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陶瓷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地位。同时,陶瓷艺术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素质教育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陶瓷艺术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文化宣传作用,希望相关教育工作者加以借鉴和参考。
  一、陶瓷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概述
  陶瓷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伴随中华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陶瓷艺术在教育方面卓有成效,涵盖极为广泛,主要涉及历史学、文艺学、美术学等学科,对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可以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我国最新制定的素质教育标准中,陶瓷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动手能力、情操陶冶和智力发展都有显著影响。
  陶瓷艺术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不仅反映了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灵性,也体现出艺术发展的艰辛。人们可以从陶瓷文化艺术中看到厚重的历史感,对学生进行陶瓷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爱祖国、爱民族,努力学习。陶瓷艺术教育真正的魅力不仅在于其观赏性,更在于其丰富的内涵和功能。陶瓷制作过程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能够寓教于乐。这样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提升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动手的能力。素质教育时期,中小學生不宜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将陶瓷教育融入其素质教育课堂中,能够使原有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陶瓷艺术中那种对称美以及色彩的美感,都能使教学内容立体化、生动化,陶冶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美学教育的发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陶艺教育具有直接参与性。陶瓷艺术教育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充满学生的畅想与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在陶艺成型的过程中,手工拉坯和泥条盘筑能够给学生带来制作手工艺术的成就感,这正契合儿童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过程,具有极强的具体艺术形象。其表现的艺术特性能够与学生的心理特性吻合,并且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空间,逐渐代替抽象化的语言。在陶艺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自由转换。
  二、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一)形象思维的培养
  陶瓷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其在关注学生陶瓷艺术手法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陶瓷艺术通过多种艺术手法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如,平面和立体的图像、各种光滑与粗糙的色彩信息都丰富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储备。陶瓷教育能够以直接的参与性使得学生获得直接的视觉冲击力,从中获得科学严谨的逻辑思维,开拓创新能力。
  陶瓷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以及偶然性,存在很多未知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有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陶瓷艺术从最初的制胚一直到最后高温烧成,从原来的泥土转变为一件艺术珍品,通过泥土艺术将原有的材料转变为触手可及的艺术品,会使学生获得一种创造的艺术成就感。通过参与陶瓷制作,学生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同时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正是通过这些非智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智力教育的功能
  陶瓷艺术教育具有智力教育功能。从本质上讲,陶瓷艺术是一种创造力的智力劳动,人们的自由劳动基本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是形象思维开发较少。陶瓷艺术也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在形象思维运用过程中,抽象思维得到广泛的使用,两种教育方式共同参与的陶瓷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素质教育的实践来讲,陶瓷教育能够以直接的参与形式获取教师的经验与技术,然后通过个体的介入转变为自身的新技能,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陶瓷艺术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需要结合自身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艺术教育的主体也在实际发展中得到不断调整,从而形成新的认知能力。从这个角度看,陶瓷艺术教育主要由陶瓷的丰富艺术性来决定。
  陶瓷艺术教育中对大脑的开发可以从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来考虑,对主体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这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学生对创造性和逻辑性的认识,从而开拓学生智力。
  (三)美学教育
  陶瓷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对美的感受,提高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陶瓷艺术作为美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审美,最终引导学生构建美学价值体系。因此,美学教育贯穿于陶瓷艺术教育的全过程。在陶瓷艺术教育中,美学教育的主体是陶艺作品,其通过陶艺作品来提高学生的陶艺审美水平,使其熟悉陶艺创造过程,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审美能力。在陶瓷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双手来发现美的造型,通过自身能力来驾驭艺术品的韵律与节奏,调整艺术品的比例。通过陶瓷艺术的可塑造性,增强其艺术性引力,将美学教育融会贯通。陶瓷艺术教育在启蒙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欢乐的陶瓷制作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陶瓷艺术创作具有丰富性和自然性,能够寄托学生的情感,每一道制作工序都充分体现制作主体的审美情趣,具有个性化特征,因此陶瓷艺术创作在现代艺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陶瓷艺术更平添一种精神象征,能够给学生带来自我价值的认定,带来精神的尊重,给学生创造力以无限的可能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树立个性。
  (四)释放压力的作用
  陶瓷艺术是非常彰显人性的艺术形式,陶瓷艺术创作过程本身就充满欢乐,使人在创作中释放心绪,可以利用触觉与视觉直击心灵,引人向善。这种贴近自然释放压力的方法非常适合节奏感较强的现代社会,使得人们从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释放被压抑的心灵,得到情感的升华。由于陶瓷艺术教育可以释放压力,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休闲。近年来,陶瓷艺术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各大城市的陶艺休闲和陶艺工作室已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人在陶艺制作中愉悦身心。陶瓷泥土的亲切感和朴实感,将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由于陶瓷艺术的普及性和向善性,其可以应用在学生素质教育课堂中。陶瓷艺术教育能够启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感、增强学生体魄,这既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契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
  三、结语
  陶瓷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中需要广泛推广。
  (景德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16年度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陶艺教育普及推广的意义研究——以景德镇陶艺培训为例”(项目编号:YG2016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的管理是高校教育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现阶段,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艺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艺术教育管理本质进行分析,介绍了合理制定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路径,阐述了民办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的构建方式。  艺术教育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管理是一门综合教育的管理制度,也是学院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现代艺术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期刊
本文介绍运动员肌电遥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该系统采用 PAM-FM 体制,可测量100米远处运动员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八至十二块肌肉的肌电信号和一路关节角度。设备体积小、重量轻、
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看天色行事,所以,特别是气象变化大时,人们更是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了。今年1月23日《文汇报》两则气象新闻主标题都不错,如《
在研制8085A单极计算机和多路数据采集器的基础上,提出并制作了MAD—1型单板机控制的多路数据采集器。本文着重介绍单板机控制多路数据采集器的原理、结构,单板机的框图、软
本文主要叙述马达调 Q 压缩脉冲宽度的有关因素;并用付立叶积分描述激光脉冲波形。同时指出接收机通频带和复位延时的最佳选择;最后对激光测距仪的精度略加分析。理论分析和
我们厂是生产陶土灭弧产品的,在生产中测定料土的含水量(水分的百分比)对提高成型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控制烘干后干坯和烧成后成品的收缩率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为适应生产
日前,由中国教育部、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在上海圆满落幕。为进一步促进中外足球理念的交流和融合,7
现在,不少单位对宣传报道工作非常重视,领导的“胃口”也越来越高,他们对通讯员写的“豆腐干”已不满足,三番五次地指令专兼职通讯员写大稿、发表长篇通讯,其结果往往使通讯
古典芭蕾舞是世界舞蹈的重要门类之一,就表演风格而言,各个国家和团体各领风骚,纷呈异彩。就其教学体系而言,各机构和院校可谓大同小异,具体而微。随着芭蕾艺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出现诸多教材。其中,孟广城教授的《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在遵循芭蕾审美特征和审美标准的基础上,立足自身风格,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系统、规范、严谨的训练体系,成为大多数院校选用的教材。  芭蕾舞起源
期刊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教师的尊重也是对于其知识学问的肯定,人们一直恪守“学高为师”的原则。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没有孕育出专门的师范教育。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基于其知识储量,对于其专业技能并没有太多关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脚步发展而来的。民国时期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段特殊历程。  一、民国时期乡村师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