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看贾樟柯的电影,是在大三的暑假。看的是《站台》。我们的宿舍在二楼,采光不足,恰好营造出类似电影院的氛围。电脑屏幕的窄小,黑白电影画质的粗糙,南方夏天的炎热,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我们看得很投入,头顶的风扇呼呼地转动着。一起看的人,有同学,有师兄,有的站着,有的坐着。
看着看着,一位师兄指着电影里的“艺术团团长”说,这个是诗人西川。中文系的学生,对于西川的作品,大多都有所了解,可是对于西川其人,却不一定都见过。这么一来,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更浓了。
《站台》不是贾樟柯的处女作,却是成名作。这部作品,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赢得了一众国际电影界“大咖”的肯定。于是,接下来,他的电影陆续开拍。《站台》之后的短短几年,相继拍出了《任逍遥》《小武》。这三部,堪称贾樟柯电影的“青春三部曲”。这三部电影的背景,都在汾阳,山西的一个小县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汾阳,天空晦涩,道路平直,城里还残留着某段古代的城墙。现代化方兴未艾,小城处于新旧交替中。在这么一个时代背影下,生活在那里的年轻人,他们心怀壮烈的青春梦,却要面对无法把握的现实。于是电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股悲情的底色。正是这层底色,吸引了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和师兄们。
后来才知道,贾樟柯不但是导演,还曾经是个文学青年。在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之前,他的作品曾经在《山西文艺》发表过。
事实已经证明,贾樟柯是一位优秀导演。而这本电影笔记,则证明贾樟柯亦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书摘
1. 我记得“奶妈”一直对我说:为人要讲义气,待人要厚道,对父母要孝顺,遇事要勇敢——对她来说,这些道德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些非常实在的日常行为准则,是一种根植于她人性中的善良。她识字不多,没念过什么书,但是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很深的教养,这种教养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得自于一种世代相承的民间传统——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我总感到文化和书本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就像有的人确实读了不少的书,看上去好像挺有学问,但是这种所谓的学问除了增加了他傲视旁人的资本外,并不能实际地影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在那些人的眼里,知识就跟金钱一样,只是一种很实用的流通工具。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在“奶妈”身上看到了比那种所谓的知识分子身上更多的文化的尊严。
2. 前些日子,我在小西天一家卖盗版DVD的店里瞎逛,正是中午时分,店里人少安静,只有老板和我两个人。我爬在纸箱子上猛淘半天也没什么收获,老板见我执着,便与我答腔,说最近新货太少。我便要离开。老板突然想起什么,在我一只手已经伸出去推门的刹那,突然对我说:有一个“假科长”的《站台》,你要吗?
我一下呆住,反问道:什么?老板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我装作冷漠,显得兴趣不大的样子问道:在哪儿?老板说:明天会到货。出了店门,心疯狂地跳。像丢了孩子的家长,忽然在人贩子家里看到了自己孩子,出奇地兴奋而又深刻地郁闷。晚上不能平静,一会儿盘算着会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电影,不免得意;一会儿又想自己辛辛苦苦拍的电影被别人盗走,心生不快。我们这一代人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我也不能幸免,只能慢慢克服。夜倒也过得快,8点左右我便自动醒来。平常我睡惯了懒觉,奇怪今天为什么清醒异常。打车去了小西天,真的买到了《站台》。
