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k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在教学中“教教材”的传统作法,提倡“用教材教”的新理念。“用教材教”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教材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不脱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精心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教材加以适当的“转化”,使教材知识得以延伸与拓展。
  【关键词】彰显教材活力 开拓学生视野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7-0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课改提出的新问题之一。所谓“教教材”是指教书本知识。而“用教材教”则是指以教材为蓝本,将教材上的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拓展。
  “教教材”,从一般意义上说,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许多教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教学行为的,所以有了备课“备教材”的概念,试图把教材讲透讲好便是基本功,倘若能讲活便是高境界了。当然,就现在大多数情况而言,教师能把教材教好,也是不错的。 然而,也正是这种认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意义和价值等缺了“一口气”,坐在下面听课的学生也似乎感到还欠缺了什么。如果转换一个思路,“用教材教”,结果又会怎样呢?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相对从理想化状态来说,至少是有区别的。“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就不同了,教材在教学中只是“范本”,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做“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全方位延伸。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称象》
  师:假如你在称象的现场,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1: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
  师:你很聪明,还知道用现代化工具。
  生2: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
  师(非常高兴):你更聪明。
  生3: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
  师:(欣喜异常)你是最聪明的孩子!
  《片段》中的教学,老师紧紧把握称象的文本引导学生对称象的办法进行拓展。于是学生说出了“造一杆大秤,用大吊车来称”;“搬石头太费力了,不如改成装猪、羊等动物,把猪、羊赶上去就行了”;“用人来代替石头,让人上船,比赶动物更方便”。这种用教材范例拓展学生的思路的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基于上面的例子,下面我谈谈个人对用教材“教”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用教材教”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因为教材不可能都适用于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和学生,教材又与当地的教育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应该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更新知识,对教材要不断的拓展与补充、创新,使彰显教材其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丰富。
  二、“用教材教”要联系学生实际拓展教材
  根据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各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要做到这些,需要教师把握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根据“教”和“学”的实际调整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学生与教材的联系,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要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积极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是全方位的,包括思维的角度、情感态度。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发现。教师要顺应学生的需要,尽可能满足于学生。有一句话说的好“教师不再是一桶水,而是源源不断的江河。”
  三、“用教材教”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要“用教材来教”,才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有助于追求教学的最大效应,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境界。教材是相对固定的,用教材教,才会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才会顾及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状态和不同需求。
  四、“用教材教”不能忽视课程目标
  如果忽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片面强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而忽视教材的经典性、恒久性和经验的间接性、语言形成的新颖性,学生就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难以领会教材中在不同时空结构间的交流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教材也难以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书面语言及其表现形式,从而与世界上更广大、更多样的人们实现跨时空结构的多层面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因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增”不是随意的拓展延伸,应该是立足于文本的、严谨的拓展。
  “用教材教”既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也是一种操作策略。探讨“用教材教”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正确运用教材,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移动机器人应用广泛、功能强大,其相关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机器人完成其它高级任务的必要基础。本文基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线结构光测量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损耗低、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优点,在冶金、钢铁及许多制造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研制线结构光视觉测量系统具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我们要善于捕捉小学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教
【摘要】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人才培养为基本发展方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职业素养。从而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职学生 英语口语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22-02  现阶段我国中职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一些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因素的影
多尺度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作为一种能够解决图像中由于强光照导致图像细节丢失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图像呈像质量的算法而被广泛的研究,但传统的多尺度MSR依据红(R)、绿(G)、
许多事实证明,玉米的产量与生育日数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品种的生育期越长,产量可能越高。在品种区域试验和产量比较试验中,为了区别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在
本文从产量、经济效益、辅助能效益和光、热利用效益等方面,研究了旱地间、套种植多熟制5种模式的效益,分析了复种指数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关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系统决
【摘要】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气氛 审美情趣 多媒体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
农业上的各种试验,一般都需要测定种子的千粒重,以考核种子的饱满程度并据以确定下籽量。常用的方法是,每个处理数三个一千粒,分别称重,取其平均值。这样,如果处理较多的时
烧结法氧化铝配料是一个把铝土矿与纯碱、石灰石、煤以及后续工艺返回液按一定比例进行湿磨得到生料浆的过程。由于供矿来源不稳定,返回液成分不确定以及料浆成分检测滞后,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