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情性”诗学观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熹作为一个宋代的理学大师,在诗歌方面综合“诗言志”和“诗言情”学说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性”诗学观,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理学家温情超然的一面。
  关键词:虚静;缘情;言志;“情性”
  纵观中国古代诗学的发展史,有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一是“诗言志”说,一是“诗缘情”说。
  先秦以来,儒家都主张“诗言志”把诗歌视为宣扬政治道德的工具。认为诗歌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认为诗歌有教化人心的作用,正所谓要“思无邪”。这种诗学观念一直延续到了晋代,西晋的陆机在他的《文赋》里面认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意为诗歌因情而生,所以要文词美丽。今人裴斐在《诗缘情辨》里解释说:“缘情,即源于情”也即认为诗是源于情而生。这种“诗缘情”说是对传统的“诗言志”说的一种突破,也是一种挑战,这两种学说历来就成为后代学者争论的焦点。但是后人往往都是偏于一隅,或者仅推崇“诗缘情”说,或者沉迷于“言志”说,不能把两种诗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作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理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备受关注,其实在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上他也颇有创新。首先,先来探讨朱熹的诗歌情感论。在《诗集传序》中他提出:
  “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朱熹认为宇宙人生的天性就是人生而有虚静之心,人在这种虚静澄明的心灵状态下,受外物的启发而心动,触发心里的情思,这就是人性之欲。这种欲望引发人的思索,感慨,既然有思索、感慨,就会把这种感悟变成文字表达出来,从而也就有了诗歌的创作。应该说,朱熹的这种敬静致知的诗学发生论与陆机的“诗缘情”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典诗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具有内在的情感表现性,诗人的情感心态经外在事物的触发,两者之间产生了双向交感,即所谓“物感”,“物之感人”“感物而动”最后“形诸舞咏”,发而为诗。可见朱熹是在参悟了古典诗学的“缘情”观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诗歌情感论,而这也是朱熹高于以往理学家的地方,实在难能可貴。
  探讨了朱熹的“诗言情”观,我们再从“诗言志”方面来看看朱熹的与众不同之处。
  朱熹的社会角色毕竟首要的是理学大师,他肯定诗歌创作缘于诗人的情感体验这一诗学情感论的深层的文化意蕴,却是期望通过诗歌创作导引人们道德人格的回归。朱熹认为由于诗人受外在物的遮蔽,这种已发之情可能背离儒家的道德伦理规范,正所谓“性才发,便是情;情有善恶,性则至善”。为了保持这种感物而发情感的纯正,朱熹主张诗人必须保持澄明空静、寂然不动的精神状态,使心与外物契合,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中和”境界。这种经过诗人内心净化的情感体验,便是所谓的诗人之“志”,诗歌便是这种“志”的体现。正如他在《答杨宋卿书》中说: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则诗者岂复有工拙哉,亦视其志之所向者高下如何耳。是以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其于诗固不学而能之至于格律之精粗,用韵属对比事遣辞之善否……故诗有工拙之论,而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在这里并没有明确的提出诗歌创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发挥政治教化作用,而是从理学家重视人心性内部的修养方面重新阐述了“诗言志”。他认为诗歌创作的根本是诗人主体本身纯静虚灵的精神修养和独特超越的体验感悟,即所谓“志必出于高明纯一之地”。如果诗人能在这一根本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修养,力求道德涵养的沉潜深厚,把由外物引起的超然自在、萧散澹静的情怀与风貌和内心平淡自然的心性之道相融合,从而达到诗人的情感体验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和谐统一的境界。整个诗歌也便呈现所谓“真味发溢”的审美品格,那么也就达到了“言志”的目的。由此可见,朱熹在继承传统儒家的“诗言志”观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加以完善。
  朱熹在既继承了儒家传统的“诗言志”说,又发展完善了此诗说。这其实是综合了“缘情”说与“言志”说,把“感物而发”的情经过诗人内心的净化提炼而成为“志”最终形成为“真味发溢”的诗歌,这就是他独特的“情性”诗学观。在他的诗歌中,他的这种诗学观也可略见,如《水口行舟二首》:
  (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青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鴂两山相对鸣。
  第一首写夜晚行舟遇风雨,江中浪涛汹涌,起伏不定,一片茫然。次晨,卷篷一看,雨息风停,景象明丽,山还是那样青碧,树还是那样翠绿,两岸青山对峙,层峦叠起。舟在行驶,山水随之后退消失,是那样无声无息。舟不知要行向何处?只听到鶗鴂相对啼鸣。特别是第二首的后半首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不是猿声啼不住,而是鶗鴂鸣声悠扬。在这幅山水画中,作者可以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把他的情愫都融入到这幅淡然的山水画中,韵味隽永,萧散冲淡,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一个理学的集大成者和闽北文化的领军人物,朱熹的“情性”诗学观及诗歌创作让我们看到了这位理学大师温情超然的一面,对闽北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影响之深,令人钦叹。
  参考文献:
  [1]朱熹诗文选译[M].凤凰出版社.
