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教学培养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的意识,使其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心理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学校作为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最佳园地,应明确地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任务。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心理 个性发展
个性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在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学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一、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体育教学
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主要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2. 学生性格发展的特征:学生性格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化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3. 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征:从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看,是一个主动的、激烈的、复杂、日趋成熟的过程。学校体育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系统,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根本特征,区别于学校教育中德育、智育过程。它主要是从身体锻炼的角度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有各层次、级别,如年级、班级、成绩、目标等。不同的层次按照系统的要求,去完成各自的任务。按系统论的原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有整体性、层次性和优序性等基本特征,当然,不得与德育、智育相割裂。从满足个体发展的角度讲,学生有要求和参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权利,也有必须承担并参与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义务。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课余锻炼中有就更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地的发展广大空间。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性及独特作用
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因为个性属社会属性,它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从社会发展的纵向观点来看,个性的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个性发展最佳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独有的创造力的发展。由此可见,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来看,发展健康的个性是十分必要的。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是一种富有高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个性发展的不和谐,必然导致某种不健康的个性,必然会呈现出心理和生理上的病态来。可见,个性发展的先天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后天的培养教育,及环境的影响起作决定作用。从体育教学的对象来说,体育教学所面对的是身心交融的人体,而连接人体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纽带是人的心理。个性发展和体育教学都是以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两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求发展,这应是体育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之一。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像其它学科那样,被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内,而是拥有较为广阔的教学环境。在这个较为广阔的地天里,学生可以尽情地游戏、运动、学习,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个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机体运动对人个性的塑造起着长久的、稳定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学生的机体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身体活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官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并在机体上反复感觉,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正常的交往活动,可以得到师生的尊重,能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增强自信和自尊,使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要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任务。首先教师要摆正发展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的位置,要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入手,使教学目标和发展个性的任务都得以完成。其次,要充分了解所教授学生的个性,如:合群、好动、胆大、不合群、不好动、胆小等。对于这些表现,教师应认真思考、精心施教,才能有效发展他们的个性。再次,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达到良好状态,以满足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增强体质的需要。最后,营造一个融洽的体育教学环境。应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要多选择生动有趣,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
2. 用教师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他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而且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3. 要使体育的教学效果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得到统一。在体育教学中应按学生的个性分班、分组,将个性相近的学生编在一起进行教学。譬如:兴趣分组法,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组成学习小组,教师的组织安排,可以更好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也可以合理掌握课的运动量,使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个性。譬如:在课的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法,做各种走、跑、跳、投等练习,配以优美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使其在快乐中发展个性。
4.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个性教育的指向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势利导,塑造其积极的个性品质。如:对胆汁质的学生,在个性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其豪放、勇敢的个性品质,防止高傲、任性、粗暴等不良表现;对多血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热情、自信、机智的个性特征,并养成专一、克服困难的精神,防止散漫、轻浮、见异思迁等不良表现;对粘液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踏实、稳重的品质,防止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等不良表现;对抑郁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机警和细致等个性品质,防止忧虑和自卑等不良表现。
树立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这种特殊形式在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地发展,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对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 钱伟,《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4] 许德顺等,《新体育课程标准与学生个性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5)
作者简介:
罗雅莉(1977-),女,汉,四川,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
关键词:体育教学 健康心理 个性发展
个性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在个性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个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学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活泼地发展。
一、学生的个性特征与体育教学
学生个性发展特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 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主要包括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2. 学生性格发展的特征:学生性格的发展是随着社会化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3. 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征:从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过程看,是一个主动的、激烈的、复杂、日趋成熟的过程。学校体育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系统,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根本特征,区别于学校教育中德育、智育过程。它主要是从身体锻炼的角度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又有各层次、级别,如年级、班级、成绩、目标等。不同的层次按照系统的要求,去完成各自的任务。按系统论的原理,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有整体性、层次性和优序性等基本特征,当然,不得与德育、智育相割裂。从满足个体发展的角度讲,学生有要求和参与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权利,也有必须承担并参与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义务。因此,在体育课教学、课余锻炼中有就更有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地的发展广大空间。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必要性及独特作用
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因为个性属社会属性,它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从社会发展的纵向观点来看,个性的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个性发展最佳特征之一就是人类独有的创造力的发展。由此可见,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来看,发展健康的个性是十分必要的。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是一种富有高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个性发展的不和谐,必然导致某种不健康的个性,必然会呈现出心理和生理上的病态来。可见,个性发展的先天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后天的培养教育,及环境的影响起作决定作用。从体育教学的对象来说,体育教学所面对的是身心交融的人体,而连接人体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纽带是人的心理。个性发展和体育教学都是以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为基础的,两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求发展,这应是体育教学的功能和目标之一。
社会心理学认为:个性与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行为活动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像其它学科那样,被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环境内,而是拥有较为广阔的教学环境。在这个较为广阔的地天里,学生可以尽情地游戏、运动、学习,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紧密结合,个性也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机体运动对人个性的塑造起着长久的、稳定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学生的机体直接参与教学活动,身体活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官的刺激,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并在机体上反复感觉,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正常的交往活动,可以得到师生的尊重,能从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增强自信和自尊,使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要明确地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主要任务。首先教师要摆正发展学生个性在体育教学中的位置,要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入手,使教学目标和发展个性的任务都得以完成。其次,要充分了解所教授学生的个性,如:合群、好动、胆大、不合群、不好动、胆小等。对于这些表现,教师应认真思考、精心施教,才能有效发展他们的个性。再次,有意识、有目的地强化学生的心理,对他们的心理施加影响,使其身心达到良好状态,以满足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和增强体质的需要。最后,营造一个融洽的体育教学环境。应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要多选择生动有趣,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
2. 用教师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他所传授的教学内容,而且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去发展自己的个性。
3. 要使体育的教学效果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得到统一。在体育教学中应按学生的个性分班、分组,将个性相近的学生编在一起进行教学。譬如:兴趣分组法,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组成学习小组,教师的组织安排,可以更好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也可以合理掌握课的运动量,使学生在适宜的环境中发展个性。譬如:在课的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法,做各种走、跑、跳、投等练习,配以优美和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使其在快乐中发展个性。
4.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个性教育的指向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势利导,塑造其积极的个性品质。如:对胆汁质的学生,在个性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其豪放、勇敢的个性品质,防止高傲、任性、粗暴等不良表现;对多血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热情、自信、机智的个性特征,并养成专一、克服困难的精神,防止散漫、轻浮、见异思迁等不良表现;对粘液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踏实、稳重的品质,防止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等不良表现;对抑郁质的学生,应着力培养机警和细致等个性品质,防止忧虑和自卑等不良表现。
树立体育课程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既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这种特殊形式在体育课教学、课余训练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自由地发展,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同时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注意引导学生对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 钱伟,《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4] 许德顺等,《新体育课程标准与学生个性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5)
作者简介:
罗雅莉(1977-),女,汉,四川,讲师,研究方向高校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