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了“知识中心说”,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语感中心说”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最终使学生一听就明,一说就顺,一读就懂,一写就通。
一、依据直觉性,适时捕捉。催化顿悟。培养敏捷性
语感具有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直觉的本质核心是“悟”。语感的感往往表现为“一瞬间”就把握住某种语言现象的本质特征的那种顿悟。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就技能的生理机制而言,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语言的内容及各种变化有了认识,并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所以只要遇到一定的言语信息的刺激,就会不假思索地快速感知。运用语感解决语言运用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往往比用理性分析来得迅速轻松。
1.捕捉预感
先猜后学,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预期力。例《雨中》一课,如果揭题时一掠而过,那课题的内涵就难以透视。课始,教者用“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肯定与什么有关”、“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我们读这篇文章,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加以引导。学生据题推测,对文章内容来个超前预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产生了一种验证心理。而验证性阅读能完善学生的语感。
2.捕捉关键
在速读提挈中可以培养敏锐的直觉。教《雨中》一课,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内容:雨下得怎样?雨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与哪些人有关?他们各干了什么?短暂的时间,明确的要求,有效唤醒了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关键”的心理,学生在此心理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转,快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预感直觉能力得到了培养。
3.捕捉差异
在易位剖析中可以培养敏锐的比较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表达时也要引导他们特别注意选词用语的准确、得体。如果学生每遇一词,每用一词,能自觉联系与之相近的一串词,注意辨别语气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努力从言语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情思的微妙变化,由言语的细微差异区分意义的细微差异,或由情思的微妙变化推敲语言的微妙变化,由意义的细微差异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异,那么,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越来越敏感,辨别力、鉴赏力就会越来越强,言语的素养就会越来越高。教《雨中》时,教者通过对“说”、“叫道”、“喊”和“跳下”、“走下”、“来”的换位比较,使学生在语境、语情、语技的联系中,具体而深入地理解了每个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准确性。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敏捷性:人能从言语讯号中迅速领悟信息,或能将自身信息迅速转为讯号的能力。能快捷地感受或捕捉到语像、语情、语意,尤其是言语的隐含意;能迅速地区分相近言语的细微差别;能敏锐地预期言语者还未说出或未说全的话语;能在感觉层面上敏捷地生成言语。这是一种言语直觉能力。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迟缓性,其主要表现是:对言语要反复感知、思考,才能渐渐获得语感。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的语感从迟缓性向敏捷性方向发展。
二、依据多维性,适量拓展。优化感悟。培养丰富性
语感具有多维性: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各要素本身就是—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而且“汉语具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语感能力在培养形成的同时因其直觉体悟、整体思知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具有多维思辨的属性。由此可知,培养语感能力不仅能得以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知体验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
1.向生活积累拓展
在教学《早春》时,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学生一般缺乏直接的形象支撑。仅靠诗义的抽象演绎,他们对诗句意境的感悟怎么也不会真切。然而,在学生丰富的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相近的意境却司空见惯。虽然这些画面和意境沉睡在学生的心中,只要我们向其拓展,与之链接,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诗句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立地盘活生活库存、服务于阅读的能力。正是在学生难以准确领悟诗句意境之时,教者可以以“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境吗”的问题,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生活。使学生通过相似联系,由“草色遥看近却无”,想到“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冰中的秧苗”……这一切与诗句的意境何等相似,有这一个个生活画面、亲身的经历奠基,诗句的理理解就不再是枯燥的意义,而是丰富的形象。
2.向阅读积累拓展
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要求学生“真切感受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送别场面,深切感受‘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又具有相当大的理解空间,这些空间必须靠学生的阅读积累来充实。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和影视观看中,与总理相关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形象了解得很多,这为理解句子蕴涵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基础。教者要有意向其拓展,巧妙地以“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报纸,看过的影视,想一想,如果有关人物就在送行的队伍里,他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加以引导。这样,原有课文的画面,课外阅读的画面,影视的画面,被一一激活:《温暖》中清洁工人的追忆,《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杨眉的哭喊,《关怀》中孩子们的呼唤……这些画面,既有原有形象的激活,又有新形象的构建,它们的自然组合,共同构成了蕴涵丰富的形象,有效地充实了课文语言形象的空白,使学生的语感丰富多彩。
3.向想象空间拓展
