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奥运物资第二次拍卖会上,拍到第八个标的物的是李山庭。他没有什么名气,衣着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只是脖子上那根足有小拇指粗的金项链,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带着好奇,带着疑问,我走近了他……
慕田峪的尝试
老李出生在慕田峪长城脚下,家里穷,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老李就打起了长城的主意。
那时的慕田峪长城,是一段未经任何修整的“野长城”。破旧的长城墙垣,蜿蜒在陡峭的山巅之上,显得格外孤单。尽管如此,它久远的历史,还是胜过居庸关长城。那时来慕田峪长城旅游的人很少,大多是喜欢探险的人以及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游客,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找寻一些历史的记忆。
当时,老李并不知道慕田峪长城的未来会怎样,但是他能隐约地感觉到历史遗留下的内涵。同时也为生活所迫,17岁的他便支起了一个小摊子,专卖旅游纪念品。
每天一大早,老李都会背上一大包旅游纪念品上山。每见到一位游客,他都会掏出自己的小商品,主动上前推销。有一次,老李为了争取一个客户,一口气从山下追到山上。在半道上,他没有留意脚底,结果被一块石头绊倒,差一点滚到山下。不仅如此,碰上下雨天,山间小道变得泥泞不堪,山上又没有避雨挡风的地方,稍不留意,人就会从山上滑下去,给你的身体留点伤痕。
尽管这样,老李都没放弃这可以赚钱的机会。为了能让生活变得好一点,不管是风吹还是日晒,他都背着自己年轻的梦,始终如一地在山间小道上奔跑。
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梦是色彩斑斓的;然而对于老李,他只希望用自己包里的小商品,换回更多的钱。凭借着自己的吃苦和努力,几年下来,他居然在慕田峪长城站住了脚。
司马台的奋斗
1993年,老李和邻村的姑娘傅明芳结了婚,婚前她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在婚后,她竟把工作辞了,要和丈夫一起走向满是荆棘的创业之路。
新婚不久,为了将自己的生意做大,他们已不满足于慕田峪长城的小本生意了一他们看上了司马台长城。著名的长城学家罗哲文教授曾说过:“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是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境内,是明初长城中最完整的一段。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曾登上这段长城,并题写了“绿山、丰水、富民”六个字。此后,司马台长城的人气越来越旺,游客也越来越多。于是,老李夫妻决定,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司马台长城,暂时放弃慕田峪长城的小生意。
老李夫妇刚来到司马台长城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住处,只能每天往返于慕田峪和司马台之间,而当时的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两地之间没有直达的汽车,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老李便在司马台找了一个废弃的厕所,经过简单的整理后,成了他们暂时的家。尽管修整过,但还是掩不住原有的味道,不过为了创业,为了以后能有个环境好的家,老李夫妻只能将就着住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也产生了把生意做大的想法。于是,老李夫妇又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在司马台长城租下了两个门面,一个开起了饭馆,一个继续经营旅游产品。
在饭馆经营中,他们发现游客对农家饭很感兴趣,便抓住城里人的心理,以经营乡村小菜、粗粮为主,生意居然很兴隆。而由于多年经营旅游商品,老李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古玩等旅游藏品也有了研究。为了准确地识别古玩商品的真伪,他潜心研究,仔细琢磨其中的知识。就这样,夫妻俩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地人看了都眼馋。
有一天,几个当地的农民找上门来,对老李夫妇说:“这块地是我们的,你们要想继续在这儿干,就得交地租。”这分明就是在勒索,见别人生意好,他们也想分一杯羹。不管老李夫妇怎么解释,这几个人就是不买账。无奈的老李夫妇不得不找到管理处,拿出和司马台长城管理处签订的租赁文件解决此事。
暑往寒来,老李夫妇在司马台一干就是5年。这期间,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甚至连孩子都没时间照顾……夫妻俩彼此依靠着、勉励着、支撑着,终于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重返慕田峪
1998年,慕田峪长城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对其进行了修整。老李得知慕田峪长城将被开发的消息后,马上想到:“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于是,他和妻子商量之后,自己先回慕田峪,开起了旅游餐馆。
当时的餐馆由三间正房和一间小厨房组成,虽然陈设简单,但在那个时候却是当地最好的。后来,生意做大了,老李一个人忙不过来,妻子傅明芳就把司马台的两个门面转让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店伙计,回到慕田峪来帮忙。
