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关键的,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有很大帮助,除了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改变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为小学生提供优秀的阅读资源,实现阅读的拓展,增强课堂趣味性,为后续小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保持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学习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对课文、人物、事件着重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们试着自己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既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能够有所提升,还能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这样能开拓学生们的阅读知识面,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小学生应具备广阔的知识面[1]。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内容,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自我保护、为人处事等基本人生理念,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散文、小說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学习生字词,感受优美语句。例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朗诵这首现代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刷刷”“”等和秋有关的声音,了解黄叶、蟋蟀、田野等与秋天有关的事物,体会“大树抖抖手臂”“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等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后续语文课程学习及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2]。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能每个学生的程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老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理解能力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引导,不一定能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达到高度水平,但要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不断地提高。
阅读文章不仅仅是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窗口,作者通过文字将这些情感展示给读者们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和作者进行交流,才能了解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章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一课时,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讨论一下自己平时养花是什么样的,再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作者养的花是什么样的”“作者养花给他的生活带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老师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适当的氛围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参与语文阅读[3]。阅读是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动作、神态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亲和、自然的姿态去面对学生,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创设情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借鉴《朗读者》节目的形式,以“访谈+朗读+轻解析”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语文阅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变成互动式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4]。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及时地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地解决这些困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会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金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78):47-47.
[2]吴海霞.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7(83):70-70.
[3]朱鹏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9):16-16.
[4]伍开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 (中),2017(6):83.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保持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在学习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老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对课文、人物、事件着重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一些课外资料,让学生们试着自己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既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能够有所提升,还能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这样能开拓学生们的阅读知识面,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小学生应具备广阔的知识面[1]。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内容,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阅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自我保护、为人处事等基本人生理念,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通过阅读古诗、散文、小說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学习生字词,感受优美语句。例如,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朗诵这首现代诗歌,在朗诵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刷刷”“”等和秋有关的声音,了解黄叶、蟋蟀、田野等与秋天有关的事物,体会“大树抖抖手臂”“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等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学习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为后续语文课程学习及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2]。老师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可能每个学生的程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老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理解能力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引导,不一定能让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达到高度水平,但要保证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以不断地提高。
阅读文章不仅仅是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这些情感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窗口,作者通过文字将这些情感展示给读者们看。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和作者进行交流,才能了解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章产生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养花》一课时,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讨论一下自己平时养花是什么样的,再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们自己说一说“作者养的花是什么样的”“作者养花给他的生活带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老师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适当的氛围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之积极、主动参与语文阅读[3]。阅读是个体的感悟和情感体验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的表情、动作、神态等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亲和、自然的姿态去面对学生,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进行阅读。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创设情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借鉴《朗读者》节目的形式,以“访谈+朗读+轻解析”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语文阅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变成互动式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4]。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及时地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地解决这些困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会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金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78):47-47.
[2]吴海霞.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思维能力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7(83):70-70.
[3]朱鹏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9):16-16.
[4]伍开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 (中),201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