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难的历程》是我近期看到的最令自己久久不能平静的一部非常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改编自阿·托尔斯泰同名小说《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及《阴暗的早晨》。
说到这部电视剧不得不提原著作者、公认的俄罗斯语言艺术大师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简称阿·托尔斯泰,与比他年长50多岁的列夫·托尔斯泰同姓。《苦难的历程》是他历经20多年的呕心沥血之作。阿·托尔斯泰出生于俄罗斯萨马拉省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学院,一战期间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上前线。他拥护二月革命,对十月革命一度感到困惑,曾在白军任职,1918年流亡国外,开始创作第一部《两姊妹》。和高尔基交往后坚定地回到了祖国,相继完成了《粮食》《伊凡雷帝》《苦难的历程》后两部《一九一八》《阴暗的早晨》等作品,他把自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苏联的无产阶级文学事业,曾三次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及列宁勋章。
小说《苦难的历程》是阿·托尔斯泰用二十多年的时间精心构思、反复修改的鸿篇巨著。作者写道:
《苦难的历程》就是我良心所经受的一段痛苦、希望、喜悦、失望、颓丧和振奋的历程,是对于整整一个巨大时代的感受。这个时代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初期才结束。
小说《苦难的历程》不仅是俄罗斯文学中引以为傲的篇章,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多次被搬上荧屏,受到观众无比的喜爱。
小说中,姐妹俩出生优渥,父亲是萨马拉省的一名医生。姐姐卡嘉正直善良、美丽优雅、热爱艺术。她听从父亲的安排,嫁给富有的尼克莱,然而婚后并不快乐,与丈夫缺乏共同语言,更多的时候卡嘉寄情于艺术世界。感情生活不如意的卡嘉被诗人贝索诺夫所诱惑,然而贝索诺夫全然不负责任的态度令卡嘉痛苦失望。卡嘉的内心非常纯净清澈,她一直在追寻心目中一生一世的挚爱,她并不会留恋一晌贪欢,也容不得自己的感情充满杂质,她与贝索诺夫一夜情后直接和丈夫摊牌。此时正值一战爆发俄国参战,摇摇欲坠的沙皇俄国更加动荡不安,卡嘉极其厌恶战争:“每天都有杀戮”,“为何要发动战争呢,放下你们的武器”,是来自卡嘉的呐喊。家事、国事的不宁迫使卡嘉离开是非之地远去巴黎。在巴黎平静了一段时间后,她与丈夫彼此原谅,重又回到圣彼得堡。然而当她发现自己爱上军官罗欣后,一时张皇失措。不欺瞒、不苟且正是卡嘉美好品质的写照。随着战事的吃紧,丈夫尼克莱和罗欣相继奔赴前线。造化弄人,丈夫尼克莱在士兵的反战躁动中不幸身亡,一战后卡嘉嫁给了她这辈子的真爱罗欣。
战争的残酷之一,是每一个人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罗欣出身贵族阶层,英勇爱国,与卡嘉一见钟情,然而从一战战场下来后,满怀一腔报国之志的罗欣却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旧有的沙俄政府被推翻,“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等政权几分天下,昔日骁勇的军官甚至找不到生路,就连和卡嘉俩人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只好跟着妻子去投奔丈人。然而本就墙头草的老丈人对寄他篱下的女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生性自尊却一直找不到生路的罗欣非常苦闷,他迷茫、他彷徨、他徘徊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谁又能是他人生的指路明灯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白军方面的治安组织,以他个人当下的困苦经历,他的认知只能先从本我出发。过去的一切,尤其是一战前,他的生活,至少是围绕自己周围所有人的生活是宁静而又有秩序的。现在的他非常认可:社会秩序只有迅速恢复如初,才能使所有人的生活恢复往日的安宁。在他能接触的小范围人群中,“临时政府”一派也就是白军给了他希望。白军此时的革命主张是致力于恢复往日一切生活秩序,这与罗欣的想法是一致的,自然而然,罗欣加入了白军。
