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西路军覆灭后退出政治舞台的总政委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似乎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渡黄河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
  长征“密电事件”
  陈昌浩生于1906年,卒于1967年,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真正称得上是大起大落的人物。他1930年11月从苏联回国后,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第四方面军政治委员。1932年10月,参与指挥红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苏区向西转移。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四方面军(兼西北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川陕苏区,同徐向前等指挥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同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5月参加长征。第一方面军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后,兼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
  1935年,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第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会合。当时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仅剩下1万多人,而第四方面军尚有8万之众,且武器精良,装备整齐。
  当时张国焘与中央的分歧与斗争加剧。毛泽东要求张国焘率部“北上”,而张国焘则意欲“挥师南下”。张国焘曾拍发了一份密电给陈昌浩,指示陈昌浩劝毛泽东与其一并南下,“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这份电报流露出的“杀机”是显而易见的。
  当时的“左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截获此“密电”后,立即连夜策马飞奔,前往毛泽东驻地密报。毛泽东大惊失色,当夜即率党中央及部队秘密北上,迅速撤离险境。毛泽东曾称赞叶剑英每逢大事不糊涂,指的就是这件事。
  而陈昌浩本人生前则曾对儿子陈祖莫满含冤屈地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份“密电”。多年后,一些当时的四方面军将士亦发表公开谈话和文章,断然否认“密电”的存在。
  陈昌浩之所以在“密电”一事上大喊冤屈,用他的话来说根本就不曾见过这份密电。陈昌浩曾言及自己也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决不会做出自相残杀的糊涂事来,再说陈昌浩在四方面军拥有八万人马,加上精良的武器和大片根据地,要想置毛泽东于死地易如反掌,可是陈昌浩根本没有对毛泽东下毒手的意思。但即便当时没有“密电”一事,陈昌浩也不可能成为中央领导信任的人,因为陈昌浩已经卷入了激烈的路线分歧斗争漩涡之中。
  西路军几万人马兵败河西走廊
  西路军几万人马西渡黄河兵败河西走廊,是陈昌浩人生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的陈昌浩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销声匿迹,渐渐为历史所湮没。
  1937年,红军西路军主力两万余人在甘肃一带被马家军围歼,几乎全军覆没,成为红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惨败,只有数千幸存者侥幸逃脱,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
  根据徐向前所撰回忆录来看,当时的“西路军”领导
  人陈昌浩(军政委员会主席暨中共中央常委)和徐向前(总指挥),是严格按中革军委的电报指示指挥军队行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作出了这支部队西渡黄河与转战河西走廊,是执行中革军委命令的结论。徐向前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历史结论。因此,造成这次西路军全军覆灭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暗示,陈昌浩的责任只是在于,由于担心再犯“路线错误”,未能及时反抗中革军委的指挥,而是逆来顺受、惟命令是听,从而遭到彪悍的“马家军”围歼。中革军委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而不应将责任推到西路军领导人之一———陈昌浩一个人的身上。
  在短短几个月中,中革军委一会儿要求西路军“东进”,一会儿要求其“西进”,一会儿又要求其“原地待命”。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当西路军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之后,“中革军委”竟不顾严峻情势,再次下令“原地坚持”,致使该军失去最后的生机,被紧追而来的敌军团团包围,数万红军将士被屠杀殆尽。
