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是班主任心底流滴的温情。其实对待学生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像在骨头上挑肉一样,是骨头里挑肉,哪怕只是找到一丁点儿肉丝,也要看成是一块好排骨。所以,我们应该戴着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可供賞识之处,并不吝啬地给予赏识和激励。
【关键词】赏识;激励;转化;自主管理
我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的对象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如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民俗民风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家长文化普遍偏低,个人素质相对较差,对孩子的教育多以暴力为主。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够成熟,接触面和见识面狭窄,遇到问题普遍缺乏判断、处理能力。这样的环境和经历让他们变得自卑,缺乏自信,缺乏生活经验,本身又存在行为习惯差、交流能力弱的毛病,这就让我们的学生就像窝在壳里的蜗牛,不敢在人前展示自己,生怕因此而引起别人的嘲弄。
再说我们学校的教师,配备紧缺,教学任务较重,有时一位教师还得身兼数职。在教学任务如此繁重的前提下,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需要。但如果班主任把什么事情都交给学生自主管理,自己做“甩手掌柜”,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学生考虑不周全、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协调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那么怎么样让孩子走出自卑,变得自信、自主、自立、自强,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达到班级工作自主管理的目的?下面我就此来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些许心得。
一、“优秀的管理人才”在赏识中诞生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理应由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理应从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然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培养班干部,这是解放班主任的第一步,也是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第一步。
1.以责任意识为重要条件,在轮流管理中挑选人才
在班级工作中,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给每个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管理班级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孩子的能力有所了解,并从中选择责任意识强的孩子。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够承担责任,才善于承担责任,才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即便面临繁重复杂的工作,也能尽职尽责;缺乏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即便面临轻松简单的工作,也会玩忽职守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正是班干部在无人叮嘱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必备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就要突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学生,即便能力很强,也不应让其立刻走上班干部岗位。因为这极有可能阻碍整个班集体的建设。
2.细分职务,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选好班干部之后,就要及时确定每一位班干部的职责,将每一位班干部所负责的工作打印在纸张上,下发到对应的负责人手上,以便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么样的程度等,使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一目了然。
3.强化责任意识,认识自身的重要性
每周末放假前,召开班干部会议。各班干部汇报一周工作里出现的问题,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出现的好的方面。这样的方式不但突出了班干部的重要性,更强化了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4.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热情
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价班干部的活动:一是在每学期的期中,此时的评价为诊断性评价,是为了找出缺点并明确工作改进方向,对于认可度极低的班干部会在此时进行调整;另一次是在学期临近结束时,此时的评价主要为总结性评价,是为了对班干部的工作态度及其一学期的工作效果做等级测评,并将这些测评结果作为学期评奖的重要依据。这样做,不仅让班干部的工作更加制度系统化,也为了鼓励班干部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工作热情。最后,给予努力做事的班干部应有的荣耀,实现自身的重要价值。
二、班级管理的主体在激励中成型
对于在轮流班干部活动中落选的学生,并不只是服从管理而已,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起到主体的作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造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受管向自主管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1.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就业”机会
(1)“招募式”
在班级的管理团队成型后,班干部们就要开始划分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务,并制定好书面的工作职责事宜,在班上举行“人才招募会”,开展自主招收“员工”的活动。
(2)“创业式”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为其创造展露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从内心里重新给自己定位,并寻找到自己能为班级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制定达成目标。
(3)抽签式
对于个别没有主见、选择性困难的孩子可进行抽签式获取任务。
2.建立上下级体制,全面完善班级管理系统
不管哪种形式的“就业”,必须建立一种体制,以达到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促进模式,进一步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
3.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及时给予鼓励或肯定
