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调查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临夏历史悠久,是回族聚居地之一,传统民居建筑很多,但是以聚居为主,且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当属临夏八坊十三巷。本文以实地调查为主进行研究,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临夏八坊十三巷民居建筑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 临夏;八坊;十三巷;建筑;民居
  一、临夏八坊十三巷民居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背景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要冲,唐蕃古道的重镇,茶马互市的中心,因而有“河湟雄镇”之称。唐代随着大批大食、波斯等国的穆斯林商人及宗教人士“住唐”[1]并且来往河州进行商业活动,传教。由于商贸活动的频繁,穆斯林商人日益增加,逐步修建了许多座清真寺及其教坊[2]。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穆斯林聚居区。教坊中设有清真寺,供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对穆斯林子弟实施的教育多在清真寺内进行,多教授学生朗读《古兰经》,学习书法、语法、历史、算学和诗歌等。临夏是甘肃省回族聚居地之一,居住格局为大杂剧小聚居,因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保留了很多原有的代表性建筑,其中较为完整的保留下来的一个城区为-八坊。
  二、临夏八坊十三巷家宅及院落结构分析
  八坊是因此处有八所清真寺即南关大寺、大祁寺、西寺、北寺、铁家寺、前河沿寺、老王寺、新王寺,各寺所属的回族自成一个教坊因此得名——八坊。八坊十三巷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典型的回族聚居区。分别由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路、铁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巷组成。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是临夏地区穆斯林前人在临夏的生活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八坊十三巷民居格局最早形成与清朝初期,历史年代久远并且糅合了阿拉伯风格与中国古典风格形成了临夏传统穆斯林居住院落的典型特征。八坊穆斯林多以经商作为经济来源,经商以流动性经商和跨地区经商为主,固定经营商铺为辅,形成了纯居住模式且多喜居住独院。八坊十三巷民居以木构架合院式建筑为主,由于财力、物力的差距产生了住宅院落格局的差距,出现四种住宅院落结构:①四合院,②三合院,③住宅两面建有围城,居住房屋呈“L”形布局的合院④住宅院内三面建有围墙只有一个正房的合院。其中四合院为八坊十三巷民居中较为常见的院落结构。
  八坊十三巷中的民居在空间形态上和其他民居没有很大区别,在院内的空间划分上用“十”字型将院内划分为走廊,花园,“十”字型走廊把花园划分为四块。走廊直通四周的房屋,花园装饰居住环境,临夏人家家户户喜欢种植花草树木美化家院,多喜欢牡丹,“十”字划分的四块花园成为八坊十三巷民居院落结构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中的正房建筑形式最大特点是“虎抱头”式建筑艺术。即明厅向内纵深整间房屋的三分之一呈现出“凹”字形房屋结构,出现了一个独立的前廊。明厅为客厅,两边凸出的部分为卧室。根据卧室的大小,顺着墙边将整个卧室布置满一张床,俗称满间炕。满间炕的布局迎合了回族喜欢在炕上会客,聚餐的生活习惯。
  三、八坊十三巷民居的民族特色装饰艺术
  由于临夏地处回族、汉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八坊作为临夏回族聚居地之一,使得八坊十三巷民居装饰艺术中糅合了,回,汉两个民族建筑艺术特点,即回族砖雕艺术,汉族木雕艺术。八坊十三巷民居在修建过程中就地取材,结和砖雕和木雕艺术,分别应用到不同的位置各显长处,达到了艺术形式最佳又与住宅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八坊十三巷民居的院外墙风格粗犷,院内布置精致,外围封闭,院内通透宽敞,院外墙用砖石砌筑或是用粘土和稻草混合成的生土夯实而形成质感粗糙的外墙,院内在人们视线集中的壁影,墀头,槛墙、屋脊、炕龛用精巧华美的砖雕作装饰;门簪,花罩,垂花门、雀替等用精雕细琢的木雕作装饰。这种院内和院外的风格不同,体现出了内细外粗的强烈反差。
  伊斯兰教禁忌偶像崇拜,不允许出现人或动物的装饰图案所以在八坊十三巷民居中的砖雕和木雕图案,形成了独有的建筑装饰特征。装饰题材多以植物和几何纹样为主。植物装饰图案有牡丹、石榴、葡萄、松、竹、兰等,都具有深刻的寓意,牡丹寓意富贵,石榴、葡萄寓意多子多福,松寓意坚强不屈,兰寓意淡泊高雅,竹寓意气节;几何纹样装饰有如意纹、卐字纹等。临夏地处多民族交汇区,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发展,把汉族喜爱的植物和几何装饰图案应用在穆斯林传统民居中体现出穆斯林民族长期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对其优秀文化吸收,改造,不仅仅为本民族服务,更好的丰富了临夏建筑装饰艺术。
  四、八坊十三巷民居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艺术价值
  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建筑,是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在装饰风格上展现出了“外粗内细”即民居外围的装饰并不注重外表的豪华,而是将木雕艺术与砖雕艺术精巧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对装饰纹样进行提炼、糅合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风格。
  (二)文化价值
  临夏八坊十三巷是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古街区,是临夏的历史符号,承载着临夏的文化记忆,因将文化旅游与古街民局保护并重,呈现出八坊当地居民的生活画卷,成为临夏旅游的名片。
  注释:
  [1]马燕、田晓娟在《四海通达的回族贸易》中的第11页提到“住唐”是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的阿拉伯、波斯等国的穆斯林商人,许多人留居中国不归,谓之“住唐”。
  [2]马燕、田晓娟在《四海通达的回族贸易》中的第13页提“教坊”的基本职能为开展宗教活动、规范同类习俗、解决同类民事纠纷、维护共同利益等。
  参考文献:
  [1]马燕,田晓娟.四海通达的回族贸易.宁夏人民出版社
  [2]姜歆.中国回商.宁夏人民出版社
