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对洛阳市宜阳县四个村小型农田水利的深入调查,发现目前宜阳县农田水利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事一议”推行困难,水费过高,灌溉成本难以承受并忽视了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最后针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村委会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切实降低灌溉费用,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对土地的依附性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成本;多元化投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3.118
2017年11月3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第一,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相关专项方案编制实施。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要求,会同水利部进一步细化编制实施农田水利相关专项方案或意见。第二,持续加大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第三,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等农田水利关键改革。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大障碍,农田水利建设相对不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大负面影响。研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的问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1 宜阳县四村农田水利现状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1.1 韩城镇官西村
韩城镇官西村地处丘陵区,共有7000多人口,12000亩地左右;流转出去的土地,现在平均每人种植1.1亩地。官西村农田水利有三分之二的为田地,平均每30亩地有一眼机井。水利设施具体有承包人,谁承包,谁收水费,谁维护。平常灌溉费用18块钱每小时,种蔬菜的经常用水灌溉费用为12元每小时,不常用的或者是距离比较偏的地方为20元每小时,灌溉费用平均18元每小时。粮食作物灌溉一次需要费用50元左右,小麦从种植到收割需要灌溉至少两次,而玉米则需要3~4次。玉米总收益1000元每亩地,加上化肥200多元,农药和耕作的成本,净收入也就100多块钱,另有种田补贴100元每亩地。
另外三分之一的为高地,因打机井成本太高,粮食作物“靠天吃饭”。高地5年前修的有水渠,上游用的是洛河水,由于建立几个发电站把水冲走,水渠这几年根本没有通过水。
1.2 张午镇岳社村
岳社村共有2488人,2771亩地,现在平均每人1.1亩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水渠在2008年建成;耗时四个月,国家出资一半,地方政府出资一半;现在能灌溉300亩地;灌溉费用每小时20块钱,小麦一季度需要灌溉两次,每次每亩地灌溉一次花费55元左右。岳社村总共有两个提灌站,建成之后有专门承包人,负责收取水费并维护。可以灌溉的土地占10%,而另外90%需要“靠天吃饭”。旱地小麦每亩地收成400斤左右,导致部分荒废。
1.3 柳泉镇鱼泉村
柳泉镇共有69933亩地,62957口人,平均每人1.1亩地。农田水利机井设施主要是分布在洛河河滩旁边的行政村,是国家建设;柳泉镇地势东高西地,機井有专业人员负责维修。
鱼泉村农田灌溉都是机电井,一个小时15或者是20元,小麦需要浇地2次,浇灌一次地需要60元左右;秋季需要浇四次地。能灌溉到的田地占50%,机井是谁承包,谁维护。
1.4 柳泉镇水兑村
水兑村调查报告:水兑村大约有5000人,5000多亩地。目前水兑村有3个承包公司每家承包1000多亩地,总共承包有4000亩地左右;公司根据具体收益补贴农户。也就是水兑村80%土地都被流转出去。现在每人有0.3~0.5亩地;农户种植农作物每亩地补贴一百多块钱,现在村里农户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不到一千亩。经过与村民面谈,灌溉田地每小时18~23元;水渠浇到的田地可以达到每亩900斤,“靠天吃饭”的旱地收成400斤左右的粮食。
2 农田水利存在问题
2.1 “一事一议”推行困难
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推行困难,村内“一事一议”制度还存在群众知晓面窄、使用率较低、程序不够规范、效果不甚明显等问题,全面推行还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一事一议”制度一般是大队组长和党员参加,之后向上级汇报。村民居住分散、外出人员多、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农村现状导致议事成本高,“一事一议”开展中存在“二难”现象:首先,村民意愿难以集中。农民忙于生计,认识水平参次不齐,加之村里公益事业每年没有总体规划,存在“众口难调”问题。其次,议定事项落实比较困难。开展“一事一议”依据为税费改革政策与各级政府文件,主要靠农村群众自律与舆论压力,议定事项执行中有难度;投入大量人力与精力议定的事项,按规定筹集到的资金和劳力,相对于山区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成本高的现状,明显不足,无疑于杯水车薪并陷于尴尬的境地。
根据调查村里边几乎没有向老百姓要过钱,农户部分出过工出过劳。由于现在种地收入过低,劳动力外出务工相对较多,出工出劳不好分配;有人出工出劳,有不出工不出劳。农田水利问题难以商议,商议也不容易商议成功,商议成功也不容易有效执行。
2.2 水费过高,灌溉成本难以承受
农田水利灌溉土地,普遍反应的问题是水费过高,应该降低灌溉费用;无论如何建设,要把水费降下来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与一些老一辈的农户调查过程中,他们反映到:“种地不挣钱,一年种地仅能维持温饱,现在一般年轻人出去打工,老年人没人要的在家种地。”普遍反映种地不挣钱,农民不计工钱,老的只好在家种地,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与村大队支书反应的问题:粮价过低,成本太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村里边合作化组织,量小,不成规模,经济作物基本没有销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目前一些农业大户种植果园,具体还未见成效。 部分村子原来有大渠,可是有30年不通水了,一些群众反映还是大渠好,浇地也方便。目前水库没人组织,也没人管理。风调雨顺的话一亩地净收入非常少,如果遇上旱田,有的时候完全赔钱。国家政策实施不到位,村民希望还是投资水渠比较好。
2.3 忽视了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
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问题是目前很严重的一个问题。而这也是很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持续有效运转的原因所在。
