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高等院校也积极探索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在线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教学改革新方向。在实施在线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成为在线教学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研究其组织和实施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高等院校也积极探索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线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教学改革新方向。虽然高教领域众多专家对此发展趋势早有共识,但碍于高校软硬件投入、技术维护、依托平台、教学改革动因不足等众多原因,在线教学在高等院校发展依然缓慢,管理者和教师对此态度也较为被动,并不积极。2020年,由于特殊情况,高校延迟开学,教育部明确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要求各高校应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开展在线教学。所有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如何利用有效的评价体系,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成为在线教学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研究其组织和实施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评价区别
在線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有明显区别,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度、学习的自主度、获取知识的广泛度、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除此而外,在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参与主体,还有教学参与者的行为上都有较大不同。这些都使得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用在线教学管理,建立符合其特征的评价体系成为实施在线教学关键问题。
二、在线教学评价目标
在线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必须符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所以在线教学必然以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三大功能的实现为评价总体目标。
三、在线教学的评价对象
在线教学具有参与性强、形式丰富,主体多元的特点,这些都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这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师和辅导员共同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习共同体”更强化教师、学生、辅导员共同学习的模式。在线教学中,“教和学”的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高校需要进一步理清各角色功能、职责、组织方式,形成育人流程,为构建评价体系提供基础。
四、在线教学的评价指标构建
高校在进行在线教学管理中,利用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才能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应借助原有教学管理组织,同时根据在线教学特点,调整工作重点。研究在线教学基本规律,按教学逻辑设置有效评价点和指标。
(一)在线教学评价环节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理清课程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分析过程中必要的质量评价点。对在线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可分为四个环节: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组织、在线课程考核、在线课程总结和反思。综合考虑不同阶段特点,针对性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教学管理目标,确定监测点的管理职责,保障监测的有效性。
(二)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1. 充分考虑在线教学平台条件,兼顾管理和实用
虽然高校管理层对在线教学开展越来越重视,但实际上,在特殊时期之前,高校采用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很少,在线教学平台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有些重“使用”轻“管理”,有些重“管理”而轻“实用”,在线教学平台自身也存在较大问题,如流量、承载能力、服务器限制等硬件投入导致缺陷。因此,在线教学实施时,单一平台完成教学全过程几乎不现实。为保证在线教学效果,教师会选用多个平台共同完成教学。这给管理评价带来更高的难度,既兼顾管理,又兼顾多样性、灵活性成为现实要求。为此,在运行实际中逐渐形成主平台+辅助平台的基本模式。而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使用各平台特点,引导教师利用主平台建立师生教学基本渠道,将课程建设、课程主要实施、课程考核等基本过程借助主平台完成,做到有效的监管和数据沉淀。同时有效控制辅助性平台使用种类,引导教师利用辅助性平台作补充主平台缺失满足教学实际。考虑辅助平台的管理,应建立教研室、院、校的逐级报备制度,形成辅助平台使用清单、让教学督导有条件随机监管,并对这些过程分析评价,建立监测点。
2.评价体系构建应兼顾不同类型课程共性和特性
因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各专业设置有多种类型课程。不分课程类型使用单一评价指标,会导致评价缺乏客观性、公正性,让评价结果失真。所以评价体系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课程的共性和特性。做好分类管理、因课制宜,建立有效的评价点。
3.考核体系构建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在线教学,有条件为管理提供大量数据,对数据的分析也可形成评价结果。但在使用数据评价时必须清楚,只注重数据数量,而忽略数据质量,无法形成有质量的评价。从量和质的辩证关系看,单纯的数量绝不能说明高质量。因此,在线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依托管理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结合信息化平台定量评价,才能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在线教学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在线教学的特性、技术制约、条件限制,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形成促进其良性发展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依然任重道远。本文正是通过以上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在线教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为高等院校在线教学长远发展提供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鹏,任丹,黄绍明,李春燕.在线课程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性研究[J].蛇志,2018
[2]李爽,乔显廷,耿子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在线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9(02):34-36.
[3]李碧春,徐琪,张亚妮,等.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点体会[J].家畜生态学报,2019,40(10):91-93,96.
