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情”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1日上午,在福建惠安新海峡石业艺术有限公司的石雕车间里,“海峡情”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3个院校的18位毕业生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对自己的毕业作品以石雕的形式进行了一次再创作。他们亲身经历了测量、开大形、雕凿、抛光的石雕制作全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完成了18组作品。
  这次创作营是国内首次举办的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也是雕塑在线网站第一次举办的大规模线下的活动。回想起来,举办这样的创作营活动,最初是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的:
  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近三年的毕业生作品中,石雕占的比重很小,今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中,更是连一件石雕作品都没有。作为雕塑中重要的媒材,石雕在雕塑专业的毕业创作中的缺席是让人十分遗憾的。这种遗憾是怎么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材料成本较高;二是石雕搬运不便;三是不熟悉石材属性。尽管现在的高校雕塑专业中,大多会在本科阶段中开设石雕课程,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在石雕方面的实践经验要远远少于其他材料,学生接触的石材种类有限,对各种现代化的石雕工具使用方法、石雕表面处理手段了解不深,进行石雕创作很难得心应手。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学生来说,如果还要继续从事雕塑这门艺术,也许有很多可以在石头上实现的更好的创意会因为对石雕的陌生而被埋没。
  另一方面,从石雕企业角度来看,他们在石雕产业基地直接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精雕细刻,而是敏锐地将提升艺术品位作为企业的一个增长点,用艺术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帮助他们提升艺术品位?显然,对于石雕产业基地的企业来说,它们对传统题材的创作已经很有把握,更需要的是来自院校的艺术家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思维方式,摆脱传统题材模式的束缚。因此,与高校毕业生合作提升企业艺术品位成为一个新的思路。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受《雕塑》杂志社委托,雕塑在线承担起了组织此次创作营的任务,为双方搭建一个双赢的平台。经过接洽,这次活动得到了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和惠安新海峡石业艺术有限公司的积极响应,并在人力、物力上提供了大力支持,令活动得以顺利举办。
  参加石雕创作营的学生之前大多从未到过惠安,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杂志等媒体对惠安的雕刻有所了解。当身临惠安这个雕艺之乡后,被道路两边扑面而来的石雕石刻、一个接一个的石雕企业所震撼。到了新海峡石业艺术有限公司后,与当地的雕刻师傅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与合作后,学生们深深地被他们高超的技艺折服。他们对师傅们评价最多的就是手艺好,动作快,尤其是操作切石头的角磨机“像玩一样”。有位学生在石头上画线的时候不小心把铅笔尖弄断了,当时现场既没有多余的铅笔,也没有削铅笔的小刀,正当他准备到办公室借小刀的时候,被雕刻师傅制止了。师傅一手拿过铅笔,一手拿着正在高速运转的角磨机,三两下就把铅笔削好了,看得他目瞪口呆。类似“用角磨机削铅笔”的故事在创作营里还有很多……
  尽管有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傅的协助,学生们并没有完全依赖他们,而是利用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细心地观察、学习、体验与院校石雕实践课不同的工作流程。他们亲自在石料上画线,一锤一凿雕琢自己的作品,还尝试用喷火枪灼烧作品的表面制造效果。尤其是在与雕刻师傅的反复沟通中对雕刻的“减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15天的时间里,学生们提升了对石性的理解和对石雕的把握能力,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弥补了在院校中学习石雕的不足。惠安之行,他们无不感到受益匪浅,希望雕塑杂志社、雕塑在线今后多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也在创作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崇武古城、青山湾、清源山老君岩、闽台缘博物馆、开元寺、洛阳桥都留下了大家欢聚的身影。他们还在网上建立QQ群在线交流,并诙谐地取名为“七点半”,以纪念每天早起创作的这段日子。
  “仅仅十五天,回味一辈子”这是创作营成员周霞记录在其个人博客上的感言。对大多数人来说,15天也许是短暂的,但是对于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即将正式步入社会的雕塑专业毕业生来说,参加“海峡情”2008全国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15天时间注定是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光。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艺术家要能使自己的内心和作品永远融为一体那得需要非常高的天赋和灵性,达西·纳姆达科夫就是如此,他的雕塑作品具有着征服观者灵魂的巨大魅力,这魅力体现在它的内在张力和外在气息上,体现在表象与内心的完美融合上,他的作品可以让观者的灵魂在无限的空间中游走,可以使时间凝固或流动,朴素与纯粹的美随意又刻意地勾勒出简洁、自由、蕴昧无穷的不同世界与人物,其中有精神的信仰、文化的现象、梦幻的世界和现实的生
