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半结肠癌误诊急性阑尾炎3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6年7月收治右半结肠癌致急性阑尾炎3例,其中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物1例,另2例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先急诊行阑尾切除,二次手术诊断2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54~62岁,平均58.6岁;均因急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低热,早期有反复稀便伴排便次数增多,白细胞轻度增高,其中黏液便1例,腹部均可触及明显包块。
  诊治情况:第1例患者因术前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术中见回盲部肿物,当即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回肠横结肠吻合。第2例因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行急诊阑尾切除,术中见阑尾呈急性炎症改变,明显充血、水肿,腹腔大量炎性淡黄色略混浊渗液,术中给予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2天起腹腔引流淡黄色略混浊液体,每日均600~800ml,术后第4日患者未排气、排便,并伴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肠鸣音亢进,在排除急性粘连性梗阻的同时,考虑低位结肠梗阻,行钡灌肠检查发现升结肠占位,造成低位肠梗阻,给予二次手术,术中见升结肠距回盲部8cm处肿物。第3例患者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1个月后患者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不见好转,当时考虑粘连所致,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升结肠距回盲部约10cm处肿物。
  肿瘤部位:回盲部肿物1例,升结肠肿物2例。
  手术方式:3例患者均给予Ⅰ期右半结肠切除,在行肠梗阻减压后,远近段结肠腔内大量生理盐水、0.2%甲硝唑、庆大霉素反复灌洗,行回肠结肠端侧吻合术。
  病理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2例,黏液腺癌1例,淋巴结均有转移,断端净。
  
  结 果
  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3例患者無1例出现吻合口瘘。
  
  讨 论
  右半结肠癌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因右半结肠的解剖和病理特点,右半结肠癌致急性阑尾炎其实是一种慢性癌性浸润,肿瘤侵犯回盲部阑尾腔开口处,使其变窄腔内分泌物无法排出,造成阑尾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继发性阑尾炎症改变。另一种病理改变是由于升结肠肿物,造成慢性肠梗阻,也可导致因回盲部压力升高,造成阑尾腔压力增高,阑尾出现继发急慢性炎症改变,一般病程从隐匿到起病到出现典型的急性阑尾炎体征是逐渐发展而来的,由于前期没有明显的体征和症状未能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并且由于其与阑尾位置相连在出现感染,右下腹痛、恶心、白细胞升高等临床症状时,往往诊断为急慢性阑尾炎。
  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应注意下列几点:①对老年右下腹疼痛尤其是诊断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应考虑到右半结肠肿物继发出现急慢性阑尾炎的可能。因病人起病往往急骤,需急诊手术,术前准备时间短,对病史采集过程常遗漏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所以医生询问病史应系统详细,要重视早期症状,患者有无排便习惯改变,有无大便次数增多,有无脓血便或黏液血便,有无近期消瘦、乏力、低热等改变,有无慢性肠梗阻表现,体格检查时应认真查体有无肠鸣音亢进,右下腹能否触及包块等。②术中探查阑尾时,由于一般阑尾都有一定程度的炎症改变,仅满足于炎症阑尾的切除,而忽略了进一步探查。另外,由于大多数手术切口采用麦氏切口,切口较小,暴露差,麻醉多采用复合或硬膜外麻醉,也限制回盲部及部分升结肠的显露和探查,即使术中发现结肠包块,没有经验的医生常不能鉴别是炎症包块还是癌性肿块。有时术中快速病理比较难取,肿块切深可造成肠瘘等并发症。③对于手术前诊断可疑者,应行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便于术中显露和探查,术中如发现阑尾病变与临床表现不相符,应仔细探查回盲部至升结肠,本组1例按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术中见阑尾明显充血水肿、渗出,但腹腔渗液较多,当时探查未发现回盲部异常改变,术后每日腹腔引流管流出黄色略混浊渗液500~800ml,后来出现低位肠梗阻,行钡灌肠检查诊断升结肠占位。因此术前B超、CT、钡灌肠以及纤维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另1例阑尾术后1个月出现肠梗阻,当时考虑阑尾术后粘连所致。二次手术发现升结肠肿物。
