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静为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kh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教材的特点,就是密切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教材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与发展数学。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变静为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变静为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的不同情境
  
  教学时,利用课件变教材中某些静态的主题画为动态,如一册教材“有几辆车”的主题画旨在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交换律的含义。而教材提供的图里,一边停放着3辆小轿车,另一边停放着2辆小轿车,这个静止的画面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即激发不起兴趣,又使学生容易片面地观察、理解图意,进而只得出2+3=5或3+2=5的一个算式来。很难想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得出结论。若利用课件变此画为动态画面——交换车辆的位置,逐步演示,通过动态的变化,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重要的是创设了问题的不同情境,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课件中再使用其他的物品,如苹果、玩具等,把学生从一种具体的物品中引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的“数”的思维,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学习。
  
  二、变静为动、化难为易,获取数学结论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且生活经验少,并非所有的数学问题都能与其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进行一些动态的直观演示画面。如课本18页中的习题3“选哪个钉子好?”该题旨在使学生知道厚的木板应该用长一些的钉子,薄的木板应该用短一些的钉子。而题中静止的画面因学生无其生活经验,单凭想象是不易理解、获得问题答案的。若利用课件把钉凳子的过程及选用各种钉子时所出现的不同效果演示给学生,此题学生很快就获得了结论——应该选中间的钉子为好,从而也使学生间接地获得了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当然,不具备条件的学校,教师也可以做实验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变静为动、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注重问题的探索性,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并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针对这一理念,教学中利用课件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收效甚佳。如拼图形游戏,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拓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可使用课件展示,然后,让学生使用积木拼图,不作有框框的“指导”,并及时鼓励他们的大胆想象,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中得到乐趣,还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四、变静为动,便于充分挖掘知识资源,增加问题信息
  
  新课标提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及灵活多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第一册数学教材中42页的教学内容——操场上,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借助主题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据图上静止的画面,课本上只提供了“老师有(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少()人……”这样的数学问题,仅是人数与人数的比较。若利用课件变此画面为动态画面——把师生每人踢键子的个数分别演示给学生,再让学生回答智慧老人提出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很快提出一系列“谁比谁多踢或少踢多少个”等问题来,这样,既增加了问题信息,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变静为动”可以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中开拓思维,逐步培育创新意识。新课程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为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学会“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作者单位:644600四川省宜宾县普安乡)
其他文献
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对象,而是让教育适应每一位受教育者。这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就农村中学而言,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这点。现就我多年班主任工作心得,简单谈谈班级管理艺术。    一、注重成事过程,淡化结果  在同一个学校,来自于同年级或同校的竞争是难免的。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往往又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声誉、地位,甚至岗位津贴。因此,班主任对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可谓相当重视。例如:对各类竞赛活
期刊
当前,语文课堂改革,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的自主学习呢?这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最关注的问题。近三年来,我在本校“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课题研究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自主学习,其重要前提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只有当
期刊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遵循创新性教学原则,还需要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以营造一种创新性教学的氛围,保证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一、营造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和环境    氛围和环境,对于学校来说,是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鲜明体现,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实,教育
期刊
为探索普及教育的道路,实现教“一切人”的理想,“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寻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先进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实现了一个革命性的创举。班级授课制的出现,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学生的数量,从而使普及教育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对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工作的探讨,也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试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做初步的探讨。  现阶段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典型的如“马加爵事件”,令
期刊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不能用老办法对付有个性、有特长、有自尊的学生,必须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要求出发,从了解学生的个性、学生爱好的兴趣、学生特长的发展等方面,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这样,方能把班级管理得更出色,成为学校的先进集体。那么,如何去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在此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期刊
班级文化是指在一个班级集体里形成的独特的、能够为其全体成员认可遵守的价值观、思想作风、行为准则和共有的集体舆论,学习风气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就其内容看,十分广泛,如学生共同理想的基本取向,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班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氛围,责任感和集体感。又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安全、纪律、卫生、环保等意识。从这些广泛的内容可以看出,班级文化建设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怎样抓好班
期刊
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综合管理。针对班级工作,结合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要根据孩子的爱好,培养孩子的才能;同时,对孩子的优缺点,艺术地运用批评和表扬的方法,让孩子自我反省,不断调整自我发展的方向,少走弯路,健康成长。笔者认为教育学生也应如此。    二、需要关注的群体不仅仅是学困生,更应是优秀生  优秀生整日在各位教师的和风
期刊
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对好的学生多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更上一层楼,而对后进学生就更应当多给他帮助和鼓励。这时,师爱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他们内心黑暗的世界,让他们感到温暖。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师爱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平等关心每一个学生  关心是师爱的起点。教师应真心实意地尊重和爱护学生,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分享他们的幸福和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痛苦和困惑。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们总
期刊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学生成长的基础,影响着学校所有成员的思想、行为和日后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工作。下面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就学校校园文化的组织和建设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价值观为核心,以及承载这些价值观的物质形态和活动形式,包括学校的教育目
期刊
笔者主持与参与的江西省重点课题——《“学生说课教学法”的探索研究与实践》,自2006年11月开题至今,历时已逾一年,经过一年多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研究,我们课题组创立了“学生说课教学法”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并将“学生说课教学法” 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让“思想火花智慧火花创新火花”闪耀课堂,在师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广受赞誉。    一、让“思想的火花”闪耀课堂    所谓“学生说课教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