在教《开国大典》时,教者适时引导: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波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边听朗读,边闭目想象。通过想象,学生的脑中便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锣鼓喧天;学校,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这一个个典型的画面,是学生在言语的作用下调用自己库存的表象进行心灵重构的结果。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提升了精神境界。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丰富性:当客观的言语作用于人时,人能对言语所包含的具体语像以及丰富的语意和语情等内涵有尽可能多的领悟和把握。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贫乏性,即言语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感知者却不能获得丰富的感受。言语者言十,听言者只能知一。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从贫乏走向丰富,让学生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春光,由一滴海 水见到天边的大海,从面容的一丝变化看到丰富的心灵世界……
三、依据创造性,适度挖掘,深化体会,培养深刻性
语感具有创造性:语感能力因其敏锐的“悟性”,读,则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写,则能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迅速捕捉到精确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这就意味着“悟性”中孕育着创造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悟得的东西多寡、深浅、广窄的程度如何,是学生语感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体现学生创造力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文学而言,学生对作品中的“未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再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他对作品意蕴体验的深刻程度。读书很多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学者或诗人,甚至未见得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学者或诗人。因为决定个人是否具备学者或诗人素质的关键因素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悟”性的好坏,真正的学者诗人必须是悟性很好的创造性人才。
1.挖掘目的
要能够深刻领悟言语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探究作者的心灵密室。《凡卡》一课,教者要围绕“作者为什么以梦结尾”这一重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在理解了表面意思的基础上,索果求因,联系全文进行剖析,理解凡卡希望不能实现的直接原因。最后,又以“如果信封上的地址详细,而且贴了邮票,凡卡的愿望能实现吗”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挖掘情节
《小珊迪》所写故事真实感人,动人心魄。学生是天真的,善良的,他们多么希望可爱的小珊迪永远不要离去啊。教者要顺应学生心向,巧妙引发学生的问题:“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回零钱,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事情会怎么发展呢”“如果小珊迪受伤后及时来到中国,事情的结果会怎样”……此时,教者又随即把球踢了回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想象可能出现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小珊迪的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小珊迪形象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这些情节已经化作了丰富的形象储存于学生心中,它已经变成了真实的情感撞击着学生心灵。
3.挖掘角色
创设情境,挖掘、增设角色,把学生引入“剧情”,让学生的心跟文中角色一起跳动,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揠苗助长》一文时,教者发问:“小朋友们,我就是拔苗人,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花了这么多力气,把苗往上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情境的创设,真心地请教,使学生仿佛走到了田间,来到了“老农”面前,“老农”的不解和真诚,使学生产生了帮助他解决难题的心理驱动,这种驱动催发了学生劝说的话语:“老伯伯啊,怎么种田的人连这点知识都不懂呢?”“老伯伯,你错在不按庄稼生长的规律办事。”“老伯伯,庄稼生长靠自己,怎么能把他往高里拔呢?”这样的发言不是对寓意的最好理解吗?
“面对田里枯死的禾苗,面对人们的教育,如果你是那拔苗人会怎么想呢?”“老伯伯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提问角度的变换,促进了学生角色的变更,学生由劝说者一下子变成了被劝说者,真诚的劝说变成了真心的悔悟,深刻的教训又转化为改过的行为。
“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有没有类似的人呢?”“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有机的联系,巧妙的启发,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拓展中具体理解了寓意。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深刻性:人能透过言语的表层意思领悟蕴涵其中的深层意义。与此相反的语感品质是肤浅性。语感肤浅的人只能理解言语的表层意思,对蕴涵在感性内容中的理性意义浑然不觉。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要让学生具有捕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能力。
四、依据模糊性,适当操练,强化体验,培养独特性
语感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类属以及人们心理的不清晰性、不确定性。语感是一个外延极大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它一般又表现为多种语言感知能力的综合,因而它对语言现象的把握也是呈现一种“模糊”的状态。有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因其具有模糊性,所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说,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操练推测
合理推测,感受语像的独特性。《一夜的工作》对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和对总理的晚餐所作的描写,显示了与一般人的想象不一样的语像,要让学生对这种语像的独特性有充分的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之前进行合理的推测。进行了合理推测,学生心中才有可以比照的形象。有了比照的形象,课文语像的独特性才能突显出来。因为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课始,教者巧妙发问:“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你想他该吃些什么?”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豪华吊灯”、“山珍海味”……合情的推测想象与生活实际的差距,为学生感受总理办公室独特的陈设做好了铺垫。
“走进总理办公室,出现在你面前的又是什么样的画面呢?”“而事实上又怎样呢?请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巧妙的联系,把学生带进了总理办公室,当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和“晚餐”呈现在学生面前,与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时候,总理办公室陈设的简单和晚餐的简单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心中。
2.操练换位
设身处地,体会作者感受的独特性。总理一夜工作的一个个“独特”的画面,使作者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渗透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而学生由于缺乏体验,对作者的感受往往难以真切地体会到。如何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让他们体会作者“独特”感受呢?