他们的餐馆继续以乡村小菜为主,以粗粮细作的方式迎得了许多游客的喜爱。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环境所限,有时做出的饭菜会带有一点小暇疵。每当出现这样的状况后,顾客就会提出不买单的要求。要是消费的数额小,老李他们也只好自认倒霉。但有一次,一个顾客点了许多菜,前面的菜做得都很好,只是最后一道菜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这位客人就提出全都不买单的要求。老李夫妇尽管向他一边道歉、一边解释,费了半天劲儿,这位客人依然不依不饶,固执的连个本儿钱也不肯给。无奈之下,老李只好找工商解决此事。
尽管这样在他们的记忆里,也有一些让他们值得骄傲的事。
一位四川游客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到来北京就诊。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这位游客带着孩子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长城,来到了慕田峪,并在老李的饭馆里住了一晚。老李的女儿和这位客人的孩子年龄相仿,俩人很快就玩在了一起,而大人们因为孩子之间的友好,很快也有了沟通。得知这位小朋友的病情后,热心的老李夫妇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还帮助他们打听北京最好的医院,寻找最好的医生。
老李夫妇对外国游客也同样热情。一次,两位外国游客光顾了他们的小饭店,老李夫妇虽然用了店里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但是他们却吃不惯,妻子傅明芳觉得不对劲,就想问其原委,但是苦于不懂外语。犹豫之间,这两位外国游客主动用汉语说:“你们店里有没有甜品?”傅明芳知道他们会说汉语,马上就笑了,问他们喜欢什么口味的食品,并让他们给自己提些意见。就这样,他们知道了外国人喜欢在环境优雅的餐厅里就餐,且喜欢吃甜食。
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不仅积攒了足够的资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为以后的事业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鑫双泉
2000年,老李买下了慕田峪环岛东侧的320亩山地,投入1000万人民币,建起了“鑫双泉”旅游度假村,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综合性服务企业。
规模大了,客源是一个问题,尤其到了冬季这个旅游淡季。偶然的一次外出时,老李在一家生态园餐厅吃饭,餐厅的环境别有一番情趣,吸引了不少来客,他当即用照相机拍下了那里的一切。回家后,他和妻子商量,也想建个生态园餐厅。他们又投入500万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生态园餐厅,使度假村有了自己的特色,不仅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还可为200人提供住宿。
没有多久,旅行社就找上门来合作,老李的度假村成了旅行团的接待点。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随同他来中国参加“中俄经济论坛”的20位俄罗斯商业巨头,在登完慕田峪长城之后,便来到了鑫双泉用餐,并对这里的饭菜和住宿称赞有加。
现在,老李的度假村里不仅有了生态园餐厅、旅游收藏品市场,还有了刚建起的西餐厅和旅游宾馆,等待老李的是更大的事业发展。
慕田峪的尝试
老李出生在慕田峪长城脚下,家里穷,初中毕业后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老李就打起了长城的主意。
那时的慕田峪长城,是一段未经任何修整的“野长城”。破旧的长城墙垣,蜿蜒在陡峭的山巅之上,显得格外孤单。尽管如此,它久远的历史,还是胜过居庸关长城。那时来慕田峪长城旅游的人很少,大多是喜欢探险的人以及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游客,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找寻一些历史的记忆。
当时,老李并不知道慕田峪长城的未来会怎样,但是他能隐约地感觉到历史遗留下的内涵。同时也为生活所迫,17岁的他便支起了一个小摊子,专卖旅游纪念品。
每天一大早,老李都会背上一大包旅游纪念品上山。每见到一位游客,他都会掏出自己的小商品,主动上前推销。有一次,老李为了争取一个客户,一口气从山下追到山上。在半道上,他没有留意脚底,结果被一块石头绊倒,差一点滚到山下。不仅如此,碰上下雨天,山间小道变得泥泞不堪,山上又没有避雨挡风的地方,稍不留意,人就会从山上滑下去,给你的身体留点伤痕。
尽管这样,老李都没放弃这可以赚钱的机会。为了能让生活变得好一点,不管是风吹还是日晒,他都背着自己年轻的梦,始终如一地在山间小道上奔跑。
对于一个17岁的少年,梦是色彩斑斓的;然而对于老李,他只希望用自己包里的小商品,换回更多的钱。凭借着自己的吃苦和努力,几年下来,他居然在慕田峪长城站住了脚。
司马台的奋斗
1993年,老李和邻村的姑娘傅明芳结了婚,婚前她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在婚后,她竟把工作辞了,要和丈夫一起走向满是荆棘的创业之路。
新婚不久,为了将自己的生意做大,他们已不满足于慕田峪长城的小本生意了一他们看上了司马台长城。著名的长城学家罗哲文教授曾说过:“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是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位于密云境内,是明初长城中最完整的一段。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曾登上这段长城,并题写了“绿山、丰水、富民”六个字。此后,司马台长城的人气越来越旺,游客也越来越多。于是,老李夫妻决定,将经营重心转移到司马台长城,暂时放弃慕田峪长城的小生意。
