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资助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高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共向的合力,具有共同的目标。应积极探索在制度、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形成共同的心理契约,构建他助、自助、助人的协同模式。
关键词:资助育人;心理契约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视角
1.资助模式的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和学生自我层面综合、立体的构建了资助的模式。尤其在学生自助的角度,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2.资助目标的升级化型资助体系
自2015年11月,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资助的目标已经逐步的发生了转化,以“扶困”为基础,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的高校资助目标已经确立。从目标的升级化可以看出,高校资助的终极目标是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解决经济的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向。帮扶的目标更加长远,也使学生的方向更加明确。建立长远的帮扶目标,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科学、持续、深入、长远、有效地开展。
3.资助与育人一体化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大学生资助工作也应充分的体现育人功能,通过资助工作加入思想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心理疏导功能、情感激发功能和品格塑造功能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确保大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成才,进而达到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
二、心理契约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最初是组织管理中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后期由Levinson等学者完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①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受资助者与资助主体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交互的、动态的、互惠的具有共同价值认同和一致目标的心理契约。
1.构建教育公平的共同愿景
在国家层面,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公平的观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其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是教育优先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战略。
在高校层面,学生资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硬举措。我国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在学生层面,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优越性,能够认同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公平的起点求学、就业,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利用科学的认识调整和消除“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避免“等”、“靠”、“要”的被动心态和惰性心理。
在各个层面上,都认同教育公平的原则,认可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学生在我国教育公平的战略上切实受益并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促进教育公平的合力。
2.构建由“扶困”到“扶智”、“扶志”的共同愿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精准扶贫是一项长久细致的“绣花”工作,精准扶贫除了要有决心外,还要有“绣花”那样的耐心。高校资助也是细致、负责、耐心的“绣花”工作,我们要保持资助工作的“长态化”,将资助工作作为一个契机,来进行长久的“扶贫”教育。
单纯经济方面资助只能解决学生一时的困难,只可以保证他们渡过暂时的经济难关。要进一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水平教育、就业技能教育,使学生大学生涯中不荒废、不浪费,求得真学问、学到真本领,为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打通路线,使学生避免再度陷入“贫困”。同时,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励志、心理健康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艰苦奋斗的品质,实现资助育人的最大功效。
3.构建“受助-自助-助他”的共同愿景
学生在受助的同时,更应抱有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回报学校之志,应把感恩和自强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关键词。高校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比赛、专家讲座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在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榜样更加具有前行力量,应大力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事迹,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介绍,这种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不仅能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而且会对全校学生树立示范效应。
三、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路径探索
在解困的环节,国家、高校和社会作为资助主体通过资助活动帮助作为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求学的愿望,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人际氛围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是其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在此环节中,学生是相对被动的一方,为了避免这种被動带给学生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育人和成才的环节就至关重要。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成才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根本诉求,在育人和成才的环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在此过程中,也更加强调学生的自助和主动性,即高校给予平台,学生自主探索内在的原动力。在助困的基础上,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共同成长的机会,提供为集体服务并从中得到锻炼的机会的需要会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在锻炼中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更多的价值肯定,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实现梦想的目的。将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他助”与“自助”相结合,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育与全校学生教育相结合,以实现通过资助来育人的目标,使受助学生和高校之间形成的心理契约真正履行。
回馈环节则是高校通过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技能提升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回馈社会。同时,通过榜样教育,促使学生成为榜样,从而影响和引领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总之,应在高校育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具备共同愿景的心理契约,使资助工作同时也是一份育人的工作,从给予-接受单向度的模式向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双向度的互惠模式转变,成为一项有温度、有回应、有效果的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2017.12
[2]赵妍.心理契约视角下高等教育资助问题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8):74-75+81.
[3]张铁成,包慧君.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0-12.
[4]李静.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职院校资助问题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78- 80.