项目课题: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与在线教学模式的有机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CKC2019043。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学改革;评价体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高等院校也积极探索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在线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积极拥抱新技术的教学改革新方向。虽然高教领域众多专家对此发展趋势早有共识,但碍于高校软硬件投入、技术维护、依托平台、教学改革动因不足等众多原因,在线教学在高等院校发展依然缓慢,管理者和教师对此态度也较为被动,并不积极。2020年,由于特殊情况,高校延迟开学,教育部明确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要求各高校应依托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开展在线教学。所有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组织和管理,如何利用有效的评价体系,提升在线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成为在线教学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研究其组织和实施的特点,探讨如何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一、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评价区别
在線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有明显区别,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度、学习的自主度、获取知识的广泛度、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除此而外,在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参与主体,还有教学参与者的行为上都有较大不同。这些都使得传统教学的评价体系不能完全适用在线教学管理,建立符合其特征的评价体系成为实施在线教学关键问题。
二、在线教学评价目标
在线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必须符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所以在线教学必然以达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三大功能的实现为评价总体目标。
三、在线教学的评价对象
在线教学具有参与性强、形式丰富,主体多元的特点,这些都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辅导员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这可以更好的发挥教师和辅导员共同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学习共同体”更强化教师、学生、辅导员共同学习的模式。在线教学中,“教和学”的模式发生很大变化,教师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高校需要进一步理清各角色功能、职责、组织方式,形成育人流程,为构建评价体系提供基础。
四、在线教学的评价指标构建
高校在进行在线教学管理中,利用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才能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应借助原有教学管理组织,同时根据在线教学特点,调整工作重点。研究在线教学基本规律,按教学逻辑设置有效评价点和指标。
(一)在线教学评价环节
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理清课程教学的过程和环节,分析过程中必要的质量评价点。对在线教学基本规律分析,可分为四个环节: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课程组织、在线课程考核、在线课程总结和反思。综合考虑不同阶段特点,针对性的设置评价指标。同时结合教学管理目标,确定监测点的管理职责,保障监测的有效性。
(二)在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1. 充分考虑在线教学平台条件,兼顾管理和实用
虽然高校管理层对在线教学开展越来越重视,但实际上,在特殊时期之前,高校采用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很少,在线教学平台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有些重“使用”轻“管理”,有些重“管理”而轻“实用”,在线教学平台自身也存在较大问题,如流量、承载能力、服务器限制等硬件投入导致缺陷。因此,在线教学实施时,单一平台完成教学全过程几乎不现实。为保证在线教学效果,教师会选用多个平台共同完成教学。这给管理评价带来更高的难度,既兼顾管理,又兼顾多样性、灵活性成为现实要求。为此,在运行实际中逐渐形成主平台+辅助平台的基本模式。而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使用各平台特点,引导教师利用主平台建立师生教学基本渠道,将课程建设、课程主要实施、课程考核等基本过程借助主平台完成,做到有效的监管和数据沉淀。同时有效控制辅助性平台使用种类,引导教师利用辅助性平台作补充主平台缺失满足教学实际。考虑辅助平台的管理,应建立教研室、院、校的逐级报备制度,形成辅助平台使用清单、让教学督导有条件随机监管,并对这些过程分析评价,建立监测点。
2.评价体系构建应兼顾不同类型课程共性和特性
因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各专业设置有多种类型课程。不分课程类型使用单一评价指标,会导致评价缺乏客观性、公正性,让评价结果失真。所以评价体系建立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课程的共性和特性。做好分类管理、因课制宜,建立有效的评价点。
3.考核体系构建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依托信息化平台的在线教学,有条件为管理提供大量数据,对数据的分析也可形成评价结果。但在使用数据评价时必须清楚,只注重数据数量,而忽略数据质量,无法形成有质量的评价。从量和质的辩证关系看,单纯的数量绝不能说明高质量。因此,在线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应依托管理体系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结合信息化平台定量评价,才能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在线教学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在线教学的特性、技术制约、条件限制,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形成促进其良性发展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依然任重道远。本文正是通过以上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等院校在线教学的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为高等院校在线教学长远发展提供较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鹏,任丹,黄绍明,李春燕.在线课程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性研究[J].蛇志,2018
[2]李爽,乔显廷,耿子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在线课程的建设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9(02):34-36.
[3]李碧春,徐琪,张亚妮,等.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点体会[J].家畜生态学报,2019,40(10):91-93,96.
项目课题: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与在线教学模式的有机对比研究》项目编号SCKC2019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