“看到这简单的陈设,你会对总理说些什么呢?”
“知道了这些简单的晚餐,你会想些什么?”
“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如果你是作者,会说些什么?”
3.操练品评
品评表达方式,感受言语的独特性。言语形式的特质决定了言语内容的特质,言语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言语内容的变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探索形式的独特性来感受和领悟内容的独特性。只有把握了形式的独特性才能把握内容的独特性。而只有把握了内容的独特性,才能真正窥视到作者的心灵密室。
通过对办公室的高大与陈设的简单所作的对比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对比的方法对陈设特点的凸现作用。
通过对“一张”、“两把”、“一盏”等词语的品析,学生充分地感悟到量词的使用对人物品质的凸现作用。
通过对“归途联想”中重点词语的删除比较,学生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归途中的“激动、自豪、幸福”的复杂情感,而且体会到重点词语对表达作者特有情感的独特作用。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独特性:一是对他人言语的独特性能准确领悟,二是对他人言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自己的言语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缺乏语感独特性的人,在言语感悟的表达中往往缺乏自己的个性,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培养语感的独特性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责任编辑:梁 媛)
一、依据直觉性,适时捕捉。催化顿悟。培养敏捷性
语感具有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直觉的本质核心是“悟”。语感的感往往表现为“一瞬间”就把握住某种语言现象的本质特征的那种顿悟。语感是一种心智技能,就技能的生理机制而言,它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对语言的内容及各种变化有了认识,并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所以只要遇到一定的言语信息的刺激,就会不假思索地快速感知。运用语感解决语言运用中的某些实际问题,往往比用理性分析来得迅速轻松。
1.捕捉预感
先猜后学,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预期力。例《雨中》一课,如果揭题时一掠而过,那课题的内涵就难以透视。课始,教者用“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肯定与什么有关”、“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我们读这篇文章,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加以引导。学生据题推测,对文章内容来个超前预期。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产生了一种验证心理。而验证性阅读能完善学生的语感。
2.捕捉关键
在速读提挈中可以培养敏锐的直觉。教《雨中》一课,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内容:雨下得怎样?雨中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事与哪些人有关?他们各干了什么?短暂的时间,明确的要求,有效唤醒了学生“快速阅读,抓住关键”的心理,学生在此心理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速运转,快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预感直觉能力得到了培养。
3.捕捉差异
在易位剖析中可以培养敏锐的比较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表达时也要引导他们特别注意选词用语的准确、得体。如果学生每遇一词,每用一词,能自觉联系与之相近的一串词,注意辨别语气的强弱,范围的广狭,程度的深浅,色彩的浓淡,努力从言语的微妙变化中体察情思的微妙变化,由言语的细微差异区分意义的细微差异,或由情思的微妙变化推敲语言的微妙变化,由意义的细微差异区分词语的细微差异,那么,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越来越敏感,辨别力、鉴赏力就会越来越强,言语的素养就会越来越高。教《雨中》时,教者通过对“说”、“叫道”、“喊”和“跳下”、“走下”、“来”的换位比较,使学生在语境、语情、语技的联系中,具体而深入地理解了每个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准确性。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敏捷性:人能从言语讯号中迅速领悟信息,或能将自身信息迅速转为讯号的能力。能快捷地感受或捕捉到语像、语情、语意,尤其是言语的隐含意;能迅速地区分相近言语的细微差别;能敏锐地预期言语者还未说出或未说全的话语;能在感觉层面上敏捷地生成言语。这是一种言语直觉能力。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迟缓性,其主要表现是:对言语要反复感知、思考,才能渐渐获得语感。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的语感从迟缓性向敏捷性方向发展。
二、依据多维性,适量拓展。优化感悟。培养丰富性
语感具有多维性:语言作为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其各要素本身就是—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而且“汉语具有西方语言无可比拟的民族、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心理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所以,语感能力在培养形成的同时因其直觉体悟、整体思知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它具有多维思辨的属性。由此可知,培养语感能力不仅能得以提高和发展,有利于克服教学的单一性和封闭性,而且能促使学生思知体验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
1.向生活积累拓展
在教学《早春》时,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学生一般缺乏直接的形象支撑。仅靠诗义的抽象演绎,他们对诗句意境的感悟怎么也不会真切。然而,在学生丰富的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相近的意境却司空见惯。虽然这些画面和意境沉睡在学生的心中,只要我们向其拓展,与之链接,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诗句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立地盘活生活库存、服务于阅读的能力。正是在学生难以准确领悟诗句意境之时,教者可以以“在你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境吗”的问题,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生活。使学生通过相似联系,由“草色遥看近却无”,想到“集市的人流”、“工地的红旗”、“冰中的秧苗”……这一切与诗句的意境何等相似,有这一个个生活画面、亲身的经历奠基,诗句的理理解就不再是枯燥的意义,而是丰富的形象。
