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名家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ijiu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已经有近30年的摄影经历了,拍的片子也多是风光,直到有那么一天,我突然感觉到人是最可贵的,表现人们的生活才是我这个摄影人的最后归宿,从此我就萌生了拍摄“百姓名家”的念头,而且一拍就是7年。
  真正启发我、让我下决心拍这个题材是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1997年我在郊区农村拍摄,午休时在小卖店吃饭,突然从一个破旧的土房里窜出3个衣衫褴褛的孩子,他们好奇、惊恐的眼神让我怦然心动,我拿起相机就拍,结果遭到孩子母亲的一顿臭骂。在我不解之余,女店主告诉我,这家人远近闻名,女人因家穷辍学,嫁给了还有两个钱的“二流子”,这个男人什么也不会干,只会花钱,19岁的她几年里生了两女一男,家里越来越穷,人生的不如意使得她精神出了问题。听了这个故事,我突生一种“人生崎岖路,百姓奇事多”的感慨。当时我就想如果把这样的故事拍成照片那一定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如果每个村子都找一个这样有“名气”的人家拍成一个故事,就成了包罗万象的百姓民间故事系列,因为“有名气”就叫做“百姓名家”。
  拍摄“百姓名家”,寻找线索和进行筛选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功夫,大多是由乡亲们推荐。拍摄一个阶段后我发现,人们推荐出来的这些“名家”不是什么村长、支书、种粮大户和致富发家的先进人物,而大都是很平常的、有着特殊遭遇的农民,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却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人生传奇。
  我拍摄“百姓名家”的题材,全部来自黑龙江东部农村,我是利用业余时间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东北白山黑水、风光壮丽秀美,人间有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我愿意付出心血和努力用镜头为家乡的父老留下珍贵的资料!
  数码拍成的“名家”:在系统拍摄“百姓名家”的几年里,我开始用传统的135相机,使用柯达 VS100反转片。从2003年开始我换了佳能EOS10D数码相机,想法也比较实际,就是我拍的这类故事图片用不着制作什么大片,而且数码相机使用方便,即拍即现随时观察效果随时调整。我拍摄“解放村雇工插秧女李继凤”时,她忙着日落前赶完二亩地的活,不愿意让我拍照,何况当时光线比较弱,我抓拍了好多,从数码后背直观看脸始终是黑的,我用闪光灯补光又拍了很多,全是大白脸,后来我用三个手指挡了一下闪光灯,又试了几张,终于在她到地头直腰休息的瞬间,拍摄成功了脸部光线恰到好处的这张片子。要是没有数码,那只有回去看了,就是想出了补光、减光的办法,还不知什么结果呢。另外,数码相机对暗部和弱光表现较好,有多挡感光度和色温可调整,这就为我在大多数弱光和反差较大的恶劣条件下拍摄提供了方便。数码相机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节省,一次购机可以不计成本随心所欲地拍摄实验,可以抓到最佳瞬间拍出特殊效果的片子。尤其是后期管理方便,直接上传到电脑,选择好的留存刻盘,编辑文字做记录。后期如需制作照片,在电脑上调整一下反差和色彩即可,照片就会清晰亮丽。
  


  长发村老瓜农战喜丰:作为一个外来人,村子里的人都说他最有故事。战老头是在成立生产队那会儿种瓜、种菜和妻子结识的,恩恩爱爱生有一双儿女。不想妻子在风华正茂时撒手人寰,他怀念妻子终身不娶,毕生精力用在种瓜种菜上,一只小狗养了10年。他种的瓜大菜好,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人都托人聘请他。来长发村时,他不顾老家儿女的劝解,带着老狗花花孤身外出,车上不让带狗,他就领着花花步行600多里当作散心。他不缺钱花,儿女孝顺,他就有一个心愿:妻子当年最喜欢的那个树林,也是他们年轻时常去的地方,现在成了著名的公墓,老战就是要多挣些钱,用几万元钱的高价给老伴买个好墓地,作为他们的最后归宿。
  


