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引导学生探究文本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应在教师引领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体,乐于感受、探究文本。在积极语用教育理论指导下,建立“基于文本—基于体验—基于探究”的阅读教学模式。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为例,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阅读动机文本体验探究教师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3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热情,充分肯定学生的原初体验,重视学生在体验阅读中对自身的重构,重视教师的引领作用。
  但是现阶段中学语文阅读课无视学生的阅读起点差异,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导向僵化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学生没有主动阅读文本的热情,也体会不到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
  积极语用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快乐地阅读和主动地表达,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认为,理念更新是基础,回归文本是关键。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体,乐于探究文本。
  一、基于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美国凯勒教授在他的“ARCS学习动机模型”中指出,动机的激发包括四个部分: 注意、相关性、自信和满意。这四个部分代表了一组激励个人的必要条件。首先,这课程要吸引学生注意;其次要建立起相关性,即使好奇心被唤起,如果内容与学生没相关性,动机也会丢失;第三是自信,自信来自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成功的积极的期望;但要维持动机,第四个条件就要起作用,那就是满意,满意是指对自己的成就的一种积极的情绪,它意味着学生的成功得到了认可和认证,而这种成功支持他们内在的满意的情绪。经实践研究,我们发现,课前要求学生写好读后感是激发他们阅读动机的好手段。课堂上我们就读后感进行小组以及全班分享。
  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我们印发了《朝花夕拾·小引》,要求学生熟读此文,再反复读课文,完成600字以上的读后感。
  课前,检查学生们的读后感,大家对于百草园的看法是一致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我”获得了无限乐趣的所在。鲁迅先生把美丽的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写出了童年无限的生活情趣,充分体现了鲁迅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热爱探求知识的品性。
  但是对于三味书屋的描述,大家有不同看法,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种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枯燥陈腐的,严重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作者对它的不满和厌恶,以及对封建私塾的批判。另一种认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是作者甜美的欢乐的回忆,写出儿童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课上,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感,并挑选两篇认为最值得交流的,在全班进行讨论。读后感的分享交流非常重要,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地阅读文本,努力地写好读后感。教师可从学生的读后感中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二、基于体验,提高学生探究兴趣
  从读后感可看出不少学生的初体验还是浅层的。很多学生受课后三种主题影响,有了先入为主的看法。有的甚至是先选择一种,然后再去印证。在小组分享读后感时,持不同看法的同学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以读后感为基准,把学生分为两大组(四小组),探究作者写三味书屋到底是不满批判还是甜蜜的回忆。学生再次阅读文本,然后分组讨论。
  这样的探究不同于对教师课前预设问题的探究,因为这是源于自己的体验,源于不同体验对照,源于学生的好胜和进取,所以学生能兴致盎然地认真阅读并思考讨论。归纳学生意见:
  (一)认为三味书屋束缚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是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腐败的批判。其证据是:
  1.文中,鲁迅逼真地描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学生进学先向孔子牌位行礼,再拜先生。2.童年鲁迅请教先生“怪哉虫”一事却碰壁,说明老师迂腐,也扼杀学生兴趣;课程刻板,只读经书;书塾设有打人戒尺和罚跪规则;师生关系不亲密。3.读的书晦涩难懂,大家课上常溜去后院玩,或画画。总之,三味书屋是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气氛压抑,学生不自由,是对儿童身心健康的漠视,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这与百草园快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二)认为三味书屋依然是作者对童年甜美的欢乐的回忆。其证据是:
  1.书屋的环境是庄严、幽雅的。2.记忆中的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他对学生的态度在总体上是和蔼的。 “他有一条戒尺,……但也不常用……”这说明他对学生是温厚的。先生读书情景更令人回味无穷:“他总是微笑着,而且将头仰起,……”老师是个可敬可爱的人。3.师生关系不很亲密和谐,但也没严重对立。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学生跑出教室玩耍时他只在书房“大叫起来”,学生没感觉到恶意,所以对他还是尊敬的。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画画成绩而充满自许,为卖掉这些画而充满怜惜,从这我们也可看出作者的留恋之情。这些叙述都充满童真的生活乐趣。
  在这些基于文本的讨论中,学生通过对文本积极主动的钻研,进入到作者所呈现的精神世界中,他们所获得的体验远胜于在最开始写读后感时的体验,这种体验更真切更丰富更有价值。这样的探究,对于那些缺乏文本阅读兴趣、只流于浅层次阅读的学生,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而深入地思考。
  三、基于探究,重视教师引领启发   学生的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及对文本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都有差异,这就要教师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用自身的丰富积累、开阔视野、独到见解引领学生。对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要正确评价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把握作者渗透于文中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是对文本有效解读的过程,才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我组织学生更深入地研读:
  (一)让学生再回到文本。找出文中描写先生的句子,大声朗读,再赏析。找出文中对三味书屋的细节描写,大声朗读,再赏析。
  (二)提供几个材料供学生研讨、拓展。
  1.关于写作背景。赏析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及他当时的心境和生存状态。本文是《朝花夕拾》第六篇。《朝花夕拾》文集写于鲁迅辗转流徙从北京至厦门之时,当时,鲁迅先生见多了军阀政府的凶残,“正人君子”的下劣,他对世事感到厌烦,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来排解心中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这在《朝花夕拾·小引》(已印给学生)中也有说明:“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
  2.关于寿镜吾先生。在最爱的三位老师中,鲁迅对寿先生饱含着亲人般的感情。寿先生为人正直,甘于淡泊,不愿做官。他和蔼可亲,关爱学生,很少体罚。先生常帮助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须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先生。几天后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1897年离开三味书屋,鲁迅去南京东京等地求学,每次回绍兴时,都去拜见先生。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送挽幛致哀。
  文中,鲁迅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心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如果说有不满和批判,那也是针对封建教育下先生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而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
  3.关于三味书屋。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对于传播文化,培养启蒙儿童等起过重要作用。三味书屋那时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之地。鲁迅12岁那年到这上学,在这度过了人生重要的6年。多年后,他对书屋的陈设对后花园的玩耍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这是不满和批判吗?
