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诗创作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创作者的心境、秉性乃至气质和风格,有的飘逸洒脱,大开大阖,如江河奔涌,有的沉静秀隽,清新质朴,如细流涓涓,各式的形态风貌互相呼应,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多元的创作景观。在散文诗世界里,贾文华的诗笔是朴实且细腻、真挚而富有哲思的。在当下的诗歌界,贾文华一直安静地写作,悉心耕耘在散文诗的园地里,从没放弃。
面对花草林木,山河湖海,面对芸芸众生,种种世相,甚至面对生命、面对宇宙……从实物到虚空,从微小到浩瀚,可供书写的题材无所不包。于贾文华而言,平凡岁月中的小事物、真感情最是深藏诗意,最能遣发诗兴。他习惯于将目光投注在寻常生活的褶皱之中,以身处其间的姿态认真搜寻、静心体悟,即便是微小、平凡的人、事、物,乃至记忆中的琐屑片段,都可以在诗人的笔下孕育成诗篇。
或许是在无眠的暗夜,或许是在凛冬的窗前,存储往事的匣子被无言地打开:“五岁那年一个深冬,去铁道旁拾煤块的妈妈依旧未归。/我贴着玻璃窗朝你张望。/夜,像无边的黑浪。屋里的煤油灯再亮,也帮不上妈妈的忙。/‘求你了,多给她点光,让她沿着家的方向。’”我们不知道诗人的思绪究竟因何跨过时间的阻隔飞越到“五岁那年一个深冬”,再次为在寒夜里拾煤块的母亲感到心疼,但却能清楚地触摸到诗人眼底的温热和心中深深的怀念。母爱是文学的常见主题,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母亲有着亲切紧密的联系,与母亲有关的点点滴滴将成为子女一生的珍贵回忆。贾文华通过对往事影像的精准捕捉,从童年的“我”的视角抒写一个几乎不被人注意的场景,冬夜严寒,母亲外出拾煤久久未归,年幼的“我”贴着窗户向外张望,焦急、担心之情状可见一斑,怕夜太黑,怕母亲辨不清回家的路,而乞求屋里微弱的煤油灯亮一点,再亮一点,对母亲真挚质朴的爱和孩童的烂漫纯真体现在末尾处:“求你了,多给她点光,让她沿着家的方向。”没有高蹈的赞美之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记忆里的一道小小缺口便足以迸发出丰沛动人的情感。
《老高》同样从细微处落笔,诗人用简练的笔法塑造了一个“背着三岁的脑瘫儿子,叩问天下医术”的饱受折磨的父亲形象。作品延续了贾文华平实的创作风格,只取一点而使境界显现。老高背着儿子四处求药,本是身高一米八零的大个儿,此时却不见魁梧之姿,反倒显出沧桑艰辛之态,儿子的病情令父亲如负千斤,这样的画面是诗人凝心刻画的特写镜头。而后两次出现的“天,就已经在他头顶了”,则暗示着这对父子寻医之路坎坷漫长且毫无所获,这种复沓式的抒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散文诗的表现力。面对现实一次次的逼迫和鞭打,父亲的身心已疲惫不堪,却仍不肯稍作停留。他几乎是强撑着腰背,硬拖着双腿在这条难见光明的问药之路上挪动前行,并虔诚地希求着这世间的某一处角落中藏有救人的药,他想要扯下“西边那片云彩”,看一看“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一剂偏方”,果真存在这剂偏方吗?如果存在,它在何处?如果没有,患病的儿子该如何救治?父亲又该如何自处?须知子女的病痛在父母那里便是加倍的苦痛。为着一点点时隐时现的微渺的希望,父亲不敢露出绝望的神色,他甘心负重前行,在无奈无助的苦水中继续挣扎,即便“将自己矮成一株中草药”也在所不惜。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父子情具备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贾文华在日常繁杂琐屑的河流之中用关切而深情的目光挖掘生活的细节,打捞精神的光亮,并经过独特的个人气质将之晕染成精巧的艺术品,使人读之动容,读之动情。
贾文华在父母亲情的抒写上表现出十足的用心和专注,常以易被人忽略的细微末节作为着力点,巧运匠心,浇筑真情,赋予其悠长的韵味,好似在读者心尖上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地拍打出涟漪,任其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母亲的故园》中“我携一捧金菊花瓣,从海外赶回母亲的故园”,母亲的墓地已是乱石覆盖,杂草丛生,“我”怀着满腹愧疚俯首跪叩,“蓦然感觉膝盖返酸。仿佛穿透石头的言语,冥冥之中把我轻唤:‘儿啊,快到妈的肩膀上烙烙,好祛祛异乡的风寒……’”这结尾处的出其不意可以说是“诗眼”,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感怀统统在此处决堤,一泻千里,用情之真,感人至深。诗贵真诚,忌无病呻吟,忌矫揉造作,徒有辞藻的伪饰而无真魂灵的注入终究无法使诗作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贾文华借助寻常小事发真挚肯綮之情,这类作品的抒写是朴素的、细腻的,震颤人的心灵的。
