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它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这一学科不仅仅要做到滿足中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需要,而且更要带给学生的是人文性的熏陶。在此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重要的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语言模式,使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更能体现人文性和文学美。
关键词:教学语言;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新课标;转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及特点
1.教学语言的内涵
教学语言有氛围广义与狭义两类,广义就是指口头教学语言,狭义包括教师的书面语言的势态语,本文针对广义的教学语言展开讨论。
2.中学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就是语文课堂中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语言,是中学语言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组织语言,有导入语、提问语、引导语等;另一部分是教师依据文本的内容,针对学生设计的鼓励、欣赏的评价性语言。
3.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述来使同学理解、学习和掌握知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它影响着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必须存在,新课改对此也相当重视。教学语言促进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具备多种特点,其特征为:准确性、规范性、通俗性 、讲解性、针对性、启发性。
二、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类型
1.按课堂语言结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六种。
(1)导入语。
导入语是上课伊始,语文教师为了导入新课所用的开场白,是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个阶段。有学者就曾提出“教师灵活使用导入语,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授语。
讲授语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技能和知识,讲解教材的课堂教学语言形式。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讲授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3)提问语。
提问语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语言。提问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是师生互动的纽带。
(4)评价语。
评价语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所使用的语言。恰当的使用评价语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教师的评价语要以鼓励性的话语为主,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型最直接的表现。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5)指令语。
指令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的的语言。
(6)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出现在课程的结尾,是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使用的总结性的语言。好的结束语不仅能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还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更能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延伸至课外。
2.按教学常用方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划分为三种:体态语、板书语、口头语。
(1)体态语。体态语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无声的表达形式,它主要有:服饰语、姿势语、手势语、微笑语、目光语。
(2)板书语。板书语是语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性的、符号性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
(3)口头语。口头语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有声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是语文教师传递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主要方式。
三、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型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殊学科而言,教学语言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本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五大转型模式,即:角色转变、方式转变、模式转变、评价转变、需求转变。
1 角色转变:主角式向导演式转变
新课标明确提了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做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2 方式转变:独白式向对话式转变
新课标提出“对话”教学的新理念,就是想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独白式”的满堂讲,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学习,体现了新课标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 模式转变: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 评价转变:结论式向鼓励式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具有评价性的教学语言的激励功能,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教师发自内心的的表扬与激励,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能创造出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5 需求转变:单一式向个性化转变
新课标下的教学语言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式”的教学语言,精心设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笔者发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语文教学从语言到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的,都是紧紧围绕着语文考试这一目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 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语言水平,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段静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D].陕西:陕西大学,2013: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7.
[3] 卞秀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9:14-26.
李姣姣(1992—),女,彝,贵州黔西,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关键词:教学语言;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新课标;转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及特点
1.教学语言的内涵
教学语言有氛围广义与狭义两类,广义就是指口头教学语言,狭义包括教师的书面语言的势态语,本文针对广义的教学语言展开讨论。
2.中学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内涵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就是语文课堂中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语言,是中学语言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堂教学所使用的组织语言,有导入语、提问语、引导语等;另一部分是教师依据文本的内容,针对学生设计的鼓励、欣赏的评价性语言。
3.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力量不容忽视,教师需要通过语言表述来使同学理解、学习和掌握知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它影响着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必须存在,新课改对此也相当重视。教学语言促进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具备多种特点,其特征为:准确性、规范性、通俗性 、讲解性、针对性、启发性。
二、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类型
1.按课堂语言结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六种。
(1)导入语。
导入语是上课伊始,语文教师为了导入新课所用的开场白,是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个阶段。有学者就曾提出“教师灵活使用导入语,能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授语。
讲授语是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系统的向学生传授技能和知识,讲解教材的课堂教学语言形式。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通过讲授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较短的课时内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3)提问语。
提问语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语言。提问语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开发学生的思维,是师生互动的纽带。
(4)评价语。
评价语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做出第一时间的判断所使用的语言。恰当的使用评价语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教师的评价语要以鼓励性的话语为主,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型最直接的表现。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5)指令语。
指令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的的语言。
(6)结束语。
结束语一般出现在课程的结尾,是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使用的总结性的语言。好的结束语不仅能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还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更能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延伸至课外。
2.按教学常用方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划分为三种:体态语、板书语、口头语。
(1)体态语。体态语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无声的表达形式,它主要有:服饰语、姿势语、手势语、微笑语、目光语。
(2)板书语。板书语是语文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性的、符号性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
(3)口头语。口头语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有声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是语文教师传递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主要方式。
三、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型模式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殊学科而言,教学语言的转型显得尤为重要。本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五大转型模式,即:角色转变、方式转变、模式转变、评价转变、需求转变。
1 角色转变:主角式向导演式转变
新课标明确提了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做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学习,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2 方式转变:独白式向对话式转变
新课标提出“对话”教学的新理念,就是想要改变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独白式”的满堂讲,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学习,体现了新课标下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 模式转变: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学语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 评价转变:结论式向鼓励式转变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具有评价性的教学语言的激励功能,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教师发自内心的的表扬与激励,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能创造出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5 需求转变:单一式向个性化转变
新课标下的教学语言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式”的教学语言,精心设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为学生创造出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笔者发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语文教学从语言到教学形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的,都是紧紧围绕着语文考试这一目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与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中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 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语言水平,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段静静.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D].陕西:陕西大学,2013: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7.
[3] 卞秀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9:14-26.
李姣姣(1992—),女,彝,贵州黔西,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小学语文教学,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