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民剧作中的意象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xian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杨利民这个新时期极具有影响力的剧作家,凭借着他对石油大地的满腔热爱,凭借着他内心的淳朴与本真,凭借着他对这个时代特有的敏感,写出一部部引人深思的优秀剧作。究其话剧的成就,其中之一就在于对荒原、风雪及月亮意象的运用上。剧中常常通过意象渲染气氛、勾勒外部环境、表现剧作深刻的主题,进而表达悲剧意义,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引发读者思考。
  关键词:地域文学;杨利民剧作;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1-0159-03
  在那个几经动荡、急剧变化的时代,杨利民用自身进行了北方生活的生命体验和深刻思索,同时他的戏剧作品也有着浓郁的北方地域特色,荒原、风雪以及雪地上的大月亮经常会出现在作家的剧作中。如《黑色的石头》《大雪地》《大荒野》《黑草垛》《地质师》中荒原、风雪、月亮的意象比比皆是,杨利民经常通过这些意象来渲染气氛,勾勒外部环境,表现剧作深刻的主题。
  一、荒原意象
  大庆这座魅力城市,在几十年前也曾是一片荒原,气候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其艰难。但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城市的建设、石油的勘探,甘愿守候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奉献。剧作家杨利民就生活在这片黑土地、大荒原上,酷寒、严峻的环境和艰辛贫乏的社会生活使得杨利民内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想要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赞美那些在荒原上生活和艰苦奋斗着的人们,把自己对于这片土地、人民的深厚感情通过戏剧情节的艺术渲染,营造出统摄戏剧创作全局的孤独寂寥而又暗含希望的荒原意象。
  从《黑色的石头》开始,杨利民的创造更倾向于关注在荒原上忙碌的石油工人。剧作中多处运用荒原这个单调景象来渲染气氛,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荒原景象也发生着变化,“漫漫荒野处在一片迷蒙之中,铅灰色的天空低吻着高高的钻塔,远处的江湾泛着白色的光亮,一切都浸在风雨飘摇之中。雨滴均匀地打在列车房的铁皮顶盖上,发出单调而有节奏的声响,听来使人心焦火燎。”[1]“漫漫的荒野里,拆倒的井架、列车房和各种设备,都在迷蒙中呈现出神奇而和谐的轮廓。大地在沉睡着。”[2]《黑色的石头》创作背景是上世纪80年代大庆油田那片漫漫的荒原,描绘了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成长和生活。剧作中每个人物都带着浓浓的石油气息,并展示了身处荒原的石油劳动工人在精神上总是无法排解的空虚与烦闷。他们身处三江平原最荒蛮的土地上,住在拥挤狭小的宿舍中,室内杂乱不堪,工作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胡乱散放,工人的精神是麻木的,在单调的生活场景中时刻透露出一丝空虚。荒原上无聊苦闷的生活造成了石油工人精神空虚的现象,杨利民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当时,我们那个生产前线有两千多人。大家无论上班下班都戴着狗皮帽子,穿着一色的带道道的黑棉工作服。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朗读毛主席语录,一起站在雪地里看电影。一切的一切都是一起的。有人发明了许多消灭差别的硬性规定:在宿舍要求‘五条线’,即毛巾搭得一条线;红宝书放得一条线;甚至牙刷的把儿都要成为一条线。”[3]在杨利民所营造出的荒原上真实而苦难的社会中,大量的荒原意象使荒原苦难生活本身给人带来无法排解的焦虑,它是深深笼罩在人们心中的一片阴影,在荒原物质条件恶劣的压抑生活氛围中,人们只能通过对自身物质欲求的抑制,及机械麻木的工作去适应那无处不在的绝望,而在杨利民的剧作中,也恰恰是通过荒原意象透露出了绝望中的希望,是人们一直没有停止与荒原上苦难的斗争,“吊车、拖拉机、推土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这声音越来越近,排山倒海,震得整个荒野大地都在颤抖。”[4]
