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四眼坪上,重慶首个风力发电场
在武隆县和顺乡的四眼坪上,10余只巨大的风轮,在微风的吹拂下,一起旋转,形成一道壮丽景观。
四眼坪海拔大约1660多米,在当地人心中,这里一直是有名的风口。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东南向气流沿乌江两岸通过较高地形时产生增速效应,使得该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了风电的核心技术,四眼坪成为重庆首个风力发电场。
“这些发电机的风轮叶片直径为93米,每台重100吨。”重庆海装风电总经理余邵清说,“历经3年,我们终于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这些‘风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风电机。”余邵清说,这些风电机充分考虑了重庆的地理环境,抗灾害能力非常强,不但能预防雨雪和冰冻灾害,还具备防雷击能力。
“今年底,四眼坪58台风电机组一起转动,重庆市民就可以用上‘东南风’发的电了。”余邵清说。
地处盆地,四周被高山阻挡,重庆并不是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城市,但建风力发电场却早在3年前就被提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一个风能相对缺乏的城市,为何要推广风力发电?
■ 无风起浪,重庆醉翁之意不在酒
风电已是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产业,10年来它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被称为“蓝天白煤”的风力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中国风力资源居世界第一,总储量达32.26亿千瓦,是印度的30倍,但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仅为印度的1/2.5。
“风电投资回报率为8%—10%,而水电、火电只有6%—8%。”重庆市科委高新处副处长蒋齐全说,“未来5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建设5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厂。”
“但目前我国风电制造业还依赖国外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其后果就是风力发电成本相对偏高,这成为阻碍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说。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尽快打造出质量过硬的自主品牌,谁就能抢先切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一大块蛋糕。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在机械制造、材料领域有相当好的基础。”蒋齐全说,重庆若能拿到国内风电设备制造10%的份额,就可在5年内形成每年100亿元的产业链。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重庆之所以无风也起浪,其实就是想打造西部风电装备第一城,这才是重庆的“醉翁之意”。
■ 内联外引,搭建创新大平台
为打造西部风电装备第一城,重庆盯上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老大中船重工。
2006年2月,市政府与中船重工签订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中船重工将整合旗下涉足风电领域的13家企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结合重庆制造能力的突出优势,倾力打造全国风电装备的研发制造基地——重庆海装风电。
为了让重庆海装风电成为风电开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市政府对重庆海装风电给予三项超常规支持:其一,让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四联集团、重庆渝能集团与其组成战略联盟,全力提供配套支持;其二,鉴于研发投资要几亿元的现实,重庆市政府决定拨款1亿元,让重庆海装风电从国外购买样机研究;其三,由重庆电力等几家国企联合筹建一家发电企业,启动一个示范工程(即四眼坪风电场)来拓展市场。
2007年5月19日,作为直辖10周年献礼工程,海装风电产业基地在重庆经开区正式奠基。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300亿元。
“重庆海装风电的奠基,是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
我国风电产业成长的最大烦恼,就是缺乏风电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
正因如此,很多省市都已启动风电项目,全力攻关风电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以抢占中国风电制造业的制高点。
为了抢占先机,市经委主任吴冰带领重庆海装风电代表团,火速奔赴德国。
德国是全球风电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也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装机容量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33%。