3. 回到办公室再看《站台》,离拍这部戏已经三年了。这让我和这部电影有了距离,就像布莱松说的,每一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被推出以后,便与导演无关了,你只能祝它好运。但《站台》还是让我想起了很多过去的事,我曾经因这些往事而选择了电影。
我26岁才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学会骑自行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骑车到30里地之外的一个县城去看火车。这些事情如今在电影中是发生在比我大十岁的那些主人公身上。当时对我这样一个没有走出过县城一步的孩子来说,铁路就意味着远方、未来和希望。在《站台》中弥漫的那种对外面世界幻想期待的情绪就是我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我记得我在十七八岁念书的时候,晚上老不睡觉,总期待第二天的到来,总觉得天亮了就会有新的改变,就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和我有差不多生命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我以前是学习美术的。那时候我们学习美术一点都不浪漫,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而是为了有出路。在县城里,如果想到其它城市生活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一是考大学。对我来说当兵没有可能,我也就只能考大学,但是我学习非常差,所以就去学画,因为美术学校文化课要求比较低,我们一帮孩子去学美术都是这个道理。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其实最后考上的也就只有一两个人。其他人第一年考不上就回去了,第二年再考也没考上,就算了。我自己考上了电影学院。刚开始时觉得自己非常厉害,你看我多坚持,我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当我年纪更大一点时我突然发现,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
当时那些中断学业的人都有理由,比如父亲突然去世了,家里需要一个男的去干活;又如家里供不起了,不想再花家里的钱了。每个人都是有非常具体的原因,都是要承担生命里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所谓坚持理想的人,其实付出的要比他们少得多,因为他们承担了非常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知道放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们放弃了。县城里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一年前和一年后同样没有区别。这部电影伤感,生命对他们来说到这个地方就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了,不会再有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在和时间作斗争的一种庸常人生。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对人对事的看法有了非常大的转变。我开始真的能够体会,真的贴近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所谓的平常人。我觉得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社会一直维持发展下去的动力。我把这些心情拍出来,想要谈谈我们的生活,可有人来听吗?
4. 小的时候看完《西游记》,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面对着蓝天口里念念有词,希望哪一句能恰巧是飞天的咒语,让我腾空而起,也来个一个跟头能飞十万八千里,这些年跟头倒是摔了不少,人却没飞起来。我常常想,我比孙悟空还要头疼,他能飞,能去天上,能回人间,我却不能。我要承受生命带给我的一切。太阳之下无新事,对太阳来讲事有些旧了,但对我来讲却是新的,所以还是拍电影吧,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我悲观,但不孤独,在自由的问题上连孙悟空都和我们一样。
