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对策建议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养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概念。随着我国医养结合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初步形成几种比较成熟的医养结合模式:"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全覆盖的对策建议:调整医养结合的现行政策,破除政策性障碍;优化医养结合模式,重点推广"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赋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职能,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的积极性;规范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加大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监管力度;取消长期护理保险中的"家护",引导更多的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机构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小微型养老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加强协作,提升其医养结合的能力和水平;依托乡村卫生室,大力推进村级层面的医养结合;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开展连锁化、规模化"居家养老";建立医养结合监测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日益猖獗、后果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等不法行为,现有法律和司法的保护力度、制裁能力、打击半径皆力有不逮。非法获取、非法提供、非法交易成为个人信息泄漏的重要源头,高技术特性忽视、知情同意机制虚化、立法保护滞后、行政监管乏力成为个人信息权保护不足的重要诱因。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制构建应当抓住谁来保护、如何保护的核心问题,在责任主体规制上从可识别性转向风险可控制性,在立法规范上由碎片化向体系化迈进,在多元保护上从监管、自律、管理上并行推进,在诉讼管辖
回顾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之路,既有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吸取的教训。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论工作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立足中国现实,把人民放在文论话语建构的中心位置,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考察、回应和引导文艺现实问题。要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以"一元多样、综合创新"为基本原则,构建新时代文艺理论。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影响深远的优秀传统文化。冷战结束后,文化成为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文化认同成为世界关系重组的重要依据。全球化的趋势、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等是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主要原因。制度认可、国家提倡、名人效应、商业影响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认同的外在路径。在全球化语境下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的是与文化的单一化趋势抗争的精神,以及发自内心地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改变以科学为单一衡量标准的文化观念,建立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拥有独一无二的和富有个性的文化的意识
"夷夏之辨"中所蕴含的"以夏变夷""夷可治夏"等观点,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动态性和辩证性。"夷夏之辨"观念在清代的确证、异化和崩塌,贯穿于清王朝的荣兴、危机和没落,同步于中国文化从自信走向自负又跌落到自卑的进程。"夷夏之辨"的内涵在此期间发生的嬗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揭示了坚持动态的、辩证的文化观,才能扬弃和发展中国文化自身,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下重塑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新闻观念体系。当前中国的"马新观"主要源于马列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媒实践和当代中国现实需要;而当前中国的"新闻专业观"则主要来源于西方特别是美国,内生于改革开放以来传媒业的市场化运作。在主导观念上,"马新观"奉行的是党性原则观念,"新闻专业观"奉行的是自由主义观念;在功能价值取向上,"马新观"认定新闻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新闻专业观"认定新闻传播的基本功能是信息告知、服务公众;在新闻传播方法上,"马新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教育对个体健康水平的影响,同时关注这种影响在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越长,个体健康水平越高,而且这种影响存在城乡、地区性差异。具体而言,这种影响在农村居民身上显著大于城镇居民,在中西部居民身上显著大于东部居民。另外,研究还发现,教育通过物质性中介变量(职业、收入)和认知性中介变量(生活方式)两类中介变量对健康产生影响,其中,认知性中介变量仅在城镇地区和东部地区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物质性中介变量对东部地区有着完全的中介作用,对其他地区有部分中介作用
科幻小说《高城堡里的人》虚构了一场奇诡"历史",颠倒了二战结果,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了整个世界事件。这提供了一个叙事文本与现实关系的特殊类型。在模仿真实论中曾经被当作文学真实标准的现实在科幻作品中被消减为叙事因素,此处其实并不涉及现实真实问题,只涉及文本叙事。这一文本设计虽然特殊,但却具有某种普遍性,它尖锐地展现了文学真实的某种特性:它不来自外部,而来自内部的结构设计。"真实"是文本叙事的一个技巧,但我们需要在理论阐述中为文本叙事与真实建立关联。阅读和反思中所做出的任何一种理论性的缝合,其实都是在建立
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线,它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衍生、变异与困境,清晰地勾勒出彼时文学批评的建构维度、突围努力,以及历史局限。19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确立为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唯一且最高标准,这种理论话语的"转移"不仅是出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合法性和纯粹性,也折射出当代文艺理论建构寻求突破的愿望与努力。周扬、秦兆阳、周勃、茅盾等都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做出过或权威、或定性、或调整、或延伸的阐述。纵观"十七年"文艺理论建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虽然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
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文化认同成为文旅融合中的一大核心议题,以节庆活动作为探究文旅融合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促使节庆参与者理解并产生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节庆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以青岛国际啤酒节为研究对象,采集362份有效问卷,运用"爱达"公式(AIDA模型),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技术方法,借助AMOS和SPSS软件探究节庆参与者如何通过注意、兴趣、认同和行为四个阶段实现文化认同。研究表明认知创造体验、体验强化文化认同;节庆认知对文化认知、节庆认知对节庆体验、文化认知对文化体验、节
个人捐赠行为作为国家慈善事业的基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个人主观感受的视角来考察个人生活满意度对其捐赠行为的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居民,不仅更有动力进行慈善捐赠,以获得自我实现、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而且有能力进行慈善捐赠,其较高的收入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生活满意度越高其捐赠意愿也越强。本文采用2017年上海大都市调查数据对此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数据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越高、其捐赠意愿越强,但是生活满意度高对是自发捐赠、还是单位号召捐赠并无影响,对捐赠的金额也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从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