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促使大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目前高职院社团在管理机制、做法、效果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不多、种类不全和质量不高。研究学生社团建设的解决措施,解决制约高校社团发展的瓶颈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社团;社团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1-0069-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学生社团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1高职院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普遍已经意识到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但由于传统的育人模式的束缚,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仍然步履维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数量不多
社团数量不多,同时社团内人数少。原因主要是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制约不够。有的学生参加社团是三分钟热度。同时有的社团开展活动不注意社员的需求和心理,结果是曲高和寡。还有一些社团缺少新老成员衔接,结果社团随着老社长的毕业或退出而衰落甚至消亡。
1.2种类不全
社团中娱乐类和文艺类社团较多,而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政治性社团、围绕专业学习而组织的专业社团和服务社会的实践类社团几乎没有。主要在于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其次社团的成立和活动开展缺乏总体思路,只要求社团活动不违法违规,较少引导。缺乏活动场地和经费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1.3质量不高
制约社团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第一课堂与社团工作的关系,没有认识到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盲目加入社团。其次,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最后,指导教师的作用不明显。虽然要求社团必须有指导教师,但相当一部分社团,活动事前不与指导教师协商,事中不参与。有的指导教师有名无实,甚至不参加社团活动。
2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解决措施
2.1实施学分、提供舞台,努力繁荣学生社团
1)规范社团管理、明确会员权利和义务,提高会员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社团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会员大会或代表会,认真听取会员的意见;社团活动主要面向本社团,如需面向全校,需报指导单位审批,以承办的形式开展。取缔没会员参加的社团,不参加社团活动的会员,取消其资格;社团适当收取会费、发放会员证。提高会员准入门槛,控制会员数量。规模庞大的超出了管理能力范畴,要通过选拔、会费等方式,提高会员准入门槛。这既有利于社团发展,又让每位会员都充分享受有限的资源。
2)逐步建立社团学分制,提高会员综合素质。社团的最终目标是让会员提素质、共成长。把学分制引入社团,通过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让社团指导老师对会员进行课堂系统培训,开展实践活动,考核通过的社员可获得1-2个学分。
2.2理顺机制、完善制度,构建社团育人模式
1)建立团委统一管理、学生主导、专业老师辅导和院系辅助的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积极鼓励依托专业优势组建社团。一些同类社团可尝试在团委成立总会,各系成立分会。目前,可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试点单位,各学院分会统一到总会注册,各学院分会由所在学院和总会共同负责。总会要充分整合资源,协调各分会开展活动,减少分会独立开展低层次、重复性、受欢迎程度小的活动。
2)建立一套科学、民主、有效的社团量化考评机制。完善社团量化考评标准;督促各社团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和组织建设制度,加强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社团评比制度等。对重大活动进行审查、指导、考评。加强财务监察,规范社团账目。在社团联合会内成立财务部。届时将邀请会计专业老师对各社团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各社团财务人员将对社团的收支情况进行详细专业的记录,社团联合会组织搜集整理各社团账目表,定期公示。同时对各社团财务状况进行抽查审核。
2.3分类建设、加大指导,强化社团自身建设
1)以“拓展素质 建设品牌 科学发展”为目标,实行分类建设。坚持“着力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支持专业技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加以调控指导。确定重点发展理论学习类社团,同时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发展专业技能类社团。
2)加大活动指导和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社团中的作用。各社团应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坚持社团由相关专业背景的院、部门作为指导单位,以相关教师承担业务指导。制定、落实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和考核办法。选聘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社团指导教师必须定期对社团活动加以辅导,并计入教师工作量。实行奖励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于成绩突出给予奖励,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开展社团学生干部的审核及培训,明确社团产生学生干部的途径和数量。
3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远期规划
3.1团组织进社团,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方式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整合,新时期的共青团组织也需要通过新的途径开拓工作,因此把社团工作与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结合起来,是学生社团管理的一种尝试与创新。借助共青团的组织影响、工作网络和人力资源,开展社团活动。将社团团支部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中,可有效延伸团组织的工作手臂。
3.2企业文化进社团,社团校企共建共管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不断深入,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社团,社团校企共建共管,成了社团质量提高的一个有效突破口。通过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的舞台。
