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过后 一切如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短信提醒:尊敬的会员,您的积分将于12月31日清零,请前往门店兑换积分并及时使用。我选择需要就开心购买,否则让积分清零。
  打开朋友圈,意外发现朋友已经开启好友验证功能。明白连说“你好”都可省略,或许我们曾相识相知,同路同行的友谊到此为止,谢谢遇见,不打扰,是最得体的告别。
  光阴如在昨日,不会这样释然。四季教会人思考,领悟世间万物自有时序。
  这个冬天,生活的城市竟无半点冬日的清寂。斑驳的行道树以紫红、墨绿、橙黄、赭石将道路两旁点染得如一幅油画般繁复浓烈。晴朗的日子,天空蓝得通透而明媚,那些不愿飞去南方的鸟雀常常就大胆地站在枝杈间上下翻飞,我有时怀疑它们颠倒了季节。
  直到12月,大雪节气一过,万树众叶如被一位指挥家下达了统一的指令,枝杈间忽然就齐刷刷地亮出了筋骨,清癯挺拔,剑指蓝天。春夏秋没留意枝杈的好看,此时觉得深冬的虬枝原是和蓝天最契合的风景。
  满地的黄叶,支撑着最后的婉约。
  一夜零落,绝不拖泥带水。
  脚踩在落叶身上“簌簌”作响,大地沉稳安然,不露丝毫的慌张。蓦然读懂了“大地为母”的含义:欣喜你新枝绿芽的绿意盎然,也接纳你自我更新的零落成泥。今天我拥你们入怀,来年,你们以新的姿态重新書写春的华章。
  枝告诉我们,清零过后,是我的本色;树告诉我们,清零过后,是下一个春天。
  “春天的妙处在于今年老了,明年还会年轻。”喜欢姐姐这样的语言,更喜欢文字背后的豁达。
  生命的衰老与沉重,不是每个人都担得起的。
  朋友约了见面。知晓她换了职业,想想见面会谈兴更浓吧——毕竟她大胆走出这一步,我们都为她喝彩!朋友脸上却未见喜悦。拉着她画一棵树,寥寥几笔一棵树跃然纸上,随手又在枝杈间画了几个硕大的苹果。模糊记得一位心理学老师解读——颇有成就和荣誉的人往往会在枝杈间画上果实。这是一种投射吗?曾经的光环不曾忘记,以另一种形式显现出来?她困惑一切从零开始的艰辛,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我提醒她当初亦劝你,你心如磐石,坚定不移,既然已经换了职业,过去的荣誉学会清零,或许你才会轻装前行。放下荣誉并不是忘记,它只是新的开始。既然你曾经将一份职业做到出色,转换或许是更大的挑战。按照一万小时法则,你心无旁骛专注现在的职业,不是更好吗?不快乐或许是太在意过去,反而无法安排好当下。朋友点头首肯。我明白走出曾经的荣誉还要靠她自己。
  所以坦然面对到期的积分,过期的友情,四季的荣枯,曾经的荣誉……
  岁末,我整理读过的书籍,让文字化为骨血融入血脉,或许有一天它会以新的形式汩汩流出;我打包不会再用的物品,因为它们已完成使命;我收藏同行的时光,将友谊的温度埋藏心底,继续前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该去的若不去,哪有时间和空间让新的种种可能降临自己的生活?
  清零过后,一切如新。重来又何妨?