经过谈判,代表团取得三大战绩:其一,与德国Frisia公司签订850千瓦风机的技术转让合同和样机购买合同;其二,与德国Aerodyn公司签订2000千瓦风机控制系统联合开发合同(联合研发是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其三,与GL(德国船级社)、Aerodyn公司签订2000千瓦风机设计认证合同,一旦通过认证,将成为我国第一家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兆瓦级风机。
打造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重庆正在探索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联合设计、源头切入、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 开门创新,“重庆造”风电设备初露锋芒
在渝北区龙山路重庆海装风电绿树掩映的办公大楼里,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技术团队:他们或全神贯注地在电脑上设计,或三五成群地围着图纸交流,或步履匆匆地在办公室之间穿梭往来……
“缺乏技术人才,就像饥饿的人缺乏食物一样。”海装风电总设计师陶友传说,尽管有德国Aerodyn公司牵头,但要在两年内完成适合中国国情的850千瓦和2000千瓦风机的研制任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要研制自主创新的产品,必须打造一只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重庆海装风电的汇报后立即指示,希望市级有关部门、重庆经开区积极为重庆海装风电的发展服好务。
在市经委、市科委和经开区的积极协调下,重庆海装风电决定开门创新,吸引各方面的力量,组建一支全新的研发队伍。
重庆海装风电首先从重庆前卫仪表厂、重庆齿轮箱公司等企业抽调了30多名技术骨干,与德国Aerodyn公司一起,组成了一个研发团队。
“风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在于风电机组的系统集成和整机的设计制造,其中变频器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但目前,国内企业在变频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上还很少有成熟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陶友传说。
于是,市政府要求各有关成员单位与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实现厂厂联合、厂所结合,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型风电机组的集成制造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
就这样,企业、部门、科研院所敞开大门,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功率风机设计研发创新团队诞生了。
2007年11月22日,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在重庆海装风电出厂。
“这台机组就像一座大风车,共有3片风叶,每片风叶半径为40米,重达7吨。”陶友传说,这台机组创下3个中国第一: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首台通过德国船级社认证、首台通过德国风能研究员测试的大功率风电机组。
就在这套风电机组下线的前一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内蒙古北方龙源风电公司已与重庆海装风电签下一份总价为1.57亿元的采购大单。
“这是重庆海装风电的第一份风电整机订单,为该机组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市经委主任吴冰说,“‘重庆造’风电设备,比进口货价格便宜20%—30%。”
2008年3月12日,“重庆造”2000千瓦风电机组在内蒙古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不仅标志着重庆海装风电的风电样机试制取得全面成功,也标志着中国风电自主研发水平实现了跨越。
“在3年到5年内,这个风电项目将带动我市相关配套企业,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届时,重庆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迈入全国风电行业前三强。”吴冰充满自信地说。
在武隆县和顺乡的四眼坪上,10余只巨大的风轮,在微风的吹拂下,一起旋转,形成一道壮丽景观。
四眼坪海拔大约1660多米,在当地人心中,这里一直是有名的风口。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东南向气流沿乌江两岸通过较高地形时产生增速效应,使得该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
拥有了风电的核心技术,四眼坪成为重庆首个风力发电场。
“这些发电机的风轮叶片直径为93米,每台重100吨。”重庆海装风电总经理余邵清说,“历经3年,我们终于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这些‘风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风电机。”余邵清说,这些风电机充分考虑了重庆的地理环境,抗灾害能力非常强,不但能预防雨雪和冰冻灾害,还具备防雷击能力。
“今年底,四眼坪58台风电机组一起转动,重庆市民就可以用上‘东南风’发的电了。”余邵清说。
地处盆地,四周被高山阻挡,重庆并不是一个风能资源丰富的城市,但建风力发电场却早在3年前就被提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一个风能相对缺乏的城市,为何要推广风力发电?
