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怎么增强动力去学习?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二男生磊家庭不和谐,引发案主躯体化症状(抠手、饿肚子、肚子疼)明显,隔离情感和低自尊,影响了案主学习状况,使其没有动力向学。本案例使用萨提亚成长模式,帮助案主尊重自己的感觉,并一致性表达出来,提升案主的自我价值感,协助案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经六次咨询,来访者能够一致性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自我价值感得到一定的提升,开始尝试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
  关键词:萨提亚成长模式;自我价值感;一致性表达;负责任
  一、一般资料
  磊,男,15岁,初二精品班学生,165左右,带着眼镜。在校服外面传了一个黑色的羽绒马甲(长期比其他学生多穿一件),谈话时手一直放在口袋里。成绩在年级从前50,掉落到120名左右,班里处于中下水平。案主由同学介绍陪同过来,现在的学习状况是自己想学好,又总是学着学着没有动力。初二学习难度加大,知识漏洞多,想改变学习的状况。同时案主提到家庭里的关系现状影响了学习的动力,希望在朋友陪同下来心理老师这寻求帮助。
  二、来访者主诉
  第一次咨詢,是由案主同学鼓励并陪同来访的,同学说他最近的学习情况不太好,想来寻求帮助。本人来了之后,自己承认是家庭里的问题让自己无心学习,加上初二学习难度加大,所以在朋友陪同下来心理老师这寻求帮助。来访者提到父母的争吵非常激烈,自己经常躲在房间里假装听不到,但总是默默流泪,在学习上也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做了一些尝试,收效不高,自己也很着急。
  通过来访者主诉可以感觉到:
  1.自我负责任欠缺:在自我负责上有所欠缺,自己的问题要同学陪同才走到咨询室面前。遇见困难比如知识上学不会努力努力就容易放弃和回避。
  2.自我感觉的隔离:对待自我感觉,总是采取“无所谓”、“没什么”的方式进行隔离和否定。
  3.自我价值感低:对父母的养育不表达不满,一味承受,觉得自己不值得好好对待。
  三、评估和诊断
  根据咨询师观察、来访者主诉,可诊断为情绪困扰导致的学习动力不足,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是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
  四、个案概念化
  家庭的争吵(父母离异争吵不断、父母双方家庭争吵不断)和父母对案主的忽视给案主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和疏离感,让案主不知道该信任、依靠谁,进而影响他对现在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担心,让他没有动力、也没有方法专注于学业。案主会用伤害身体(抠手、有意无意的饿肚子、肚子疼)的方式来求得关注,在没有得到回应之后用习惯了来保护自己,隔离自我感觉,自我价值感低。案主是个谨小慎微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有积极的人际关系(全年级都有好朋友),但案主对现状没有负起责任(学习状况没有改善,遇见困难就放弃,没有积极问同学和老师),容易放弃或者归咎于他人。
  五、制定咨询目标
  与来访者核查,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如下
  终极目标:
  1.提升案主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如,使案主感到自己是被家人所喜爱的,值得被家人好好照顾和对待。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得到大家的喜爱。自己可以爱自己。
  2.协助案主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自由)。人不能选择自己的过去,但可以选择现在和将来如何生活。
  3.协助案主负责任(自主)。 萨提亚女士将感受纳入负责任的一部分,感受是属于我们的,我们驾驭我们的感受,并且透过我们的感受经历喜悦。案主的躯体化症状(消瘦、睡眠不好、常常胃痛、肚子痛)比较明显但他可以学会为自己负责。案主的家庭关系影响了学习状态,但案主可以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4.协助案主更加和谐一致(自在)。在亲密关系中,更好地学会一致性地表达自己,尊重自己的感觉。案主被问及“期待”的时候,总是说“习惯了”,对于父母的疏于照顾,也总是说“无所谓了”,如何帮助案主尊重自己的感觉,并一致性表达出来,是需要完成的目标。
