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实效。探讨了探究性问题在语文课堂上的设置原则,从关注学生现实、抓住文本关键、注重课堂实效三个方面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在语文课堂上的实施要点。
[关 键 词] 探究式课堂;探究性问题;文本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08-01
探究式课堂通过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展开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论证,在研究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探究性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开放性、操作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是探究性问题的明显特征。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实效。探究性问题在语文课堂上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立足于文本内容,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关注学生现实
问题的设置源于学情。每個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都不一样,问题的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和拓展潜力。对一个高一的新生提出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写作背景,这样显然是有难度的;同样,一个高三的学生,探究《荷塘月色》的描写中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取得的效果,这样的问题也不具有思考价值。教师在设置探究性问题前应深度研究教材,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收集、整合学生的学情状态,缜密运筹探究性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能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探究性课堂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结合文本特点,设计出综合性问题,促使学生调动文本析读、观点提炼、概括归纳、联系演绎等语文思维方法。如,学习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与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提出问题:两首诗歌都有一个“居”字,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写作背景有何异同?作者的经历有何异同?这几个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读懂古诗的能力、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诗歌意象的迁移拓展能力等,能力层次分明、思维训练充分。
二、抓住文本关键
问题的设置要突显文本重难点。语文学科中,探究性问题一般理解为拓展、延伸,用以衔接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思索,倾向于跳脱文本,延伸到学科之外。探究性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重难点,促发学生在文本重点的掌握和理解基础上,积极调动探究思维,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设问为“诗歌中为什么反复’从明天起’,联系作者的经历背景,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的设置紧扣文本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探究融入了作者情感态度、社会观念等教学重点,文本和探究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训练。
问题的设置能切入知识增长点。语文课上的知识增长点,就是存在于“文本—能力”“文本—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学生能否在文本学习和问题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精准把握增长点,帮助学生深刻思考、举一反三。有效的探究性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寓之于文本,得之于文本之外。如学习了《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句后,可以提问: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知识增长点,将文本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教育。
三、注重课堂实效
问题的设置要引领课堂节奏。探究性课堂中探究性问题成为常态,优秀的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能控制课堂的节奏。可以用一个核心探究问题为线索贯穿课堂。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设计问题:课文题目中“进”的路线是什么?“进”的过程中以谁的眼睛在看?看到了什么人,什么物,什么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将贾府的环境、地位、主要人物展现出来。一个探究性问题,成了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也成了课堂的脉络。
问题的设置要关注课堂生成。探究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三方不断对话的过程,恰当、合理、有效的探究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随机生成智慧的闪光。如在《祝福》教学中,设计了细节传递内心的探究题,要求学生通过外貌的变化等细节,整理出祥林嫂的遭遇及心路历程。课堂上学生深入探究,提出除了外貌之外,多处细节能表现人物内心,教师及时把握这一生成,进行人物描写的指导,告诉学生作文中细微的发现更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探究性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
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的探究课堂,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松舟,芦正芝.中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2]宁鸿彬.变色龙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1998(8).
[关 键 词] 探究式课堂;探究性问题;文本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08-01
探究式课堂通过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展开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论证,在研究中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探究性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条件或结论,开放性、操作性、探索性和综合性是探究性问题的明显特征。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三)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引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实效。探究性问题在语文课堂上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立足于文本内容,彰显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关注学生现实
问题的设置源于学情。每個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都不一样,问题的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接受和拓展潜力。对一个高一的新生提出探究《警察与赞美诗》中写作背景,这样显然是有难度的;同样,一个高三的学生,探究《荷塘月色》的描写中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取得的效果,这样的问题也不具有思考价值。教师在设置探究性问题前应深度研究教材,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收集、整合学生的学情状态,缜密运筹探究性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能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探究性课堂的目的是要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结合文本特点,设计出综合性问题,促使学生调动文本析读、观点提炼、概括归纳、联系演绎等语文思维方法。如,学习王维的诗歌《山居秋暝》时,与之前学过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较,提出问题:两首诗歌都有一个“居”字,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写作背景有何异同?作者的经历有何异同?这几个问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读懂古诗的能力、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诗歌意象的迁移拓展能力等,能力层次分明、思维训练充分。
二、抓住文本关键
问题的设置要突显文本重难点。语文学科中,探究性问题一般理解为拓展、延伸,用以衔接从课内向课外的拓展思索,倾向于跳脱文本,延伸到学科之外。探究性问题应该紧扣文本重难点,促发学生在文本重点的掌握和理解基础上,积极调动探究思维,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设问为“诗歌中为什么反复’从明天起’,联系作者的经历背景,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的设置紧扣文本词语,通过这两个词语的探究融入了作者情感态度、社会观念等教学重点,文本和探究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训练。
问题的设置能切入知识增长点。语文课上的知识增长点,就是存在于“文本—能力”“文本—知识”之间的契合点,学生能否在文本学习和问题训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精准把握增长点,帮助学生深刻思考、举一反三。有效的探究性问题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寓之于文本,得之于文本之外。如学习了《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句后,可以提问: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把握知识增长点,将文本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教育。
三、注重课堂实效
问题的设置要引领课堂节奏。探究性课堂中探究性问题成为常态,优秀的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能控制课堂的节奏。可以用一个核心探究问题为线索贯穿课堂。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设计问题:课文题目中“进”的路线是什么?“进”的过程中以谁的眼睛在看?看到了什么人,什么物,什么环境?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通过阅读圈点文章,真正走进文本,将贾府的环境、地位、主要人物展现出来。一个探究性问题,成了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也成了课堂的脉络。
问题的设置要关注课堂生成。探究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三方不断对话的过程,恰当、合理、有效的探究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随机生成智慧的闪光。如在《祝福》教学中,设计了细节传递内心的探究题,要求学生通过外貌的变化等细节,整理出祥林嫂的遭遇及心路历程。课堂上学生深入探究,提出除了外貌之外,多处细节能表现人物内心,教师及时把握这一生成,进行人物描写的指导,告诉学生作文中细微的发现更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探究性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
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的探究课堂,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以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洪松舟,芦正芝.中学教学课堂提问的社会学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1).
[2]宁鸿彬.变色龙教学实录[J].中学语文教学,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