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特别是小学阶段,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教师头疼,更多的是担忧,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呢?
1.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校学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位于商州区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大,分布居中,过往人员结构复杂,外去务工人多,流动性大,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孩子管理不到位,家庭教育匮乏,加之接触的人群广泛,学生不良习惯较多,给我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
近年来,我校学区“留守学生”数量呈快速上升之势。就今年来说,我办共有中学一所,小学六所,共有中小学生420人,父母外出务工有510人,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家庭就有206家,约占学生总数49%。“留守学生”成为我办学校新的学生群体。
2.“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2.1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监护人往往“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参与打牌、饮酒等,习惯不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2.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往往长辈或亲属监管不力,因而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现在农村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是比较疏漏的,只是学校孤军奋战,显得孤立无援,苍白无力。 基于上述原因,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自卑感重,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2.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
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2.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2.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
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学校教育的出现“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是当今我国青少年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群体。“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转移过程中催生的社会问题,而且将是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建议:
3.1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进行更多的宣传,引起足够的重视,动员社会各界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
3.2学校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力军。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现在我们学校对于留守学生已经给予了关注的目光: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教师与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册。在今后,我们会设置了“感情信箱”,让“留守儿童”吐露心声,释放心理压力;我们还会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教育、引导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3家庭要承担起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从家庭角度,要完全做到父母与孩子不分开是不现实的,但人的分离并不是心灵的分离,作为身在外地的父母,应当尽量做到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经常回家看看,和孩子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如打电话、信件、网络等,和孩子谈一谈心里话,不要单一的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可以在假期将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我相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特别是小学阶段,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现状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教师头疼,更多的是担忧,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呢?
1.调查的基本情况
我校学区陈塬街道办事处位于商州区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大,分布居中,过往人员结构复杂,外去务工人多,流动性大,大多数家庭外出务工,孩子管理不到位,家庭教育匮乏,加之接触的人群广泛,学生不良习惯较多,给我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难题。
近年来,我校学区“留守学生”数量呈快速上升之势。就今年来说,我办共有中学一所,小学六所,共有中小学生420人,父母外出务工有510人,其中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家庭就有206家,约占学生总数49%。“留守学生”成为我办学校新的学生群体。
2.“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2.1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成长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低,其本身教育程度有限,还要参加生产劳动,有的要同时监管几个家庭的孩子,可谓身心疲惫,力不从心,或是俳徊于隔代教育溺爱的误区。监护人往往“深不是,浅不是”,无从下手,因而只顾吃穿,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等。有的长辈管教不严、一味纵容,有的长辈不辩是非、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形中滋长了“留守学生”骄横跋扈的气焰,“骄”、“娇”二气十分严重。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靠学校,“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不少家庭的老人参与打牌、饮酒等,习惯不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2.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
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在外,往往长辈或亲属监管不力,因而这些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学校难以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加上现在农村本身就没有什么人在家里,社会教育这个网络是比较疏漏的,只是学校孤军奋战,显得孤立无援,苍白无力。 基于上述原因,从而导致一些留守学生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学习、生活习惯差,情绪不稳定,自我封闭,性格孤僻,自卑感重,十分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2.3“真空时段”影响学生成长
双休日或节假日是留守学生自我支配的时间,学生一方面在学习上缺少必要的指导而感到无助,另一方面与祖辈间因认知代沟、心理代沟而缺少沟通,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形成“家庭管不好,学校管不到”的“真空时段”。
2.4亲情缺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
父母常年在外,孩子缺少亲情的关怀,成长中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造成不少留守学生孤独、自我封闭、情绪异常,甚至产生仇视心理。
2.5不良品行危害学生的正常发展
一些常年在外做务工、经商的家长,由于经济条件宽裕,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给孩子钱十分慷慨,无计划、无节制。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自恃家长有钱,生活上追求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头,不思进取,自由散漫,玩物丧志。甚至有少数“留守学生”出现厌学、逃学,乱花钱,爱上网等不良行为,成了“问题学生”。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学校教育的出现“困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周一至周五还好办,但是一到了双休日,老师就感到鞭长莫及。出了问题找不到监护人,许多“留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强,加上设在教师面前的“高压线”太多,学校老师不敢采用严厉措施。学校虽对“留守学生”指定老师管理,但是随着“留守学生”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竞争日益激烈,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留守儿童”是当今我国青少年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呵护和关爱的群体。“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转移过程中催生的社会问题,而且将是个较长时期内存在的问题。现有的种种迹象都已表明,他们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其健康成长,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建议:
3.1唤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进行更多的宣传,引起足够的重视,动员社会各界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
3.2学校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力军。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教育“留守儿童”的主阵地。现在我们学校对于留守学生已经给予了关注的目光: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开展教师与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活动,建立家校联系册。在今后,我们会设置了“感情信箱”,让“留守儿童”吐露心声,释放心理压力;我们还会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来教育、引导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3家庭要承担起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监护引导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从家庭角度,要完全做到父母与孩子不分开是不现实的,但人的分离并不是心灵的分离,作为身在外地的父母,应当尽量做到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经常回家看看,和孩子在一起,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经常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如打电话、信件、网络等,和孩子谈一谈心里话,不要单一的只是关心孩子的成绩;可以在假期将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共同体,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我相信,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力量是强大的,让我们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