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街婆婆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ry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如今再次提起楚河街,脑子里自然就会蹦出那位楚河街婆婆的身影。
  楚河街婆婆是一位歌者;楚河街婆婆是一堆破铜烂铁;楚河街婆婆曾是这个世界上仅存的旧代人工智能。可是我后来再也没见到过她。
  楚河街并不是一条街,楚河街是这个时代人类文明的中转站——它联通了太阳与人类居住行星的一座桥梁。恒星的能源通过罩在恒星周围的一座“庞然大物”得到有效利用。传闻古文明时期人类幻想过这样的装置,叫它“戴森球”,可我们现在称之为“恒星桥”。楚河街就联通着“恒星桥”,将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太阳系内的所有行星。
  我是楚河街的能源监管员,那根本就是个闲职。我每隔四分之一个火星年就会往返一次,确保楚河街的全部能源装置不存在异常。其实那也只是一个让我能够有件事去做的借口罢了,整个太阳系内的所有居住行星都可以对楚河街进行监控,没什么道理需要专程跑这么一趟。
  楚河街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条街,因为在这座星球上,也只留存了这么一条街道的空间可供人类居住。其他的所有空间,要么是望不到边的灰色海洋,要么都被一座座巨硕的能源采集处理装置所填满。楚河街也因一条楚河而得名,这条已然干涸了千年的河流横贯楚河街,将这座逼仄的空间一分为二。楚河的那头是“他们”,楚河的这头是“我们”。
  “他们”是我们的工具,“我们”就是我们了。
  请放心,不用去误解这个时代,人类早已没了“阶级”的概念,只是在楚河街内,人工智能习惯性地住到了河的对岸,而我们也从未设置过任何往来的屏障。如果说有过特例,那就是楚河街婆婆了。
  楚河街婆婆住在对岸,但她会经常“越界”来到河的这一面。楚河街婆婆是一台长相奇特的A.I.,她走起路来七扭八歪、步履蹒跚,身子永远弯成一座桥,就像是一位年迈的婆婆。人类对硅基元素的A.I.改造已经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了,我们做出了更加符合这个时代审美的合成材料,A.I.再也不会是一堆钢铁铸成的机械装置,千年以前的“机甲崇拜”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依然是更加贴近于人类的仿生技术。可楚河街婆婆还是一台远古的A.I.,她的“守旧”成了别人眼中的一堆“破铜烂铁”。
  楚河街婆婆太老了,老到她的机械传动装置需要每隔两个楚河街日就要维护一番。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让人头疼的是她还会经常“忘记”去维护自己,对一台A.I.来说,这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这也成为了楚河街婆婆经常遭遇到意外的主要原因。楚河的边缘有一台巨型“摆锤”,硕大无朋。那是能源“混合”的离心器。“摆锤”每隔一段周期就会在“天边”瞬间滑动至地面,划过一道弧线,摆动到天的另一面,再向上升起,划破苍穹,发出隆隆的响声,如此往复。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驻足,哪怕有再紧急的工作也不会擅自靠近。可楚河街婆婆却似乎从未理会过这些,她会像没事人一样擅自靠近,然后因为自己没来得及维护的老旧身躯动作过于迟缓,重重地与“摆锤”迎面相撞,七零八落,每一寸零件都飞散到天边。其他“好心”的A.I.会按照“程序”的设定捡拾起她身体的每一寸,返厂组装。倒也是奇迹,核心处理器与记忆装置每次都能完好复原。可是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婆婆再经历几次这样的“意外”恐怕也难逃魂飞魄散的命运了。“人”们都感到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蹒跚在死亡的边缘。
  楚河街婆婆不是必要的,实际上她老旧的身躯早已被时代淘汰。她就像我一样,从未对能源的转换与传输起到过半点儿的作用。而她还能够留在楚河街,其实都是出于别人的怜悯,那也可以算得上是我的特权,我将她留在了这座早就被遗忘的星球之上,任凭岁月的流逝,长久地驻守下来,自顾自地把自己活成一堆没有理想的破铜烂铁。

  接觸到楚河街婆婆是后面的事了,关于她所有的经历都来自他“人”的传言。我只是远远地见到过她,那个佝偻的身躯总是在恒星落下的方向缓缓地在天边移动,就像是看一幅古老的油画。
  如果记忆没有出错的话,那应该是我第二十次到访楚河街。那个午夜,我兀自百无聊赖地闲散在楚河街,一个奇怪的身影从街道对面缓慢地映入眼帘。再近一点儿,我便看清了“她”——用一只膀子拖着已经破损的另一只膀子,背上还背着那把破“锤子”,我记得这把“锤子”,楚河街婆婆永远背着它,从未见她卸下过,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何物。我走上前去,挡住了她的去路,这时她才缓慢地抬起那看似沉重无比的头颅,望向了我。还真的是丑陋无比。头颅上两只闪着蓝色光芒的视觉感受器像是在对我笑着,我不明白这笑容的深意是什么。
  “如果可以,你就随我来,转个街角就是我的工作间,我能帮你修复这条臂膀。”这是我拦住她的原因。怜悯,除了这个词,我找不到其他更多的理由。实在不忍再看见一次她这样饱受摧残的样子。
  蓝色的光芒闪动了三下,如同小型探照灯。随即她再次低下了头,那是这一代人工智能的一种“默认许可”的标志。
  我将婆婆带回到我的工作室。
