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可能是由于从事教育工作的缘故,日常交往中,常常有朋友向我咨询:“要让孩子喜欢学习,父母最该做些什么?”如果对方的孩子还在小学甚至幼儿园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进言:“陪读,抽时间陪孩子读书!如果孩子两三岁,还不会阅读,就给他朗读,每天读一两个童话;如果孩子会认字了,就让他看完后讲给你听,但你要和他认真讨论······”道理很简单,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块打好地基的土地,好起高楼。孩提时代,可塑性最强,最好塑造。古人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此之谓也!过了这段“最佳塑造期”,要扭转就不容易了。
说这话时,我也知道,道理虽简单,但被劝者听了之后,能照着做的总是少数,十有八九,大家总强调忙,没时间!记得有两位朋友,一位是出版社的副总,一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板,好几年前几乎一前一后向我问计。前一位副总,她是和书打交道的,知道书的魅力,听了我的建议后就一直陪着孩子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基本都没落下。最近碰到她,她说她的孩子不仅成绩好,连性格、举止也变得很沉稳。后一位老板,当时听过就摇头说难。至今,他还在和各方面都“任性”的孩子在“搏斗”。陪与不陪,时间一长,相差就那么远!
陪读,是孩子习惯养成中最细致的引导教育;陪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于物质给予、健康形成之外最细致的精神塑造,也是家长在孩子成长关键期付诸行动的最长情的告白。在家庭中是这样,在学校里也不例外。我认识不少成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在他们为学生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读书——读好文章,读好书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一位常年担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她自己多年来一直订阅《读者》《文史知识》《人民文学》《诗刊》等多种刊物,她不仅自己读,而且带着班上的孩子徜徉书海。她的做法说来也不复杂:一是入学时,对学生提出订阅一两种报刊的倡议;二是要求孩子们坚持自读、互读(互相推荐阅读)、写读书笔记(从佳句摘抄到读后感言,再到五六百字的读书随笔);三是设立读书互动平台,包括“课前三分钟”好文好书推荐(按学号顺序接力)、设立班级“好书角”(让每个孩子定期将好书带到班上,让大家分享)、设立每月一次的“班级阅读日”,开展佳作朗读或读书演讲活动;四是运用激励机制,使班上阅读风气升温直至蔚然成风······她带的孩子,个个知书达理,动静皆宜,出口成章。从她的经验做法里,我领悟到读书所具有的“润物细无声”的神奇功能。
由此,我想到朱永新教授十多年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倡导并实施的“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着眼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致力于引导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倡导“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建立数码社区”。其中,摆在最前面的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说白了,就是通过读好书的良好环境陪伴学生成长。在2002—2006年期间,“新教育”曾经提出,参加实验的小学生在六年内,要读完一百多本课外书,聆听六十场精彩报告,写完六百余篇日记······到了初中、高中,再引导他们阅读100本必要的文学经典包括哲学著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新教育”还探究出“晨诵、午读、暮省”这样一种回归传统、贴近心灵、贴近生活的朴素的读书、思想方式。“新教育”的这些举措,在一些被应试教育的苦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教师看来,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但事实证明,即使在贵州偏远山区条件落后的实验学校,这也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这其中的奥秘,也是教师陪着学生一块读书。他们摸索出来的“阅读—领悟—随笔—交流—展示”模式,其实就是教师引领,师生共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陪读”“伴读”模式。“新教育”的成功,也诠释了陪读的伟大力量!
当然,要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把读书的巨大精神效应落到实处,发挥到最大值,还有如下前提:一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爱书人、好读者。二是教师要用一腔真情、自身示范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三是抓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相信只要家长和教师情到、心到,认真践行悉心陪护孩子阅读的神圣职责,孩子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责编 黎雪娟)
说这话时,我也知道,道理虽简单,但被劝者听了之后,能照着做的总是少数,十有八九,大家总强调忙,没时间!记得有两位朋友,一位是出版社的副总,一位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板,好几年前几乎一前一后向我问计。前一位副总,她是和书打交道的,知道书的魅力,听了我的建议后就一直陪着孩子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基本都没落下。最近碰到她,她说她的孩子不仅成绩好,连性格、举止也变得很沉稳。后一位老板,当时听过就摇头说难。至今,他还在和各方面都“任性”的孩子在“搏斗”。陪与不陪,时间一长,相差就那么远!
陪读,是孩子习惯养成中最细致的引导教育;陪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于物质给予、健康形成之外最细致的精神塑造,也是家长在孩子成长关键期付诸行动的最长情的告白。在家庭中是这样,在学校里也不例外。我认识不少成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在他们为学生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读书——读好文章,读好书籍,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一位常年担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她自己多年来一直订阅《读者》《文史知识》《人民文学》《诗刊》等多种刊物,她不仅自己读,而且带着班上的孩子徜徉书海。她的做法说来也不复杂:一是入学时,对学生提出订阅一两种报刊的倡议;二是要求孩子们坚持自读、互读(互相推荐阅读)、写读书笔记(从佳句摘抄到读后感言,再到五六百字的读书随笔);三是设立读书互动平台,包括“课前三分钟”好文好书推荐(按学号顺序接力)、设立班级“好书角”(让每个孩子定期将好书带到班上,让大家分享)、设立每月一次的“班级阅读日”,开展佳作朗读或读书演讲活动;四是运用激励机制,使班上阅读风气升温直至蔚然成风······她带的孩子,个个知书达理,动静皆宜,出口成章。从她的经验做法里,我领悟到读书所具有的“润物细无声”的神奇功能。
由此,我想到朱永新教授十多年前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倡导并实施的“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着眼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致力于引导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新教育”倡导“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建立数码社区”。其中,摆在最前面的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说白了,就是通过读好书的良好环境陪伴学生成长。在2002—2006年期间,“新教育”曾经提出,参加实验的小学生在六年内,要读完一百多本课外书,聆听六十场精彩报告,写完六百余篇日记······到了初中、高中,再引导他们阅读100本必要的文学经典包括哲学著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新教育”还探究出“晨诵、午读、暮省”这样一种回归传统、贴近心灵、贴近生活的朴素的读书、思想方式。“新教育”的这些举措,在一些被应试教育的苦役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教师看来,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但事实证明,即使在贵州偏远山区条件落后的实验学校,这也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这其中的奥秘,也是教师陪着学生一块读书。他们摸索出来的“阅读—领悟—随笔—交流—展示”模式,其实就是教师引领,师生共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陪读”“伴读”模式。“新教育”的成功,也诠释了陪读的伟大力量!
当然,要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把读书的巨大精神效应落到实处,发挥到最大值,还有如下前提:一是教师自己首先要做一个爱书人、好读者。二是教师要用一腔真情、自身示范去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三是抓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相信只要家长和教师情到、心到,认真践行悉心陪护孩子阅读的神圣职责,孩子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