目前农村很大一部分土地都被流转出去,而一些承包商承包的土地效益并不好。对于有些承包商而言,土地流转完全是其掠夺农户土地的一种手段,肆意挥霍;通过根本没有用心经营,不但把土地破坏,一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被破坏。而农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建立基础设施工程的时候根本,村委会并不知情,到最后建立的完全是面子工程;是能看不能用的报废工程。在建立工程之初根本就没有实际调查,没有落实具体情况,不但浪费了钱财,老百姓也没有得到工程建设的实惠。目前整体的情况是村集体基本管不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农民管不了农田水利设施,而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管不到位。
3 农田水利的对策建议
3.1 村委会加强宣传引导
要提高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剃除掉他们可有可无的思想,使“一事一议”成为推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动力。其次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与当前农村的各项宣传工作更好的结合,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关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本着取之于村民、用之于村民的原则,对兴办本村公益性事业的劳、资缺口,可采取群众自愿捐资的形式,努力争取广大村民和大户、工商业户的支持,达到既不违背农民负担各项规定,又能筹集到足额的劳动力和资金,顺利实施公益性事业建设的目的。
3.2 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切实降低灌溉费用
目前,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国家主导的形式占据大多数,而地方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积极性不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合办水利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总投入水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农水“民办公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对上争取工程项目资金。
3.3 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对土地的依附性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土地有依附性,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农村基础建设缺乏资金。调查的村子都是直接从土地上灌溉之后收取水费,而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必须正视土地与水利的关系,不是水利设施吸纳田地,要充分看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农田水利设施是灌溉农田的,要不然仅仅是“水”,而不是“水利”了。應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2]俞雅乖.“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6):55-60,11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韩俊,何宇鹏,等.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一个政策框架[J].改革,2011(8):5-9.
[4]陈云鹏,陈艳珍.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1(4):80-82.
[5]林辉煌.水利的依附性:水土关系视阈下的中国农田水利——基于湖北两个村庄的对比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139-149.
[6]柯龙山.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变迁、困境与创新——基于南方旱涝灾害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34-537,574.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成本;多元化投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3.118
2017年11月3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第一,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相关专项方案编制实施。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要求,会同水利部进一步细化编制实施农田水利相关专项方案或意见。第二,持续加大农田水利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第三,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等农田水利关键改革。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大障碍,农田水利建设相对不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有着重大负面影响。研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出现的问题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1 宜阳县四村农田水利现状
宜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属洛阳市辖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1.1 韩城镇官西村
韩城镇官西村地处丘陵区,共有7000多人口,12000亩地左右;流转出去的土地,现在平均每人种植1.1亩地。官西村农田水利有三分之二的为田地,平均每30亩地有一眼机井。水利设施具体有承包人,谁承包,谁收水费,谁维护。平常灌溉费用18块钱每小时,种蔬菜的经常用水灌溉费用为12元每小时,不常用的或者是距离比较偏的地方为20元每小时,灌溉费用平均18元每小时。粮食作物灌溉一次需要费用50元左右,小麦从种植到收割需要灌溉至少两次,而玉米则需要3~4次。玉米总收益1000元每亩地,加上化肥200多元,农药和耕作的成本,净收入也就100多块钱,另有种田补贴100元每亩地。
另外三分之一的为高地,因打机井成本太高,粮食作物“靠天吃饭”。高地5年前修的有水渠,上游用的是洛河水,由于建立几个发电站把水冲走,水渠这几年根本没有通过水。
1.2 张午镇岳社村
岳社村共有2488人,2771亩地,现在平均每人1.1亩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水渠在2008年建成;耗时四个月,国家出资一半,地方政府出资一半;现在能灌溉300亩地;灌溉费用每小时20块钱,小麦一季度需要灌溉两次,每次每亩地灌溉一次花费55元左右。岳社村总共有两个提灌站,建成之后有专门承包人,负责收取水费并维护。可以灌溉的土地占10%,而另外90%需要“靠天吃饭”。旱地小麦每亩地收成400斤左右,导致部分荒废。
1.3 柳泉镇鱼泉村
柳泉镇共有69933亩地,62957口人,平均每人1.1亩地。农田水利机井设施主要是分布在洛河河滩旁边的行政村,是国家建设;柳泉镇地势东高西地,機井有专业人员负责维修。
鱼泉村农田灌溉都是机电井,一个小时15或者是20元,小麦需要浇地2次,浇灌一次地需要60元左右;秋季需要浇四次地。能灌溉到的田地占50%,机井是谁承包,谁维护。
1.4 柳泉镇水兑村