  在西路军全部人马已不足万人,伤病号占1/3,处境十分危急的1937年2月13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致电中央说:“我们详细考虑及根据百余日苦战的教训,认为4军、31军此时不能归还建制夹击二马,则西路军无法完成西进任务。决心在甘州、抚高地区乘机击敌,俟天气稍暖即转到西宁、大通一带活动。因拼战而不能根本战胜敌人,持久消耗实为不利也。”17日中央复电陈徐,不同意西路军出青海大通的意见。21日晚,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党中央及军委致电西路军,要求他们:“望全体指战员,坚持党和红军的光荣旗帜,奋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滴血,绝境中求胜利,全党和全体红军誓为你们的后盾。”24日陈昌浩、徐向前致急电汇报险恶的处境,在表示“战至最后一滴血”决心的同时,恳请中央抽调“八个足团,一两千骑”驰援;26日军委主席团复电要求他们“固守五十天”。可是,在弹尽粮绝,伤亡惨重及马家军赶尽杀绝的情况下,西路军最后直至全军覆没。
  西路军兵败后剩下不多人员化整为零分散突围,陈昌浩、徐向前二人在突围时曾经歇脚在一个叫大马营的村子中,一个叫但复三的百姓让他们留宿。正巧,但复三是陈昌浩的湖北老乡,高烧不退的陈昌浩实在不能行动了,再者也怕连累同生共死的徐向前,便住下来养病,徐向前一个人沿着祁连山的戈壁滩昼夜兼程,最终回到延安。在保存下来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后,徐向前担任了副师长。
  1937年6月的一天,陈昌浩辗转来到武汉。到武汉的第二天,陈昌浩就来到革命老区湖北英山县,打算在这儿重举义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装。但当地的反动武装非常嚣张,陈昌浩的愿望难以实现。此时的陈昌浩思念亲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于是给他在汉阳老家的亲友写了一封信,约他们见面。在汉口,与阔别10年的老母和妻儿见过面后,陈昌浩了却了一桩心事,然后赶赴陕北。回到延安后不久,他因患有严重的胃溃疡,被批准到苏联治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多年漂泊异国的生涯。


  抗战期间多次要求回国参战
  日本侵华期间,陈昌浩曾给中共中央、苏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多次发电报或写信要求回国参战,但都没有回音。抗日战争结束后,远在苏联的陈昌浩又多次给党中央发电报或写信,要求回国参加解放战争。但他始终没有收到回信。是党中央没有收到陈昌浩的信,还是历史遗弃了他?没人能说得清楚。
  期间,蔡畅曾途经莫斯科,专门看望了陈昌浩。通过蔡畅,陈昌浩再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达了回国服务的请求。可见陈昌浩回国的愿望一直没灭,他反复多次给党中央写信,带口信,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回国参加工作,可以看出那个年代,一位曾经的红军高级将领报国的决心还是高于一切的。
  1951年,离开祖国十余年的陈昌浩才得以回国。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代表党中央,亲自来到北京站迎接他。老战友,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徐向前邀请陈昌浩和在红四方面军工作过的一些老同志,在徐向前的寓所里聚会。在昔日的老战友家里,陈昌浩像一个落魄之人,低着头,弯着腰,与他昔日之战友、部属,当时共和国的将军们、部长们一一拱手,表示歉意。当他和前妻、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张琴秋紧紧握手时,非常愧疚,连声说道:“琴秋,你受苦了!我对不起你呀!”
  陈昌浩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曾在许多场合忏悔自己的“罪行”。1962年5月,他曾经返回湖北故乡,在那里见到了数百名当年的红四方面军部下,而今皆为解放军高级将领。陈昌浩在大会上眼含热泪向他的旧部致歉,独自承担起西路军覆灭的责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无情追击。他在“文革”中被“红卫兵”、“造反派”们无休止地揪斗。
  1967年7月30日晚,绝望之极的陈昌浩吞了大把的安眠药,离开了令他感到痛苦的世界。这年,他61岁。
  1980年8月21日,党中央为陈昌浩举行了追悼会。经党中央审定的悼词称:陈昌浩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历史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它为陈昌浩革命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摘自《党史纵横》200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在中共党史高层人物谱系中,瑞金时期(1931- 1934年)的博古,被定格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副帅、总代理。在各色各样的文艺作品中,博古更是被刻意涂抹成思想僵化、言语僵硬、只会按照共产国际指令行事的人,成了被随意讥讽、嘲笑的反面典型。这实在是难以言说的悲哀。事实上,博古在遵义会议前后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将毛泽东安排到政府的最高岗位  博古出生于1907年6月24日,早年在无锡、苏州求学,思
期刊