2.向阅读积累拓展
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要求学生“真切感受那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送别场面,深切感受‘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思想感情”,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又具有相当大的理解空间,这些空间必须靠学生的阅读积累来充实。学生在课内外阅读和影视观看中,与总理相关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形象了解得很多,这为理解句子蕴涵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基础。教者要有意向其拓展,巧妙地以“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报纸,看过的影视,想一想,如果有关人物就在送行的队伍里,他们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加以引导。这样,原有课文的画面,课外阅读的画面,影视的画面,被一一激活:《温暖》中清洁工人的追忆,《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杨眉的哭喊,《关怀》中孩子们的呼唤……这些画面,既有原有形象的激活,又有新形象的构建,它们的自然组合,共同构成了蕴涵丰富的形象,有效地充实了课文语言形象的空白,使学生的语感丰富多彩。
3.向想象空间拓展
在教《开国大典》时,教者适时引导: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波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边听朗读,边闭目想象。通过想象,学生的脑中便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锣鼓喧天;学校,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这一个个典型的画面,是学生在言语的作用下调用自己库存的表象进行心灵重构的结果。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获得了丰富的美感享受,提升了精神境界。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丰富性:当客观的言语作用于人时,人能对言语所包含的具体语像以及丰富的语意和语情等内涵有尽可能多的领悟和把握。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语感的贫乏性,即言语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感知者却不能获得丰富的感受。言语者言十,听言者只能知一。语文教学要促使学生对言语的感受从贫乏走向丰富,让学生从一片绿叶看到无限春光,由一滴海 水见到天边的大海,从面容的一丝变化看到丰富的心灵世界……
三、依据创造性,适度挖掘,深化体会,培养深刻性
语感具有创造性:语感能力因其敏锐的“悟性”,读,则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写,则能为自己的思想感情迅速捕捉到精确的词语、恰当的句式。这就意味着“悟性”中孕育着创造性。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悟得的东西多寡、深浅、广窄的程度如何,是学生语感能力优劣的重要标志,也是直接体现学生创造力好坏的标准之一。就文学而言,学生对作品中的“未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再生产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他对作品意蕴体验的深刻程度。读书很多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学者或诗人,甚至未见得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学者或诗人。因为决定个人是否具备学者或诗人素质的关键因素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悟”性的好坏,真正的学者诗人必须是悟性很好的创造性人才。
1.挖掘目的
要能够深刻领悟言语内涵,必须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探究作者的心灵密室。《凡卡》一课,教者要围绕“作者为什么以梦结尾”这一重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在理解了表面意思的基础上,索果求因,联系全文进行剖析,理解凡卡希望不能实现的直接原因。最后,又以“如果信封上的地址详细,而且贴了邮票,凡卡的愿望能实现吗”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挖掘情节
《小珊迪》所写故事真实感人,动人心魄。学生是天真的,善良的,他们多么希望可爱的小珊迪永远不要离去啊。教者要顺应学生心向,巧妙引发学生的问题:“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回零钱,那位先生会责怪他吗?”“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事情会怎么发展呢”“如果小珊迪受伤后及时来到中国,事情的结果会怎样”……此时,教者又随即把球踢了回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想象可能出现的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由此,小珊迪的形象更加丰满,学生对小珊迪形象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这些情节已经化作了丰富的形象储存于学生心中,它已经变成了真实的情感撞击着学生心灵。
3.挖掘角色
创设情境,挖掘、增设角色,把学生引入“剧情”,让学生的心跟文中角色一起跳动,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揠苗助长》一文时,教者发问:“小朋友们,我就是拔苗人,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我花了这么多力气,把苗往上拔,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呢?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情境的创设,真心地请教,使学生仿佛走到了田间,来到了“老农”面前,“老农”的不解和真诚,使学生产生了帮助他解决难题的心理驱动,这种驱动催发了学生劝说的话语:“老伯伯啊,怎么种田的人连这点知识都不懂呢?”“老伯伯,你错在不按庄稼生长的规律办事。”“老伯伯,庄稼生长靠自己,怎么能把他往高里拔呢?”这样的发言不是对寓意的最好理解吗?
