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道:鲁迅后人周海婴、周令飞2009年初在全国范围内“’海选”’讲授鲁迅课文颇具心得的中学教师。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小学课堂长期“误读”鲁迅,“孩子们不喜欢鲁迅,问题出在老师不会点拨。”这里的“误读”,笔者认为当是特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穿凿附会的认知和评价,其主要表现为随心所欲、牵强附会,对艺术作品进行非艺术视角的歪曲,以一己之偏见对待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和文学作品。
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元化解读、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正成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新意迭出、充满活力,而仔细回味,许多细节却经不起推敲,更有一些见解实属误读。教学《愚公移山》,学生质疑愚公移山缺乏环保意识;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学生认为“父亲”爬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认为鲁提辖惹是生非、知法犯法、草菅人命;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则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积极意义,是乐观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看似令人耳目一新的认识,实质上是不顾文本的整体意义,毫无依据地曲解文本意义,甚至指向了意义的反面。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价值取向,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趋真、趋美呢?
一、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搭建走出误区的台阶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人阅历、文化素养与阅读文本所需要的理想读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还很难建立起对话的平台,这时的“误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于肤浅,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帮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教学节选章节的文本还可指导学生通读原著,这样帮助他们减少“误读”,将之引向理想读者对文本的权威阐释。正如阅读专家所言:“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抵达它(文本)意义的尽头,但我们却可以指向那个意义,然后引领学生接近那个意义。”
例如,《女神》是高中指定课外阅读的名著之一,但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其中的《天狗》写道:“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学生读后只体会到狂躁、烦
乱、焦灼的感觉,甚至不少人掩嘴而笑。这与我们的阅读目标是南辕北辙的。这时,首先应向学生提供“五四运动”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五四”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女神》是在“五四运动”高潮期发表的。其次,还应该向学生提供诗人个性特征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郭沫若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天才、灵感和他对知觉的追崇。对时代和诗人的认知,能让学生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近诗人,感受五四时期张扬个性,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时代强音。学生也在历史的现场感中,真正融入文本,获得阅读中的认同感和阅读后的成就感。
再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如果我们能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通读原著《水浒传》,让学生对原著中作者精心塑造的除强扶弱、劫富济贫、忠肝义胆的鲁智深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他们就不会在鲁提辖是否是“英雄”、是否“知法犯法”上纠缠不清而将阅读教学引入歧途了。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设置走出误区的扶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的指导跟上了,后面的阅读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展阅读之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显得非常必要。
第一,指导学生分清阅读文本与生活的关系,不能拘泥于生活的真实。阅读文本来源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生活,它以艺术的方式理解生活。有人曾为此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文本就是一个哈哈镜长廊,还犹如一扇厚厚的彩色玻璃窗,我们透过文本看到的事物实际上已经被哈哈镜变形了,或者已经投上了玻璃窗彩色的影子。所以,解读文本当然不能拿生活的模子或科学的标准去套。就如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读了杜甫诗《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后,指责杜甫诗中的古柏“无乃太细长乎”,因为他计算出四十围“乃径八尺”,他以精确的科学数据来解诗,使诗变得索然无味,也使解读陷入误区。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此种情况并不少见:读到《荷塘月色》中“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就一定要研究一下夏天的晚上是否真的有蝉声;读到《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就笑言:“人怎能长出这样长的头发?”;读到《念奴娇
在新课程背景下,多元化解读、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正成为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新意迭出、充满活力,而仔细回味,许多细节却经不起推敲,更有一些见解实属误读。教学《愚公移山》,学生质疑愚公移山缺乏环保意识;教学朱自清的《背影》,学生认为“父亲”爬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认为鲁提辖惹是生非、知法犯法、草菅人命;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则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积极意义,是乐观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看似令人耳目一新的认识,实质上是不顾文本的整体意义,毫无依据地曲解文本意义,甚至指向了意义的反面。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价值取向,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趋真、趋美呢?
一、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搭建走出误区的台阶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人阅历、文化素养与阅读文本所需要的理想读者之间有着较大的距离,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还很难建立起对话的平台,这时的“误读”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于肤浅,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地帮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教学节选章节的文本还可指导学生通读原著,这样帮助他们减少“误读”,将之引向理想读者对文本的权威阐释。正如阅读专家所言:“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抵达它(文本)意义的尽头,但我们却可以指向那个意义,然后引领学生接近那个意义。”
例如,《女神》是高中指定课外阅读的名著之一,但由于时代的阻隔,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其中的《天狗》写道:“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学生读后只体会到狂躁、烦
乱、焦灼的感觉,甚至不少人掩嘴而笑。这与我们的阅读目标是南辕北辙的。这时,首先应向学生提供“五四运动”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大致了解“五四”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女神》是在“五四运动”高潮期发表的。其次,还应该向学生提供诗人个性特征的资料,让学生了解郭沫若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天才、灵感和他对知觉的追崇。对时代和诗人的认知,能让学生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近诗人,感受五四时期张扬个性,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时代强音。学生也在历史的现场感中,真正融入文本,获得阅读中的认同感和阅读后的成就感。
再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如果我们能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通读原著《水浒传》,让学生对原著中作者精心塑造的除强扶弱、劫富济贫、忠肝义胆的鲁智深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他们就不会在鲁提辖是否是“英雄”、是否“知法犯法”上纠缠不清而将阅读教学引入歧途了。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设置走出误区的扶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方法的指导跟上了,后面的阅读效果也就能事半功倍。因此在开展阅读之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显得非常必要。
第一,指导学生分清阅读文本与生活的关系,不能拘泥于生活的真实。阅读文本来源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生活,它以艺术的方式理解生活。有人曾为此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文本就是一个哈哈镜长廊,还犹如一扇厚厚的彩色玻璃窗,我们透过文本看到的事物实际上已经被哈哈镜变形了,或者已经投上了玻璃窗彩色的影子。所以,解读文本当然不能拿生活的模子或科学的标准去套。就如北宋科学家沈括,在读了杜甫诗《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后,指责杜甫诗中的古柏“无乃太细长乎”,因为他计算出四十围“乃径八尺”,他以精确的科学数据来解诗,使诗变得索然无味,也使解读陷入误区。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此种情况并不少见:读到《荷塘月色》中“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就一定要研究一下夏天的晚上是否真的有蝉声;读到《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就笑言:“人怎能长出这样长的头发?”;读到《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