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就是密切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与发展数学。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变静为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变静为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的不同情境
教学时,利用课件变教材中某些静态的主题画为动态,如一册教材“有几辆车”的主题画旨在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的含义。而教材提供的图里,一边停放着3辆小轿车,另一边停放着2辆小轿车,这个静止的画面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即激发不起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片面地观察、理解图意,进而只得出2+3=5或3+2=5的一个算式来。很难想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结论。若利用课件变此画为动态画面——交换车辆的位置,逐步演示,通过动态的变化,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创设了问题的不同情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课件中再使用其他的物品,如苹果、玩具等,把学生从一种具体的物品中引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数”的思维,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获取数学结论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且生活经验少,并非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进行一些动态的直观演示画面。如课本18页中的习题3“选哪个钉子好?”该题旨在使学生知道厚的木板应该用长一些的钉子,薄的木板应该用短一些的钉子。而题中静止的画面因学生无其生活经验,单凭想象是不易理解、获得问题答案的。若利用课件把钉凳子的过程及选用各种钉子时所出现的不同效果演示给学生,此题学生很快就获得了结论——应该选中间的钉子为好,从而也使学生间接地获得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当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教师也可以做实验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变静为动、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针对这一理念,教学中利用课件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收效甚佳。如拼图形游戏,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可使用课件展示,然后,让学生使用积木拼图,不作有框框的“指导”,并及时鼓励他们的大胆想象,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四、变静为动,便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增加问题信息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灵活多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第一册数学教材中42页的教学内容——操场上,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借助主题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据图上静止的画面,课本上只提供了“老师有(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这样的数学问题,仅是人数与人数的比较。若利用课件变此画面为动态画面——把师生每人踢键子的个数分别演示给学生,再让学生回答智慧老人提出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提出一系列“谁比谁多踢或少踢多少个”等问题来,这样,既增加了问题信息,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变静为动”可以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中开拓思维,逐步培育创新意识。新课程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作者单位:644600四川省宜宾县普安乡)
一、变静为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的不同情境
教学时,利用课件变教材中某些静态的主题画为动态,如一册教材“有几辆车”的主题画旨在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的含义。而教材提供的图里,一边停放着3辆小轿车,另一边停放着2辆小轿车,这个静止的画面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即激发不起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片面地观察、理解图意,进而只得出2+3=5或3+2=5的一个算式来。很难想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结论。若利用课件变此画为动态画面——交换车辆的位置,逐步演示,通过动态的变化,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创设了问题的不同情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课件中再使用其他的物品,如苹果、玩具等,把学生从一种具体的物品中引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数”的思维,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获取数学结论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且生活经验少,并非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进行一些动态的直观演示画面。如课本18页中的习题3“选哪个钉子好?”该题旨在使学生知道厚的木板应该用长一些的钉子,薄的木板应该用短一些的钉子。而题中静止的画面因学生无其生活经验,单凭想象是不易理解、获得问题答案的。若利用课件把钉凳子的过程及选用各种钉子时所出现的不同效果演示给学生,此题学生很快就获得了结论——应该选中间的钉子为好,从而也使学生间接地获得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当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教师也可以做实验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变静为动、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针对这一理念,教学中利用课件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收效甚佳。如拼图形游戏,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可使用课件展示,然后,让学生使用积木拼图,不作有框框的“指导”,并及时鼓励他们的大胆想象,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四、变静为动,便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增加问题信息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灵活多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第一册数学教材中42页的教学内容——操场上,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借助主题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据图上静止的画面,课本上只提供了“老师有(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这样的数学问题,仅是人数与人数的比较。若利用课件变此画面为动态画面——把师生每人踢键子的个数分别演示给学生,再让学生回答智慧老人提出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提出一系列“谁比谁多踢或少踢多少个”等问题来,这样,既增加了问题信息,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变静为动”可以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中开拓思维,逐步培育创新意识。新课程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作者单位:644600四川省宜宾县普安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