5. 我还是习惯下午在黄亭子见人:约朋友举杯叙旧,找仇家拍桌子翻脸,接受采访,说服制片,恳求帮助,找高人指点。酒喝不多话可不少,我的家乡汾阳产汾酒,常有名人题词。猛然想起不知谁的一句诗:有酒方能意识流,大块文章乐未休。于是又多了一些心理活动。在推杯换盏时心里猛地一沉,知道正事未办,于是悲从心起。话突然少了,趴在桌子上看烛光跳动,耳边喧闹渐渐抽象,有《海上花》的意境。于是想起年华老去,自己也过上了混日子的生活。感觉生命轻浮肉身沉重。像一个老男人般突然古怪地离席,于回家的黑暗中恍惚看到童年往事。知道自己有些醉意,便对司机师傅说:有酒方能意识流。师傅见多了,不会有回应,知道天亮后此人便又会醒:向人陪笑,与人握手,全然不知自己曾如此局促,丑态百出。
到了下午,又在等人。客人迟迟不来,心境竟然没有了先前的躁动,配合下午清闲的气氛,站起来向窗外望。外面的人们在白太阳下骑车奔忙,不知在追逐什么样的际遇。心感苍生如雀,竟然有些忧伤。突然进来一位中年女子,点一杯酒又让小陈放张信哲的歌,歌声未起,哭声先出。原来这酒吧也是可以哭的地方。
现在再去黄亭子,酒吧已经拆了,变成了土堆。这是一个比喻,一切皆可化尘而去。于是不得不抓紧电影,不为不朽,只为此中可以落泪。
6. 今年冬天来得早,十月已经一片萧条的景象。以前喜欢冬天,看鲜花败去,杨柳无色,总觉得于光秃秃中可洞悉世界本质,灰乎乎的色彩倒也有种坚强味道。但今冬却怕了寒冷,中午落入房间的阳光也少了往年的力量,远处锅炉房偶尔传来的铁器碰撞声远没了以前的空灵感觉。
这是空虚的一年,我让自己停止了工作,整整一年没有拍一寸画格。事实上我突然失去了倾诉的对象,生活变得茫然,电影变得无力,少年时有过的颓废感又袭上心头。而此刻,作秀多于作事,拍片也不过为了媒体多了一些话题。我喜欢一句歌词,歌中唱道:有谁会在意我们的生活?如果困难变成了景观,讲述误以为诉苦,我应当停下来,离自己和作品远些,离北京远些。
去了五台山,山中残雪披挂。大自然不理会观众的情绪,自在地按着她的逻辑摆布阴晴雨雪,这是她的高贵。她的节奏是缓慢的四季,大自然不会取悦看客而改变什么。你只能将自己的心情投射其中,而不可要求她顺应你的习惯。像布莱松的电影,自然如山,你可以从中取悦,但他绝不取悦于你。很愉快这拜佛的路上有了电影的联想,想想北京正在往枯草上喷洒绿色,黛螺顶上海一样的蓝色显得更为真实。登高呼喊,空谷尚有回音,这是自然对我的教育。
回了太原,拨通以前朋友的电话,听到好几年没有听到的声音,又想起一句歌词:曾经年少爱做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这些因我追求功名而被疏远了的兄弟,曾经与我朝夕相处。原来时间也无力将我们疏远。三五杯后,酒气驱散陌生,呼喊我的小名,讲这些年间不为外人道的事情。他们告诉我应该要个孩子,他们在为我的老年担忧。我有些想哭,只有在老友前我才可以也是一个弱者。他们不关心电影,电影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担心我的生活,我与他们有关。这种温暖对我来说不能常常感受,当导演要冒充强者,假装不担心明天。酒后的狂野像平静生活里冒出的火花,呕吐后说出一句话:“我爱江湖。”
继续向西,去了榆林。长途车上邻座的老乡非常沉默。天快黑时他突然开口,问我今天是几号。我告诉他已到岁末,他长叹一声,说:这一年总算就要过去。我不知道他的生活里出了什么问题,让他如此期待时间过去,但我分明已经明白了他的不容易。这像我的电影,没有来龙去脉,只有浮现在生活表面的蛛丝马迹。
这一次是生活教育了我,让我重新相信电影。
7. 在三峡,如果我们仅仅作为一个游客,我们仍然能看到青山绿水,不老的山和灵动的水。但是如果我们上岸,走过那些街道,走进街坊邻居里面,进入到这些家庭,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山水里面有这些现代的人,但是他们家徒四壁。这个巨大的变动表现为100万人的移民,包括两千多年的城市瞬间拆掉。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变里面,所有的压力、责任、所有那些要用冗长的岁月支持下去的生活都是他们在承受。我们这些游客拿着摄影机、照相机看山看水看那些房子,好像与我们无关。但是当我们坐下来想的时候,这么巨大的变化可能在我们内心深处也有。或许我们每天忙碌地挤地铁,或许凌晨三点从办公室里面出来坐车一个人回家的时候,那种无助感和孤独感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在中国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我们都承受着所有的变化。这变化带给我们充裕的物质,我们今天去到任何一个超市里面,你会觉得这个时代物质那样充裕,但是我们同时也承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压力,那些改变了的时空,那些我们睡不醒的觉,每天日夜不分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不仅是三峡的人民。