  具体说:
  1.发现案主的资源:靠自己努力来到好班,能够在爸妈疏于照顾的情况下活下来,愿意接受帮助,自己能做饭,人缘好会察言观色。
  2.体会值得:体会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值得被照顾好的,自己也值得照顾好自己。
  3.说出期待:说出自己对妈妈、爸爸、姥姥、奶奶的期待,也能够理解家人对自己的期待。
  4.承担责任:在现有家庭状况下学会承担责任,善待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学习和未来负责。
  六、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第1次会面) 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访关系,挖掘案主内在资源
  第一次咨询,是由案主同学鼓励并陪同来访的,本人来了之后,自己承认是家庭里的问题让自己无心学习。案主提到自己的成长中伴随着父母的争吵,他躲在房间里都听到了,有时候假装睡去,却发现枕头上都是泪痕。现在父母已经离婚,但爸爸一周会回家1-2次,妈妈也基本不着家,经常晚上出去一整夜都不回来(案主怀疑有新朋友),案主经常半夜醒来家里空无一人,感觉非常害怕。
  案主说到自己现在的学习情况是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做了一些尝试,收效不高自己也很着急。咨询师询问他如何来到学校的好班级,他提到小升初的时候,自己来到学校报名,当天考试的时候还迟到了很多,但是因为自己平时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科教频道,所以最后还考上了最好的班。在这个班级里,自己也一直跟着学习,成绩也不算太差,而这些完全是自己靠努力得来的(力量)。
  第二阶段(第2-4次会面) 评估案主和案主的家庭状况
  第二次咨询邀请案主做一个主题沙盘:我的家庭。
  1.意象:
  自我意象:16骆驼;妈妈意象:6战士(拿着剑和盾牌);爸爸意象:7骑士;姥姥意象:29丸子奶奶;奶奶意象:30丸子妈妈
  2.主要场景:
  场景1(左下):这是一片沙漠,自己就是骆驼,当询问孩子如何看待骆驼时,案主提到骆驼的坚韧,耐旱,在沙漠里是为数不多的能存活下来的动物——这是案主的内在生命力。   场景2(中间和右下):描述的是奶奶和姥姥一家人争吵的局面。用河流来分隔,让大家都受到保护。案主早期主要由姥姥抚养(上幼儿园回到爸妈身边),奶奶处于沙盘正中间。
  场景3(沙盘上半部分):母亲是一个拿着长矛和盾牌的战士,父亲是一个坐在马上的骑士,他们分别处在沙盘的最左边和最右边。在案主的记忆中,父母一直在争吵,父亲是一个脾气特别暴躁的人,基本吵着架都能动手打起来,母亲不怎么说软话,会像战士一样拿着长矛用言语去攻击,用盾牌去抵抗,最后和父亲厮打在一块,更多时候打不赢被打。现在父母已经离婚(离异3年多了),但因为房子三个人还住在一起。父母离异后,爸爸一月回家1-2次,妈妈也基本不着家,案主经常半夜醒来家里空无一人。
  场景4:在沙盘上部中心的位置,案主摆了一个海豚三口之家和沉船意象,他内心还是有对完整家庭的期盼,但是现有的家庭带给他的更多的是不安全感和伤害,就像沉船一样,废旧沉在海底。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正好表明来访者对家庭的感觉:期盼/不安全的矛盾感觉。
  通过沙盘可以看到家庭的争吵、父母之间关系的矛盾、父母双方家庭的矛盾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和疏离感,让孩子不知道该信任、依靠谁。对于一个14岁的少年而言,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也反映在孩子的发展上,只能依靠自己,在一片荒芜中艰难求生(沙漠中的骆驼)。
  第三次咨询:躯体化反应-肚子疼。
  从7月份开始就有肚子疼的症状出现,开始的时候每天都疼1次,进入九月份之后就每天要疼2-3次,疼痛指数大概是4-6之间,其中周一到周四都会疼,孩子基本也忍着,在周五(10月份开始就有两三次是周五请假)的时候总感觉忍不了就请假去看病,或者在家呆着。去过几个医院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医生也查不出原因,建议心理咨询。
  咨询师:最近一次腹痛是什么时候呢?
  案主:上周五。其实周四就感觉不太舒服忍不了了,周五早上起来还吐了,所以就让家人给学校请假。我妈把爸爸叫回家,爸爸说没两句,就说我是故意装病不去医院,对我发了一顿火就走了。
  咨询师:你爸爸以前也这样吗?