加入白军使罗欣重又燃起了男儿志在四方的抱负,罗欣撇下卡嘉只身前往前线,从此卡嘉的生活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历程。住在罗欣一战战友家等着丈夫归来的卡嘉,等到的却是丈夫罗欣牺牲的噩耗,她几近崩溃。她离开罗欣战友的家乘火车去圣彼得堡找妹妹达莎,然而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火车又被绿匪劫持,卡嘉变成了绿匪的战利品。好在在绿匪营中偶遇罗欣参加一战时的传令兵艾格沙,艾格沙带着卡嘉逃走了。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艾格沙垂涎卡嘉的美貌已久,一心想要娶卡嘉,此时的卡嘉虽然荡到人生谷底,没有依靠,看不到前路,但她始终如一坚持她的原则、她的操守,她宁愿付出生命也绝不向命运低头。无论艾格沙如何软硬兼施,卡嘉始终坚守她的人生底线,她宁死都不愿嫁给自己不爱的人,她宁死都要守护好和罗欣坚贞不渝的爱情,哪怕艾格沙救过自己。艾格沙并不是纯良之人,他出身农民,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生性自私狭隘,他得不到卡嘉后变得异常残暴,灭绝人性地杀害了很多无辜的百姓。和艾格沙完全不同,卡嘉一直认为“人应该活在爱里,而不是仇恨里”。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苦难,卡嘉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一直坚守着心底那片纯洁的爱情净土,不允许任何人侵犯和亵渎。这样的卡嘉真的好美,这种美绝对凌驾于她美丽容颜之上,无不让人动容。在如此残酷战争的大背景下,一个得知丈夫战死沙场,又根本联系不到家人的弱女子,并没有哭哭啼啼屈服于悲惨的命运,她自始至终昂着头一路向前,她的倔强、她的坚强、她的坚守,无不显示出她灵魂深处最闪光的一面。
该剧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要去圣彼得堡法学院学习的妹妹达莎前往圣彼得堡姐姐家,姐妹倆一贯感情笃深。妹妹达莎虽然青春年少,但属于善于思考、有着个人主张的知性女性,比起姐姐达莎的性格更为坚强、更为倔强、更为理性。初到圣彼得堡的达莎被诗人贝索诺夫的才华所吸引,她大胆地找上门去向贝索诺夫表明心迹,当贝索诺夫告诉达莎他和她姐姐卡嘉有染时,达莎愤然离去。姐姐卡嘉因为家庭震荡前往巴黎,一战的进行和国内各党派、各阶级的革命斗争局势异常混乱,法学院的学习也无法正常进行,达莎决定回萨马拉省找父亲。 在回家的船上,达莎邂逅了之前偶然认识的伊凡。伊凡是圣彼得堡造船厂的工程师,为人正直、工作敬业,对达莎一见钟情。老天爷又安排他们巧遇,伊凡忠于鼓起勇气追求达莎,两颗年轻的心就这样靠近了。随后不久伊凡被应征入伍,上战场前与达莎告别,达莎嘱咐伊凡她会等他回来。战场上英勇无畏的伊凡不幸成为德军俘虏,为了达莎的嘱托,为了再见面的约定,伊凡九死一生逃离囚牢终于和达莎团聚。此时的达莎一直在圣彼得堡医院做护士救助前线伤兵。
随着俄国一战失败,沙俄退出历史舞台,国内形势急转直下,一片混乱、满目疮痍,所有的社会生产基本停滞。达莎和伊凡彼此深爱,但婚后的生活相当窘迫。经历过一战和伊凡的生离死别,此刻的达莎愿望极其朴素:“我不想再陷入战争,我不要让伊凡上战场,我要好好地生孩子,把他抚养成人。”然而不幸总是不期而至,怀孕的达莎被抢匪袭击,导致孩子早产不幸夭折。无法承受这个巨大打击的达莎心碎至极到极端偏执,她执拗地责怪伊凡,是伊凡没有按时接她所以发生了这样的悲剧,她要离开伊凡。心痛不已的伊凡一时无法靠近达莎,家庭生活陷入僵局,而事业也前路渺茫,徒有一腔报国之心但不知报国之门在何方。