The most active parts in contemporary art sphere are the thinkings about make friends, coexist and relationship. Art focuses on the lack aspects of society, nevertheless, as creators, as one part of s
我们在美术馆观看的大多数艺术作品,不是归属于流派的演变就是标志着时代的精神,能有机会从原作中看到艺术家生的创作轨迹,对从事艺术创作工作的人来说,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情。贾科梅蒂展览在上海的举办,启发我们从中看到余德耀美术馆的团队所想展现的目标,也体会到作为贾科梅蒂发展基金会想要确立的全球方向以及为之所做出的努力。我不清楚这个展览会对中国的艺术家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力?有些中国的艺术家公开表示出,贾科梅蒂
在中国神话里,月亮上有一棵砍不倒的桂花树。而严谨的科学告诉人类,月球环境目前种不活来自地球的任何植物。但是,对具有“种菜天赋”的中国人来说,这个现实需要稍微更新一下——寂静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的密封罐内,一株棉花嫩芽破土而出。  罐子里有它需要的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蓋板上的光导管可以吸收月面自然光。就是在这个“温室”里,鲜嫩的棉花幼苗成为人类在月球上培育出的第一片绿叶。兰花终于开
玉雕是一门传统艺术门类,在创新上,海派玉雕一直是全国玉雕行业的领军团队。  传统的玉雕设计往往内容决定形式,给创作者带上了无形的枷锁,使玉雕艺术缺乏艺术个性。现代玉雕除了继承精良的传统工艺之外,更加强调“设计元素”,即着力于艺术的创造,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海派玉雕是特定文化、地域因素结合的产物,一方面继承传统玉雕技艺,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精髓,最终形成洵美且异的玉雕艺术特色。    海派玉雕
内容摘要:寿山石薄意雕刻作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融诗、书、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长期以来,关注薄意的历史起源以及文化背景的人很多,包括流派以及创作技法等等。本篇试图从中国传统书画的精神理法切入,阐述如何通过“以刀代笔”来演绎笔法气韵,并兼谈薄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薄意艺术、雕刻技艺、中国画、意象、以刀代笔、画境  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中,薄意是一个很重要
人体是一个复杂又机密的“机器”,里面有很多秘密,人类虽在不断探索,但只是发现了极少部分的秘密,还有很多尚未被发现,而这些“少部分”对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你的心跳一辈子只有30亿次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一生中的心跳次数大约为30亿次。所以保护心脏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现在心血管和心脏疾病开始年轻化,每个人都应该要预防。   2、 喷嚏扩散的速度为100英里/小时  
女,1987年生于安徽。  2005年,就读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雕塑专业。  2012年至今,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雕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2007年,协助日本女雕塑家万里完成作品《报纸》。  2009年,《为生命,而非为权利》被选为优秀毕业设计,并参加“ 90造型艺术”展览。  2012年,《为生命,而非为权利》受邀参加BIFT PARK开幕式展览。  2012年,《为生命,而非为权利》受
5月19日下午,由广东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广州雕塑院、广州糖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影三艺术承办的“充盈灵动的生命一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上海站”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任天华、广州市委宣传部艺术处处长谢海涛,《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以及郦国义、邱瑞敏、吴慧
福建莆田人,1989年师从福建省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民间文化(木雕)杰出传承人━闵国霖,199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2012年结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早年从事木雕、玉雕工艺,后来把木雕、玉雕技法运用到牙雕中,自2011年后专攻牙雕。擅长人物圆雕、高浮雕。从事雕刻艺术创作20多年来,不断地研究、开发探索,并且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近年来的牙雕项目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其中:作品《象牙三多》经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