  《大荒野》剧作中的主人公老梁头,是生活工作在荒原深处的一名普通的看井工,他坚守着自己单调的本职工作,最后牺牲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热爱这片荒原,热爱这份寂寥的工作,热爱生活。他不怎么富裕,没多少积蓄,可他拥有整个荒原,荒原赋予了他旺盛的生命力,他生命的境界在大荒原中也得到了升华。尤其是老梁头与牧牛婆之间的友情和爱情,土生土长在荒原上,不断滋生、生长,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纯洁无瑕的,是建立在真正深刻的共同语言中的。贫瘠的大荒原带来的苦难并没有使人绝望,而是使一个个平凡人、普通人虽在环境艰苦的荒原上生活、劳作,但内心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对美好的憧憬。反映在剧作中有丰富的含义和深长的意味。
  二、风雪意象
  风雪在北方司空见惯,它所带来的极寒无时不在增加人们生活的苦难。在杨利民的剧作中,风雪意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用风雪来表现主观思维想要表达的多个方面,比如用狂风暴雪来突显外部环境的恶劣,来对比当时坚守在大土地、大荒原的劳动人民,甚至还用风雪意象的衬托渲染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悲剧关系,引出悲剧结局,产生悲剧效应。
  对风雪氛围的多处描写,显现外部环境气候的恶劣,进而表现当时社会环境的混乱与不稳定。这种用环境表现环境的手法,在《大雪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杨利民作为新时期的剧作家,他的写作背景大多是在建国初期,而发生在《大雪地》的故事,更是正逢三年自然灾害之时,人们的生活困窘,工人们除了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外,还必须忍受着寒冷、饥饿与黑暗带给他们的痛苦。而这些通过杨利民独具匠心地描写,和运用风雪意象的大力渲染,使得我们仿佛也置身于剧作之中,一同感受着那时的风雪与寒冷。
  风雪意象几乎贯穿了《大雪地》整部剧作,风雪、雪地在每一幕的开头都是作为一个大背景出现。杨利民在剧作中曾这样写过:“三十年前,一个多雪的冬天,被大雪覆盖的荒原,年轻时的黄子牛背着军人的行李,嘴里哩呀哩呀地唱着,走在白茫茫的大雪地里。他坐在雪丘上系系鞋带,把帽耳朵卷起来,朝四处望望,感到劳累了,口有点渴,俯身用双手捧起雪吃……”[5]正是这样的一段描写,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生活条件的困苦与艰难。年轻的黄子牛为了在这片无尽的荒原上创业,必须忍受着巨大的风雪,就连口渴都只能捧起地上的雪来吃,在茫茫无尽的雪地里举步维艰。这样的生活,让杨利民感同身受,因为他也曾和工人们一起在这片荒原上工作过,他明白那种随油而迁、风餐露宿的生活,他感受过雪浪像无数银蛇在荒草中钻来钻去的凄凉,所以他可以描写得那样逼真。   同样又是一个漫长的冬夜,工人们在大雪地上升起了篝火,傍晚临近,“火堆里烧着土豆,上面烤着大头鞋,此时的工人们正在火堆旁用棍子往外扒土豆,贪婪地吃着。”[6]工人张穷吃力地念着报纸上“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号召全线职工,以顽强的革命精神为食粮。”[7]杨利民把这一切都放置在风雪之中发生,在风雪的映衬下,显得尤为艰苦,三年的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使人们的内心变得惶恐与不安。剧作中张穷妻子的一番话更能突显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她说:“真格的!我辽宁那疙瘩的也有饿死的。春起时,粮食不够吃,就吃榆树叶子,吃灰菜,吃的人浮肿,脑袋像柳罐斗子那么大。”[8]粮食供给不足,饥饿带给人们难以忍受的痛苦,而生活在大雪地上,人们的生存环境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考验。
  每一部作品的悲剧都不是凭空设置,每一个悲剧的产生也一定离不开环境作为依托。在杨利民的剧作中,他的悲剧构造,多离不开风雪作为依托的渲染。他的目的在于用风雪这样的外部环境来使读者心里产生悲凄、荒凉之感,进而产生对人物悲剧的所思所想。但他要表现的也绝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而是与之有关的一系列人物的生活悲剧,最后上升为大时代的悲剧。
  剧作《大雪地》是以黄子牛回忆作为整体的叙述框架,包括“过去”与“现在”,成两幕[9]。它开始于主人公黄子牛在雪地迷路,勾起对30年前往事的无限回忆;终止于黄子牛回忆的完成,30年后冻死在冰冷的大雪地。首先一开场,作者便用风雪渲染了这样的气氛:“冬夜,一片神秘莫测的大雪地,年老的黄子牛独自行走在白茫茫的大雪地里,他是在一个下等酒吧喝醉了酒,回家的途中迷了路,鬼使神差地走进了荒原上的大雪地的。”[10]可见他一出场,便被搁置在这片茫茫的大地之中,被风雪神秘、苍凉、不安的氛围层层笼罩,为以后他将会出现的悲剧埋下了深深的一笔。而此时配合着风雪的呼啸而发出了更为凄凉的合唱之声:“这条路走了很久,为什么总也走不到头?这条路想了很久,为什么到处是岔路口?这条路找了很久,为什么看不见绿洲……一百里路途我走了九十九,还有那一里路就是不到头。”[11]这隐隐约约的歌声,在大雪地里更是营造出了悲凉的氛围,让读者可以迅速意识到即将发生在黄子牛身上的种种悲剧。