相较于管理层的学生,这些孩子在能力上总是有些缺陷,同时他们敏感又缺乏自信。对于他们的表现应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时时关注孩子的点滴成绩与进步,及时为孩子送上一份舒心的精神大餐。尽可能地宽容、谅解他们的缺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体验,努力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4.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参与兴趣
根据管理团队给出的“工作考核”进行每周一次的评优活动,颁发“赏识章”“赏识卡”。对于考核為满分的同学,可以根据意愿进行下一周的管理内容更换。学期末将根据考核表评选出“优秀管理员”“十佳管理员”等。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地方
1.班干部的人选需综合考虑
在选拔班干部时不可过分看重成绩,更不该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教师应从综合能力考虑,班干部一定要具有责任意识,有热爱集体、号召力强、吃苦耐劳、扎实肯干、乐意为同学们服务等品质。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实干精神,不一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而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却有担任班干部的潜质。虽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形成良好的学风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成绩一般可综合能力出众的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强化潜在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
2.以学生的意愿为准则
自主管理虽是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但作为班主任在进行分配任务时,还应该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岗位,并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只有喜欢做才能用心去做好,不能因为此项工作没人做而随便指派或强硬布置。
3.勤轮换,保新鲜
孩子对一种事物的新鲜度很短,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百二十分的热情,但随着一份“工作”的期限加长,孩子的“工作”热情也会慢慢消失殆尽,以至于越到后面,他的积极性就越低,到最后就完全不放在心上。所以,在到达一个规定轮换的周期后,班主任一定要及时提醒孩子进行新一轮的更换。当一个孩子在一个“岗位”上取得了成绩时,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其他的“工作”;遇到“岗位”烦琐而又难出成绩的孩子时,要激发孩子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避免因一点挫折就放弃或产生另谋“他路”的思想或行为。只有让“岗位”的谦让与竞争并存,才能让孩子怀有一份冲劲与新鲜感。
4.对学生的关注如影随形
要培养他们自主管理,必须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必须认真负责。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措手不及的情况。班干部也好,其他学生也罢,刚上手的时候,是班主任最辛苦、最操心的时期,因为他们对情况不熟悉,工作时难免放不开手脚,这时,班主任要时刻关注,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引导学生做出应对措施。当学生出现偏差时切忌责备与抱怨,而是要经常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班主任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敢想敢干,敢于标新立异。
其实班主任的赏识激励并不能改变与扭转一切,只有当学生用实践把老师的赏识激励转化为动力,通过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才能清晰地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并有效地调控自我,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
【关键词】赏识;激励;转化;自主管理
我校是一所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的对象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如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同、民俗民风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家长文化普遍偏低,个人素质相对较差,对孩子的教育多以暴力为主。我们的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够成熟,接触面和见识面狭窄,遇到问题普遍缺乏判断、处理能力。这样的环境和经历让他们变得自卑,缺乏自信,缺乏生活经验,本身又存在行为习惯差、交流能力弱的毛病,这就让我们的学生就像窝在壳里的蜗牛,不敢在人前展示自己,生怕因此而引起别人的嘲弄。
再说我们学校的教师,配备紧缺,教学任务较重,有时一位教师还得身兼数职。在教学任务如此繁重的前提下,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需要。但如果班主任把什么事情都交给学生自主管理,自己做“甩手掌柜”,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学生考虑不周全、管理不到位、组织不协调的问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教育者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健康的心态和人格。那么怎么样让孩子走出自卑,变得自信、自主、自立、自强,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达到班级工作自主管理的目的?下面我就此来谈谈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些许心得。
一、“优秀的管理人才”在赏识中诞生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理应由学生自主管理,班主任理应从班级管理中解放出来。然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这个目标,我们首先必须培养班干部,这是解放班主任的第一步,也是发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第一步。
1.以责任意识为重要条件,在轮流管理中挑选人才
在班级工作中,开展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活动,给每个学生担任班干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管理班级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优势,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对孩子的能力有所了解,并从中选择责任意识强的孩子。