“面对田里枯死的禾苗,面对人们的教育,如果你是那拔苗人会怎么想呢?”“老伯伯听了人们的劝说,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怎么做呢?”提问角度的变换,促进了学生角色的变更,学生由劝说者一下子变成了被劝说者,真诚的劝说变成了真心的悔悟,深刻的教训又转化为改过的行为。
“我们这里有这样的拔苗人吗?”“有没有类似的人呢?”“学了这则寓言,你想告诉人们什么呢?”有机的联系,巧妙的启发,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拓展中具体理解了寓意。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深刻性:人能透过言语的表层意思领悟蕴涵其中的深层意义。与此相反的语感品质是肤浅性。语感肤浅的人只能理解言语的表层意思,对蕴涵在感性内容中的理性意义浑然不觉。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要让学生具有捕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能力。
四、依据模糊性,适当操练,强化体验,培养独特性
语感具有模糊性: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类属以及人们心理的不清晰性、不确定性。语感是一个外延极大的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它一般又表现为多种语言感知能力的综合,因而它对语言现象的把握也是呈现一种“模糊”的状态。有说不清道不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因其具有模糊性,所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说,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1.操练推测
合理推测,感受语像的独特性。《一夜的工作》对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和对总理的晚餐所作的描写,显示了与一般人的想象不一样的语像,要让学生对这种语像的独特性有充分的感受,必须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之前进行合理的推测。进行了合理推测,学生心中才有可以比照的形象。有了比照的形象,课文语像的独特性才能突显出来。因为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的。课始,教者巧妙发问:“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就是总理的办公室,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你想他该吃些什么?”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豪华吊灯”、“山珍海味”……合情的推测想象与生活实际的差距,为学生感受总理办公室独特的陈设做好了铺垫。
“走进总理办公室,出现在你面前的又是什么样的画面呢?”“而事实上又怎样呢?请看作者是怎样叙述的?”巧妙的联系,把学生带进了总理办公室,当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和“晚餐”呈现在学生面前,与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时候,总理办公室陈设的简单和晚餐的简单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心中。
2.操练换位
设身处地,体会作者感受的独特性。总理一夜工作的一个个“独特”的画面,使作者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渗透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而学生由于缺乏体验,对作者的感受往往难以真切地体会到。如何缩短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理差异、情感差异,让他们体会作者“独特”感受呢?
“看到这简单的陈设,你会对总理说些什么呢?”
“知道了这些简单的晚餐,你会想些什么?”
“看到总理一夜的工作,如果你是作者,会说些什么?”
3.操练品评
品评表达方式,感受言语的独特性。言语形式的特质决定了言语内容的特质,言语形式的变化必然带来言语内容的变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探索形式的独特性来感受和领悟内容的独特性。只有把握了形式的独特性才能把握内容的独特性。而只有把握了内容的独特性,才能真正窥视到作者的心灵密室。
通过对办公室的高大与陈设的简单所作的对比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对比的方法对陈设特点的凸现作用。
通过对“一张”、“两把”、“一盏”等词语的品析,学生充分地感悟到量词的使用对人物品质的凸现作用。
通过对“归途联想”中重点词语的删除比较,学生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归途中的“激动、自豪、幸福”的复杂情感,而且体会到重点词语对表达作者特有情感的独特作用。
通过训练,使学生的语感品质具有独特性:一是对他人言语的独特性能准确领悟,二是对他人言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自己的言语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缺乏语感独特性的人,在言语感悟的表达中往往缺乏自己的个性,常常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培养语感的独特性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