  清泉村敬仰毛主席的李冬荣:在当初生产队分田到户分财产时,李冬荣让人用车把大队里的毛主席像拉回来,恭恭敬敬地摆在明亮的地方供着。问起原因她回答得朴实又简单“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咱们的好日子”。一个家境贫寒、一身疾病的普通农家妇女为什么对领袖有那么深的感情?就因为她过去当过红卫兵,当过妇女队小队长,她留恋自己青年时期的风光舞台,她向往那个万众一心火红的毛泽东时代。
  


  国兴村的铁匠李文昌父子:老李的铁匠手艺是家传的,为了不让手艺失传,他叫在城里修理汽车的儿子回来接班。儿子李明过惯了都市生活,还处了个在城里打工的对象,两人每月也有几百元收入,不愿回农村。老李骂儿子“狗戴帽子装人,到城里装什么大瓣蒜,挣两个钱穷嗖嗖的哪有在家里挣的钱实惠”!儿子说“破铁匠有什么出息,回农村有汽车修吗?”儿子不回来,老李憋着劲大干一场,在打铁的基础上又新上了修理农机具的活,生意红火起来了。偏巧,儿子要结婚没有积蓄回家求助,老爹说:“我有钱,结两次婚都够,你回来给我打两年铁挣回来还我”。儿子同意了,爷俩合着心干多种经营,一年下来就净挣8万多。现在小两口结了婚,全家也搬进了小二层楼。
  


  国发村开发廊的张百娟:在一个不到40户人家的偏僻屯子里,挂了一个偌大的、金晃晃的牌匾“百娟发廊”,够扎眼的,村子里的人说:“真怪,一个洗头的比我们种地的挣的都多”。19岁就进城打工的张百娟回来后,除了变得时髦大方以外,没有带回来什么。虽然总有人说她的发廊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村子及附近的年轻人都喜欢跑来“享受”一下洗头的滋味。生意很红火,但她却很孤独,已经是24岁的人了,从不谈婚论嫁,从来不与村子里的人来往,有空就往城里跑。她常说一句话“我以后还要进城开发廊,弄出个样争口气!”跟谁争气不知道,反正现在她挣了不少钱,很多人都眼红,她也成了一个神秘的人。
  


  集贤清泉村,从城镇嫁到农村来的陈凤(右):刚去拍摄时看到她在还略显富裕的家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显得无忧无虑。当初家里人对她确实很好,可第二年我再次拜访时情况就有了变化,她生了女孩后不久就下地劳动或去附近的林场打工,起早贪黑一天挣20元钱,现在她跟照片上判若两人,富庶安逸的生活从此离她远去。
  