■ 无风起浪,重庆醉翁之意不在酒
风电已是全球范围内发展速度最快的新能源产业,10年来它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被称为“蓝天白煤”的风力资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中国风力资源居世界第一,总储量达32.26亿千瓦,是印度的30倍,但目前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仅为印度的1/2.5。
“风电投资回报率为8%—10%,而水电、火电只有6%—8%。”重庆市科委高新处副处长蒋齐全说,“未来5年,国家将投资500亿元建设50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厂。”
“但目前我国风电制造业还依赖国外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其后果就是风力发电成本相对偏高,这成为阻碍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说。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尽快打造出质量过硬的自主品牌,谁就能抢先切下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一大块蛋糕。
“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庆在机械制造、材料领域有相当好的基础。”蒋齐全说,重庆若能拿到国内风电设备制造10%的份额,就可在5年内形成每年100亿元的产业链。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重庆之所以无风也起浪,其实就是想打造西部风电装备第一城,这才是重庆的“醉翁之意”。
■ 内联外引,搭建创新大平台
为打造西部风电装备第一城,重庆盯上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老大中船重工。
2006年2月,市政府与中船重工签订经济合作战略框架协议。中船重工将整合旗下涉足风电领域的13家企业、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结合重庆制造能力的突出优势,倾力打造全国风电装备的研发制造基地——重庆海装风电。
为了让重庆海装风电成为风电开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市政府对重庆海装风电给予三项超常规支持:其一,让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重庆钢铁集团、重庆四联集团、重庆渝能集团与其组成战略联盟,全力提供配套支持;其二,鉴于研发投资要几亿元的现实,重庆市政府决定拨款1亿元,让重庆海装风电从国外购买样机研究;其三,由重庆电力等几家国企联合筹建一家发电企业,启动一个示范工程(即四眼坪风电场)来拓展市场。
2007年5月19日,作为直辖10周年献礼工程,海装风电产业基地在重庆经开区正式奠基。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300亿元。
“重庆海装风电的奠基,是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件大事,标志着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
我国风电产业成长的最大烦恼,就是缺乏风电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
正因如此,很多省市都已启动风电项目,全力攻关风电机组的核心制造技术,以抢占中国风电制造业的制高点。
为了抢占先机,市经委主任吴冰带领重庆海装风电代表团,火速奔赴德国。
德国是全球风电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也是全球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其装机容量占世界风力发电总量的33%。
经过谈判,代表团取得三大战绩:其一,与德国Frisia公司签订850千瓦风机的技术转让合同和样机购买合同;其二,与德国Aerodyn公司签订2000千瓦风机控制系统联合开发合同(联合研发是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其三,与GL(德国船级社)、Aerodyn公司签订2000千瓦风机设计认证合同,一旦通过认证,将成为我国第一家通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的兆瓦级风机。
打造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重庆正在探索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联合设计、源头切入、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创新之路。
■ 开门创新,“重庆造”风电设备初露锋芒
在渝北区龙山路重庆海装风电绿树掩映的办公大楼里,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技术团队:他们或全神贯注地在电脑上设计,或三五成群地围着图纸交流,或步履匆匆地在办公室之间穿梭往来……
“缺乏技术人才,就像饥饿的人缺乏食物一样。”海装风电总设计师陶友传说,尽管有德国Aerodyn公司牵头,但要在两年内完成适合中国国情的850千瓦和2000千瓦风机的研制任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要研制自主创新的产品,必须打造一只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团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听取重庆海装风电的汇报后立即指示,希望市级有关部门、重庆经开区积极为重庆海装风电的发展服好务。
在市经委、市科委和经开区的积极协调下,重庆海装风电决定开门创新,吸引各方面的力量,组建一支全新的研发队伍。
重庆海装风电首先从重庆前卫仪表厂、重庆齿轮箱公司等企业抽调了30多名技术骨干,与德国Aerodyn公司一起,组成了一个研发团队。
“风机研发的关键技术在于风电机组的系统集成和整机的设计制造,其中变频器是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但目前,国内企业在变频器、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上还很少有成熟的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陶友传说。
于是,市政府要求各有关成员单位与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等科研院所,实现厂厂联合、厂所结合,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对大型风电机组的集成制造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
就这样,企业、部门、科研院所敞开大门,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功率风机设计研发创新团队诞生了。
2007年11月22日,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在重庆海装风电出厂。
“这台机组就像一座大风车,共有3片风叶,每片风叶半径为40米,重达7吨。”陶友传说,这台机组创下3个中国第一:国内首台单机功率最大、首台通过德国船级社认证、首台通过德国风能研究员测试的大功率风电机组。
就在这套风电机组下线的前一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内蒙古北方龙源风电公司已与重庆海装风电签下一份总价为1.57亿元的采购大单。
“这是重庆海装风电的第一份风电整机订单,为该机组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市经委主任吴冰说,“‘重庆造’风电设备,比进口货价格便宜20%—30%。”
2008年3月12日,“重庆造”2000千瓦风电机组在内蒙古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不仅标志着重庆海装风电的风电样机试制取得全面成功,也标志着中国风电自主研发水平实现了跨越。
“在3年到5年内,这个风电项目将带动我市相关配套企业,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届时,重庆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迈入全国风电行业前三强。”吴冰充满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