水兑村调查报告:水兑村大约有5000人,5000多亩地。目前水兑村有3个承包公司每家承包1000多亩地,总共承包有4000亩地左右;公司根据具体收益补贴农户。也就是水兑村80%土地都被流转出去。现在每人有0.3~0.5亩地;农户种植农作物每亩地补贴一百多块钱,现在村里农户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不到一千亩。经过与村民面谈,灌溉田地每小时18~23元;水渠浇到的田地可以达到每亩900斤,“靠天吃饭”的旱地收成400斤左右的粮食。
2 农田水利存在问题
2.1 “一事一议”推行困难
农村一事一议制度推行困难,村内“一事一议”制度还存在群众知晓面窄、使用率较低、程序不够规范、效果不甚明显等问题,全面推行还存在诸多障碍。
目前“一事一议”制度一般是大队组长和党员参加,之后向上级汇报。村民居住分散、外出人员多、办公经费比较紧张的农村现状导致议事成本高,“一事一议”开展中存在“二难”现象:首先,村民意愿难以集中。农民忙于生计,认识水平参次不齐,加之村里公益事业每年没有总体规划,存在“众口难调”问题。其次,议定事项落实比较困难。开展“一事一议”依据为税费改革政策与各级政府文件,主要靠农村群众自律与舆论压力,议定事项执行中有难度;投入大量人力与精力议定的事项,按规定筹集到的资金和劳力,相对于山区兴办农村公益事业成本高的现状,明显不足,无疑于杯水车薪并陷于尴尬的境地。
根据调查村里边几乎没有向老百姓要过钱,农户部分出过工出过劳。由于现在种地收入过低,劳动力外出务工相对较多,出工出劳不好分配;有人出工出劳,有不出工不出劳。农田水利问题难以商议,商议也不容易商议成功,商议成功也不容易有效执行。
2.2 水费过高,灌溉成本难以承受
农田水利灌溉土地,普遍反应的问题是水费过高,应该降低灌溉费用;无论如何建设,要把水费降下来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与一些老一辈的农户调查过程中,他们反映到:“种地不挣钱,一年种地仅能维持温饱,现在一般年轻人出去打工,老年人没人要的在家种地。”普遍反映种地不挣钱,农民不计工钱,老的只好在家种地,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与村大队支书反应的问题:粮价过低,成本太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村里边合作化组织,量小,不成规模,经济作物基本没有销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目前一些农业大户种植果园,具体还未见成效。 部分村子原来有大渠,可是有30年不通水了,一些群众反映还是大渠好,浇地也方便。目前水库没人组织,也没人管理。风调雨顺的话一亩地净收入非常少,如果遇上旱田,有的时候完全赔钱。国家政策实施不到位,村民希望还是投资水渠比较好。
2.3 忽视了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
农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问题是目前很严重的一个问题。而这也是很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持续有效运转的原因所在。
目前农村很大一部分土地都被流转出去,而一些承包商承包的土地效益并不好。对于有些承包商而言,土地流转完全是其掠夺农户土地的一种手段,肆意挥霍;通过根本没有用心经营,不但把土地破坏,一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被破坏。而农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建立基础设施工程的时候根本,村委会并不知情,到最后建立的完全是面子工程;是能看不能用的报废工程。在建立工程之初根本就没有实际调查,没有落实具体情况,不但浪费了钱财,老百姓也没有得到工程建设的实惠。目前整体的情况是村集体基本管不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而农民管不了农田水利设施,而国家对水利基础设施管不到位。
3 农田水利的对策建议
3.1 村委会加强宣传引导
要提高农村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认识,剃除掉他们可有可无的思想,使“一事一议”成为推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动力。其次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与当前农村的各项宣传工作更好的结合,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地关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本着取之于村民、用之于村民的原则,对兴办本村公益性事业的劳、资缺口,可采取群众自愿捐资的形式,努力争取广大村民和大户、工商业户的支持,达到既不违背农民负担各项规定,又能筹集到足额的劳动力和资金,顺利实施公益性事业建设的目的。
3.2 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切实降低灌溉费用
目前,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国家主导的形式占据大多数,而地方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积极性不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合办水利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总投入水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千方百计做好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小农水“民办公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对上争取工程项目资金。
3.3 正视农田水利设施对土地的依附性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土地有依附性,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农村基础建设缺乏资金。调查的村子都是直接从土地上灌溉之后收取水费,而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必须正视土地与水利的关系,不是水利设施吸纳田地,要充分看到水利对土地的依附性。农田水利设施是灌溉农田的,要不然仅仅是“水”,而不是“水利”了。應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这一前提下,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虹,余金凤.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5):96-97,99.
[2]俞雅乖.“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6):55-60,111.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韩俊,何宇鹏,等.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一个政策框架[J].改革,2011(8):5-9.
[4]陈云鹏,陈艳珍.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1(4):80-82.
[5]林辉煌.水利的依附性:水土关系视阈下的中国农田水利——基于湖北两个村庄的对比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139-149.
[6]柯龙山.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机制:变迁、困境与创新——基于南方旱涝灾害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34-537,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