  案主:我爸爸之前带我去看过医生,什么检查都做了,说我有点肠胃炎。吃了药,我仍然肚子疼,我爸爸就觉得是我装的。
  咨询师:你爸爸这样说你,你感觉怎么样?
  案主:没什么感觉。
  咨询师:当你说到“没什么感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案主:没什么感觉。
  咨询师:妈妈在你肚子疼的时候怎么对待你呢?
  案主:妈妈在爸爸离开之后也离开了家,我一个人在家从8点多一直睡到4点多,起来看到妈妈还没有回来,到晚上很晚妈妈才回家。
  咨询师:这期间都你自己一个人?你不害怕吗?
  案主:都习惯了,我家经常我一个人,有时半夜起来也一个人。
  咨询师:那你在家里没人的时候都是怎么度过的呀?
  案主:睡觉,睡着了就不想了。有时候也会流眼泪,周五的时候就是睡着睡着眼泪就留下来了,自己开始不知道,醒来的时候枕巾都湿了又干了。
  咨詢师:如果眼泪会说话,他会告诉你什么?
  案主:我真的是肚子疼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啊,为什么他们都不相信我呢?
  第四次咨询:危机处理。
  约定见面前一天,案主发生意外流血事件,把血涂在纸上并写上“此人已死,有事烧纸”的字条放在班里自己课桌的桌面上。咨询师正好路过,看到他手上的伤口和一些以往的自虐伤口,班主任通知家长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并在第二天在班里简单说明,之后由心理老师介入。
  咨询师询问了纸条事件,案主说是跟同学开的玩笑。咨询师直接询问“自杀”意愿,来访者谈到自己会想起这个事,也会和同学谈论“死亡”,但是没有自杀行为,咨询师和案主约定如果有这种行为之前需要告知。
  谈及这件事情在班里的影响时,案主提到班里同学都知道这个情况了,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不喜欢他,实际上,孩子在班里的人缘很好,非常幽默,也善于帮助人,案主很自信地说,在年级里他都会被说成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因为自己在日常的交往中很会察言观色,能够积极回应别人,为他人考虑很多,这和他之前的经历有关,他提到他从小时候开始总是受到一些陌生人的伤害,比如社区奶奶的敌视,陌生小朋友父亲的责骂,他想到这些一方面觉得自己凭什么受到这样的对待,不被信任,但同时在自己感觉到善意的时候又愿意帮助其他人,每当想起在学校的好朋友,就觉得生命中还是有很多温暖的。
  在前一天看意外伤口的时候,咨询师发现案主双手都有严重蜕皮流血的现象,于是询问。
  咨询师:我昨天有注意到你的双手尤其是大拇指周围,有很多被抠掉的部分,这是怎么回事呢?
  案主:我自己挠的,抠的。
  咨询师:通常在什么时候会有这种动作呢?
  案主:我从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抠手皮,特别是听到父母争吵的时候就抠大拇指周围的皮,有时候会弄出一大块皮,有时候还会流血。现在发展到只要紧张就会抠手的皮,不管什么情境下的紧张。
  咨询师:你紧张的时候抠手皮,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紧张的?
  案主:有一次父母吵架都点起了火,我在房间里都听到了火烧的声音,就感觉出来灭火,并且对爸爸大吼。我非常害怕,每一次爸妈的争吵我都认真听着,精神紧张,特别难受,我又做不了什么,就只能够抠我自己的手皮。
  咨询师:那你觉得怎样做,这样的紧张就能好一些?
  案主:我希望我爸爸不要回家,甚至都不要出现了。
  咨询师:在你眼中,你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呢?