  解放村雇工插秧女李继凤(左):一个远近闻名的插秧快手,一天能插二亩地挣100元钱,可她身患腰间盘突出症,丈夫常年有病卧床,29岁的弱女子还要承担老少6口人的生活,她不拼命干能行吗!
其他文献
摄影是一种手段,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手段达到不同的目的。  最简单的一种目的,就是生活富裕之后的人们,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在诸多的重逢与相聚的时候,留下那些难忘的瞬间,让人能够借助真实的影像纪录,分享生命的永恒与生活的斑斓。  前些日子,单位举办新春联谊活动,初为人父的同事,用影像编辑了一组围绕孩子的幻灯图片,并展现给大家。这是一位热爱摄影的父亲,他的留影比普遍的相机使用者,自然多了几分专业——注
期刊
在这个“创意”流行的年代,在这个“个性”十足的年代,有一种摄影不讲究光影,不苛求构图,它追求的是一种表达、一种暗示、一种理念……  我们处在一个城市化进程飞快的都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好的与不好的东西都混在一起。科技本来是服务于人类、带给我们快乐的,但是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画面里那些枯树,那些铁玫瑰,向我们预示着某种未来。在都市中,我们开始渴望一些很简单
期刊
认识Bob Kolbrener是在2004年的丽水国际摄影节上。在此之前,我就听说过此人是安塞尔·亚当斯的学生。不过,仅此而已。在一次幻灯演示会上,他展示了一些自己的黑白风光作品,还有在同样地点不同时间拍摄的彩色反转片。他的这种播放方式启发了我的编辑思路。过去,我们发表风光作品仅仅展示作品完事,如果把在同一地点拍摄的资料照片同时发表出来,让读者有个对比不是更能启发大家对作品的理解吗?于是,在演示会
期刊
奥林巴斯映像公司于2005年9月推出了E-500数码单反相机,这是第三款奥林巴斯E系统数码单反相机,在早前推出的E-1和E-300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E-500的推出,丰富了奥林巴斯E系统产品线,形成了高、中、低端的产品格局,而且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特性和变化。      800万像素全幅传输CCD  E-500使用的CCD是专门针对静态影像拍摄而设计的,与传统数码单反相机中使用的隔行传输CCD
期刊
这里有一段关于安塞尔·亚当斯的回忆:“1927年的一天,安塞尔·亚当斯在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通过照相机后背的磨砂玻璃观察着那个现在广为人知的圆顶山峰。他在镜头前加上了一个黄滤色镜,稍微压暗天空。调整好光圈和曝光时间后,他从容地按下了快门。就在这时,亚当斯的头脑中浮现出他平生最满意的黑白画面:更强烈的对比,天空的颜色不是过去的灰色而是黑色。为了得到心中的理想画面,亚当斯用红色滤色镜代替了黄滤色镜又拍
期刊
五女山座落在辽宁东部,桓仁满族自治县城北,是古代高句丽民族和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上现存的近百处历代遗址和几千件出土文物证明了人类在五女山上繁衍生息的历史已有数千年。2004年7月1日,五女山山城(史称纥升骨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植被  五女山主峰海拔约820米,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夏季最高气温37.2℃,冬季最低气温-35.
期刊
一个纪实摄影师,在坚持拍摄的同时,又拿起了数码摄像机——DV,并且在纪录片领域里频频获奖。他就是焦波。  二十多年前,焦波还是个山村教师,他借女朋友的一台老式相机,回村里给爹娘拍了第一张合影。望着日渐衰老的爹娘,焦波很想用相机把父母“留住”,从那时起,焦波坚持拍摄父母的起居劳作和喜怒哀乐,拍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拍摄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拍摄一对中国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变迁。  2
期刊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但对于摄影人来说,恰恰相反,熟悉才更有风景。如果说,我在拍海时还有一点和别人不同的味道,那就是因为我熟悉她,知道她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最美,什么时候潮起潮落,什么时候盛产丰收和希望,所以在摄影创作时,我选择的余地和空间就更大更自由。  我所居住的地方——福建省霞浦县,有着长达404公里的海岸线,位居全省第一,这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摄影创作资源。春天,渔民们在滩涂上讨
期刊
数码摄影技术有许多问题尚在认识和摸索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技术、物理原理、熟练运用甚至是哲理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认识,绝不是用了数码相机就是进入了数字时代,数码技术的进步已经达到了能够替代胶片的程度,那么是在哪些方面有出色的表现?我感到,认识数码最好办法是进行实验,获得最直接的正确结论。     便捷的数字图象色彩平衡调整    胶片摄影中,最怕在白炽灯、荧光等混合色温下拍摄,使用滤色镜也是顾此失彼,令
期刊
运动是物体展示他们自身特性和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种方式。体育运动中的人物是最典型的代表,当然运动也存在于在街上行走的人和正在玩滑梯的孩子们。  在摄影作品中表现运动中人的方法有三种:瞬间凝固、虚幻摄影和追随摄影。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观赏效果和不同的拍摄技巧,通过学习这三种技巧,和在街头简单的练习,换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不同的拍摄效果。    凝固动作的瞬间    凝固运动瞬间的影像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