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是通过教育活动来传承和创新文化,最终推动社会进步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兴衰。本文从职业道德这一角度论述了加强师德的重要性,探讨了教师应遵循的师德规范以及强化师德的途径。
关键词:师德 师德规范 途径
宏图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一、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提法会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那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性、品德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二、 教师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1.乐教勤业,忠诚、奉献于人民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照亮别人得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的为教育献身。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今天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而应从“传道者”变成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欣赏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说实话,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4.与时俱进,完善自我。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今天的学生完全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他们记忆力强,想象丰富,接受新鲜事物快,如果我们教师不及时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我们就会知识老化,跟不上形势。如果我们用即将淘汰的知识去教育学生,学生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会瞧不起我们,我们就会被淘汰。所以教师要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品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
5.关爱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的相融,情感的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着这种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会涓涓细流进入学生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
三、强化师德的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
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2.实施灵魂塑造。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思想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里、文件中,应当贴近群众、贴近工作、贴近生活,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3.运用制度塑造。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 才能 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的人为主要目标,以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为根本特征,最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其中,人是和谐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法奇.“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教育评论,2003.
[2] 邢华.“重塑师德正师风”.中国教育报,2003.
关键词:师德 师德规范 途径
宏图伟业,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加强师德建设,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一、 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提法会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师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那一个个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性、品德的发展。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联系着整个社会,联系着人类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二、 教师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决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既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标,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1.乐教勤业,忠诚、奉献于人民教育事业。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乐教勤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务,以育人为乐。才能自觉的强化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献身教育是一种精神境界,教师必须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不仅仅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照亮别人得同时,也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的为教育献身。
2.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今天的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是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而应从“传道者”变成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朋友,欣赏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情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中,一切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说实话,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人格的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4.与时俱进,完善自我。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今天的学生完全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知识,他们记忆力强,想象丰富,接受新鲜事物快,如果我们教师不及时学习,及时更新知识,我们就会知识老化,跟不上形势。如果我们用即将淘汰的知识去教育学生,学生不仅不接受,而且还会瞧不起我们,我们就会被淘汰。所以教师要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品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养成终身学习的品质。
5.关爱每一位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广泛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的相融,情感的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着这种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会涓涓细流进入学生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
三、强化师德的途径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注重自我塑造。21世纪的社会将是智能社会,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增大,社会活动将以人格的独立为前提,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知识的丰富为基石。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
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施行依法执教。
2.实施灵魂塑造。一方面我们要优化、美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师提供舒心惬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让教师感到“家”的温暖,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思想工作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里、文件中,应当贴近群众、贴近工作、贴近生活,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渗透到生活的各种领域中,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寓教于知、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行。浓郁而温馨的氛围,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精神应成为学校文化的主流!
3.运用制度塑造。育人为了用人,用人必须育人。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要科学制定用人制度,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用人制度的操作公式应该是:人品 才能 务实,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和细化,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素质”不断趋于优良化。
机制既要有激励性又要有约束性。学校的内部管理要有利于吸引培养一批批优秀专家型人才。盘活人才资源,优化师资配置,建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尽快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的人为主要目标,以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转为根本特征,最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其中,人是和谐的关键。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具有战略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法奇.“西方教育中的‘师德’及其特征”.教育评论,2003.
[2] 邢华.“重塑师德正师风”.中国教育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