  案主:吊儿郎当,什么都不做天天玩手机,还经常发脾气。他很少管家里的任何事情,也不负担家里的任何费用。哪怕爸爸去找一份工作持续干着,负担一些家里的水电费也好啊。   咨询师:听上去,你期望爸爸能够负起一些家庭的责任。
  案主:这是最起码的,一想起这个我就生气,甚至有点鄙视他。我爸爸从小到大答应我的事情从来没有做到过,一件都没有做到过。(说到这里他语调提高了,身体也坐直了些,并且流眼泪)
  咨询师:对于这样的爸爸,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案主:失望、伤心、害怕、无所谓,所以现在我宁可爸爸不在我身边。
  2-4次会面后,完成了案主家庭图和冰山的整理(见附件),用于评估案主的现状。
  第三阶段(第5次会面) 借助萨提亚成长模式,提升自我价值观
  第五次见面,咨询师看到案主穿了一件羽绒背心,在已经开暖气的房间里,穿一件羽绒背心有些奇怪。咨询师就这个问题和案主讨论,案主想到了乌龟,想到了龟壳,龟壳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防卫,可以躲在壳里不出来。
  咨询师询问案主对父母的期待,案主前后的期待有所变化。
  咨询师:上次提到父母亲对待你肚子疼的不同态度,如果可以,你想和之前有什么不同?
  案主:我对爸爸没什么期待了。以前还想着,他能够出去有稳定的工作,能够给妈妈基本的水电费来支持家里,但我现在也不期待了,保持现状就好。
  咨询师: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什么感受呢?
  案主:我觉得对我爸爸没那么多恨了,不在乎了就心情平静了。
  咨询师:那你对你妈妈有什么期待呢?
  案主:以前我半夜醒来空无一人,总想着妈妈出去也至少跟我说一声,直说就好了,或者做一顿饭给我吃或者留下一些饭给我。现在妈妈留够钱就好了。
  咨询师:听上去你对妈妈也没期待了?
  案主:也不是,其实我自己也会做饭,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不会自己做,有时候还尝试饿几天看看自己到底能够忍受多久不吃?
  咨询师: 当你故意饿自己的时候,你有什么期待呢?
  案主:(停顿了一会)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发现我没有吃饭的。当然了,父母一直没发现我没吃饭,也没人问过我这些。
  咨询师:当你说起这些的时候,现在身体有什么反应?
  案主:嗯,肚子疼了一下。
  咨询师:你觉得身体在告诉你什么吗?
  案主:沉默……
  咨詢师:看上去你对父母都没啥期待了,那你为什么坚持每周都来到这里,跟我聊呢?
  案主:沉默……
  咨询师:也许你需要的就是有一个人能够陪着你,听你说说,哪怕什么都不干。
  案主:沉默……流眼泪。
  咨询师:我是一个老师,也会有很多事情要忙,但周五的这个时候,我会在这里等着你,因为你值得被好好对待。
  案主:沉默……原来我值得被好好对待,我从来没从这个方面想过。
  本次围绕案主对父母的期待展开讨论,从期待的变化,到期待与身体的联结,咨询师带领案主了解自己真实的期待,并且尝试说出期待,表达感受,同时用“我值得”提升了案主的自我价值感。
  第四阶段(第6次会面) 总结巩固
  第六次见面(跨越一个寒假):
  咨询师询问了假期的生活情况,肚子疼的情况有所缓解,每周都会疼两三次,每次的疼痛指数大概就在2、3左右(十分制),在上次咨询后,案主向母亲表达了照顾其基本需求-做饭的期待,现在母亲能够按时给他做饭,所以肠胃炎发病几率不多。
  咨询师:家里现在的局面,你都采取了什么方法让自己好过一点?
  案主:我和他们说了我没饭吃啊。虽然有时候我妈妈还是会忘记,但只要她在家,就会给我做饭,或者留下一些吃的。
  咨询师:是什么能够让你可以向父母说出这句话呢?
  案主:因为我觉得我想吃上暖和的饭菜。
  案主:当你把你想要的表达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案主:我觉得有力量了。
  咨询师:我也注意到有些时候爸爸妈妈也可能不在家里,那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案主:我自己也给自己做饭了,故意忍着不吃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咨询师:你采取了直接告知母亲你的需求和自己照顾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肠胃炎犯病几率降低了不少,这些事情都是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方法,你选择去做了,你现在感受如何?
  案主:我觉得我也可以照顾好自己。
  咨询师: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有什么不同?
