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教法研究较多,而对学法研究较少,相应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训练也落实不够,从而影响了整个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小学数学学法指导方面有关的问题加以探讨,以引起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关注并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小学数学 学法指导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2-0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1指导学生学会专心倾听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学会专心倾听的能力。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 想、 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指导学生上课专心听讲,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 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2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低年级,要多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图意,说明计算过程,回答问题时,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学习了图画应用题,就要系统训练说"三句话"--其实就是应用题的两个条件与问题,不要停留在"会列式"就可以了;学习了"9加几"进位加法,我就要求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如9+8,见到9,想到1,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 再加7得17,得17。"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讨论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语言。
3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是学生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教师应该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全面性、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正确的思维途径,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决知识相关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等亲身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教学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先出示:1.找出5的倍数;2.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3.说说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地概括出规律,即尾数为0和5的数都能被5整除。最终教学结果令人满意,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培养学生想学、学会到会学的方法
要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求他们想学和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例题进行训练或推导,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去完成的;有的例题有“想一想”的内容,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有的法则、概念等用红色字表示,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需要学生理解和运用;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难点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和归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柱表面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的推导,就能长期巩固这一公式。
5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哪怕提出的问题不尽合理,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鼓励他们多思、多问,保护他们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得到解决,会极大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師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问。问题一般在这样几个环节寻找:一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_二是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三是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四是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五是在知识的作用方面找等等。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都可能存在问题,只要广大小学生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积极动脑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既生动活泼又积极主动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发问,要鼓励他们张开嘴巴,勇敢地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普遍提高。
6鼓励学生要善“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足见笔记的重要性。记笔记有一定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对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其次要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简洁美观,而且便于记忆和使用;再次要熟练掌握数学中常用的书写格式;另外还要会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例如,在分析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就能更容易地找到分率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总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重视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可见实施学法指导势在必行。诚然,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样的,也是一项十分具体细致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真正做到“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不学”。
小学数学 学法指导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0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12-0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尤其显得特别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1指导学生学会专心倾听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上课时要学会专心倾听的能力。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 想、 做等四个方面。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指导学生上课专心听讲,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 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2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思想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在低年级,要多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图意,说明计算过程,回答问题时,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学习了图画应用题,就要系统训练说"三句话"--其实就是应用题的两个条件与问题,不要停留在"会列式"就可以了;学习了"9加几"进位加法,我就要求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如9+8,见到9,想到1,把8分成1和7,9加1得10,10 再加7得17,得17。"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同学争辩,讨论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或不完整的语言。
3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是学生思维过程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教师应该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全面性、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捷性,通过正确的思维途径,达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决知识相关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等亲身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达到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教学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师先出示:1.找出5的倍数;2.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3.说说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通过这三个问题的分析学生很容易地概括出规律,即尾数为0和5的数都能被5整除。最终教学结果令人满意,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培养学生想学、学会到会学的方法
要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要求他们想学和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例题进行训练或推导,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去完成的;有的例题有“想一想”的内容,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有的法则、概念等用红色字表示,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需要学生理解和运用;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难点的突破口,要让学生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和归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如:“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来推导出圆柱表面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的推导,就能长期巩固这一公式。
5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难、敢于提问的好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哪怕提出的问题不尽合理,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教师也不要加以指责,而是要鼓励他们多思、多问,保护他们好问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大家讨论得到解决,会极大促进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師要注意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问。问题一般在这样几个环节寻找:一是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_二是在知识的“怎么样”上找;三是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找;四是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找;五是在知识的作用方面找等等。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都可能存在问题,只要广大小学生不断产生疑问,不断解决疑问,积极动脑思考,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既生动活泼又积极主动的,这样的学习效果才能是最好的。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发问,要鼓励他们张开嘴巴,勇敢地发问。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普遍提高。
6鼓励学生要善“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足见笔记的重要性。记笔记有一定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对学习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其次要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简洁美观,而且便于记忆和使用;再次要熟练掌握数学中常用的书写格式;另外还要会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例如,在分析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时,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就能更容易地找到分率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总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重视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可见实施学法指导势在必行。诚然,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是多样的,也是一项十分具体细致的教学工作,作为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真正做到“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