老李夫妇刚来到司马台长城的时候,因为找不到住处,只能每天往返于慕田峪和司马台之间,而当时的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两地之间没有直达的汽车,因此浪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老李便在司马台找了一个废弃的厕所,经过简单的整理后,成了他们暂时的家。尽管修整过,但还是掩不住原有的味道,不过为了创业,为了以后能有个环境好的家,老李夫妻只能将就着住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积累了一些资金,也产生了把生意做大的想法。于是,老李夫妇又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在司马台长城租下了两个门面,一个开起了饭馆,一个继续经营旅游产品。
在饭馆经营中,他们发现游客对农家饭很感兴趣,便抓住城里人的心理,以经营乡村小菜、粗粮为主,生意居然很兴隆。而由于多年经营旅游商品,老李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古玩等旅游藏品也有了研究。为了准确地识别古玩商品的真伪,他潜心研究,仔细琢磨其中的知识。就这样,夫妻俩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地人看了都眼馋。
有一天,几个当地的农民找上门来,对老李夫妇说:“这块地是我们的,你们要想继续在这儿干,就得交地租。”这分明就是在勒索,见别人生意好,他们也想分一杯羹。不管老李夫妇怎么解释,这几个人就是不买账。无奈的老李夫妇不得不找到管理处,拿出和司马台长城管理处签订的租赁文件解决此事。
暑往寒来,老李夫妇在司马台一干就是5年。这期间,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甚至连孩子都没时间照顾……夫妻俩彼此依靠着、勉励着、支撑着,终于用辛勤和汗水换来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重返慕田峪
1998年,慕田峪长城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对其进行了修整。老李得知慕田峪长城将被开发的消息后,马上想到:“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于是,他和妻子商量之后,自己先回慕田峪,开起了旅游餐馆。
当时的餐馆由三间正房和一间小厨房组成,虽然陈设简单,但在那个时候却是当地最好的。后来,生意做大了,老李一个人忙不过来,妻子傅明芳就把司马台的两个门面转让给跟随自己多年的店伙计,回到慕田峪来帮忙。
他们的餐馆继续以乡村小菜为主,以粗粮细作的方式迎得了许多游客的喜爱。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环境所限,有时做出的饭菜会带有一点小暇疵。每当出现这样的状况后,顾客就会提出不买单的要求。要是消费的数额小,老李他们也只好自认倒霉。但有一次,一个顾客点了许多菜,前面的菜做得都很好,只是最后一道菜出现了一点小问题,这位客人就提出全都不买单的要求。老李夫妇尽管向他一边道歉、一边解释,费了半天劲儿,这位客人依然不依不饶,固执的连个本儿钱也不肯给。无奈之下,老李只好找工商解决此事。
尽管这样在他们的记忆里,也有一些让他们值得骄傲的事。
一位四川游客的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到来北京就诊。为了满足孩子的梦想,这位游客带着孩子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长城,来到了慕田峪,并在老李的饭馆里住了一晚。老李的女儿和这位客人的孩子年龄相仿,俩人很快就玩在了一起,而大人们因为孩子之间的友好,很快也有了沟通。得知这位小朋友的病情后,热心的老李夫妇不仅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还帮助他们打听北京最好的医院,寻找最好的医生。
老李夫妇对外国游客也同样热情。一次,两位外国游客光顾了他们的小饭店,老李夫妇虽然用了店里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但是他们却吃不惯,妻子傅明芳觉得不对劲,就想问其原委,但是苦于不懂外语。犹豫之间,这两位外国游客主动用汉语说:“你们店里有没有甜品?”傅明芳知道他们会说汉语,马上就笑了,问他们喜欢什么口味的食品,并让他们给自己提些意见。就这样,他们知道了外国人喜欢在环境优雅的餐厅里就餐,且喜欢吃甜食。
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不仅积攒了足够的资金,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为以后的事业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鑫双泉
2000年,老李买下了慕田峪环岛东侧的320亩山地,投入1000万人民币,建起了“鑫双泉”旅游度假村,成为集旅游、观光、采摘、餐饮、垂钓、娱乐为一体的、具有民俗特色的综合性服务企业。
规模大了,客源是一个问题,尤其到了冬季这个旅游淡季。偶然的一次外出时,老李在一家生态园餐厅吃饭,餐厅的环境别有一番情趣,吸引了不少来客,他当即用照相机拍下了那里的一切。回家后,他和妻子商量,也想建个生态园餐厅。他们又投入500万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生态园餐厅,使度假村有了自己的特色,不仅可同时容纳1500人就餐,还可为200人提供住宿。
没有多久,旅行社就找上门来合作,老李的度假村成了旅行团的接待点。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随同他来中国参加“中俄经济论坛”的20位俄罗斯商业巨头,在登完慕田峪长城之后,便来到了鑫双泉用餐,并对这里的饭菜和住宿称赞有加。
现在,老李的度假村里不仅有了生态园餐厅、旅游收藏品市场,还有了刚建起的西餐厅和旅游宾馆,等待老李的是更大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