进入到那个地区的时候,我觉得一下子有心里潮湿的感觉。站在街道上看那个码头,奉节是一个风云际会、船来船往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那儿交汇,忙忙碌碌,依然可以看出中国人那么辛苦,那时候就有拍电影的欲望。一开始拍纪录片,拍小东的工作,逐渐地进入到模特的世界里面。有一天我拍一个老者的时候,就是电影里面拿出十块钱给三明看夔门的演员,拍他的时候,他在镜头面前时非常自然。离开摄影机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非常狡黠地笑了一下,我刹那间捕捉到了他的微笑。在他的微笑里有他自己的自尊和对电影的不接受,好像说你们这些游客,你们这些一晃而过的人,你们知道多少生活呢?那个夜晚在宾馆里面我一个人睡不着觉,我觉得或许这是纪录片的局限,每个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自然的心态。
责任编辑 张家瑜
看着看着,一位师兄指着电影里的“艺术团团长”说,这个是诗人西川。中文系的学生,对于西川的作品,大多都有所了解,可是对于西川其人,却不一定都见过。这么一来,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更浓了。
《站台》不是贾樟柯的处女作,却是成名作。这部作品,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赢得了一众国际电影界“大咖”的肯定。于是,接下来,他的电影陆续开拍。《站台》之后的短短几年,相继拍出了《任逍遥》《小武》。这三部,堪称贾樟柯电影的“青春三部曲”。这三部电影的背景,都在汾阳,山西的一个小县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汾阳,天空晦涩,道路平直,城里还残留着某段古代的城墙。现代化方兴未艾,小城处于新旧交替中。在这么一个时代背影下,生活在那里的年轻人,他们心怀壮烈的青春梦,却要面对无法把握的现实。于是电影自然而然地有了一股悲情的底色。正是这层底色,吸引了同样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和师兄们。
后来才知道,贾樟柯不但是导演,还曾经是个文学青年。在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之前,他的作品曾经在《山西文艺》发表过。
事实已经证明,贾樟柯是一位优秀导演。而这本电影笔记,则证明贾樟柯亦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书摘
1. 我记得“奶妈”一直对我说:为人要讲义气,待人要厚道,对父母要孝顺,遇事要勇敢——对她来说,这些道德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些非常实在的日常行为准则,是一种根植于她人性中的善良。她识字不多,没念过什么书,但是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很深的教养,这种教养不是来自于书本,而是得自于一种世代相承的民间传统——我觉得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我总感到文化和书本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就像有的人确实读了不少的书,看上去好像挺有学问,但是这种所谓的学问除了增加了他傲视旁人的资本外,并不能实际地影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态度。在那些人的眼里,知识就跟金钱一样,只是一种很实用的流通工具。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来讲,我觉得我在“奶妈”身上看到了比那种所谓的知识分子身上更多的文化的尊严。
2. 前些日子,我在小西天一家卖盗版DVD的店里瞎逛,正是中午时分,店里人少安静,只有老板和我两个人。我爬在纸箱子上猛淘半天也没什么收获,老板见我执着,便与我答腔,说最近新货太少。我便要离开。老板突然想起什么,在我一只手已经伸出去推门的刹那,突然对我说:有一个“假科长”的《站台》,你要吗?
我一下呆住,反问道:什么?老板重复了一遍他的话,我装作冷漠,显得兴趣不大的样子问道:在哪儿?老板说:明天会到货。出了店门,心疯狂地跳。像丢了孩子的家长,忽然在人贩子家里看到了自己孩子,出奇地兴奋而又深刻地郁闷。晚上不能平静,一会儿盘算着会有多少人看到自己的电影,不免得意;一会儿又想自己辛辛苦苦拍的电影被别人盗走,心生不快。我们这一代人的毛病就是患得患失,我也不能幸免,只能慢慢克服。夜倒也过得快,8点左右我便自动醒来。平常我睡惯了懒觉,奇怪今天为什么清醒异常。打车去了小西天,真的买到了《站台》。