  [3]周宝玲.临夏回族建筑特色.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4]王平.临夏八坊:一个传统与现代回族社区的建构.民族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鸟类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除环境因子外,还受到自身密度的反馈调节,即密度制约规律的影响。密度制约对种群规模进行具有方向性,并且强度与密度相关的调控,使鸟类种群在长期的波动中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本文综述了各国学者对于密度制约理论的众多研究,从鸟类的繁殖、死亡与损失及行为等方面,是如何对不同的种群密度产生响应,归纳阐述了密度制约对鸟类种群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同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
期刊
【摘要】: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主要体现在个人正义、国家正义以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三个层面上。其中个人正义所指的是人的灵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和谐共处的关系。而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个部分组成,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主导地位,激情辅助理性控制欲望,而欲望能够节制时,就实现了个人正义。国家正义的实现则有赖于国家中的三个阶层,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正确分工、恪守其职、互不僭越。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之间又存在着
期刊
【摘要】:1964年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东部城市Oak Ridge,也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的导演。他所带给我们的作品,大都讲述各式的英雄。而《兰戈》这部电影,也是他所演绎的一种英雄。出生在西部的他,将这部西部电影演绎的既扣人心弦又惊心动魄。它让我们看到这位拍出《加勒比海盗》的导演较为文艺的一面。影片讲述一只变色龙在现代背景下的西部荒漠小镇的奇幻冒险故事。影片的音乐、细节处理、人物设计均十分出色,导演天马
期刊
【摘要】:《离骚》是屈原心灵的结晶,是诗人心理世界的外化,其作品表达方式也是非常独特的,而屈原最后以自沉来证明拳拳爱国之心,实为悲壮。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是自杀动机产生的最为深层的原因,所以,如果我们不从心理上对屈原进行分析,那么对《离骚》就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焦虑理论说的角度来解读屈原之《离骚》。  【关键词】:屈原;离骚;弗洛伊德;焦虑理论  焦虑论是弗洛伊德关于本我、
期刊
前不久,小学同学拉了一个微信群,除了我,大家俨然一副熟识已久的样子。我至今没有在群里说过一句话。认真数了数,小学同学基本从毕业后就没联系了,好朋友撑到初中联系也越来越少了。其实,一起玩耍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美好的,到可以乘时光机回去一定会选回小学4年级以后的程度。  一、“炒豆豆”  我其实有个发小,四五岁一起在镇上上幼儿园。我至今记得她家门槛前的青石板,潮湿宁静。她跨过门槛,踏在青石板上,我们一起穿
期刊
【摘要】:《京华烟云》是中国近代长篇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全书以姚木兰的人生为发展主线,全景式的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社会风貌。它在多种文化氛围中塑造了众多精彩的女性,其中最为深刻的是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姚木兰。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可以说集林黛玉的的才智、薛宝钗的的美貌、史湘云的风姿于一身。姚木兰代表了林语堂心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纵观全篇,不难发现贯穿通篇的道家文化思想,在姚木兰身上表
期刊
【摘要】: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都是有 才而不得用之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他们特殊的经历和背景,以及那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白居易也不例外,在当今高中教材中,琵琶行引起了古文学家的广泛争 论,因为诗中白居易与琵琶女相遇之时的情景,给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与此同时白居易的长恨歌也引起了古文研究者的兴趣,因为此文以唐朝杨贵妃为背景,所 描写出来的浪漫唯美主义是白居易的又一代表作。毕竟,文人墨客都是人,只是
期刊
【摘要】:诗,荡气磅礴;志,步月登云。“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更是如此慷慨洒脱而又壮志。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变提到过“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长江如万马奔腾,滚滚东去。面对大江,斟满美酒,屹立船头。前方,星火点点;身后,战舰威然林立。江风狂卷,战袍翻动。对于《短歌行·对酒当歌》而言,王船山就认为:“尽古今人废此不得,岂不存乎神理之际哉!以雄快感者,雅士自当
期刊
“风骨”一词最早大量运用于魏、晋、南朝时的人物评论,后来也沿用到了书画理论中。风骨是我国古代文论业已存在的范畴。风骨指作品具有充沛感人的思想情感内容和精纯委婉的语言所表现出的一种劲健清峻、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  建安风骨,就是指建安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悲凉之情,慷慨之气及简朴刚健之语。战争的多灾多难并没有使建安文人消沉、隐退,而是使他们认识到改变严酷现实的重任,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因而他们的文章之中有
期刊
When I first began to think about wisdom, it was in Russel’s article,Knowledge and Wisdom. It is full of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which is beyond our imagination at the beginning. And now, I’d like 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