除却朴素细腻、抒情真挚的特点,贾文华的不少诗作也表现出闪光的智性和沉潜的哲思。智性和哲思是延长作品生命線的重要质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者的修养和境界,高境界的修为容易在简练的言语中包蕴丰富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旨,从而使文本牵引出广阔的阐释空间,获得多种再生的可能性。由此,对诗人而言,在诗歌创作中实现凝练而舒展,自由而节制的艺术效果,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系数的挑战。贾文华在这项挑战面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成绩。
“河,无意将两岸隔开。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在大地上行走——平凡地走,无声地流。/不过,风,总爱挑事。/风,故意将河的姿态吹弯。波澜起伏的曲线,让两岸觉得,河,得了便宜卖乖。”贾文华笔下的“河”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喻,托物言志,这是我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河”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便是诗人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总爱挑事”的“风”暗指的对象不言而喻。“我”本欲平凡无声坦荡处世,奈何小人戚戚耍阴谋诡计,但“河”依旧平静从容,任风雨雷电乱作而不改其志,坚定前行,直至“一根钢铁,以桥的名义,将东西方贯通”,这根联结东西沟通两岸的钢铁是什么呢?它缘何有如此神力?对不同的人来说,这座“桥”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于诗人贾文华而言,这座冲破隔膜的“桥”便是诗歌,他对诗歌怀有虔诚的信仰,愿意为之承受朝圣路上的非议和打击。此外,天上的云彩也被诗人赋予了个人的情志。黄昏与子夜时的云彩看上去变了颜色,“可她,偏偏还是当初那朵纯洁的白”,外界对云彩变黑变黄的指控不过是别有用心者的断章取义,可见环境的熏染并不足以侵蚀本心。细读此类诗作,能够见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骨。诗人将个人的处世哲学用生动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寥寥数语,却值得玩味。 “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它们不认为是在面对我们;或许,在事物的辞典里,根本就没有‘我们’这个概念。/我们是谁?谁是我们?谁可以主宰事物的意念——这独立、孤寂的王。”诗人向惯常所见的自我中心观发起了挑战,正如鲁迅之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他思索着“我们”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怀疑当前各种概念的合理性,怀疑以“我们”为原点向四面八方铺散开去的目光和意志的合理性,怀疑能够主宰“事物的意念”的力量的存在。这种思辨的背后潜藏着贾文华对世间事物怀有的敬畏之心,因为敬畏,他选择以“仰视”的姿态在世间行走,“登山者,只为炫耀自己比山高。/其实,没有山的给力,他,永远只是自己的平地。”这是贾文华的内心表白:踏实、谦卑、虔敬。他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并坦然承认那些更强大的力量。比如时间,“没法怂恿你的口舌,让你说出存在的意义;没法与你对白,知晓你多具体,多感性,多残忍。/看不到你的样子,听不到你的呼吸,闻不到你的气味”,在无法触碰却又无处不在的时间面前,它的强力令“我们”显得弱小而无助,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在坠入深渊时因往事而悔恨哭泣,自舐伤口,又有谁能在面对“时间”的凝视时仍旧坦荡自如无惧无憾呢?