3. 回到办公室再看《站台》,离拍这部戏已经三年了。这让我和这部电影有了距离,就像布莱松说的,每一部电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它被推出以后,便与导演无关了,你只能祝它好运。但《站台》还是让我想起了很多过去的事,我曾经因这些往事而选择了电影。
我26岁才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学会骑自行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骑车到30里地之外的一个县城去看火车。这些事情如今在电影中是发生在比我大十岁的那些主人公身上。当时对我这样一个没有走出过县城一步的孩子来说,铁路就意味着远方、未来和希望。在《站台》中弥漫的那种对外面世界幻想期待的情绪就是我自己体验过的东西。我记得我在十七八岁念书的时候,晚上老不睡觉,总期待第二天的到来,总觉得天亮了就会有新的改变,就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我,和我有差不多生命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我以前是学习美术的。那时候我们学习美术一点都不浪漫,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而是为了有出路。在县城里,如果想到其它城市生活只有两条路,一是当兵,一是考大学。对我来说当兵没有可能,我也就只能考大学,但是我学习非常差,所以就去学画,因为美术学校文化课要求比较低,我们一帮孩子去学美术都是这个道理。刚开始我们并没有理想,就是要讨生活。其实最后考上的也就只有一两个人。其他人第一年考不上就回去了,第二年再考也没考上,就算了。我自己考上了电影学院。刚开始时觉得自己非常厉害,你看我多坚持,我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但是,当我年纪更大一点时我突然发现,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
当时那些中断学业的人都有理由,比如父亲突然去世了,家里需要一个男的去干活;又如家里供不起了,不想再花家里的钱了。每个人都是有非常具体的原因,都是要承担生命里的一种责任,对别人的责任,就放弃了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所谓坚持理想的人,其实付出的要比他们少得多,因为他们承担了非常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知道放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但他们放弃了。县城里的生活,今天和明天没有区别,一年前和一年后同样没有区别。这部电影伤感,生命对他们来说到这个地方就不会再有奇迹出现了,不会再有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在和时间作斗争的一种庸常人生。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对人对事的看法有了非常大的转变。我开始真的能够体会,真的贴近那些所谓的失败者,所谓的平常人。我觉得我能看到他们身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社会一直维持发展下去的动力。我把这些心情拍出来,想要谈谈我们的生活,可有人来听吗?
4. 小的时候看完《西游记》,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面对着蓝天口里念念有词,希望哪一句能恰巧是飞天的咒语,让我腾空而起,也来个一个跟头能飞十万八千里,这些年跟头倒是摔了不少,人却没飞起来。我常常想,我比孙悟空还要头疼,他能飞,能去天上,能回人间,我却不能。我要承受生命带给我的一切。太阳之下无新事,对太阳来讲事有些旧了,但对我来讲却是新的,所以还是拍电影吧,这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 我悲观,但不孤独,在自由的问题上连孙悟空都和我们一样。
5. 我还是习惯下午在黄亭子见人:约朋友举杯叙旧,找仇家拍桌子翻脸,接受采访,说服制片,恳求帮助,找高人指点。酒喝不多话可不少,我的家乡汾阳产汾酒,常有名人题词。猛然想起不知谁的一句诗:有酒方能意识流,大块文章乐未休。于是又多了一些心理活动。在推杯换盏时心里猛地一沉,知道正事未办,于是悲从心起。话突然少了,趴在桌子上看烛光跳动,耳边喧闹渐渐抽象,有《海上花》的意境。于是想起年华老去,自己也过上了混日子的生活。感觉生命轻浮肉身沉重。像一个老男人般突然古怪地离席,于回家的黑暗中恍惚看到童年往事。知道自己有些醉意,便对司机师傅说:有酒方能意识流。师傅见多了,不会有回应,知道天亮后此人便又会醒:向人陪笑,与人握手,全然不知自己曾如此局促,丑态百出。
