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应用学科,学科评价必须注重学生信息情感、信息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获取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应试式”考试评价方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 作品 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已经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逐步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而作品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如果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则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回归生活的课堂评价,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处处留心。在亲自实践和大量观摩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应用学科,它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学科涉及知识面宽。我们不应该把信息技术学科仅仅局限于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上,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评价必须注重学生信息情感、信息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获取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提高,改变传统的“应试式”考试评价方式。
一、作品评价内容
1.评价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搜集信息时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如:各种的报刊、杂志、书籍、运用互联网,以及通过与长辈沟通中获取等,能否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2.评价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考虑和运用各种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让学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创作能力。
3.评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就是指通过“问题解决”而使学生获得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会扩充并整合知识,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并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4.评价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
评价学生能否与长辈交流,并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获取信息,以及思路清晰地、有目的地向同学说明制作过程的能力;能否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共同确立目标并实现目标;能否把自己当做集体的一员。这种能力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作品评价的意义
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增加了获取信息渠道,知识涉及面广。
很多学生现在已经习惯在网上查阅资料或看新闻。不少学生表示,已经不能想象没有网络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结果表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教会学生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并且运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已经成为今后学校和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学生愿意在QQ上或通过邮件与老师交流。
2.体现了学生是课堂评价的主人。
新的评价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述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设置具体的、没有统一答案的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即要求学生更多地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体现出学生的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
新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样的提高是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考完试,就忘记了灌输的知识,它将是终身受益的“能力”。
5.灵活运用多种处理信息手段。
由于在创作作品中不限制使用软件,学生都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完成作品,可以用到画图软件、金山画王和WORD等软件。在活动中加强了多种软件之间的联系。有些处理方法甚至超出了教学内容,学生们可以尽展才能。
三、作品评价的注意事项
1.评价的作品要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能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如:制作妇女节、教师节贺卡、设计课程表等,都取材于生活。那么教学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2.评价的重点是作品和过程。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都必然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使作品评价更加多元、全面。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正确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如何做好作品评价,包括课堂、学期评价,甚至更长阶段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待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
关键词: 信息技术学科 作品 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已经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逐步成为中小学必修课。而作品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如果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则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回归生活的课堂评价,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处处留心。在亲自实践和大量观摩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应用学科,它有着很强的自身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学科涉及知识面宽。我们不应该把信息技术学科仅仅局限于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操作上,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工具,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评价必须注重学生信息情感、信息道德修养、信息科学技术常识和信息能力获取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信息技术评价应有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全面提高,改变传统的“应试式”考试评价方式。
一、作品评价内容
1.评价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搜集信息时能否运用多种方法和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如:各种的报刊、杂志、书籍、运用互联网,以及通过与长辈沟通中获取等,能否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2.评价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要努力创造条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综合考虑和运用各种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让学生产生富有创造性的创作能力。
3.评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一种技能,就是指通过“问题解决”而使学生获得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学会扩充并整合知识,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并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能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4.评价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
评价学生能否与长辈交流,并理解对方的意思,从而获取信息,以及思路清晰地、有目的地向同学说明制作过程的能力;能否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共同确立目标并实现目标;能否把自己当做集体的一员。这种能力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作品评价的意义
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增加了获取信息渠道,知识涉及面广。
很多学生现在已经习惯在网上查阅资料或看新闻。不少学生表示,已经不能想象没有网络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结果表明,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越来越强,教会学生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并且运用网络与学生交流,已经成为今后学校和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有学生愿意在QQ上或通过邮件与老师交流。
2.体现了学生是课堂评价的主人。
新的评价方式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上述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机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设置具体的、没有统一答案的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即要求学生更多地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因此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体现出学生的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
新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这样的提高是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考完试,就忘记了灌输的知识,它将是终身受益的“能力”。
5.灵活运用多种处理信息手段。
由于在创作作品中不限制使用软件,学生都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完成作品,可以用到画图软件、金山画王和WORD等软件。在活动中加强了多种软件之间的联系。有些处理方法甚至超出了教学内容,学生们可以尽展才能。
三、作品评价的注意事项
1.评价的作品要能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能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如:制作妇女节、教师节贺卡、设计课程表等,都取材于生活。那么教学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2.评价的重点是作品和过程。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如反思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都必然在评价过程中展现出来,而作品则是各种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促使作品评价更加多元、全面。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导向,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之一,正确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的各种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如何做好作品评价,包括课堂、学期评价,甚至更长阶段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待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