  第二幕开头,依旧是“在神秘莫测的大雪地”,而此时的黄子牛早已疲惫不堪,他明知道前方就是目的地的灯火,他明明看见了那在困厄之中闪烁着的希望之光、命运之光,可他却“累了,真的累了,有点走不动了”。而这时“一个长长的影子又来纠缠他”,那是命运的阴影,像“鬼打墙”,使他陷入绝望的困境。他想“冲过去”,去战胜寒冷、饥饿和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可他使不上劲,他要同命运做最后的较量,他受不了这不死不活没有着落的生活。可命运是无形的,他还是没能走出这大雪地,就那样一直站着,巴望着,最后成了雪人[12]……最终他还是把他的生命,连同他的故事,也一起融进了大雪地。黄子牛生命的结束在风雪的背景下显得越发的凄惨与悲凉,但这也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他的死是一种生存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被毁灭。黄子牛的各种观念,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种忘我境界,他说自己是一块砖:“要往哪搬就哪搬,盖在高楼不骄傲,盖在厕所不悲观。”于是,他就被这样搬来搬去:他给人跑腿儿、做饭,给人修鞋、看守冻白菜,给大伙唱歌解闷,人老了,还被找去给死人穿寿衣……甚至从他喜欢的女人身边被搬开,搬到与人有染的女人一起,也决不“悲观”。人性、人情、人格及人的价值,既遭他人漠视,又被自己轻视[4]。黄子牛的遭遇和命运的悲剧在风雪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的悲惨,但这样的悲剧,不只是人为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
  三、月亮意象
  月亮意象虽在众多的作品中出现过,也对人物、环境有着一定的烘托和渲染,但在杨利民的剧作中,月亮意象多出现在北方风雪天气中,于是在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表达上,就别具深刻的内涵。
  《大雪地》中水晶般皎洁的月亮晶莹剔透,时时泛着纯净的光芒,投射出无限的美好与善良,单纯的心灵就在这皎洁的月光的照射下,被看得通透。在茫茫的大雪地上,黄子牛连同他的故事,一起融进了这皎洁明亮的月光照射下的大雪地里。
  三十年前,在皎洁的月亮洒满了纯洁晶莹的月光里,黄子牛背着行李,嘴里不住地唱着,走在白茫茫的大雪地里,月光映衬下的那年轻的脸庞写满了纯净,无一丝点染!他没有固定工作,停泊在石油人的生活中,但他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工友们常说他是唯一的,要保护他。的确,他真的需要人们保护,他太单纯,单纯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就像雪地的月亮,洁净无染。面对工作,他勤勤恳恳,冒着风雪到各个帐篷,为大家修理胶皮;带病工作累得差点晕倒,从来不会花小心思偷懒耍滑,任劳任怨地踏实地做着每件事;像一个全能的士兵一样服从着组织交给他的所有任务,干一行爱一行,是前线所有职工学习的一级榜样。
  面对战友,他关爱有加,尽显无私善良。他带病干活,大翠给他做了碗肉丝面想慰劳他,他却毫不犹豫地把面倒进汤盆里,分给了大家;他看到技术员经常腰疼,怕技术员腰受凉,用众多帽子的“耳朵”,为他手工拼凑了皮背心,更体现出他关爱工友,心地善良。凡此种种,可见黄子牛一直像雪地的月亮那样明净、纯洁。在那月色皎洁的月亮地儿里发生的一切,恰巧被心地单纯的黄子牛透过月光看了个清清楚楚。这皎洁的月亮仿佛明镜一般,照射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难说出的秘密,更从黄子牛的双眼中折射出了他的单纯。当年黄子牛也正是用“单纯的”利刃,改变了大海、大翠、秀玲……及其自己的后半生。
  三十年后的雪地里,苍凉的月光下,我们透过这苍凉的月亮仿佛看见了黄子牛的无助与迷茫,一直以来黄子牛都不知道他此生追求的忠诚和服从带给了他什么,自始至终活地都是那么迷茫。黄子牛仿佛就是这迷茫的长长的队伍中的队长。从三十年前开始,直至今日,可以说他那单纯善良的生活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成为了他迷茫的根源。醉卧雪地那晚的月亮不似三十年前的那个晚上纯净透明,它清冷至极,泛着凉意四射的白光。这苍凉的月光和所有人一样,无情地冷眼旁观着他,全然不顾他难言的孤独,内心的苦楚,丢下他一个人在这大雪地里继续他的迷茫。雪地中,任这苍凉的月亮无情地照着,他酒醉心累,不想再努力挣扎,因为无论他怎样挣扎,悲剧的种子早已开出了花,“结果”是必然的。
  《大雪地》中的月亮自始至终照耀了黄子牛三十年。三十年前,月亮皎洁明亮地映照着黄子牛的单纯善良;三十年后,月亮尽显无限苍凉,再一次映照了黄子牛的颓废不堪。月亮像一面镜子,时时映照着黄子牛一生命运的变化,在他个人成长之路中,是逐渐走向扭曲的,而且越来越严重。直到他年近半百时,他才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定位,思量自己的生命价值。但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这就注定了他会迷失自我,也必将找不到通向自己理想的驿站。