  总之,对于老年患者右下腹疼痛,诊断急性阑尾炎,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尽量采取有效的检查方法,是可以避免误诊、误治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西药封闭加外擦特效生发酊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穴位和局部封闭注射,外擦特效生发酊2次/日。对照组:50例,以对症治疗加外擦生发膏2次/日。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5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总有效率为100%和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穴位加局部封闭外擦特效生发酊治疗斑秃有明显疗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一针一捏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情况及脊柱活动情况。结果:一针一捏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为93.3%,1次治愈率为88.1%。结论:一针一捏法对急性腰扭伤有显著疗效,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有效率高、简便易行的特点。  关键词 一针一捏法 急性腰扭伤 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腰扭伤60例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本病应用中医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分为大肠湿热、脾虚夹湿、脾肾阳虚、肝郁脾虚,分别给予中药内服,同时佐以中药灌肠,1日1剂,10天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关键词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内服与灌肠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2005~20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本组124例中,均經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阻塞,其中完全性输卵管阻塞79例,不完全性输卵管阻塞45例。年龄24~30岁91例,>30岁33例,年龄最大39岁,平均28.1岁。病程1~5年109例,5年以上15例,最长10年。原发性不孕66例,继发性不孕58例。继发性不孕多由人流或产后感染所致,其中确诊为双侧附件炎20例,一侧附件炎16例,子宫内膜炎3例,慢性盆腔炎11例,重度宫颈糜烂5
期刊
资料与方法  入选的肝郁气滞型胃脘痛37例患者均为2004~2006年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22例,年龄20~65岁,全部病例符合肝郁气滞型胃脘痛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运用自拟疏肝调胃汤治疗。基本方:柴胡15g,川楝子10g,香附15g,木香10g,佛手10g,枳壳10g,厚朴10g,郁金10g,当归10g,苍术10g,甘草10g。加减:胃内有郁热加黄连、黄芩,痰湿盛加薏苡仁、半夏、陈皮,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Reiter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学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4例Reiter综合征的症状产生进行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查到淋球菌4例,用头孢曲松钠封闭治愈。对尿道前列腺炎症状,大腿内收肌腱鞘炎、关节痛、包皮炎等,分别中西药治疗而痊愈。结论:Reiter综合征可能是因急性淋菌性尿道前列腺炎初期末得到正确诊断和治疗,病损蔓延发展造成全身感染。许多器官产生病变。因此在治疗淋病同时还要
期刊
摘 要 目的:应用宫血宁汤辅助治疗早期妊娠流产。方法:对60例49天内早期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56例(96.6%),不全流产4例(4.1%);对照组完全流产38例(72.1%),不全流产22例(29.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平均停经时间45.01±6.25天,对照组平均停经时间46.2
期刊
資料与方法  2004~2006年流行性感冒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16~45岁。所有病例均为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发病,出现高热、寒战、头痛、肌痛及全身不适等。其中伴咳嗽30例(胸片未见异常),腹泻26例。查体:精神欠佳,咽部充血。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正常或不同程度增高。病毒分离:从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分离到流感病毒。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性别、年
期刊
例1:患儿,女,5岁,汉族,于2006年4月22日因“间断性发热20余天,伴轻咳”入院。入院前20天因受凉出现发热,测体温38℃,无寒战、惊厥,伴轻咳,无痉咳、鼻塞、流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有皮疹及膝关节疼痛,发热时出现,热退消失。曾在本乡卫生院输液2天体温渐平稳,停药5天后再次出现发热,又继续输液治疗8天,体温仍不平稳,故收入院。否认家族传染性遗传性及先天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脉
期刊
患者,女,28岁,因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3年入院。入院前1个多月患者宫颈管后壁有新生物,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入院时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后位,约50天孕大小,欠活动,双附件增厚。B超示:子宫前后径4cm,内膜厚0.2cm。行子宫及右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及邻近组织部分切除。  肉眼检查:宫底肌壁部分区域质软,界不清,肌壁间见2个直视约1cm及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