到了下午,又在等人。客人迟迟不来,心境竟然没有了先前的躁动,配合下午清闲的气氛,站起来向窗外望。外面的人们在白太阳下骑车奔忙,不知在追逐什么样的际遇。心感苍生如雀,竟然有些忧伤。突然进来一位中年女子,点一杯酒又让小陈放张信哲的歌,歌声未起,哭声先出。原来这酒吧也是可以哭的地方。
现在再去黄亭子,酒吧已经拆了,变成了土堆。这是一个比喻,一切皆可化尘而去。于是不得不抓紧电影,不为不朽,只为此中可以落泪。
6. 今年冬天来得早,十月已经一片萧条的景象。以前喜欢冬天,看鲜花败去,杨柳无色,总觉得于光秃秃中可洞悉世界本质,灰乎乎的色彩倒也有种坚强味道。但今冬却怕了寒冷,中午落入房间的阳光也少了往年的力量,远处锅炉房偶尔传来的铁器碰撞声远没了以前的空灵感觉。
这是空虚的一年,我让自己停止了工作,整整一年没有拍一寸画格。事实上我突然失去了倾诉的对象,生活变得茫然,电影变得无力,少年时有过的颓废感又袭上心头。而此刻,作秀多于作事,拍片也不过为了媒体多了一些话题。我喜欢一句歌词,歌中唱道:有谁会在意我们的生活?如果困难变成了景观,讲述误以为诉苦,我应当停下来,离自己和作品远些,离北京远些。
去了五台山,山中残雪披挂。大自然不理会观众的情绪,自在地按着她的逻辑摆布阴晴雨雪,这是她的高贵。她的节奏是缓慢的四季,大自然不会取悦看客而改变什么。你只能将自己的心情投射其中,而不可要求她顺应你的习惯。像布莱松的电影,自然如山,你可以从中取悦,但他绝不取悦于你。很愉快这拜佛的路上有了电影的联想,想想北京正在往枯草上喷洒绿色,黛螺顶上海一样的蓝色显得更为真实。登高呼喊,空谷尚有回音,这是自然对我的教育。
回了太原,拨通以前朋友的电话,听到好几年没有听到的声音,又想起一句歌词:曾经年少爱做梦,一心只想往前飞。这些因我追求功名而被疏远了的兄弟,曾经与我朝夕相处。原来时间也无力将我们疏远。三五杯后,酒气驱散陌生,呼喊我的小名,讲这些年间不为外人道的事情。他们告诉我应该要个孩子,他们在为我的老年担忧。我有些想哭,只有在老友前我才可以也是一个弱者。他们不关心电影,电影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担心我的生活,我与他们有关。这种温暖对我来说不能常常感受,当导演要冒充强者,假装不担心明天。酒后的狂野像平静生活里冒出的火花,呕吐后说出一句话:“我爱江湖。”
继续向西,去了榆林。长途车上邻座的老乡非常沉默。天快黑时他突然开口,问我今天是几号。我告诉他已到岁末,他长叹一声,说:这一年总算就要过去。我不知道他的生活里出了什么问题,让他如此期待时间过去,但我分明已经明白了他的不容易。这像我的电影,没有来龙去脉,只有浮现在生活表面的蛛丝马迹。
这一次是生活教育了我,让我重新相信电影。
7. 在三峡,如果我们仅仅作为一个游客,我们仍然能看到青山绿水,不老的山和灵动的水。但是如果我们上岸,走过那些街道,走进街坊邻居里面,进入到这些家庭,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古老的山水里面有这些现代的人,但是他们家徒四壁。这个巨大的变动表现为100万人的移民,包括两千多年的城市瞬间拆掉。在这样一个快速转变里面,所有的压力、责任、所有那些要用冗长的岁月支持下去的生活都是他们在承受。我们这些游客拿着摄影机、照相机看山看水看那些房子,好像与我们无关。但是当我们坐下来想的时候,这么巨大的变化可能在我们内心深处也有。或许我们每天忙碌地挤地铁,或许凌晨三点从办公室里面出来坐车一个人回家的时候,那种无助感和孤独感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在中国社会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我们都承受着所有的变化。这变化带给我们充裕的物质,我们今天去到任何一个超市里面,你会觉得这个时代物质那样充裕,但是我们同时也承受着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压力,那些改变了的时空,那些我们睡不醒的觉,每天日夜不分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不仅是三峡的人民。
进入到那个地区的时候,我觉得一下子有心里潮湿的感觉。站在街道上看那个码头,奉节是一个风云际会、船来船往的地方,各种各样的人在那儿交汇,忙忙碌碌,依然可以看出中国人那么辛苦,那时候就有拍电影的欲望。一开始拍纪录片,拍小东的工作,逐渐地进入到模特的世界里面。有一天我拍一个老者的时候,就是电影里面拿出十块钱给三明看夔门的演员,拍他的时候,他在镜头面前时非常自然。离开摄影机的时候他一边抽烟,一边非常狡黠地笑了一下,我刹那间捕捉到了他的微笑。在他的微笑里有他自己的自尊和对电影的不接受,好像说你们这些游客,你们这些一晃而过的人,你们知道多少生活呢?那个夜晚在宾馆里面我一个人睡不着觉,我觉得或许这是纪录片的局限,每个人都有一种保护自己的自然的心态。
责任编辑 张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