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在音乐课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道德观,是音乐课的教学任务之一。
关键词:完善个性 渗透德育 情感共鸣 滋润心灵 健全人格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新课标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及其蕴涵的丰富情感和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那么怎样通过音乐这把七弦琴,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笔者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基本乐理,完善个性
乐理知识总是被人们认为枯燥、无德育意义的纯粹理论。音乐第一课笔者往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告诉学生,1、2、3、4、5、6、7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有希望;mi—稳定、平静;fa—悲惨,令人敬畏;sol—伟大、光辉;la—哭泣、娇柔;si—易受感动。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是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真诚的心,才能奏出奋发向上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集体,也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协调合作,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班级主题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简单的启迪,使同学们豁然开朗,似有所悟,收到了奇特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立足教材,渗透德育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多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感悟生命,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质和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受到滋润。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歌曲进行深刻理解,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使之情操受陶冶、道德受影响、心灵受启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在学唱《国歌》时,笔者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了时代责任感。学生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欣赏感受,情感共鸣
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介绍完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后,我重点说明这部伟大作品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不屈服命运、敢做人生的强者这一主题。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在音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命运时而气势汹汹,时而阴沉凶险,还不断发出它的威胁,最后通过反复斗争,英雄终于战胜了命运。而后我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舞蹈《命运》,这样,声像结合,情景交融,学生开始兴奋,随即跟着音乐唱起主题。在老师的提示下,他们能从理论的角度,通过音乐的力度、音响、和声、节奏、情绪、影像中的舞蹈动作等去感受贝多芬悲苦而壮丽的人生。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化,学生们能一步步地从音乐审美、音乐感受这个高度去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崇高境界,贝多芬那英雄主义形象,乐观、奋斗的人生观,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作品讲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学唱歌曲,滋润心灵
学歌曲不仅要让学生会唱,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滋润心灵。教学过程中,要在陶冶学生性情的基础上,继而形成品格乃至意志。
在学唱《我的中国心》时,我先请学生拿出地图册,轻轻翻开,接着播放《我的中国心》MTV,声像并茂,耳目一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讲讲此时心里的感受,当他们表达出诸如“激动”、“自豪”等词汇时,我水到渠成地诱导学生就用这种心情唱《我的中国心》,然后用轻重有序、抑扬顿挫的范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深刻揭示,唤起了学生由衷的自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为能生长于此而骄傲,学生群情震奋,爱国之情跃然脸上。
五、课外音乐,健全人格
课外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教师要加强与班主任的配合,注重在学生中多组织课外音乐活动,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在学校开展的五四、元旦、校庆等节日,让学生参与音乐合唱、舞蹈动作、造型的设计,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个人与整体的关系配合、合唱中各声部的协调,都给学生以启示,认识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爱、互助。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文化滋养,而且有助于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事业心、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语有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契合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它的情感作用,让七弦琴弹奏出美妙的德育之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知诸位同仁以为然否?
参考文献
[1]周红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11,(03)。
[2]张佩芳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G].《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
[3]《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
[4]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关键词:完善个性 渗透德育 情感共鸣 滋润心灵 健全人格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新课标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及其蕴涵的丰富情感和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那么怎样通过音乐这把七弦琴,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笔者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基本乐理,完善个性
乐理知识总是被人们认为枯燥、无德育意义的纯粹理论。音乐第一课笔者往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告诉学生,1、2、3、4、5、6、7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有希望;mi—稳定、平静;fa—悲惨,令人敬畏;sol—伟大、光辉;la—哭泣、娇柔;si—易受感动。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是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真诚的心,才能奏出奋发向上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集体,也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协调合作,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班级主题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简单的启迪,使同学们豁然开朗,似有所悟,收到了奇特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立足教材,渗透德育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多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感悟生命,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质和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受到滋润。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歌曲进行深刻理解,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使之情操受陶冶、道德受影响、心灵受启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在学唱《国歌》时,笔者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了时代责任感。学生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欣赏感受,情感共鸣
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介绍完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后,我重点说明这部伟大作品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不屈服命运、敢做人生的强者这一主题。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在音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命运时而气势汹汹,时而阴沉凶险,还不断发出它的威胁,最后通过反复斗争,英雄终于战胜了命运。而后我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舞蹈《命运》,这样,声像结合,情景交融,学生开始兴奋,随即跟着音乐唱起主题。在老师的提示下,他们能从理论的角度,通过音乐的力度、音响、和声、节奏、情绪、影像中的舞蹈动作等去感受贝多芬悲苦而壮丽的人生。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化,学生们能一步步地从音乐审美、音乐感受这个高度去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崇高境界,贝多芬那英雄主义形象,乐观、奋斗的人生观,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作品讲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学唱歌曲,滋润心灵
学歌曲不仅要让学生会唱,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滋润心灵。教学过程中,要在陶冶学生性情的基础上,继而形成品格乃至意志。
在学唱《我的中国心》时,我先请学生拿出地图册,轻轻翻开,接着播放《我的中国心》MTV,声像并茂,耳目一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讲讲此时心里的感受,当他们表达出诸如“激动”、“自豪”等词汇时,我水到渠成地诱导学生就用这种心情唱《我的中国心》,然后用轻重有序、抑扬顿挫的范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深刻揭示,唤起了学生由衷的自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为能生长于此而骄傲,学生群情震奋,爱国之情跃然脸上。
五、课外音乐,健全人格
课外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教师要加强与班主任的配合,注重在学生中多组织课外音乐活动,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在学校开展的五四、元旦、校庆等节日,让学生参与音乐合唱、舞蹈动作、造型的设计,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个人与整体的关系配合、合唱中各声部的协调,都给学生以启示,认识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爱、互助。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文化滋养,而且有助于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事业心、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语有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契合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它的情感作用,让七弦琴弹奏出美妙的德育之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知诸位同仁以为然否?
参考文献
[1]周红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11,(03)。
[2]张佩芳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G].《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
[3]《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
[4]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