  (常朔摘自《西安晚报》2018年1月2日)
其他文献
印度有家叫“阿妈”的餐厅,由一位68岁的女士贾娅拉姆创办于2013年,仅三年时间,“阿妈”就拓展到300多家分店,成长速度让人瞠目。  “阿妈”餐厅环境优雅,店面装修呈淡淡的粉红,给人一种亲切和温暖,它菜色健康,菜品便宜。“阿妈”最贵的菜品只卖0.47元,此外,还经常施一些热的汤粥给街头的流浪汉;更难能可贵的是,“阿妈”的厨师和一般员工清一色都是女性。  不要以为“阿妈”菜品的价格便宜,就臆测其分
翻开《易经》,乾卦《文言传》里有两句有关“真诚”的话,值得我们参考。一是“闲邪存其诚”,二是“修辞立其诚”。合而观之,或许颇有深意。  为了避免断章取义,我把上下文一并列出,再作清楚的白话语译。先谈第一句。原文是“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白话为:“平常说话都能守信,平常做事都能谨慎,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为善于世而不夸耀,德行广被而感化世人。”由此可知,真诚
库格勒是德国文学和历史学家。在他还没有名气时,曾写过一本关于腓特烈大帝的传记,想找个画家为自己的书画插图。可他接连尝试了很多次,都被拒绝了,没有哪位画家肯为他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画插图,仿佛一旦做了这样的“芝麻小事”,就会降低他们的身份。  就在库格勒不知所措之际,有位年轻的小伙子,主动找上门来,他彬彬有礼地说:“或许,我可以为您效劳!”说着,他拿出了几幅自己的素描作品,库格勒接过来一看,立刻
不要着急,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很多人的焦虑,都与“害怕来不及”有关。害怕来不及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便年轻不再了;害怕来不及确定恋爱的感觉,对方便转移下一目标了;害怕来不及尽孝于身前,亲人便离去了;害怕来不及潇洒活过,身体便垮下了。我们害怕一切都来不及,总想着要明白充实地过活,今天便不在了。  害怕来不及,我们便越发忙碌,沉浸在忙碌中,会暂时忘记焦虑。可一旦闲下来,空虚、无聊携带着焦虑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他的《永不言败》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长江三角洲盛产三种鱼,它们是鲥鱼、刀鱼和河豚。这三种鱼都以味美著称。三种鱼形态各异,味道和吃法也各有特点。鲥鱼身型似鲤鱼但稍扁。做鲥鱼时内行人都不把鱼鳞刮掉,因为鲥鱼的美味全靠鱼鳞传递。刀鱼身型似柳叶刀,身狭而长。其肉细腻滑润,但刀鱼体内有千万根刺,食用时务必小心,否则有卡喉的危险。河豚身滚圆无鳞,体长带刺的皮,味美至及,但含有巨毒,
我在阳光里,太阳却只能晒到我身体的一面。  没有一丝云,天蓝得像一块油布,又像一片平静的湖水。我坐在阳台上,迎着太阳,是为了让阳光晒到我的双腿。因小儿麻痹症留下的后遗症,我的双膝自40岁后开始退化,行走时,每一步都有痛感。  太阳的光线柔和地穿透我厚厚的绒裤,让我的膝盖有了温热的感觉,一种久违的让人慵懒的惬意,就像头顶和煦的阳光一样从内心深处往外涌动。晒得久了,温暖的阳光让麻木的痛感神经开始复苏,
都说阳光是最好的杀虫剂。所以无论寒风萧瑟的冬日,还是阴雨绵绵的春秋,只要天空作美,老家的屋檐、窗台和竹篙,总会被摊开的棉被、悬挂的衣裤、摆放的鞋袜等所占领。从近处端详,尽管有点凌乱不堪,毫无美感可言,但从远处眺望,整个村庄由点成线,由线及面,那晾晒的场景就蔚为壮观了,并且颇赋生活气息,让人很容易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那首《晒衣》:“亭午晒衣脯褶衣,柳箱布襆自携归。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102岁寿辰。她是专家学者,是作家翻译家,是女儿,是姐妹,是妻子,是母亲。她守候着人类最小的社会单元,为人生创造了美丽的“第一秩序”——家。她有一个被时代熟知的称号“钱钟书夫人”,她是一个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却有着一个世纪令人感动的平民情怀。  杨绛曾说,我最珍惜和感念的是与家人的亲近。  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自从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一直不辞辛劳地操持家务。以至于心疼女儿的
旅居日本,时时享受体验着先进带给人的舒适、便利的同时,却也发现,发达如日本者,某些地方却还在使用着一些老式过时的制品,比如录放像机、打卡机、火柴等。  先来说说火柴。日本象印公司针对国民1000人实施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如今会用火柴的儿童只占18.1%。表面上看,似乎火柴在日本已經逐渐开始淡出历史舞台了,其实不然。比如在日本的餐厅、宾馆,为客人免费提供的基本上依然是火柴而不是打火机。  笔者曾为此
偶尔读读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助人明德。司馬迁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孔子说什么呢?“管仲之器小哉。”器者,度量也。孔子还说:“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意思是说,管仲有三处私人藏金的府库,家里的管事们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能谈得上是节俭呢?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又说:“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