  咨询师:那现在我们来在看看你的学习呢?第一次来,你说因为家里的事情,学习都没动力了。
  案主:以前我缺的东西太多了,碰见困难,我基本上就是努努力,不行就放弃。现在我觉得我可以为我的学习付更多的责任了,就像我能够为自己做饭一样。
  七、咨询效果评估和总结
  1.心理教师评估
  案主的躯体化症状得到缓解,肚子疼痛指数十分制从7、8降至2、3。案主能够清楚自己的期待和感受并且把他们表达出来,案主也能够尊重自己的感觉,并一致性表达出来。案主体验到自我力量之后,尝试为自己的身体和学习负责任。
  2.案主自我评估
  来访者自述,通过咨询自己感到轻松,有一个安全信任的人可以倾诉,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已经很有帮助了,现在尝试为自己负责任,照顾自己身体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努力解决学习漏洞,提高学习成绩。
  八、案例反思
  1.准备好自己
  咨询师要准备好自己,咨询师是一个用讨好来应对压力事件的人,在“值得”这一点上很容易被案主勾连,引起移情。咨询师现在的自我有关值得的部分正在成长中,能够体会到一些自己的值得,但更多时候是不值得的表现,这种移情需要和对明星的心疼分开。
  2.注重体验性和系统性
  本案例中案主的学习动力问题和家庭之间似乎没有关系,但是从渴望层面,爱与安全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层面对“值得”的体验不足,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会影响他很多的行为,学会从冰山层面引导案主提高自我觉察,一致性表达感受和期待,从而实现提升自我价值观的目标,能够最终解决动力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小班幼儿年龄比较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说,数字对于幼儿来说,相对是抽象、枯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要充分依靠游戏化的教学手段,凭借小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来进行数学的教学与学习,实践证明,小班幼儿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的实施会使得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强,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  关键词:小班;幼儿;数学;游戏化教学  一、绪
期刊
摘要:个体辅导过程中接待的学生、家长因为孩子们青春期“恋爱”问题苦恼,经过调查,依据政策规定,尝试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与学生谈“爱”,引导初中学生以比较好的方式处理异性交往的问题。一.本次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起因。二.活动准备过程。三.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四.学生对此次辅导活动的反馈。五.关于本次活动的后续思考。  关键词:恋爱;客观;坦诚;准备;引导  一、本次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起因  在进
期刊
摘要:本文探索了一种新型的儿童成长资源——心理童话。本文认为基于时代对培养人的导向的要求,基于时尚文化的认同,基于生命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迫切需要,心理童话有了充分的探讨必要。因为儿童充满着对世界的泛灵感;童话的非现实性符合儿童的想象力;童话中夸张与拟人的表现形式符合儿童的心理等,使得童话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童话心理学是滋养心理童话的土壤。文中引用笔者自身创作心理童话,通过解析,说明其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指向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融入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依托,对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进行进一步探索,建设与实施校本课程。此报告从校本呢课程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应用情况三大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课程改革  2016年10月12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正式发布。我校2017年9月正式将心理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教学活动便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之一。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运用游戏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寻求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感受家的温暖
期刊
摘要: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幼儿就怎样学。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幼儿的独立自主性和差异性。为了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主要从三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从问题入手,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以游戏为载体,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孩子的
期刊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它重视个体本身的积极作用,强调文化情境的作用,将儿童的发展与环境相协调。1923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天然环境与人格陶冶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给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有重要思考空间: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熏陶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及家庭变化,中学生的“安全感”缺失及如何获得,成了一个逐渐显露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中遇到学生安全感缺失,如何帮助学生重建安全感是值得探索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安全感  当一个人在关键成长期,除了需要承担必要的成长任务,更需要建立稳定的安全感。从心理层面上来说,安全感是与情感需求有更多关联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则体现了这种情感性——“渴望亲
期刊
摘要:依据初中生心理和生涯发展特点,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初中生涯发展课程在教学思维上以设计思维为载体,在教学手段上采用跨学科项目制学习方式,在教学场域上借由真实具体的问题解决项目,为初中生涯发展课程创新探索了新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增强了教师的生涯指导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涯发展课程;设计思维;生涯适应力  一、课程设想  依据初中生心理和生涯发展特点,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在初中生
期刊
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专注力、培养专注做事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本节心理健康课通过游戏使学生意识到专注的重要性、体验专注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学习让自己专注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小学低年级;专注;学习习惯  一、教学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