伊凡碰到了之前自己的房客、已经是布尔什维克领导阶层的萨巴斯科夫。萨巴斯科夫:“你认为俄国代表什么?是领土还是人民?俄国代表人民!没有富豪和穷人之分,全民平等。”伊凡:“你认为可以做到?”萨巴斯可夫:“假如我们分享拥有的一切就可以,一定能做到。”伊凡:“任何意念无论多理想,都有可能被扭曲。”尽管有着一些怀疑,但是伊凡对萨巴斯科夫阐述的红军革命理想还是认可的,理性使伊凡决定加入红军,为共同的革命理想而奋斗。
参加红军的伊凡离开了达莎、离开了圣彼得堡,达莎依旧在医院当护士救助伤员。随着布尔什维克力量的强大,圣彼得堡的社会格局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公有化,达莎姐夫罗欣的公寓被充公,姐姐的家就这样住进了很多粗陋之人。达莎一时根本没法理解这样的变革,她惯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无情地冲击着,毕竟达莎从没有任何机会去了解和认同有关无产阶级的革命。一贯克己慎独的达莎向来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在工作之外她经常对伤病员进行心理抚慰和帮助。一战后,内战的伤员很多都是不太遵守医院规矩、文化层次比较低、语言行为较为粗鲁的所谓的“无产阶级”,尽管如此,达莎依旧不容自己对工作有半点懈怠。然而达莎这个“资产阶级”最终因为秉公发药,被某个吗啡成瘾患者想要多注射吗啡而不得的“无产阶级”公报私仇告了黑状,医院迫于无奈解雇了达莎,达莎的生计陷入绝境。
“到处都是战争,血和死亡,还有可能得到幸福吗?”身临绝境的达莎只能想方设法变卖家当维持温饱,她碰到姐姐卡嘉的前夫助理:“只有深受新权力之苦的人才能帮俄国,现在要拯救国家,阻止迫在眉睫的苦难。”此时的达莎看到的是“布尔什维克”这个新政权使姐姐姐夫的公寓被强占,也因为这个新权力使正直而有良知的自己蒙受不白之冤被解雇。达莎:“我痛恨这个新权力。”一向勇敢果决的达莎开始为白军效力。一切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达莎作为一位普通的女性根本没有民族大义的理论指导和支撑,她只会凭自己的遭遇而糊里糊涂开启了她这个“小我的革命之路”。就达莎这个行为本身而言,实在无法指摘她的对错,她果断加入到争取新生活的阵营,足以彰显她勇敢、不畏缩、要尽自己绵薄之力奋斗的精神世界。本性良善的达莎在刺杀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瞬间退缩了:“我看见他是个活生生的人,我没办法杀活人。”
剧情发展到这里,剧中两对主人公也随着一战落幕、沙皇下台、国内战争的拉开而经历着他们各自的苦难历程,这一切都是谁之罪?如果是和平年代,这两对年轻人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他们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有实干精神、能吃苦耐劳,然而在国家命运震荡更迭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命运坎坷而颠沛,活着都是一种奢侈品。比起这两对年轻人,剧中热多夫和丽萨的命运更为悲惨。这对夫妻的人设小说中完全没有,是这部剧的编剧刻意添加的。如果说卡嘉和伊凡是为爱而生,那么热多夫和丽萨俩人绝对是因恨而堕落的典型。战前热多夫生活无忧,在巴黎遇到美丽的卡嘉而不懈追求,无奈卡嘉并不爱他,甚至离开巴黎也没有跟他打招呼。丽萨是达莎的同学,激进尖锐、锋芒毕露,她是伊凡的房客,爱伊凡而不得,甚至上前线当护士也是为了找到伊凡。就这样两个人在前线相遇了,同病相怜的他们走到了一起。战后饥寒不保,他们痛恨一切,走上了抢劫的道路一去不归,最终双双倒在正义的抢下。
诗人贝索诺夫这个角色绝对令观众唏嘘不已。贝索诺夫,著名的颓废派诗人,才华横溢而孤高冷傲,多情但不专情。战争爆发,作为青壮年男子上战场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无情的炮弹也炸没了贝索诺夫男儿的胆识。顷刻间战友尸横遍野,唯一幸存的他彻底崩溃了,他躲在杂草丛苟且偷生,尽显胆小鬼嘴脸,尽管如此,看到这副面孔的贝索诺夫,又有多少鄙夷之情呢?我想大多数观众也许会有同感,心中泛起的更多的是同情和痛心吧。战争需要英雄,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英雄,有英雄必定有懦夫,这才是真实的人性。贝索诺夫是可悲的,他经历战争洗礼后并没有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经历战争的残酷使他一度绝望到冷漠无情,战后的他更是无法适应新的社会秩序,也无法完成自己思想的转变,最终他在痛苦中饮弹自尽。
