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这是众所周知的理论常识。但是,现实教学中一个重大瓶颈是: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当然这里的能力不仅指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其他能力。况且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虽然师生密切配合,全力投入,但是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还是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究其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引导启发,然后优秀生示范表达,同位互相叙述。但是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学生的遗忘率极高,更何况对于学生来说是难度极高的语言表达。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致力于“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的研究。
课堂上加强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说话者能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准确明了地表达出来。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独立做到如此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表达的范本,让学生在尝试中逐渐掌握表达的方法,善于表达。
教师用规范语言引导,再由学生示范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引导、总结归纳的语言,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小数的后面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知道这是学生的生活用语。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在数学上我们不要说后面,要说“末尾”。指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渡,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生活中的话回答问题,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让学生动嘴,从模仿说到熟练说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在教师用规范语言引导,优生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模仿说。
例如:教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有这样的例题:“一辆小汽车3小时行驶了27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这两辆汽车行驶了4小时。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全班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形成规范的表达语言:“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就要先求这两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式是270÷3,再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是270÷3×4。”在我表达时,让学生认真倾听,然后由至少两名优秀学生示范,说给大家听,提问相对弱的学生也能表达完整后,再请同桌互相说,加以巩固。自主练习中再出类似的题,请学生尝试说,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课后布置“说”的家庭作业,强化语言表达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合理复习,防止遗忘,做到及时复习。让学生通过复述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及时巩固所学新知。我的做法是:给出学生文本示范,降低学生叙述的难度。
给出学生文本示范
当然文本内容不是知识点的详细表述,也不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以填空的形式给出学生文本示范。以下括号里的为填空内容。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说”的作业我是这样布置的,要求学生回顾叙述:今天我学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如八分之三减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二,分子分母都除以(二)等于(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四,分子分母都除以(四)等于(二分之一);这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学习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像三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一),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说”的作业的布置形式
恰当的作业呈现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第一种,把“说”的作业打印在纸上,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以能够流利地叙述为完成标准(根據实际也可规定具体的叙述遍数)。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协助检查。家长的介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当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
第二种,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和媒体技术,实现“说”的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QQ、乐教乐学等信息传输平台来实现。以QQ为例:把上述的作业文本用PPT形式呈现,通过QQ的作业功能发送到班级群中。学生收到作业后打开PPT,借助文本示范反复叙述,如有遗忘,可以点击PPT播放,查看答案。最后把自己熟练的叙述录音上传,提交作业。这种方法节约了纸张,消除了遗忘带来的麻烦,方便教师检查反馈作业。
数学语言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必须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课堂上加强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一种能力。它要求说话者能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准确明了地表达出来。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独立做到如此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正确表达的范本,让学生在尝试中逐渐掌握表达的方法,善于表达。
教师用规范语言引导,再由学生示范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引导、总结归纳的语言,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小数的后面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知道这是学生的生活用语。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在数学上我们不要说后面,要说“末尾”。指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过渡,否则,等学生习惯了用生活中的话回答问题,再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让学生动嘴,从模仿说到熟练说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在教师用规范语言引导,优生示范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模仿说。
例如:教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时,有这样的例题:“一辆小汽车3小时行驶了27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这两辆汽车行驶了4小时。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先让学生独立试做,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全班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形成规范的表达语言:“要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就要先求这两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式是270÷3,再求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列式是270÷3×4。”在我表达时,让学生认真倾听,然后由至少两名优秀学生示范,说给大家听,提问相对弱的学生也能表达完整后,再请同桌互相说,加以巩固。自主练习中再出类似的题,请学生尝试说,以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课后布置“说”的家庭作业,强化语言表达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合理复习,防止遗忘,做到及时复习。让学生通过复述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及时巩固所学新知。我的做法是:给出学生文本示范,降低学生叙述的难度。
给出学生文本示范
当然文本内容不是知识点的详细表述,也不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以填空的形式给出学生文本示范。以下括号里的为填空内容。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说”的作业我是这样布置的,要求学生回顾叙述:今天我学会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如八分之三减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二,分子分母都除以(二)等于(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加八分之一等于八分之四,分子分母都除以(四)等于(二分之一);这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还学习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像三分之二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一),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
“说”的作业的布置形式
恰当的作业呈现方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第一种,把“说”的作业打印在纸上,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以能够流利地叙述为完成标准(根據实际也可规定具体的叙述遍数)。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协助检查。家长的介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也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当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
第二种,借助现代通讯工具和媒体技术,实现“说”的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利用手机或电脑,通过QQ、乐教乐学等信息传输平台来实现。以QQ为例:把上述的作业文本用PPT形式呈现,通过QQ的作业功能发送到班级群中。学生收到作业后打开PPT,借助文本示范反复叙述,如有遗忘,可以点击PPT播放,查看答案。最后把自己熟练的叙述录音上传,提交作业。这种方法节约了纸张,消除了遗忘带来的麻烦,方便教师检查反馈作业。
数学语言是思维活动的重要工具。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必须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