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胃肠道息肉综合征的内镜特点与临床病理联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肠道息肉综合征为一组特殊的疾病症候群,以其特征性的胃肠道多发息肉及增加的癌症风险而受到关注。然而因其发病率相对较低及受到检查、治疗手段的限制,并未得到临床医师的充分认识。我们将以胃肠道息肉综合征中的Cronkhite—Canada综合征(Cronkhite—Canada syndrome,CCS)、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典型内镜表现为基础,探讨它们的临床病理联系。

其他文献
内镜下切除后的残留病变一直是困惑消化内镜医师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病变位于瘢痕组织上,黏膜下注射病变局部不抬举,使用激光、微波、射频、电凝等损毁性方法,常常不能达到完全切除的目的,容易导致复发,如何能够更完整的切除病变,降低复发率。我将ESD的环切方法于圈套切除法相结合,用于瘢痕组织处残留病变的切除,取得了理想的结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首先确定病变位置、范围,
共聚焦激光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通过发射激光,激发人体内的特殊荧光对比剂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象,在内镜检查的同时,可直接观察到组织细胞学的形态。临床上合理使用不同的荧光对比剂可以帮助内镜医生更好地进行疾病的诊断,现就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荧光对比剂情况作一综述。
随着新的内镜技术和新的内镜附件的不断涌现,使我们感觉内镜好像是一门无所不能的学科,特别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出现,使内镜手术替代部分外科手术几乎成为可能。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黏膜,成为未来消化道癌前病变与早癌切除的主要技术;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的出现,使内镜技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们可以隔着黏膜上皮对固有肌层实施手术。当我们反思这些技术,
患者女,61岁,因阴道有粪水流出1个月余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年出现中下腹间歇性隐痛,伴低热,体温最高37.8℃,伴夜间盗汗、消瘦,无腹泻、便秘。当地医院下腹部CT检查示盆腔包块,于抗炎补液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有黄色粪水溢出,伴下腹间歇性疼痛,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有胆汁,伴腹胀、腹泻。
临床上经常遇到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患者需要行内镜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graphy,ERC)。但ERCP操作难度明显增加,往往因为术式特殊而无法完成。一直以来,对于经口ERCP无法实施的患者,如胆肠吻合术后输入袢过长、合并布朗式吻合等,只能希望通过剖腹手术来解决。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small—cell of esophageal carcinomas,PESC)是最为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占食管癌的1.38%,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内镜下表现等与食管腺鳞癌相似,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鳞癌或腺癌混合存在,但其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有别于食管鳞癌及腺癌,不但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而且治疗效果不佳。国外罕见PESC报道,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随着诊
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尽管目前在消化内镜、微创外科及传统手术方式改进等方面有较多研究并有较大突破,特别是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但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复杂而最难治的非恶性疾病。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对5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网篮、气囊等取石器械取石治疗,报道如下。
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或失活,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等一系列的基因改变,在大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演绎着重要角色。APC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良性特发性奥尔巴赫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退化性疾病,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反流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其发病率为(0.5—1)/10万,好发年龄为20~50岁。由于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目前本症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消化内镜学界逐渐热衷开展的经口内镜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采用放大染色内镜使早期病变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成为现实,超声内镜(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病变与周围邻近脏器的关系,有效判断浸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