  师生基于文本的解读、研讨之后,得出结论如下:鲁迅先生童年时期,家庭生活从小康落入困顿,很遭了一些人的冷眼,甚至被目为乞食者。但无论如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他却有着极为特别的意义,那是他心灵中可自由停泊的两处港湾,在那他保留了纯真烂漫的童心、诚挚自由的人性,这对他以后成为伟大文学家至关重要。三味书屋生活在鲁迅先生的心里,早已充满理想化色彩,早已超越了它的有限性和无意义。文中,鲁迅先生亲切回忆了童年生活的美好情趣,叙述格调前后和谐统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纯朴自然、善良美好,与眼前世界的矫饰做作、邪恶丑陋恰成鲜明对照。“显而易见,鲁迅先生自由自觉地超越了现实,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童真童趣,引为精神的依托,渡向世界的彼岸。”
  综上所述,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是语文阅读教学得以成功展开的前提;而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参与,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当。钱理群先生认为“中学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使学生每次上课之前,都怀着期待的心情。而这种期待的心情,正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得以最充分展开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陈立春.美国“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原理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10 (3)
  [2]鲁迅.朝花夕拾·小引[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文安.朝花夕拾的传记批评式解读.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08(9)
  [4]钱理群.精神的炼狱——中国现代文学从“五四”到抗战的历程[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第71页.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课本插图是历史教师最容易接触到的教学资源,但也往往最容易被忽视。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深度挖掘插图背后的历史信息,如何与教学主题相结合,并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以人教版插图《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为例,深度挖掘“田凭”的信息对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本插图金匮田凭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
我的小学同学曾经给我提出一条推理,我至今没能忘怀。  他:“知识就是力量,对吧?”  我:“对。”  他:“團结就是力量,对吧?”  我:“对。”  他:“那知识就是团结。”  我:“……好像也对。”  他:“那我们上学干吗?咱俩团结一下就有知识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5月24日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湖北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并强调指出:“防范化解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在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把防疫期间形成的“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等
文化生活是政治学科新课程中新增的一门科目,而综合探究教学内容则是新课程中新增的一项教学任务。如何正确认识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活动,如何正确处理和完成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教学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既重要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一学期来在文化生活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线索,探讨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的基本流程及教学模式。  一、广大教师对综合探究课设置的目的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综合探
[摘 要]新课改呼唤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应勇于探索,善于发现。作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桎梏,引领学生成为阅读教学中的发现者、思考者和探究者,让学生能够更充分、更自由地体验探究型阅读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探究型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倡导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问题而言的,在开放题中,可能提供的条件不完备,需要在求解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增添假设,结论或结果一般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也可能是因人而异、灵活多样的。  开放题教学由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转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将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学习乐趣。运用开放题教学有利于营造广泛参与、大胆质疑的学
从整体上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此,笔者仅以《抗日战争》一课为例,谈谈在历史教学设计中如何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一、精心设计,彰显民族精神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未成年人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笔者发现,以《抗日战争》一课为切入点,以中华民族处于逆境时所呈现出的奋发有
漫天的墨色笼罩着视线所及,如同一席厚重的幕布,布匹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微光。是街边昏黄的路灯,在这寂静的夜里散发着温暖的气息,照亮人们回家的路。  我放下手中的笔,抬头凝望窗外的夜色。  一切都沉寂在无边的夜色里,院落中的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唯剩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晃动。地上是冻得干裂的泥土,不曾有一丝生机。低矮的灌木蜷缩着身子,躲在院子的角落中发抖。清冷的灯光从树后的楼中射出,拖拽着行人的身影,蔓延
历史课程开设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把握好了这两个方面,就可以从繁琐的历史知识和理论中找到主线,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一、生动历史课堂的含义  课堂是培养人的主要阵地,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感召、升华是课堂教学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历史学科是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一门科学,从课堂的标准和历史学科教学的要求来看,历
摘 要:恩格斯在批判唯心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侧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揭示了道德的物质生产实践起源、作为意识形态本质的两重性及其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侧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论证了道德的辩证统一判断标准、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及其二元功能作用。进言之,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系统论述道德问题的第一人,明确了道德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实践价值指向,构建了道德研究的基本内容体系框架和独特概念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