贾文华从灵魂深处进行观察、辨析,把对生命的叩问与追索熔铸在诗句之中,在思想上和创作技法上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和高度。富含哲理的诗作往往对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将智性的获得与输出全盘表现在文字之上,而不给人留下联想、领悟、延伸的空间,便容易走向说理的轨道而偏离散文诗的方向,很难达到凝练舒展、自由节制的效果。贾文华这类具有智性之思的作品大多结构精简,用语精当,形式与精神相得益彰。
反复读贾文华的散文诗,有时凝神沉思,有时自审自省,有时心上像受到了猛地一击,贯穿始终的是在诗句的字缝之间看到的那个怀着虔敬之心在诗歌创作之路上坚定迈步的前行者,他是任“风”戏谑刁难却不改其志的“河”,是坚守自己“纯洁的白”的那片“云彩”,令人欣喜和期待的是,这位前行者仍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行走。
散文诗之于贾文华,贾文华之于散文诗,都是一种幸运。散文诗是诗歌中的“自由侠”,能够迅速对现实做出反应,对心灵做出回应。它兼具散文与诗歌的特性,不完全受韵律节奏及形式的限制,又具备诗歌含蓄蕴藉的优势。从某种角度来说,散文诗的生命力在于与实际生活相勾连,并在这种连接中生发出美的享受,使心灵得到抚慰,精神得到净化。优秀的诗人和作品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这种短小、精练且舒放的文体,同时将个人的秉性、风格及思想糅合其中,构建出独特的诗歌景观。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时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散文诗恰好与之气质相投,既能够适应时间的碎片化趋势,又能够在较短时间创造美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由此觀之,散文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乐观的发展前景,它需要进一步建构自己的生存领地,为此,散文诗呼唤更多优秀的诗人,呼唤更多优秀的作品,用汇聚而成的力量强劲地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面对花草林木,山河湖海,面对芸芸众生,种种世相,甚至面对生命、面对宇宙……从实物到虚空,从微小到浩瀚,可供书写的题材无所不包。于贾文华而言,平凡岁月中的小事物、真感情最是深藏诗意,最能遣发诗兴。他习惯于将目光投注在寻常生活的褶皱之中,以身处其间的姿态认真搜寻、静心体悟,即便是微小、平凡的人、事、物,乃至记忆中的琐屑片段,都可以在诗人的笔下孕育成诗篇。
或许是在无眠的暗夜,或许是在凛冬的窗前,存储往事的匣子被无言地打开:“五岁那年一个深冬,去铁道旁拾煤块的妈妈依旧未归。/我贴着玻璃窗朝你张望。/夜,像无边的黑浪。屋里的煤油灯再亮,也帮不上妈妈的忙。/‘求你了,多给她点光,让她沿着家的方向。’”我们不知道诗人的思绪究竟因何跨过时间的阻隔飞越到“五岁那年一个深冬”,再次为在寒夜里拾煤块的母亲感到心疼,但却能清楚地触摸到诗人眼底的温热和心中深深的怀念。母爱是文学的常见主题,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与母亲有着亲切紧密的联系,与母亲有关的点点滴滴将成为子女一生的珍贵回忆。贾文华通过对往事影像的精准捕捉,从童年的“我”的视角抒写一个几乎不被人注意的场景,冬夜严寒,母亲外出拾煤久久未归,年幼的“我”贴着窗户向外张望,焦急、担心之情状可见一斑,怕夜太黑,怕母亲辨不清回家的路,而乞求屋里微弱的煤油灯亮一点,再亮一点,对母亲真挚质朴的爱和孩童的烂漫纯真体现在末尾处:“求你了,多给她点光,让她沿着家的方向。”没有高蹈的赞美之词,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记忆里的一道小小缺口便足以迸发出丰沛动人的情感。