  《大雪地》这部剧作中的月亮意象,我们看到杨利民戏剧中所要反应的时代大潮中,某一时代背景下的极左的思想指导对人性的扭曲,人格的消亡产生的极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作用。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即使它由皎洁变得苍凉,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月亮,而是同样一轮明月下,被月光照得蜕变的人性。
  参考文献:
  〔1〕〔2〕〔4〕〔5〕〔6〕〔7〕〔8〕〔10〕〔11〕〔12〕杨利民.杨利民剧作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38, 53,56,61,65,65,95,60,75,101.
  〔3〕杨利民.痛苦的失落与新的思考——回忆我过去的生活和写作[J].文艺评论,1988(4):112.
  〔9〕张葆成:黑的石,白的雪——杨利民剧作中《黑色的石头》、《大雪地》印象[J].文艺评论,1990(6):70.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其他文献
凤凰古城收费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作为主导收费的企业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语出惊人:我们错就错在一开始没收费。
很多到日本出差或访问的国内公务人员都抱怨“日本人太抠门”,理由是没有在日本享受到“对等”的“热情款待”。其实,并非对方不愿意“热情”,实因日本法律和制度对此类款待进行
《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一部小说,该小说被誉为第一部科幻小说,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其中该小说用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长篇小说《慧血》讲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梦幻般的哥特故事。《慧血》表象上未有典型英国哥特和美国初期哥特小说特征,也未有爱伦·坡和霍桑心理哥特
《新湘评论》自改版来,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一直在加强可读性上下功夫。一本杂志,一本党刊,只有贴近读者,不断推出精品,文风生动活泼,才能真正吸引人。2013年第5期,《新湘评论》在“
摘 要:名人微博作为微博这一新型传播形态之一,其信息发布主体在社会结构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及关注度形成了传播优势,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四个层面——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伦理产生了冲击:弱化了传媒机构的权力、危及了新闻人的职业身份、淡化了新闻的价值标准以及挑战了新闻伦理。  关键词:名人微博;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机构;职业身份;新闻伦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话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表征,具有多重意义和开放性。不同时期的话语反应着其背后的文化、政治、权力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文试图从古代和近现代以来对《诗经》阐释的三大
一本好的刊物,它的封面不仅仅只是一个装饰,还有思想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能让读者从中增加知识,陶冶情操。从2007年更名改版以来,《新湘评论》的封面大气、庄重,毛主席亲笔题写的“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一次讲话中说:“让农民种自己的地,打自己的粮,提高组织化行为,变得更强。”他的这番话,点明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旨,也回答了今后谁来种
英语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语言偏离,文学语言偏离是对常规语言现象的突破、超越。莫里森的《宠儿》的语言偏离不断超越、突破、违反传统常规语言形式,形成语义、语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