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在公益之路上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r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启华先生
  在荣任葵涌西分区委员会主席的二十多年岁月里,付出心力服务社会,心繫民生大小事务,为众多街坊排忧解难,予以便利。凭借着突出的奉献,他获得社区居民交口称讚,收获了滿满的幸福与感动。同时,他还见证香港回归以来的社会变迁,心中因此产生了豪情与信心,更以“勇往直前”作为自己的格言,继续不遗余力地服务社会,把爱国爱港的工作进行下去。
  助人为乐 情暖社区
  香港十八个行政区域之中,位於新界西南面的葵青区以拥有世界最繁忙的货柜码头之一而闻名。这片由葵涌区及青衣岛组成的区域,还有如机场铁路、三号幹线及青屿幹线等多项重要的基建工程坐落於此,故该区也是一处香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另外,葵青区里本土文化丰富,留存了不少历史遗蹟和传统风俗,它们与现代都市的环境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让该区拥有商务、宜居、旅遊等优势。这一切,让生活於此、服务於此的何啟华先生心中满是欣慰、满是自豪。
  “退休之前,我就参加了社会服务工作。由利用业餘时间开展义工性质的工作起步,後来发现自己真心喜欢帮助街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社区的发展。所以一直认真、努力地做社工。”看着何啟华先生常常在下班和休假时为社区忙碌的身影,他的朋友、同事和邻居都感慨道:“你真是一个热心社会服务的人,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何啟华先生感觉心中充满了力量,督促他再接再厉投身公益之中。
  每当帮助街坊解决了问题,看到对方脸上洋溢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喜悦,以及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何啟华先生都会觉得很快乐。二十多年里,他常常如此替他人分担忧愁,与他人共享快乐。不知不觉中,心也与社区、居民联繫在一起,喜忧皆被种种民生事宜所牵动。何啟华先生身上,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也通过了服务社会的工作,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大家在佩服之餘,也持续予以他支持。而他连任二十多年葵涌西分区委员会主席一职,即最能体现。
  工作久了,对於何啟华先生而言,帮助他人的反应也是如此的迅速且自然:2015年社区一家老人院发生火警,无情的烈焰扩散得很快,危及着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长者。何啟华先生一接到消息,马上赶到现场,与同仁一起,从椅子上、床上抱起一个个活动困难的长者,迅速带到了安全的地方。他们还向红十字会借来十几部推车,尽可能帮助更多长者逃离火场。浓煙、热浪,种种危险迎面扑来,卻没有让他们有所畏惧。一次次的往返,他们已经把长者的安危当成头等职责。当消防车开过来时,他们已经救出了不少长者,而消防员投入救险,他们依然没有停下,依旧提供着力所能及的便利,把火災的损失降到最低。当火势得以控制,危机得以解决,何啟华先生才鬆了一口气。
  事後,他收到了一封来自老人院院长的感谢信,里面的一行行字,传递着一众长者深切的感激之情。知道这些辛劳半生的人们,在晚年还能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是多麽幸福的事情,何啟华先生对自己的服务工作也有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自己做的可能微不足道,或者是举手之劳,但能予人方便,给人快乐,自己也能得到满足、得到幸福。
  何啟华先生高兴地说:“我做服务,始终会关注民生问题。”虽然有时因为工作忽略了家人,但太太和儿子、女儿都理解他,更表示:“现在社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热心人来解决这些问题,看到父亲为了社会和谐付出心力,自己也感到自豪。”
  善的传播,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惠他人,往往也能愉悦自我。与其说何啟华先生在为社会付出,不如说他在享受助人的快乐。而他的信念,一直坚持着,在岁月之中,闪现着不会褪色的光芒。
  爱国爱港 引导为重
  除了社区工作,何啟华先生也活跃於多个社会团体之中:博爱医院的公益金、仁济医院的筹善款等等,都能看到他与志同道合好友积极的身影,他们充满了不输年轻人的动力,透露着一股致力公益的意愿。这也是他对自己“勇往直前”之信条最好的诠释,也是一种不问付出、不求回报、质朴的服务情怀。
  同时,作为心繫家乡广东罗定的一员,何啟华先生的服务也随着他回报桑梓的脚步来到了粤西,他连任了三届共15年的罗定市政协委员,每年回去开两次会。家乡的风情,他熟稔於心,即使从七八岁来港定居至今,依然是他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家乡的变化,他见证了过程,虽然身在香港,但那里新开的道路,新建的楼房,都让他为之欣喜,为之兴奋。
  而跟香港众多社团一样,关於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在何啟华先生的服务工作中佔有越来越重的份量:“现在香港因为部分青少年对内地不了解产生了阻碍、抗拒的问题,又延伸到很多潛在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除了有历史的原因,我们还要反思传媒、教育的工作,是否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回忆起之前“国民教育”事件,到後来的“佔中”、旺角暴动,其实反映出香港在教育方面的缺失。“我到过台湾和日本等地,看到过那边的国民教育开展得很好,但香港在这方面的推广卻不理想,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对内地的了解是片面的。”
  从同类问题中借鉴,何啟华先生不希望看到青少年群体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踊跃组织、举行引导青年人爱国爱港的活动,他从乡贤的後代着手,希望在增加这些与家乡渊源颇深的年轻人的桑梓情怀的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祖国的了解,进而达到在同龄人中推广爱国爱港的理念。
  “我作为同乡会的负责人之一,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带领同乡会会员及青少年回家乡考察及交流的活动。2017年8月14到17日,我们带领约了120人青少年走访云浮、罗定、新兴等地,希望他们能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加强对祖国的客观认识,避免受到社会上偏激言论的影响。”有感於时代的变化,何啟华先生也透露,目前同乡会的性质已经从以往帮助乡里、联络感情变成今日重於服务,促进香港与家乡联繫的功能。所以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同乡会的功能,使爱国爱港爱乡的精神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连接香港、祖国的重要桥樑。
