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方法,近年来被一些国家引入到外语教学中。本文具体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说明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综合英语能力 运用
1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上明确提出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过程中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两年的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在《现代大学英语》中的具体运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笔者按照这三步骤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了《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一年半的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目标。
2.1课堂教学方案的制订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授课之前,教师为新学单元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课时和内容方面作精心安排。
《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After Twenty Years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小说作家O.Henry及其作品;
(2)通过篇章结构分析(以两个朋友的相遇为主线展开故事),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即对朋友要忠诚,对事业要忠心),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
(3)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结构,提高语言技能;
(5)组织一系列和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听、说、写、译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黑板+网络+图片,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
2.2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在每次上新课之前,我总是按组分配任务(我带的综合英语班共55人,被分成14组),让学生上新课之前上网和图书馆查资料、讨论等方式完成我分配的任务,上课时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这组共同的成果。例如在After Twenty Years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任务:
A.What about O·Henry’s life?
B.What are O·Henry’s works? Can you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one or two works?
C.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O·Henry’s works?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
D.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How many parts can this text be divided into? Explain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for every part.
E.Analyze the two characters of Bob and Jimmy.
除了第4个问题由七组来完成,其它问题各由一组来完成。第一个问题是欧·亨利的生平介绍,第二是他的作品介绍,第三是他的写作风格,第四是文章的主旨大意及结构、语言点的分析,第五是文章中两个主人翁的性格分析。
2.任务环(task cycle)——学生执行任务
上课时我总是采用提问、启发和诱导的方法让学生执行任务。通过听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故事、对话等,激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图式。图式是指听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即对世界的知识和经验)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即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图式理论认为,通过启动听者的图式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既能提高听力,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思考一些与课文内容相近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为顺利、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语言准备。以After Twenty Years为例,刚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听一段有关作者欧·亨利所写文章《警察和赞美诗》的音乐,让学生猜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什么,然后再让他们猜它的作者是谁,很显然这就与After Twenty Years的作者联系起来了,接着我继续采用层层深入法,提出任务:A)What about O·Henry’s life?让第一组的学生上讲台来口头用英文讲述他们查资料和讨论的结果。在第一组学生讲述完欧·亨利的生平后,我又通过图片把学生引向任务B) What are O·Henry’s works?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麦琪的礼物》里女主人翁照镜子的图片,美丽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马上猜出是欧·亨利的作品《麦琪的礼物》的女主人翁magi,于是我顺水推舟,问欧·亨利还有哪些其他作品,接着让第二组的学生上台来陈述任务B并把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写在黑板上。然后我挑出其中的四部:The Cop and the Anthem(警察和赞美诗), 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The Furnished Roo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The Last Leaf(最后一片藤叶)问学生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让第三组的学生完成任务C)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O·Henry’s works?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引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尾。让学生举例说明作者的写作风格,由于《麦琪的礼物》和《警察和赞美诗》是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他们很熟悉,所以很容易举例说明。接下来让学生讨论:what is a good friend?引出文章的主题:D)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第四组学生讲述他们读完课文后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对朋友要忠心,对事业要忠诚。接着让第五组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Part I is about the policeman (Para.1); Part II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policeman and the wanted man (Bob)(Para.2-17); Part III is about the arrest(Para.18-the end).再让六到十组分段讲解课文,最后让第十一组完成任务E) Analyze the two characters of Bob and Jimmy.