  拂去尘土,启动电源,那台自动修复舱亮了起来。还保留着它,是因为在楚河街内,除了楚河街婆婆,还有几台旧代A.I.尚在工作,这台修复仓就是为了备不时之需。但那几台旧代A.I.除却钢铁的皮囊外都是经过了改造的——核心处理元件量子化后能够承担更大负荷的计算工作。
  真不理解楚河街婆婆为什么不接受改造,但对此我也无能为力,因为那是智能合约赋予她的权利。
  我将婆婆放置到修复舱内,舱门自动关闭,修复程序启动,这需要花费楚河街历一刻钟的时间。我就坐在她的身边,透过透明的舱门看着她。修复程序启动后,婆婆的面庞便浮现出了一种悠然的神态,仿佛置身一座智能按摩舱,充分享受着这一刻钟的悠闲。还真是一堆没有理想的破铜烂铁,我不免显露出鄙夷的神情。   一刻钟后,舱门开启,楚河街婆婆缓慢地爬了出来。若不是我早有心理准备,还真的会被这一幕惊吓到——修复后的婆婆像是一条蠕动的“虫”,迟缓且狰狞地扭曲着……
  爬出舱门的婆婆调整了一下机械传动装置,面向我,发出了咿咿呀呀的奇怪声响。看来声音发生器还存在问题,我正要去帮忙检查,她一摆手制止了我,兀自站立不动。又是一阵咿咿呀呀后终于勉强蹦出了一句我能听得懂的词汇:谢谢!声音依然难以接受,就像是在喉咙里卡了一堆油污,这发声器的设计堪称灾难。
  婆婆没有停留,转身准备离开,我跟她说腿部传动可能还有问题。她用咿呀声回答我,没事、没事。我便不再阻止,也找不到将她留下的理由,任凭她缓慢地蠕动出我的工作室。是的,这就是我与楚河街婆婆的第一次“接触”,不要失望,这样简单的接触足以引起我的兴趣了,她一身的“远古”味道让我不解,陈旧得像一方石,毫无生气。
  第二天我便返回了火星,带着对楚河街婆婆的“不解”与她在维修仓的维护日志回到了星际总部,日志记录了她刻在主芯片内的唯一标识——“RS100”。
  启动搜索程序,输入标识码,楚河街婆婆的全部记录一览无遗:
  1307年!足以打破星际记录了!还真是一个奇迹;
  楚河街婆婆不是没有做过改造,而是改造了上百次,又是一个奇迹……
  楚河街婆婆的改造记录纷繁复杂,有些甚至完全不明其改造之意:零星几次的肢体改造是为了行动便捷,更接近于人类;对核心计算处理芯片的改造也可以理解。可为什么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发声器?发声器有那么重要吗?而核心处理器的改造为什么会有如今的结果?再次核对记录,找到了答案,婆婆最近一次的改造已经是1000年以前的事了……
  但除却改造日志以外,再也找不到关于她更多的内容了,似乎岁月不但摧残了她的身躯,也一样销毁了她的记录。
  带着这些疑问,我提前返回了楚河街。
  依然是一个天气极好的夜晚,楚卫一与人造的楚卫二懒散地挂在穹顶,仿若世间只剩下它们兄弟二人。
  我邀楚河街婆婆做客,还是那间临时工作室,我们就面对面地坐在一起,我们聊起了她的往事,那些远古的往事。那时这里还不是“楚河街”,那时的这里还叫作“地球”……
  那把“锤子”不是锤子,她叫它“吉他”,那是一把千年以前留下的古董。她还跟我说起了一个叫作“音乐”的东西,我无法理解那究竟是什么,但楚河街婆婆讲起“音乐”就会停不下下来,咿咿呀呀地絮叨个不停。她说音乐就是“心”在动;音乐就是“魂”在飘;音乐就是这把吉他的琴弦在拨动(尽管它已经无法再拨动出声音);音乐就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美丽声响(而我也不相信这难听的咿咿呀呀声能够发出什么美丽的声响)……婆婆说音乐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我表示反对,因为我无法接受我连最美丽的事物是什么都不曾知晓。她又发出了奇怪的笑声,那笑声撕裂了这个夜晚,让我倏忽感到了一种“无知”从心底萌生了出来。可我依然感到有趣,我想知道楚河街这个疯婆婆还有多少疯言疯语。
  她还在说着音乐,它们就像是她的孩子,她最疼爱的那个叫摇滚,孩子们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别:民谣、爵士、乡村、R
其他文献
诚如毛泽东所言,体育锻炼带给人们的益处确实是巨大的:为之,则“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不为,则“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勤于体育锻炼,则身体虚弱者变得身强体健;疏于体育锻炼,则身体强健者转为羸弱多病。此观点看似矛盾相斥,实则对立统一,这其中的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生而强大者不必沾沾自喜,生而弱小者更无须自怨自艾。也许我生来体弱,或许这正是上天的考验,要我通过体育锻炼变得强大也说不
亲爱的新世纪青年们:  大家好!  一百多年前,我屹立山头,眼见湘江北去,层林尽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年轻的血液在脉搏中沸腾,感叹于宇宙寥廓,身处于时代洪流,我不禁感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如今,我跨越百年岁月长河,与你们相会,感受到一样的青春的心跳,青春的蓬勃,我想,我的问题已得到了解答:国之盛衰,世之沉浮,应当由青年主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对于我们这个历经磨难而后涅槃
以往的教研组活动,除了观摩课、教改课等在室外进行外,一般的教研活动都在办公室进行,时间一长,大家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为了更好地调动老师们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尝试着把教材教法的研讨放到室外,教研活动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办公室走向了操场,由“纸上谈兵”变成“实地演练”。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活动的方法    按照学校的规定,我们每两