  [2]诗集传[M].中华书局出版社.
其他文献
面对人生困境,苏轼在《赤壁赋》里为自己解剖痛苦而觅得一方良药,儒道思想在苏轼的脑海里猛烈碰撞,最后,老庄哲学占了上风,痛苦也解脱了。  在文章的第一段里描写了泛舟赤壁时的所见之景,流露的是平和的心态和欲道成仙的儒道混合思想。儒家的入世情怀使他难以摆脱被贬黄州的无奈,苏轼又想借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解脱被贬流放的痛苦,所以作者在第二段里借酒当歌,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
期刊
在如歌的岁月里,青春是最动人的一首颂歌,歌颂着梦想的高度,赞美着亲情的厚度,讴歌着成长的精彩!rn每一次,晚自习铃声一落,我就似离弦之箭般冲向楼梯口,急促的脚步转眼把我带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全球化的形成、全球化时代文学的特征和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的选择,作了前瞻性的思考,对诸如电子文化的崛起、技术美学的发展、文学写作和文学接受的全球化、文学观念的泛化、文学批评的智能化和媒体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电子文化;技术美学;观念泛化;智能化  20世纪已经成为过去,我们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20世纪,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研
摘 要:《潇湘奇观图》是北宋著名书画家米友仁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米氏父子豐富、发展和壮大了以董源为首的南方山水画派,成为南方派的后起之秀。《潇湘奇观图》是米氏云山风格的典型之作,画中的山水迷蒙隐现,云雾汹涌兴没,树木似含青烟,给人以晴欲雨、雨欲霁,云山烟雾泮合之感。“米氏云山”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尤其是米氏父子大胆革新精神,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为中国山水画增加了辉煌的一页。本文将以
“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但简而言之,也不外乎赋、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本文将选取《鹤舞水乡诗词集》中的部分诗词分析表现手法中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  一、《鹤舞水乡诗词集》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杨昌
期刊
伍廷芳作为清末修律大臣之一,“边缘人知识分子”的要素贯穿其一生.其作为社会文化的边缘人、权力核心的边缘人和改革思想的边缘人的三个方面,使其历史形象更加丰满.
半岛艺术中心主任任国雄先生是我的邻居。一天他告诉我,说他有位山东专事“红色收藏”的朋友,很意外地收藏到一幅超大尺寸的绒绣,是1978年“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中的重点展品——“八亿人民的心愿”。那位收藏家了解到,这幅绒绣出自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画稿创作设计者是夏葆元,合作者严国基和张子虎。于是请任先生帮助寻找作品的当事人,想探究当时这幅绒绣问世的经过及背后的故事。  今年六月,由任先生安排,“红色收
分析了目前成人教育的形势,提出了作为升格不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成人本科教育其平台构建的关键在于树立品牌和重视质量.只有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成人本科教育才能得以
摘 要:普希金称《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为“俄罗斯的灵魂”,她是始终与俄罗斯乡村紧密联系的自然精灵,也是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反叛者,但同时,她的一生更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下,被迫成為牺牲品的强烈体现。  关键词:达吉雅娜;人物形象;自然;反叛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以其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成就,实际上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也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文化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的适应性产生了一定的见解,文化翻译的内涵其实在本意上有着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且相当于文化事业与文化内容的差异。因此在文化翻译的途径中,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方式,这两者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在具体的翻译中往往是共生的。那么在文化翻译中,归化与异化也有着一定的适应性,有着相同的哲学依据,在评估文化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时,离不开决定其形式展现的哲学依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