整个任务的执行一环套一环,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任务相依性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利用学生熟悉的基点(《麦琪的礼物》和《警察和赞美诗》是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他们很熟悉),由浅入深,又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整个任务的完成是用全英文进行的,即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这一点又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学生通过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来完成任务,又体现了Richards (1994)提出的“反应原则(response mode demands)”;每个任务的完成不是轻而易举的,又体现了他的“复杂原则(task complexity demands)”。
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整个课程都是在全英文的环境中进行的。对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结构也是采用任务分配的形式,让学生课内或课外做,不会的或有疑问的课上我再给予帮助。对课文中的难句我总是英文解释,实在不懂我再用中文解释。对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我通过举例反复操练(英译汉和汉译英),先让学生做然后给出答案。整个任务的执行真正体现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3后任务(post-task)
后任务活动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机会,把口头复述课文、提问、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贯穿于课堂活动中,同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主要是词汇、翻译、写作和口语练习,帮助他们扩展已学过的知识图式。教师需采用启发、讨论和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重点是加强课后习题中有关词汇的练习(课后习题中的词汇练习都是课本中的重点词汇),增加翻译练习,我通常采用随机的方法,让学生翻译习题中出现的重点句子,鼓励学生犯错,表扬那些用多种方法翻译习题,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关于写作,我通常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课后写作(Written Work),然后让他们交叉仔细修改,并写出评语和个人看法,最后我收上来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评讲。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学习任务,是这部分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讲,先组织形式多样的更深层次的口语活动,我很关注学生的口语,每上完一课后,要求他们或口头复述文章大意,或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我最推崇的是角色扮演,也经常将这种活动用到课堂中。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 : After Twenty Years为例,上完这课以后,我让学生按已分好的组下去操练,准备一个星期后上台表演,要预先安排好道具,不能看台词,表演完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并给每一组打分,作为平时成绩。几次下来后,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越来越感兴趣,语言越来越流利,表演力越来越强。
后任务中的角色扮演体现了Richards (1994)提出的“交际原则(interactional mode demands)”和Nunan(1999)提出的“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形式—功能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角色扮演对听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语言的输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大力推广。
3结束语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笔者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时所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法总体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产生了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该课堂教学方法以任务为本,重视在交际中学,在应用中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琳.“个性化”与“协作化”结合的任务型外语教学方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9).
[2]丰玉芳、蔡玲.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刘采敏、楚向群.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5]孙广平.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综合英语能力 运用
1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上明确提出要“多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笔者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过程中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两年的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在《现代大学英语》中的具体运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笔者按照这三步骤把任务型教学法运用到了《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通过一年半的实践表明:任务型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为例,具体阐述如何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目标。
2.1课堂教学方案的制订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授课之前,教师为新学单元制订教学目标和方案,确定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课时和内容方面作精心安排。
《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After Twenty Years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小说作家O.Henry及其作品;
(2)通过篇章结构分析(以两个朋友的相遇为主线展开故事),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即对朋友要忠诚,对事业要忠心),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
(3)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结构,提高语言技能;
(5)组织一系列和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听、说、写、译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黑板+网络+图片,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前任务(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后任务(post-task)。
2.2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在每次上新课之前,我总是按组分配任务(我带的综合英语班共55人,被分成14组),让学生上新课之前上网和图书馆查资料、讨论等方式完成我分配的任务,上课时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这组共同的成果。例如在After Twenty Years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如下任务:
A.What about O·Henry’s life?
B.What are O·Henry’s works? Can you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one or two works?
C.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O·Henry’s works?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
D.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How many parts can this text be divided into? Explain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for every part.
E.Analyze the two characters of Bob and Jimmy.
除了第4个问题由七组来完成,其它问题各由一组来完成。第一个问题是欧·亨利的生平介绍,第二是他的作品介绍,第三是他的写作风格,第四是文章的主旨大意及结构、语言点的分析,第五是文章中两个主人翁的性格分析。
2.任务环(task cycle)——学生执行任务
上课时我总是采用提问、启发和诱导的方法让学生执行任务。通过听与主题相关的歌曲、故事、对话等,激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图式。图式是指听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包括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即对世界的知识和经验)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即关于篇章结构的知识)。图式理论认为,通过启动听者的图式来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加深理解。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既能提高听力,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思考一些与课文内容相近的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预测,为顺利、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语言准备。以After Twenty Years为例,刚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听一段有关作者欧·亨利所写文章《警察和赞美诗》的音乐,让学生猜这首音乐的名字叫什么,然后再让他们猜它的作者是谁,很显然这就与After Twenty Years的作者联系起来了,接着我继续采用层层深入法,提出任务:A)What about O·Henry’s life?让第一组的学生上讲台来口头用英文讲述他们查资料和讨论的结果。在第一组学生讲述完欧·亨利的生平后,我又通过图片把学生引向任务B) What are O·Henry’s works?我拿出预先准备好的《麦琪的礼物》里女主人翁照镜子的图片,美丽的图片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马上猜出是欧·亨利的作品《麦琪的礼物》的女主人翁magi,于是我顺水推舟,问欧·亨利还有哪些其他作品,接着让第二组的学生上台来陈述任务B并把欧·亨利的主要作品写在黑板上。然后我挑出其中的四部:The Cop and the Anthem(警察和赞美诗), 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The Furnished Room(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The Last Leaf(最后一片藤叶)问学生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让第三组的学生完成任务C)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O·Henry’s works? Can you give me some examples?引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令人出乎意料的结尾。让学生举例说明作者的写作风格,由于《麦琪的礼物》和《警察和赞美诗》是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他们很熟悉,所以很容易举例说明。接下来让学生讨论:what is a good friend?引出文章的主题:D)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第四组学生讲述他们读完课文后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对朋友要忠心,对事业要忠诚。接着让第五组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Part I is about the policeman (Para.1); Part II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policeman and the wanted man (Bob)(Para.2-17); Part III is about the arrest(Para.18-the end).再让六到十组分段讲解课文,最后让第十一组完成任务E) Analyze the two characters of Bob and Jimmy.