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在参加社会活动过程中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够承担责任,才善于承担责任,才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即便面临繁重复杂的工作,也能尽职尽责;缺乏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即便面临轻松简单的工作,也会玩忽职守的。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正是班干部在无人叮嘱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的必备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就要突出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一些缺乏责任意识的学生,即便能力很强,也不应让其立刻走上班干部岗位。因为这极有可能阻碍整个班集体的建设。
2.细分职务,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
在选好班干部之后,就要及时确定每一位班干部的职责,将每一位班干部所负责的工作打印在纸张上,下发到对应的负责人手上,以便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么样的程度等,使班干部对自己的工作一目了然。
3.强化责任意识,认识自身的重要性
每周末放假前,召开班干部会议。各班干部汇报一周工作里出现的问题,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出现的好的方面。这样的方式不但突出了班干部的重要性,更强化了班干部的责任意识。
4.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热情
每学期进行两次评价班干部的活动:一是在每学期的期中,此时的评价为诊断性评价,是为了找出缺点并明确工作改进方向,对于认可度极低的班干部会在此时进行调整;另一次是在学期临近结束时,此时的评价主要为总结性评价,是为了对班干部的工作态度及其一学期的工作效果做等级测评,并将这些测评结果作为学期评奖的重要依据。这样做,不仅让班干部的工作更加制度系统化,也为了鼓励班干部们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工作热情。最后,给予努力做事的班干部应有的荣耀,实现自身的重要价值。
二、班级管理的主体在激励中成型
对于在轮流班干部活动中落选的学生,并不只是服从管理而已,他们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起到主体的作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人格,重视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造条件使学生由被动受管向自主管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1.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就业”机会
(1)“招募式”
在班级的管理团队成型后,班干部们就要开始划分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务,并制定好书面的工作职责事宜,在班上举行“人才招募会”,开展自主招收“员工”的活动。
(2)“创业式”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为其创造展露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从内心里重新给自己定位,并寻找到自己能为班级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自己制定达成目标。
(3)抽签式
对于个别没有主见、选择性困难的孩子可进行抽签式获取任务。
2.建立上下级体制,全面完善班级管理系统
不管哪种形式的“就业”,必须建立一种体制,以达到相互督促、相互制约的促进模式,进一步形成完善的管理系统。
3.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及时给予鼓励或肯定
相较于管理层的学生,这些孩子在能力上总是有些缺陷,同时他们敏感又缺乏自信。对于他们的表现应坚持表扬为主的原则,时时关注孩子的点滴成绩与进步,及时为孩子送上一份舒心的精神大餐。尽可能地宽容、谅解他们的缺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体验,努力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4.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参与兴趣
根据管理团队给出的“工作考核”进行每周一次的评优活动,颁发“赏识章”“赏识卡”。对于考核為满分的同学,可以根据意愿进行下一周的管理内容更换。学期末将根据考核表评选出“优秀管理员”“十佳管理员”等。
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地方
1.班干部的人选需综合考虑
在选拔班干部时不可过分看重成绩,更不该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教师应从综合能力考虑,班干部一定要具有责任意识,有热爱集体、号召力强、吃苦耐劳、扎实肯干、乐意为同学们服务等品质。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具备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实干精神,不一定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而有些成绩平平的学生,却有担任班干部的潜质。虽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形成良好的学风能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成绩一般可综合能力出众的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强化潜在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因此,在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综合考虑。
2.以学生的意愿为准则
自主管理虽是本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但作为班主任在进行分配任务时,还应该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服务岗位,并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只有喜欢做才能用心去做好,不能因为此项工作没人做而随便指派或强硬布置。
3.勤轮换,保新鲜
孩子对一种事物的新鲜度很短,刚开始可能会有一百二十分的热情,但随着一份“工作”的期限加长,孩子的“工作”热情也会慢慢消失殆尽,以至于越到后面,他的积极性就越低,到最后就完全不放在心上。所以,在到达一个规定轮换的周期后,班主任一定要及时提醒孩子进行新一轮的更换。当一个孩子在一个“岗位”上取得了成绩时,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其他的“工作”;遇到“岗位”烦琐而又难出成绩的孩子时,要激发孩子勇于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避免因一点挫折就放弃或产生另谋“他路”的思想或行为。只有让“岗位”的谦让与竞争并存,才能让孩子怀有一份冲劲与新鲜感。
4.对学生的关注如影随形
要培养他们自主管理,必须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必须认真负责。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措手不及的情况。班干部也好,其他学生也罢,刚上手的时候,是班主任最辛苦、最操心的时期,因为他们对情况不熟悉,工作时难免放不开手脚,这时,班主任要时刻关注,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引导学生做出应对措施。当学生出现偏差时切忌责备与抱怨,而是要经常鼓励,使他们树立信心。班主任更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敢想敢干,敢于标新立异。
其实班主任的赏识激励并不能改变与扭转一切,只有当学生用实践把老师的赏识激励转化为动力,通过自己真切的体验与感悟,才能清晰地发现自我、正视自我,并有效地调控自我,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