《老高》同样从细微处落笔,诗人用简练的笔法塑造了一个“背着三岁的脑瘫儿子,叩问天下医术”的饱受折磨的父亲形象。作品延续了贾文华平实的创作风格,只取一点而使境界显现。老高背着儿子四处求药,本是身高一米八零的大个儿,此时却不见魁梧之姿,反倒显出沧桑艰辛之态,儿子的病情令父亲如负千斤,这样的画面是诗人凝心刻画的特写镜头。而后两次出现的“天,就已经在他头顶了”,则暗示着这对父子寻医之路坎坷漫长且毫无所获,这种复沓式的抒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散文诗的表现力。面对现实一次次的逼迫和鞭打,父亲的身心已疲惫不堪,却仍不肯稍作停留。他几乎是强撑着腰背,硬拖着双腿在这条难见光明的问药之路上挪动前行,并虔诚地希求着这世间的某一处角落中藏有救人的药,他想要扯下“西边那片云彩”,看一看“这个世界,到底还有没有一剂偏方”,果真存在这剂偏方吗?如果存在,它在何处?如果没有,患病的儿子该如何救治?父亲又该如何自处?须知子女的病痛在父母那里便是加倍的苦痛。为着一点点时隐时现的微渺的希望,父亲不敢露出绝望的神色,他甘心负重前行,在无奈无助的苦水中继续挣扎,即便“将自己矮成一株中草药”也在所不惜。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父子情具备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贾文华在日常繁杂琐屑的河流之中用关切而深情的目光挖掘生活的细节,打捞精神的光亮,并经过独特的个人气质将之晕染成精巧的艺术品,使人读之动容,读之动情。
贾文华在父母亲情的抒写上表现出十足的用心和专注,常以易被人忽略的细微末节作为着力点,巧运匠心,浇筑真情,赋予其悠长的韵味,好似在读者心尖上时而轻时而重时而缓时而急地拍打出涟漪,任其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母亲的故园》中“我携一捧金菊花瓣,从海外赶回母亲的故园”,母亲的墓地已是乱石覆盖,杂草丛生,“我”怀着满腹愧疚俯首跪叩,“蓦然感觉膝盖返酸。仿佛穿透石头的言语,冥冥之中把我轻唤:‘儿啊,快到妈的肩膀上烙烙,好祛祛异乡的风寒……’”这结尾处的出其不意可以说是“诗眼”,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感怀统统在此处决堤,一泻千里,用情之真,感人至深。诗贵真诚,忌无病呻吟,忌矫揉造作,徒有辞藻的伪饰而无真魂灵的注入终究无法使诗作保持长久的生命活力,贾文华借助寻常小事发真挚肯綮之情,这类作品的抒写是朴素的、细腻的,震颤人的心灵的。
除却朴素细腻、抒情真挚的特点,贾文华的不少诗作也表现出闪光的智性和沉潜的哲思。智性和哲思是延长作品生命線的重要质素,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者的修养和境界,高境界的修为容易在简练的言语中包蕴丰富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旨,从而使文本牵引出广阔的阐释空间,获得多种再生的可能性。由此,对诗人而言,在诗歌创作中实现凝练而舒展,自由而节制的艺术效果,是一项具有较高难度系数的挑战。贾文华在这项挑战面前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成绩。
“河,无意将两岸隔开。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在大地上行走——平凡地走,无声地流。/不过,风,总爱挑事。/风,故意将河的姿态吹弯。波澜起伏的曲线,让两岸觉得,河,得了便宜卖乖。”贾文华笔下的“河”让人联想到诗人自喻,托物言志,这是我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河”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便是诗人在大地上行走的方式,“总爱挑事”的“风”暗指的对象不言而喻。“我”本欲平凡无声坦荡处世,奈何小人戚戚耍阴谋诡计,但“河”依旧平静从容,任风雨雷电乱作而不改其志,坚定前行,直至“一根钢铁,以桥的名义,将东西方贯通”,这根联结东西沟通两岸的钢铁是什么呢?它缘何有如此神力?对不同的人来说,这座“桥”可以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于诗人贾文华而言,这座冲破隔膜的“桥”便是诗歌,他对诗歌怀有虔诚的信仰,愿意为之承受朝圣路上的非议和打击。