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意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每次语文课前三分钟,采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轮流上台说话,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为语文课的顺利进行创设良好的氛围,锻炼学生胆魄,而且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前三分钟 活动形式
  为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我充分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的时间,采取多样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给语文课带来无限的生机。所谓课前三分钟,就是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轮流让学生上台讲话,要求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是典型的“一言堂”,学生只是看客、听客,讲台成为教师独自表演的舞台,教师满堂灌,学生昏沉沉,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而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
  课前三分钟的活动形式,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活动的形式有所不同。七年级上学期,结合全方位感知作文的训练,周一到周五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爱眼日”、“爱耳日”、“爱鼻日”、“爱口日”、“爱手日”等,训练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得在一次课前三分钟“爱眼日”视觉训练中,有个学生说道﹕“我今天见到了板栗包,真的应了一句谜语‘娘穿千针衫,儿穿紫龙袍’。一个板栗包就像一只绿色的小刺猬,它紧紧地抱成团,一动不动……”就这样每周从周一到周五,全班学生调动眼﹑耳﹑口﹑鼻﹑手五种感知工具,全方位地对接触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然后带到课堂上,大家共同分享。那一段时间,每到语文课时,学生总是准备得很充分,“摩拳擦掌”,争先恐后要发言。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尤其是写景状物作文,生动逼真,栩栩如生。这些进步与平时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分不开。七年级下学期,因为学生的语言有了积累,所以改变形式,开设了课前三分钟“讲故事大擂台”活动。周一到周五语文课前三分钟,分别设置了“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汉字里的故事”五种讲故事形式。学生在课下,通过报纸、杂志、电脑、手机等途径查找编写好资料,以备在语文课前三分钟展示。有一次,在周四的语文课前,有个学生讲范仲淹小时候,家里穷,每天熬粥,分成两份,早晚各吃一份。晚上学习到深夜,疲倦时用冷水洗脸,赶走疲倦。这个故事讲完后,学生感触很深,长时间沉浸在故事中。我就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本来需要在九年级学习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顺势在那节课上让学生提前学习了。结果学生兴致很高,本来需要两个课时讲解的课文,一节课就轻松讲究。
  到了八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于是在上学期,我和学生商量,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了“名人名言赏析”的活动。学生轮流每日展示一则名人名言,让全班学生交流赏析。往往一则名言刚展示完,学生就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大提高,心智也随之成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又变成了“名著与我”活动。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争相或借阅或购买。语文课前三分钟训练时,轮流上台的学生说起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滔滔不绝,神采飞扬。透过学生的表述,我了解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理解稍有偏差,我就马上适时引导,“拨乱反正”。如对于《水浒传》中宋江有学生批判,有学生大加赞扬,他们争论不休。最后我与学生细细分析,引导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使学生对宋江的形象有了全面的了解。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又因九年级面临中考的特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前三分钟设置成了“古诗文背诵”活动。即每天有学生在小黑板上提前抄写一篇文章,课堂上集体背诵三分钟。温故而知新,久而久之,学生烂熟于心。如古诗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学生都达到了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对于中考中的古诗文填空题,学生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得到满分。九年级下学期,针对议论文写作的训练,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变成“每日一议”活动。让学生发表对生活中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让学生举实例证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不经意间,学生就掌握住了议论文的写法。如关于“世界末日”和“全能神”的热点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了几次,使学生明确了思想,明白了道理。又让学生把课前讨论的内容课下写成小短文。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学生热情很高,吃平安果,送圣诞礼物。在一次课前三分钟讨论“该不该过洋节”时,学生一一列举出西方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不同之处。我趁热打铁,当天的语文课顺势改成了作文课,作文题目就是“中国传统节日PK西方洋节”。后来在作文评改时,一篇篇佳作让我惊喜不已。
  根据近几年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情况,我认为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意义非凡。它首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了场景和人文氛围,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新知建构做了良好的铺垫,也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视野的开阔提供了良好的预设空间,更为学生语言积累搭建了有利的平台,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韦瑟罗尔奶奶和艾米莉是两个文学大师塑造的具有非常相似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尽管他们使用人物刻画手法非常不同,但最终还是使人物性格有了很多相通的地方,由此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就有了可比性。但这两个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又是很不一样的,这是由两篇小说使用完全不同的叙述视角造成的。前者使用的是第三人称有限全知视角,而后者使用的是第一人称双重视角。  关键词: 人物刻画 叙述视角 比较分析  波特的
摘 要: 自数字图书出现后,图书馆馆藏逐步向复合型转化,纸质期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继续研究如何提高纸质文献利用率,充分服务读者,依然是图书馆研究的主题之一。  关键词: 纸质期刊 使用率 提高方法  自数字图书出现后,图书馆馆藏逐步向复合型转化,数字图书以其方便快捷的服务形式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但由于数字资源受阅读条件和阅读环境的制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数字资源不可能完全取代纸质文献,
一、新课标下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新课标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学习共同体真正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
摘 要: 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中心的功能在数字化时代其服务方式已发生一定的改变,在提供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提供新的服务,这个过程给图书馆带来了新机遇,同时给图书馆建设一流的服务功能提供了可能,图书馆可通过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让读者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生活态度的改变,休闲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休闲功能作为休闲文化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