注释:
①《职业的有效管理》,施恩著,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
本文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新能力培育工程项目自筹经费项目(资助育人专项)成果编号:2019XJCQYR。
关键词:资助育人;心理契约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视角
1.资助模式的多元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在国家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和学生自我层面综合、立体的构建了资助的模式。尤其在学生自助的角度,进一步的加强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2.资助目标的升级化型资助体系
自2015年11月,国家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资助的目标已经逐步的发生了转化,以“扶困”为基础,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的高校资助目标已经确立。从目标的升级化可以看出,高校资助的终极目标是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解决经济的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向。帮扶的目标更加长远,也使学生的方向更加明确。建立长远的帮扶目标,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保障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科学、持续、深入、长远、有效地开展。
3.资助与育人一体化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大学生资助工作也应充分的体现育人功能,通过资助工作加入思想导向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心理疏导功能、情感激发功能和品格塑造功能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确保大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成才,进而达到资助育人工作的长效。
二、心理契约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契约最初是组织管理中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组织心理学家Argyris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后期由Levinson等学者完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①它虽然不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又是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而且因为是动态变动的也不可能加以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
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受资助者与资助主体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交互的、动态的、互惠的具有共同价值认同和一致目标的心理契约。
1.构建教育公平的共同愿景
在国家层面,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将公平的观念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其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是教育优先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战略。
在高校层面,学生资助是推进教育公平的硬举措。我国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各个教育阶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在学生层面,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现行高校资助政策的优越性,能够认同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公平的起点求学、就业,一方面,要积极调整心态,利用科学的认识调整和消除“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也应当积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避免“等”、“靠”、“要”的被动心态和惰性心理。
在各个层面上,都认同教育公平的原则,认可教育公平的理念,并使学生在我国教育公平的战略上切实受益并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促进教育公平的合力。
2.构建由“扶困”到“扶智”、“扶志”的共同愿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精准扶贫是一项长久细致的“绣花”工作,精准扶贫除了要有决心外,还要有“绣花”那样的耐心。高校资助也是细致、负责、耐心的“绣花”工作,我们要保持资助工作的“长态化”,将资助工作作为一个契机,来进行长久的“扶贫”教育。
单纯经济方面资助只能解决学生一时的困难,只可以保证他们渡过暂时的经济难关。要进一步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水平教育、就业技能教育,使学生大学生涯中不荒废、不浪费,求得真学问、学到真本领,为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打通路线,使学生避免再度陷入“贫困”。同时,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对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励志、心理健康等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诚信意识、艰苦奋斗的品质,实现资助育人的最大功效。
3.构建“受助-自助-助他”的共同愿景
学生在受助的同时,更应抱有感恩之心和回报社会、回报学校之志,应把感恩和自强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关键词。高校应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征文比赛、专家讲座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参与在活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榜样更加具有前行力量,应大力宣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事迹,对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了全面具体的介绍,这种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激励学生,不仅能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奋发向上,而且会对全校学生树立示范效应。
三、解困—育人—成才—回馈路径探索
在解困的环节,国家、高校和社会作为资助主体通过资助活动帮助作为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求学的愿望,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人际氛围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是其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在此环节中,学生是相对被动的一方,为了避免这种被動带给学生自卑心理和惰性心理,育人和成才的环节就至关重要。
育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成才则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根本诉求,在育人和成才的环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在此过程中,也更加强调学生的自助和主动性,即高校给予平台,学生自主探索内在的原动力。在助困的基础上,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共同成长的机会,提供为集体服务并从中得到锻炼的机会的需要会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在锻炼中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更多的价值肯定,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实现梦想的目的。将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他助”与“自助”相结合,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育与全校学生教育相结合,以实现通过资助来育人的目标,使受助学生和高校之间形成的心理契约真正履行。
回馈环节则是高校通过对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技能提升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回馈社会。同时,通过榜样教育,促使学生成为榜样,从而影响和引领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总之,应在高校育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形成一个具备共同愿景的心理契约,使资助工作同时也是一份育人的工作,从给予-接受单向度的模式向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双向度的互惠模式转变,成为一项有温度、有回应、有效果的育人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2017.12
[2]赵妍.心理契约视角下高等教育资助问题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8):74-75+81.
[3]张铁成,包慧君.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10-12.
[4]李静.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高职院校资助问题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78- 80.
注释:
①《职业的有效管理》,施恩著,三联书店1992年6月版
本文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创新能力培育工程项目自筹经费项目(资助育人专项)成果编号:2019XJCQ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