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颁行,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中心任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就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展开探究,提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校本課程开发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以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过渡到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兼重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这项改革也推动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和新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SBCD)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由学者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办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此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界定,从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
综合中外学者们的各种阐述,我们可以把校本课程的概念定义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水平,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以自己或他人合作的方式,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据此定义,我们可以把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解释为:以学校历史老师或者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历史教师与其他机构人员合作,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科学的评价,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或者辦学思想。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课程开发活动,这些专业活动应该包含有历史知识。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跟其他项目或者课题开发一样,它首先得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出发,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办学理念,要彰显教师在教研成果上创新性,尤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其他课程找到相同知识的共性与特性,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使学生从中收寻到更多的学习兴趣与乐趣。如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学校传统文化、学生对校园周边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教师的擅长知识领域与发展需要等。
具体来说,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大致有:
1.实际性原则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从从实际出发原则,实际性原则有哪些呢?首先,课程开发必须依照历史的学科要素进行;其次,历史课程需要掌握有专业的历史理论支撑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建设,而学生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解教学内容;最后,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的人文历史风情相符合,不能歪曲历史事实。
2.开放性原则。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既可以是教材、互联网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图书馆、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料,还可以是历史遗迹、遗址和传说等。总之,历史校本课程涵盖的范围广阔,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利用。不仅内容上要开放,课程开发的途径和课程呈现形式也应是开放兼容的。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思想,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在内容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尤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4.人文性原则
新核心素养中一项重要的素养就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需要提高。因此,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人文素养为重,注重培养学生有意义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5. 乡土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对学生而言,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莫过于身边历史的关注。比如河南历史以及我们鹤壁市乡土历史非常丰富。我校历史组就开发出《鹤壁历史文化》这门校本课程。
6.发展性原则。课程开发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断地补充、调整、完善,而不是严格地按照大纲的规定,一成不变。
此外,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该遵循互补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等原则。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开发原则,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庆.浅论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历史学科教育[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
[2]王高峰.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思路 [J].名师在线,2017.
[3]彭孝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校本課程开发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话题,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以国家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过渡到了以国家课程为主,兼重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这项改革也推动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和新的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一、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SBCD)一词最早出现在1973年,由学者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米伦(Macmillan)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举办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此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逐渐流行起来,很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界定,从而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
综合中外学者们的各种阐述,我们可以把校本课程的概念定义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水平,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的科学评估,以自己或他人合作的方式,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在校内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据此定义,我们可以把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解释为:以学校历史老师或者历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历史教师与其他机构人员合作,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科学的评价,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教育教学或者辦学思想。采用选编、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等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课程开发活动,这些专业活动应该包含有历史知识。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跟其他项目或者课题开发一样,它首先得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情况出发,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办学理念,要彰显教师在教研成果上创新性,尤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其他课程找到相同知识的共性与特性,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使学生从中收寻到更多的学习兴趣与乐趣。如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学校传统文化、学生对校园周边历史知识的掌握、历史教师的擅长知识领域与发展需要等。
具体来说,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大致有:
1.实际性原则
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遵从从实际出发原则,实际性原则有哪些呢?首先,课程开发必须依照历史的学科要素进行;其次,历史课程需要掌握有专业的历史理论支撑和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建设,而学生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解教学内容;最后,课程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的人文历史风情相符合,不能歪曲历史事实。
2.开放性原则。历史校本课程的资源非常丰富,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既可以是教材、互联网上的内容,也可以是图书馆、博物馆中的相关资料,还可以是历史遗迹、遗址和传说等。总之,历史校本课程涵盖的范围广阔,教师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利用。不仅内容上要开放,课程开发的途径和课程呈现形式也应是开放兼容的。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思想,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在内容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尤其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
4.人文性原则
新核心素养中一项重要的素养就是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需要提高。因此,在开发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人文素养为重,注重培养学生有意义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5. 乡土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对学生而言,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莫过于身边历史的关注。比如河南历史以及我们鹤壁市乡土历史非常丰富。我校历史组就开发出《鹤壁历史文化》这门校本课程。
6.发展性原则。课程开发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进步。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需求不断地补充、调整、完善,而不是严格地按照大纲的规定,一成不变。
此外,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该遵循互补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等原则。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开发原则,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成效,才能有效促进高中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庆.浅论校本课程的开发原则--历史学科教育[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
[2]王高峰. 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思路 [J].名师在线,2017.
[3]彭孝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