摘要:布置体育作业,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兴趣与志向结合。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形态发育水平,生理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体育作业;督促学生;体育锻炼    一、学生的现状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显示,最近20几年中国青少
[經典再现]  第二十一章 战无不胜的骑士冒大险获大利赢得了曼布里诺头盔及其他事  这时下起了小雨。桑乔想两人一起到砑布机作坊里去避雨。刚刚闹了个大笑话,所以,堂吉诃德对这个砑布机感到厌恶,不想进去。于是两人拐上右边的一条路,同他们前几天走的那条路一样。没走多远,堂吉诃德就发现一个骑马的人,头上戴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好像是金的。堂吉诃德立刻转过身来对桑乔说:  “依我看,桑乔,俗话句句真,因为它是经
“你在哪?你在哪?亲爱的,我给你留了语音怎么不回我?孩子,年夜饭都上桌了,我们在等你。妈妈,我不能回来了,我有任务。大过年的,你要去哪兒?——武汉!”  此时,长夜已至,街无舟车,门可罗雀。平日里嘈杂的街巷静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散了,四下寂寥。然而总有人如萤火一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之后萤火汇聚成池,照亮人间的星河。  面对疫情,我们众志成城,“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萧瑟的寒冬无法忘却,耄耋之
真题再现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2019年上海作文题一改2018年“评价型”和之前出现的“寓意型”“现象型”的命题“传统”与“范式”,改为“感悟型”
摘要: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目标越来越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和弹性化,体育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改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1 前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体育课程内容日益多样化和弹性化,体育课程评价日渐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手段。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师角色的转变及改革中新型体育教师的素养储备
写作概说  时事即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因而关心时事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意识、能力、品质和情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时事评论写作能够引导我们更多地关注时事,更好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和素质,让我们的写作告别千篇一律和陈词滥调。当然,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关心时事,并尝试思考时事,还有利于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努力更新着,或者说积极反思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因而不同层次的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评优课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由于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中增强体质(或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孰为主次的认识不统一;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对象(如有的是关注老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有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的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兼顾)、评价的目的等观点不统一,等等,出现了专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