此外,天上的云彩也被诗人赋予了个人的情志。黄昏与子夜时的云彩看上去变了颜色,“可她,偏偏还是当初那朵纯洁的白”,外界对云彩变黑变黄的指控不过是别有用心者的断章取义,可见环境的熏染并不足以侵蚀本心。细读此类诗作,能够见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骨。诗人将个人的处世哲学用生动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寥寥数语,却值得玩味。 “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它们不认为是在面对我们;或许,在事物的辞典里,根本就没有‘我们’这个概念。/我们是谁?谁是我们?谁可以主宰事物的意念——这独立、孤寂的王。”诗人向惯常所见的自我中心观发起了挑战,正如鲁迅之问:“从来如此,便对么?”他思索着“我们”和“事物”之间的关系,怀疑当前各种概念的合理性,怀疑以“我们”为原点向四面八方铺散开去的目光和意志的合理性,怀疑能够主宰“事物的意念”的力量的存在。这种思辨的背后潜藏着贾文华对世间事物怀有的敬畏之心,因为敬畏,他选择以“仰视”的姿态在世间行走,“登山者,只为炫耀自己比山高。/其实,没有山的给力,他,永远只是自己的平地。”这是贾文华的内心表白:踏实、谦卑、虔敬。他意识到个人的渺小,并坦然承认那些更强大的力量。比如时间,“没法怂恿你的口舌,让你说出存在的意义;没法与你对白,知晓你多具体,多感性,多残忍。/看不到你的样子,听不到你的呼吸,闻不到你的气味”,在无法触碰却又无处不在的时间面前,它的强力令“我们”显得弱小而无助,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在坠入深渊时因往事而悔恨哭泣,自舐伤口,又有谁能在面对“时间”的凝视时仍旧坦荡自如无惧无憾呢?
贾文华从灵魂深处进行观察、辨析,把对生命的叩问与追索熔铸在诗句之中,在思想上和创作技法上展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和高度。富含哲理的诗作往往对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将智性的获得与输出全盘表现在文字之上,而不给人留下联想、领悟、延伸的空间,便容易走向说理的轨道而偏离散文诗的方向,很难达到凝练舒展、自由节制的效果。贾文华这类具有智性之思的作品大多结构精简,用语精当,形式与精神相得益彰。
反复读贾文华的散文诗,有时凝神沉思,有时自审自省,有时心上像受到了猛地一击,贯穿始终的是在诗句的字缝之间看到的那个怀着虔敬之心在诗歌创作之路上坚定迈步的前行者,他是任“风”戏谑刁难却不改其志的“河”,是坚守自己“纯洁的白”的那片“云彩”,令人欣喜和期待的是,这位前行者仍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行走。
散文诗之于贾文华,贾文华之于散文诗,都是一种幸运。散文诗是诗歌中的“自由侠”,能够迅速对现实做出反应,对心灵做出回应。它兼具散文与诗歌的特性,不完全受韵律节奏及形式的限制,又具备诗歌含蓄蕴藉的优势。从某种角度来说,散文诗的生命力在于与实际生活相勾连,并在这种连接中生发出美的享受,使心灵得到抚慰,精神得到净化。优秀的诗人和作品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这种短小、精练且舒放的文体,同时将个人的秉性、风格及思想糅合其中,构建出独特的诗歌景观。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时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散文诗恰好与之气质相投,既能够适应时间的碎片化趋势,又能够在较短时间创造美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由此觀之,散文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乐观的发展前景,它需要进一步建构自己的生存领地,为此,散文诗呼唤更多优秀的诗人,呼唤更多优秀的作品,用汇聚而成的力量强劲地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