整个任务的执行一环套一环,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任务相依性原则(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利用学生熟悉的基点(《麦琪的礼物》和《警察和赞美诗》是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上的课文,他们很熟悉),由浅入深,又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整个任务的完成是用全英文进行的,即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这一点又体现了Nunan(1999)提出的“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学生通过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反应、协商、争论等来完成任务,又体现了Richards (1994)提出的“反应原则(response mode demands)”;每个任务的完成不是轻而易举的,又体现了他的“复杂原则(task complexity demands)”。
在学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不足的地方给予补充,整个课程都是在全英文的环境中进行的。对课文中的语言点和语法结构也是采用任务分配的形式,让学生课内或课外做,不会的或有疑问的课上我再给予帮助。对课文中的难句我总是英文解释,实在不懂我再用中文解释。对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词组和语法结构,我通过举例反复操练(英译汉和汉译英),先让学生做然后给出答案。整个任务的执行真正体现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3后任务(post-task)
后任务活动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机会,把口头复述课文、提问、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贯穿于课堂活动中,同时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主要是词汇、翻译、写作和口语练习,帮助他们扩展已学过的知识图式。教师需采用启发、讨论和合作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重点是加强课后习题中有关词汇的练习(课后习题中的词汇练习都是课本中的重点词汇),增加翻译练习,我通常采用随机的方法,让学生翻译习题中出现的重点句子,鼓励学生犯错,表扬那些用多种方法翻译习题,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关于写作,我通常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课后写作(Written Work),然后让他们交叉仔细修改,并写出评语和个人看法,最后我收上来检查,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评讲。与主题相关的语言学习任务,是这部分的重中之重。具体来讲,先组织形式多样的更深层次的口语活动,我很关注学生的口语,每上完一课后,要求他们或口头复述文章大意,或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我最推崇的是角色扮演,也经常将这种活动用到课堂中。以《现代大学英语》第一册Lesson 14 Text A : After Twenty Years为例,上完这课以后,我让学生按已分好的组下去操练,准备一个星期后上台表演,要预先安排好道具,不能看台词,表演完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合作组,并给每一组打分,作为平时成绩。几次下来后,发现学生对角色扮演越来越感兴趣,语言越来越流利,表演力越来越强。
后任务中的角色扮演体现了Richards (1994)提出的“交际原则(interactional mode demands)”和Nunan(1999)提出的“真实性原则(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形式—功能原则(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做中学原则(Learning by doing)”。角色扮演对听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对语言的输入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大力推广。
3结束语
从教学中可以看出,笔者在教授《现代大学英语》时所采用的任务型教学法总体上受到学生的欢迎,并且产生了优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该课堂教学方法以任务为本,重视在交际中学,在应用中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听、说、写、译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琳.“个性化”与“协作化”结合的任务型外语教学方式探索[J].教育探索,2009(9).
[2]丰玉芳、蔡玲.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1).
[3]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刘采敏、楚向群.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5]孙广平.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