息。
总之,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思索,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发现的一些问题。广大一线老师工作的精神都是值得称道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把握“适度”,古代先贤早就提示我们“过犹不及”,这是我们每位奋斗在一线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作者单位 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三四街小学)
一、有限的压力与习惯的养成
让学生们感受强大的压力,搞“学海无涯”似乎有点不符合新时代课改精神;从兴趣入手,在操作上非常困难,且极不稳定,一旦搞不好,学生学习中会形成散漫的风气,这样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上就算失败了。很多教师为保险起见,从意识上就坚决否决了这个途径。怎么办呢?我认为,其实还是一个“适度”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提倡有限的压力,提倡习惯的培养。
这就是我的观点:教师不能用生硬的语气给学生定下硬性的学习指标,比如你必须考到98分;你必须进前三名;你这次考试数学应用题不能再错了……而应该用鼓励的方式来表达类似的压力性指示:你上次考了95分,很不错,这次要再加一把劲啊;我觉得你这段时间很用功,争取这次再前进一步,如果能进步,那就太让人高兴了;你不要怕把应用题做错,要发扬战士们的“胆大心细”精神,对“敌人”来个“一锅端”,可不能有“漏网之鱼”啊…… 如果说对有实力的同学可以给一些类似的压力性指示,那么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就完全应以鼓励为主了:哪怕他只进步了一点点;或者背诵虽然完成了,可时间却慢了一半……也要给以鼓励。总之,我们施加压力的原则,是不能伤害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成绩差还可以变好,但伤害了学习兴趣,那对这个学生的影响就大了,可能会让他这一生都在学业方面没有发展。这几乎可以说是无法弥补的。
总之,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与压力,不是要求学生的一个分数,而是注重学生的行为过程——目的是要转化学生的习惯。放弃了坏习惯,好习惯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结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二、死记硬背的效率
死记硬背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是还得再谈一谈。首先,不背诵是绝对不行的。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
老师们最怕的就是学生背不过,学生也规规矩矩地去背,似乎双方的劲使到一块了,也花了大量的时间,可效果却总是不那么令人满意。问题出在哪?可能就出在背诵效率上。
教师们要在观念上把背诵当成“中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宁可每天少背一些,也要背熟一些;宁可规定内容少一些,也要自选内容多一些。还有,宁可应付考试的背诵少一些,精华内容的背诵也要多一些;宁可一学期的背诵总量少一些,反复背诵的次数也要多一些。老师们把背诵看成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一种优良的学习习惯,一种为将来创新打下基础的工具,自然就不会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无形中就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就会慢慢体会记忆、背诵的作用,他们会乐意在求知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主动去记忆、积累、储存知识信息。
总之,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一边学习,一边思索,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发现的一些问题。广大一线老师工作的精神都是值得称道的,问题的关键就是把握“适度”,古代先贤早就提示我们“过犹不及”,这是我们每位奋斗在一线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作者单位 河北省鹿泉市获鹿镇三四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