  所以在每月一次的会员大会上,何啟华先生他们都会讨论如何开展服务社会、增进罗港情感的事宜。现实中,他们更愿意作为家乡的代表,在香港的公益界展现属於罗定人的风采:二十年前的香港回归之夜,他们组团到街上迎接驻港部队的入驻;每年国庆,他们倡导並在社区举行升旗典礼;今日的青少年组团回乡工作,也是他们为爱国爱港精神的承前启後所作的贡献之一。
  虽说何啟华先生的工作很繁琐,事无巨细,但在二十多年的坚持中,也积累成一种卓越、缔造成一种不凡。而他以此为基础,在公益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朝着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家乡和睦、内地与香港共步辉煌等美好目标大步朝前,道路能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敞。
其他文献
刘文迪先生  说,一百二十年前的香港,无奈被迫割让予英国,历经整整九十九年租期,百年後遊子终得以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随之迎来了紫荆花开二十年,这也是华彩绽放的二十年。身为青年才俊的他,扎根香港,背靠祖国,紧跟时代脚步,开拓进取,努力联动内地与香港,亲眼见证亦亲身感受着祖国日趋富强所带来的荣耀。  国之荣耀 共襄义举  时间是如椽巨笔,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及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一一记录载册。中国在不断自
期刊
10月15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实,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通过了测产验收。  专家组对该基地种植面积达102亩的“湘两优900”百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测产。专家组在现场考察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地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实收,总收面积3.126亩,三块地亩产分别为1181.00公斤、1129.68公斤和1136.38公斤,平均亩
期刊
当地时间10月2日,联合国驻南蘇丹特派团授予中国第3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勳章,以表彰他们在维和事业中所做的贡献。  授勳仪式上,联南苏团副特别代表穆斯塔法·苏马雷高度讚赏了中国对联合国维和事业的支持,对中国维和官兵的奉献和专业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维和步兵营执行的武装护卫、长途巡逻等任务为南苏丹人民带来了和平。穆斯塔法还对中国女兵在南苏丹和平事业的贡献表示特别感谢
期刊
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达尔富尔联合特派团(联非达团)10日授予中国第13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225名官兵联合国“和平荣誉勳章”。  联非达团总参谋长鲁塔哈出席当天的典礼並为官兵颁发勳章。鲁塔哈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各项工作。他说:“中国工兵在支援当地和平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工作上所做的努力值得称讚,与达尔富尔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联非达团为中国维和工兵分队傑出的表现感到骄傲。”自去年12月部署
期刊
10月10日,在上海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中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隊队员在“雪龙”号甲板上列队凖备下船,这标誌着我国第八次北极科学考察顺利完成。这次北极科考於7月20日出发,历时83天,总航程20590海里,实现了三个首次,创造了我国北极科考多项历史纪录。  此次北极考察历史性地穿越北极中央航道,並在北冰洋公海区开展科学调查,填补了我国北冰洋中心区大西洋扇区的作业空白。科考队首次获得中央航道区域
期刊
雷德鸿先生  是一名香港註册中医师,他承传祖辈医道,勤学修得精深医术。他心怀奉献之心,将治病救人置於首位,默默付出,並立志尽己之力将几千年中医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华侨,传承祖辈赤子情怀,将爱国之情融入骨髓,再传至後辈,他说:“有国才有家,作为一个中国人,就一定要爱自己的祖国,否则,就不能称为中国人。”  仁心仁术,弘扬中医文化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重要节点,全城悦动喜
期刊
溫雪珍女士  一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先行者。“溫文尔雅志凌云,雪白洁净度人生。珍爱自然童心在,善将圣德佈九重。”得益於家庭的孕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溫雪珍女士筑建了属於她的“说真梦”。这个梦有两部分,一是推行健康环保的素食文化,代理海内外知名素食品牌;二是将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弘德扬善,在海内外推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几十年来,她行走於海峡两岸,踏遍全球,将德育和素食的种子遍撒世界各个角落。
期刊
许凤娟女士  是一名澳门执业大律师。她历经九年法律知识学习,十多年司法实战检验,以一个个出色的案例,表现了突出的专业水平。作为法律工作者,她谨记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以正义公平为出发点,以法律为凖绳,对社会问题极为关注,发挥专业强项热心服务於社会,倾心协助弱势社群而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精益求精:九年积累,终圆梦想  回想童年的时候,许凤娟女士的理想还是当一名外科医生,没想到後来卻成为了一名大律师,中
期刊
邝启庆先生  爱画如痴,把国画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他从这种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视觉艺术中,懂得了“留白”的内涵,明白了虚实之间充满着无限的魅力。在艺术造诣不断得到提升的时候,他的理念在改变,境界在升华,进而参悟到画面因“留白”而美丽,岁月因从容而愉悦的人生真谛。  国画 重在感悟意境  邝啟庆先生的作品,属於中西合璧、注重用色的岭南派,与大多数同门一样,他以地灵人傑的南粤大地作为自己艺术的舞台,秉
期刊
日前,2017年世界综合格斗(MMA)锦標赛决赛落幕,中国队经两天奋战成绩骄人,斩获1金2铜创造历史。女子选手林荷琴则击败劲旅俄罗斯队选手摘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在MMA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林荷琴因清秀的面孔和强悍的实力被拳迷称为“格斗林妹妹”。她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7日晚与俄罗斯选手爭夺52.2公斤级金牌。林荷琴摘金後在接受採访时说,既定的战术和技巧十分有效,此次也收获了不少经验,“非常激动,未来
期刊