李特对于今天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然而在红军时期,他却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在长征途中,李特奉陈昌浩的命令,带人持枪追赶毛泽东,并对毛泽东出言不逊,阻拦中央红军北上,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1938年初,李特在新疆迪化以“托派”罪名被杀害,从此沉冤半个多世纪。直到1996年,李特才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持枪追赶中央红军和毛泽东  李特原名徐克勋,1902年出生于安徽省
期刊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理论家和杰出领袖,他在大革命失败前即亲率部队赴前线直接作战,是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少数几位中共领导人之一。他先后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这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也是少有的。但由于他牺牲较早,以至于今天有许多人对他并不了解……  故居被拆  名人旧居是体现历史名人功绩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旧居因失于保护而被人遗忘,一些旧居甚至已被损毁或拆除。  湖北省武汉市武
期刊
毛主席诗词“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曾在中华大地脍炙人口。此句的原稿,其实是“雪里行军无翠柏”。毛泽东所牵挂的“翠柏”,指的是在闽西刚结交的朋友傅柏翠。傅柏翠是什么人?革命者?改良主义者?国民党人?地方自治派?都不是,又都是。在20世纪的国共斗争中,傅柏翠算得上一位奇人和异数。  出身于闽西山区的傅柏翠,15岁在福州上学时便因憎恨清廷腐朽而秘密加入了同盟会。18岁时他前往日本留学。  当时,正
期刊
李卓然这个名字,今天已经很少被人提到了。他曾以红五军团政委的身份,和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红军总部、军团领导人一起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但是在此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淡出了疆场。在建国以后,李卓然也没有显赫的职务,长期赋闲,不少人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提出疑问:李卓然是谁呀?他的结局如何?  从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到红五军团政委  李卓然1899年11月10日出
期刊
张申府曾是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周恩来到黄埔军校当政治部主任,也是他向廖仲恺推荐的。1917年至1919年,张申府在北京大学工作期间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如今,除了党史研究者外,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  “中国共产党三大创始人”之一  1917年,张申府以助教身份就职于北京大学,从事预科的数学和逻辑教学。在此期间,通过同学兼至交郭晓
期刊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到他去河北正定县工作前夕,有一些熟人来送行,其中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除了王愿坚,在公开报道中提及的习近平“老熟人”至少还有五个人。这些“老熟人”与习近平之间有哪些故事和渊源?  八一学校校园时光:与习近平有50年师生情的陈秋影  1965年秋季,习近平入读北京市八一学校。当时,已经从教5年的陈秋影连续三年任习近平的语文老师。  习近平曾
期刊
在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这段难忘的历史中,有一个人不能忘记,他就是在长征中为维护党的团结、争取红军长征的完全胜利立了大功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张浩。毛泽东一生中,曾有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为战友抬棺、下葬。享此殊荣者,就是张浩。  早期的革命生涯  张浩,原名林育英,字祚培,1897年2月25日出生在湖北黄冈县林家染铺湾,是林育南、林育蓉(林彪)的堂兄。父亲是一个染织工人,因家庭贫困,张浩自小就参加
期刊
江青的祖上为山东诸城古城子的李氏。李氏自宋迁居古城子到清末,已经绵延了三十余代。李氏虽然历史久远,但不算是兴旺家族,出过的文人名士并不多。  李氏家族到了江青父亲李德文这一辈已是清朝末年,据说李德文出生于1855年。  李德文从小跟人当学徒,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木匠,做的木器家具尤其是棺材在县城及周边乡村非常畅销。他娶本县昌城镇绳寺村一女子为妻后,夫妇从古城子搬迁到县城东关居住,并自己经营了一家木匠
期刊
年届花甲的童增,头衔颇多: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还有最广为人知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从1990年发表《中国要求日本受害赔偿刻不容缓》万言书开始,童增花了25年时间孜孜于对日索赔这条道路,他也因此被众多受害者称为“恩人”和“民族英雄”。  一篇文章改变的人生  童增出生于重庆一个书香门第,祖上多人参加过辛亥革命。上世纪50年代,童增的父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