剧中所有人物的经历都是苦难的,所有人物的命运都是悲惨的,无论是一战还是俄罗斯国内战争,从某种角度来讲无疑都是俄罗斯人民的灾难。1917年俄罗斯二月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新的“临时政府”成立,而与之对立的还有苏维埃政权等。面临巨大的社会变革,每一个人都会陷入迷茫,应该何去何从?哪个方向是正确的?这是每一个平凡的普通人都无从得到答案的问题。革命和战争无疑意味着流血和牺牲,旧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前行的指路明灯在哪里?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不是每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能够觉悟高到随时能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更何况没有人告诉他们哪面旗帜是正确的。罗欣和伊凡他们都是怀有一腔热血的有志青年,他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当他们怀揣报国之志临战杀敌时,都是英勇无畏的好男儿。然而,在找不到方向时,尤其是在面对自己的同胞彼此厮杀时,他们痛苦、他们纠结。罗欣:“俄国,我曾经在前线为他拼命”;“我是俄国军官,与我交战的是俄国人?!与你交战?!”伊凡:“我与你交战,而且也是为俄国而战,它是另外一个俄国。”罗欣:“不,俄国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另一个,但我们正把它撕裂。”这就是在俄国内战中焦虑痛苦而又不得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年轻人最真实的写照。当然,站在人民一边的布尔什维克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但是革命的道路始终是艰难而曲折的,黎明前的黑暗中总是有无数革命志士用他们的献血和生命点亮了光明。“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一座血污海,人类泅得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引自徐志摩《欧游漫录》)
有谁能说罗欣和达莎这样的年轻人是坏人?他们只是生不逢时,因缘际遇导致他们选择了另一边的革命阵营。该剧也是基于这种历史事实而尽量还原人物的真实性和可信性,着力点没有放在谁对谁错上,集中笔墨控诉了战争。卡嘉、罗欣、达莎、伊凡,他们是不幸的,他们生逢乱世;然而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并没有被乱世击倒,自始至终人性的光芒始终闪耀,他們心中有爱、有良善、有希望、有奋斗,谁能说他们不是可爱的人。
落笔至此,剧中每一张生动的面孔都鲜活地在脑海中闪跃,想起剧中的每一幅画面、每一个场景,或温暖美好、或悲从中来;或喜出望外、或怅然若失;或欢欣鼓舞,抑或是泪如雨下,我想这就是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魅力吧。随着主人公命运的沉浮,也深深地感慨,剧中所有人物,尤其是两对可爱的主人公,他们无比苦难的经历,无不牢系着国家的命运。当一个国家或民族风雨飘摇、动荡不安时,他们的人民一定是苦难的,只有背靠稳定强大的祖国,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
(作者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