3.3研究机制进社团,推动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从怎样激发同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入手,对社团内部网络的信息聚集和分散性与社团活力之间的关系作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于社团发展、同时又灵活多样的运作制度;要探索将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教育相结合,真正把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美)温格(Wenger)等著.边婧译.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石向实,陈晓慧.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关键词社团;社团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11-0069-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学生社团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注重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自身在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成长成才。
1高职院社团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普遍已经意识到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但由于传统的育人模式的束缚,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仍然步履维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数量不多
社团数量不多,同时社团内人数少。原因主要是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制约不够。有的学生参加社团是三分钟热度。同时有的社团开展活动不注意社员的需求和心理,结果是曲高和寡。还有一些社团缺少新老成员衔接,结果社团随着老社长的毕业或退出而衰落甚至消亡。
1.2种类不全
社团中娱乐类和文艺类社团较多,而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政治性社团、围绕专业学习而组织的专业社团和服务社会的实践类社团几乎没有。主要在于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完全激发出来。其次社团的成立和活动开展缺乏总体思路,只要求社团活动不违法违规,较少引导。缺乏活动场地和经费不足等原因,也影响了社团的发展。
1.3质量不高
制约社团质量提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第一课堂与社团工作的关系,没有认识到社团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盲目加入社团。其次,社团干部素质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最后,指导教师的作用不明显。虽然要求社团必须有指导教师,但相当一部分社团,活动事前不与指导教师协商,事中不参与。有的指导教师有名无实,甚至不参加社团活动。
2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解决措施
2.1实施学分、提供舞台,努力繁荣学生社团
1)规范社团管理、明确会员权利和义务,提高会员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社团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会员大会或代表会,认真听取会员的意见;社团活动主要面向本社团,如需面向全校,需报指导单位审批,以承办的形式开展。取缔没会员参加的社团,不参加社团活动的会员,取消其资格;社团适当收取会费、发放会员证。提高会员准入门槛,控制会员数量。规模庞大的超出了管理能力范畴,要通过选拔、会费等方式,提高会员准入门槛。这既有利于社团发展,又让每位会员都充分享受有限的资源。
2)逐步建立社团学分制,提高会员综合素质。社团的最终目标是让会员提素质、共成长。把学分制引入社团,通过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让社团指导老师对会员进行课堂系统培训,开展实践活动,考核通过的社员可获得1-2个学分。
2.2理顺机制、完善制度,构建社团育人模式
1)建立团委统一管理、学生主导、专业老师辅导和院系辅助的运作模式。充分整合多方资源,积极鼓励依托专业优势组建社团。一些同类社团可尝试在团委成立总会,各系成立分会。目前,可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试点单位,各学院分会统一到总会注册,各学院分会由所在学院和总会共同负责。总会要充分整合资源,协调各分会开展活动,减少分会独立开展低层次、重复性、受欢迎程度小的活动。
2)建立一套科学、民主、有效的社团量化考评机制。完善社团量化考评标准;督促各社团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和组织建设制度,加强社团与社团之间的管理经验交流。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社团评比制度等。对重大活动进行审查、指导、考评。加强财务监察,规范社团账目。在社团联合会内成立财务部。届时将邀请会计专业老师对各社团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各社团财务人员将对社团的收支情况进行详细专业的记录,社团联合会组织搜集整理各社团账目表,定期公示。同时对各社团财务状况进行抽查审核。
2.3分类建设、加大指导,强化社团自身建设
1)以“拓展素质 建设品牌 科学发展”为目标,实行分类建设。坚持“着力建设理论学习型社团、大力支持专业技能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原则加以调控指导。确定重点发展理论学习类社团,同时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发展专业技能类社团。
2)加大活动指导和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社团中的作用。各社团应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坚持社团由相关专业背景的院、部门作为指导单位,以相关教师承担业务指导。制定、落实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和考核办法。选聘政治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管理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社团指导教师必须定期对社团活动加以辅导,并计入教师工作量。实行奖励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于成绩突出给予奖励,激发指导教师的工作热情。开展社团学生干部的审核及培训,明确社团产生学生干部的途径和数量。
3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的远期规划
3.1团组织进社团,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方式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资源的整合,新时期的共青团组织也需要通过新的途径开拓工作,因此把社团工作与共青团组织的工作结合起来,是学生社团管理的一种尝试与创新。借助共青团的组织影响、工作网络和人力资源,开展社团活动。将社团团支部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中,可有效延伸团组织的工作手臂。
3.2企业文化进社团,社团校企共建共管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理念的不断深入,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社团,社团校企共建共管,成了社团质量提高的一个有效突破口。通过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突破自我的舞台。
3.3研究机制进社团,推动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从怎样激发同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入手,对社团内部网络的信息聚集和分散性与社团活力之间的关系作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于社团发展、同时又灵活多样的运作制度;要探索将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教育相结合,真正把高职院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美)温格(Wenger)等著.边婧译.实践社团: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石向实,陈晓慧.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